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丨其“所有奏鸣曲中最丰富的,有复杂的内心生命和深刻的对立。”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及其音乐风格讨论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其音乐风格是20世纪初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曲创作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音乐语言在节奏和声等方面都有突显的特性,既融合了晚期浪漫主义那种复杂、多变和难以捉摸的特点,又彰显了自己独有的个性。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第八钢琴奏鸣曲》从旋律、和声、节奏、钢琴演奏技术等方面的分析,归纳出普罗科菲耶夫成熟时期钢琴音乐创作中某些重要的风格特点,为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普罗科菲耶夫个性十足的钢琴音乐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 Prokofiev,1891-1953)被众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他是前苏联伟大的人民艺术家。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以鲜明的个性著称,他饱含音乐的热情,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他善于把外在的性格描写与内在的心理刻画结合得恰到好处。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对于同时代的俄罗斯钢琴派而言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在众多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无疑是最好的作品。这九首中的第六、七、八三首奏鸣曲被合称为“战争奏鸣曲”,也是这些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一、《第八钢琴奏鸣曲》的描述性分析
《第八钢琴奏鸣曲》作为“战争奏鸣曲”的最后一部,既超越了前两部作品对战争以及相应形象的客观描写,又对前两部作品作了有力的总结和提升。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李赫特曾评论这部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所有奏鸣曲中最丰富的,他有复杂的内心生命和深刻的对立。有时它似乎静止不动,像是在听时代无情的进行。这首奏鸣曲沉重到有点难以控制,不过它是丰富的沉重,像是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
《第八钢琴奏鸣曲》保持了较为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优美的行板”为bB大调,第二乐章“梦想般的行板”、第三乐章“富有生气地”。在速度布局上,这首作品由行板开始,最后结束在快速的终曲上,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乐章速度关系,此外还加大了慢板乐章的比重。
1、 关于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一改往日的呐喊与神经质地飞腾。音乐的多样性与紧张度超过了室内乐的幅度,这个乐章的音乐具有交响音乐的效果。主部共有三个旋律,以温柔忧郁且充满无限倦意的主题开始,调性的不断变化与徘徊刻画了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其音响效果、情绪、音调的轮廓与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那达莎的主题旋律类似。展开部以闹人的半音乐句开始。沸腾旺盛的精力在复杂的经过句中成熟起来,变得狂野。当一阵暴风雨平息后,主部主题的音乐听起来更加精美,经过句的迅速的旋风再度显示这部作品内含的巨大动力性。
2、关于第二乐章
这个乐章的结构为较复杂的“五部回旋曲式”。
第二乐章是如梦般的行板。迷人的旋律出现在小步舞曲的节奏中。音乐抒情,是过去的幻影。与第一乐章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叠部主题1-8小节,是bD大调的方整性主题A那梦幻般的迷人旋律在小步舞曲式节奏中以类似弦乐低音拨奏的特点陈述。传统三拍子斯拉夫舞曲的特征与抒情旋律混合,有一种神秘而奇特的美感。
