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yinyuepinglun Intro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Jascha Heifetz 演绎 巴赫恰空BWV1004 演奏巴赫BWV1004《吉格舞曲》与《恰空舞曲》有感 《吉格舞曲》与《恰空舞曲》是巴赫三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中的第二首,d小调(BWV1004)的最后两首。本文笔者演奏《吉格舞曲》与《恰空舞曲》之后,带来的一系列思考。文章主要从创作手法、曲式结构、演奏方法、风格的把握,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音乐史上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西方音乐之父”。一位多产的艺术家,除了歌剧以外,巴赫创作了当时一切体裁的音乐作品。写有大量的钢琴、管风琴、康塔塔音乐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此类作品有200多首)。另外,还有很多不朽的杰作,如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两部弦乐组曲、六首大提琴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册、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三首奏鸣曲与三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等等。本文所分析的两首乐曲就是来自于三首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中,其中第二组d小调(BWV1004)的最后两首。  《吉格舞曲》、《恰空舞曲》两首作品创作于1720年的克腾,这一年也是巴赫的第一任妻子去世的一年,陷入极度痛苦的他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在他生前都没有被人们尊重与认可,而是在他过世60多年以后,被人们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奶油店发现。由德国著名演奏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年6月28日-1907年8月15日)首演并推广,流传至今。今天这两首曲目甚至成为小提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弦乐必读丨郑延益丨400年小提琴演奏史(下)丨小提琴学派丨维厄唐丨伊萨依丨斯波尔丨约阿希姆丨萨拉萨蒂丨奥尔丨弗莱什丨胡贝尔曼 近来,在笔者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笔者演奏了这两首乐曲后,获得了很大的启发。  Kuijken演奏巴赫BWV1004 一、创作手法  小提琴是以主调音乐为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大部分都是单旋律。多声部的演奏对小提琴的演奏难度很大。而巴赫恰恰在创作《恰空舞曲》的时候运用了多声部的创作手法,推广了小提琴复调演奏法。这不仅需要作曲技术理论功底,更需要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熟悉掌握,在这首作品中,巴赫借鉴了管风琴、室内乐的创作技法,在这方面充分显露出巴赫的才能。他创造了一种和声的对位织体的幻觉,通过要求演奏者同时按下几根弦,暗示了独立声部之间的互动。《吉格舞曲》同巴赫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运用了复调的写作方法,全曲生动活泼,富有朝气。典型的三拍子舞曲风格。在简单的单旋律线条上隐含着多声部的进行,可谓精妙绝伦。  伊扎克·帕尔曼演绎BWV1004   二、曲式结构  巴赫的组曲一般是四个乐章,而d小调第二组曲却出其不意的设计了五个乐章,可见这一组曲在巴赫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吉格舞曲》的结构采用了古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连续的八分音符构成,乐句划分不明显,为一气呵成的一句一段式,主题乐思单一,运用了统一的速度与织体,具有流畅性。调性上比较保守,第一部分由主调转到属调,在第二部分的最后回归主调。《恰空舞曲》是一首变奏曲,整首乐曲的结构式固定和声进行中不断演变而来的。主题乐思既有横向歌唱的旋律感又有纵向和弦的丰满感。全曲共变奏30次,规模之宏大。  三、演奏方法  《恰空舞曲》难度很高,在演奏方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和弦的进行中,如何巧妙把握主要声部与次要声部的力度区分。这需要演奏者具有多声部织体的意识。演奏时尽量区分声部进行,让旋律具有层次感。