3、关于第三乐章
这个乐章为一个使用“双重呈示”的奏鸣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音乐形象多样化,出现了更多戏剧化的因素,如三连音经过句的迅速奔跑,有弹性的“塔兰泰拉”的节奏等。
这个乐章是《第八奏鸣曲》中最具戏剧性的,三连音的急速奔跑与有弹性的塔兰台拉节奏充分展现了普氏年轻时期的创作风格,流畅的色彩变换、双音、大跳,尖锐与强烈的断奏以及托卡塔式的触键等钢琴演奏技巧在这里表现得颇为丰富。像常规奏鸣套曲那样选择了Vivace的速度,并回到主调bB大调中来,调性频繁转换是其最大的特征。曲式方面同时表现出了回旋奏鸣曲式的呈示与很强的循环原则。
二、关于作品的特性音乐语言
《第八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它延续和深化了作曲家青年时期创作中的很多“实验性”风格特点,在形式上更为饱满和复杂,加之题材宏大,又采用了套曲形式——而非早期的组曲形式,其复杂的音乐语言融会贯通,因而,在对作品的理解和表演上都具有较大的难度。
1、关于平行和弦织体及其演奏要点
平行和弦是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作品中最多见的织体手段之一。这种处理将音乐的旋律由“线状”改变为“带状”,利用平行加厚了旋律的织体,同时也获得了模糊调性的作用。普罗科菲耶夫继承了来自印象派的这种特定织体,并将其作了一定的改造,形成了自己钢琴音乐中一种独特的织体语言。
在《第八钢琴奏鸣曲》中,平行和弦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第一乐章,第三章也有所体现。在这个奏鸣曲式乐章的连接部中,低声部(46小节起)采用半音环绕和下行跳进的旋律,而上方声部则采用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上行分解和弦音型作伴奏。整个连接部集中地采用这种平行和弦织体;平行和弦的和弦选择与音型的构造相比印象派而言都有所改变,具有普罗科菲耶夫独特的风格。
在演奏处理上,首先是通过对单位拍中和弦性质的确认,有意识地突出和弦对调性的暗示作用,并力求通过和弦的平行进行造成调性交替闪烁的效果;其次是根据和弦的紧张度选择力度处理。如在第一乐章的连接部中,力度呈现出整体渐强的布局关系(p-mp-mf-f),但演奏者可根据“上行音型七和弦、下行音型三和弦”以及它们紧张度的不同调整触键和演奏的力度。
2、关于节奏及其演奏处理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几乎是从不休止的——这是他钢琴音乐中节奏语言的最大个性,也是作曲家旺盛写作精力的体现。在《第八钢琴奏鸣曲》中,几乎从头贯穿始终的律动化音响、单旋律的多声化处理以及由此形成的“马达式”效果,都是这种节奏风格的典型表现。此外,打破节拍规律的节奏错位手法也是该作品一个突出特征。
(1)律动节奏与“马达式”效果
在《第八钢琴奏鸣曲》中,主要使用了三种类型的律动化节奏。
一是中速的等分性音型,主要采用八分音符或二声部错位的连续四分音符交替;
二是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或音流;
三是八分音符三连音的固定音型。
在很多段落(如第一乐章连接部及副部)中,单声部音型采用声部拆分对位的手段,在不同声部作发音点的组合,也是这部作品(尤其是第一乐章)的节奏特点。
(2)关于节拍错位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节拍错位手法的使用既与当时的音乐风格有关,又可能与基本节奏过分律动化而需要以相反的手段打破律动以造成平衡有关。而另一方面,普罗科菲耶夫还在不同声部之间采用节拍错位,又形成了关于节奏的“复调化”织体,为作品过强的节奏律动提供了一定的中和因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23rarqms&width=500&height=375&auto=0古尔德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三、关于作品音乐的风格讨论
就整首奏鸣曲而言,战争本身的影响对《第八钢琴奏鸣曲》的把握同样重要。此曲与另外两首战争奏鸣曲相比,虽少了些许粗野、狂暴与坚硬,但具有更多的抒情性特点,此曲完成于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作曲家内心充满了对胜利的憧憬与坚定的信念。尤里·凯尔第什就曾在苏联名作曲家传中记录了普氏的这一艺术思想:“我(指普氏)怀具一种信念,认为作曲家和诗人、雕塑家、画家一样,应该为人民服务,他应该美化和保障人类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辉的未来,在我看来,这就是艺术不容改变的规范。”
1、关于体裁形式与表现内容
奏鸣曲是西方器乐音乐中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典型情况下,奏鸣曲通常包含三个或四个乐章,速度关系为“快速——慢速——(中速)——快速”,且调性要求首尾乐章统一(中间乐章的调性选择较为多样)。同时,第一乐章通常要采用奏鸣曲式结构,而末乐章常采用快板的回旋性结构。
《第八钢琴奏鸣曲》的三个乐章在结构上符合奏鸣曲的体裁要求,但速度却是从带有思考性的慢板开始,进而进入慢速而带有舞蹈性的第二乐章,最后以标准的“终曲”结束。如此,从体裁与乐章速度、性格的关系来看,这个奏鸣曲就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乐章”(即:使用快板奏鸣曲式,并且在内容上强调矛盾的陈述,而非思考的乐章)。那么,如果这种设想是可能的,这个“被省略”的第一乐章则可能大得惊人,它就是前面完整的第六和第七奏鸣曲。换言之,前两首奏鸣曲用复杂和庞大的形式表现了“战争”这个巨大的题材,形成了“第一乐章”;在这个背景下,第八首的第一乐章应是套曲的“思考性”乐章;而第三乐章则是“舞蹈性”的;第四乐章是热烈的终曲。这样,整个“战争三部曲”就被按照一个“奏鸣套曲”的思维整合了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225pt4sn&width=500&height=375&auto=0李赫特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
2、关于调性风格
《第八钢琴奏鸣曲》在调性上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整体调性感与和声布局较为清晰;段落间调性转换的距离较远;很多局部上调性极为模糊,半音化程度较高。具体表现如下:
(1)双调或多调交替和叠置
在《第八钢琴奏鸣曲》中,不同调性横向交替转换或纵向叠置是作品的重要特点,这主要通过和声手段来完成。在第一乐章的主部、连接部中,属于不同调性的和弦瞬间交替。这种瞬间的调性交替造成一种飘忽闪烁的调性色彩感,这是20世纪泛调性音乐的一种重要写法。
除横向交替外,双调性纵向叠置也在作品中出现多次,这种形式与调性交替组成了作品中的多调性现象。如第一乐章副部,旋律声部为bE大调,而低声部则是e小调;结束部中采用G大调的属和弦与bb小调主和弦对置;第二乐章主题中bD大调主和弦与上声部bb小调导七和弦对置等。
在第一乐章中,作曲家还运用了“同中音调”观念,将远距离关系的调性联系起来。这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重要的调性观念。这个乐章的展开部运用快速十六分音符的和声性发展手法,连续在B大调、bB大调、bE大调和e小调之间形成属——主连接。这也可以被看做横向双调性带有和声功能性的交替。
(2)集合思维的初现
音集集合是20世纪著名的音乐分析学专家阿伦·福特(Allen Forte)总结出的一套关于无调性音乐音高构造的理论。这套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是:在十二音序列理论形成之前,无调性音乐主要依靠“固定的音组内部关系”形成“音级集合”,并以此为作品的“核心细胞”来组织作品的音高关系。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类似于这种“集合思维”的创作手法已经存在。在《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中部开始时的上行律动性音流以“四音组”的方式由左右两手轮奏而出,其音高的构造就体现出明显的集合思维。
以集合思维看,这些四音组主要采用了两种集合,即pc[0,1,2,5]和pc[0,1,3,4]。经过音型变化的交替后,这个片段又采取移位的方式重复,并保持了相应的音高关系。集合思维是现代音高观念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调性隐退后音高组织的问题,以一种更富逻辑化和数理化的观念形成了音乐作品新的“音高组织结构力”形式。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饱含热情和人性,在《第八钢琴奏鸣曲》中,无论是第一乐章复杂多变的调性、第二乐章怪异而略带温情的舞曲,还是第三乐章隆隆作响的饱满音响以及对奏鸣曲体裁形式的改造和由此造成的三部奏鸣曲的“一体化”整合,都是面对“战争”这一重大题材的特定处理形式。因此,演奏《第八钢琴奏鸣曲》,不仅要吃透作品中各种复杂的音乐形式及其表现意义,更应该将整个“战争三部曲”整合看待,由此形成对这部作品具有“结论性”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