另外,对于其他更多精湛的创作技法,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吉格舞曲》的演奏最重要的是在力度与音色上的区分,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更好的诠释巴赫的音乐内涵。正如曾经一封来自一位旅行的音乐家对巴赫的评论:“如果他不因过分追求艺术性而使其作品中的美黯然失色,这位伟人将会受到所有国家的人(编者按:“的人”在这里原文为“思维”,理解不通)钦佩。由于他是按照自己的手指来进行评判的,所以他的作品演奏起来十分困难。”(沙伊贝主编:《音乐评论》,1737年5月14日,第338页。) 四、风格的把握  巴赫的音乐融合了许多意大利风格和法国风格。风格的把握,尤其是巴赫风格是我们经常会提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演奏巴赫的乐曲会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对乐句的划分与力度掌握都有所不同,因此就会有不同的演奏风格,这是小提琴演奏艺术领域里相当自然的问题。尤其是巴赫的《恰空舞曲》手稿没有标明任何的速度、力度、表情记号。因此,想要正确理解他的风格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巴赫这位音乐史上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可以用埋葬与复活来形容,因为当时他的音乐作品是不被人接受,不被人喜欢与尊重的,而且他死后也很快被人忘记(编者按: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如此简单,比如巴赫的键盘作品,不仅没有被人遗忘,而是一直被人练习与演奏,巴赫复兴主要是指其声乐作品和弦乐作品)。虽然他的作品没有被人们接受,但是他的复调思维却完美的呈现给所有人。他创作的领域之宽广,也是我们所有人值得学习的。尤其是这两首小提琴音乐作品,流传至今。《恰空舞曲》甚至成为国内外小提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这两首舞曲性质的作品,深深吸引了笔者,让笔者增强了对巴赫研究的信心。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感受巴赫艺术的真谛。  本文作者张茜茜,原载《音乐时空》, 2014第二期;往期巴赫:1、史怀哲眼中的巴赫丨巴赫的音乐被人演奏的太快;2、史怀哲《巴赫论》丨研究巴赫越多就理解越少丨 德文版序言;3、富特文格勒论巴赫与贝多芬丨巴赫的理智与柔情丨BWV846丨BWV847;4、大提琴家王健谈巴赫丨拿我和马友友比是鼓励我丨王健父亲最钟爱的曲子丨在现代社会中,除非你有敏感的天性,否则听不到巴赫的内心世界;5、管风琴大师史怀哲《巴赫论》丨巴赫艺术的根基丨第一章;6、朱晓梅谈巴赫与中国思想以及古尔德;7、史怀哲的《巴赫论》丨不读这本书,无法成功演绎巴赫;7、论巴赫音乐的精髓丨作曲家叶小纲说:“巴赫的音乐激发了人们的无数想象与叛逆精神,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又体会到了心灵宏大的无边无际;8、为何单簧管要听莫扎特,双簧管要听巴赫?9、321巴赫生日快乐丨著名音乐家聊巴赫丨圣诞清唱剧丨哥德堡变奏;10、去了抑或没去上海听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我们,看看别人怎么说《马太》及其信仰吧!11、学理工的我,恨不得一切都用公式说清楚;走近巴赫时,这种信念突然坍塌了…… 12、圣乐与灵性丨聆听巴赫音乐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识背景;13、巴赫诠释与演奏指南丨浅析巴赫复调作品的旋律形态及触键方式;14、卡萨尔斯丨巴赫组曲中的每一段舞曲,都有生动而鲜明的特点;15、盛原谈朱晓玫丨“谁弹巴赫,谁就是我的哥们儿。” 16、史怀哲与巴赫丨音乐中的诗人和画家丨演绎巴赫的恰当人数;17、弹好巴赫的七个步骤丨如何才能高质量完成一首巴赫作品?18、如何演奏巴赫平均律第21首BWV866丨要学会从巴赫本身出发,准确表达作品内在情感;19、席夫谈巴赫丨我很少选择偏激的速度丨斯坦威钢琴很危险丨喜欢背谱是因为谱子和谱架在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立起一堵墙,把谱架放倒我才能呼吸;20、朱晓玫首次回国巡演访谈丨什么是演奏最好的境界?为何练巴赫很容易取暖?21、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八点要求丨弹好巴赫关键是掌握好其作品风格;22、你也是从这两首小步舞曲开始听巴赫吗?不过它们的作者并非巴赫!23、如何演奏巴赫《英国组曲》?24、聆听“小提琴圣经”丨巴赫的《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第一奏鸣曲》(BWV1001)诠释;25、如何体现巴赫演奏的“中庸”风格丨聆听《意大利协奏曲》(BWV971)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一张音乐CD 期待您加入自由分享的古典音乐交流微信群 与我们一起聆听音乐,请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