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曲家】门德尔松: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

2016-03-02 列奥·波特斯坦 西方音乐评论



Felix Mendelssohn


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题记


    门德尔松的宗教信仰与音乐美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他非常欣赏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让·保罗·里希特(Jean Paul Richter)和欧西安(Ossian),是在歌德的伟大篇章中成长的。同时,他也感到人与人的交流绝不止有语言。画面的力量与语言同样重要。


海牙的小市场(水彩,1836)


    门德尔松在视觉艺术方面具有高超的天赋。早在儿童时代,门德尔松就展现了绘画天才,他的父母也一直给他请来绘画老师,其中包括1822年开始教他的柏林风景画家和教授罗塞尔。这年夏天,门德尔松在德国和瑞士旅行时就创作了不少铅笔画。到他15岁时,罗塞尔送给他一卷瑞士风景画集。门德尔松在短短的一生里绘制了大量的绘画,包括他在德国、瑞士、意大利、英格兰、苏格兰等地旅行所见的风光。门德尔松一家与绘画界也有紧密的联系。他的妻子塞西尔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姐夫维尔海姆·亨塞尔,曾经是普鲁士宫廷肖像画家。门德尔松在罗马旅行时又结识了多位德国画家。亨塞尔曾经说过,门德尔松在姐姐芬妮去世后的水彩画中丝毫看不出任何业余的笔触。

*注释:《仲夏夜之梦》序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作品第21号(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verture, Op. 21)】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 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作品第61号(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incidental music, Op. 61)】,OP.61,最早的创作是钢琴四手联弹的序曲。1826年,门德尔松与其姐姐范尼共读莎士比亚戏剧,该年8月作成时17岁,11 月9日与姐姐一起首演,后改成管弦乐序曲。1840年,科文特花园剧院上演《 仲夏夜之梦》时,使用的就是这个序曲。后1843年,普鲁士王排德烈·威廉四世邀门德尔松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季戈尼》、拉西奴的悲剧《亚它利》 和这部《仲夏夜之梦》配乐。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


    在创作音乐之外,素描和油画是他最大的喜好。门德尔松青年时代写的信件中,总是画满了素描,生动描绘身边的自然世界、建筑和人物。在这方面,他与歌德不相上下。歌德更甚,认为视觉印象在彼此理解方面具有更加关键的作用。门德尔松喜欢在心里形成一个画面,用具体的形象来储存自己的思想。就像歌德那样,观察的过程是信息转换的过程。它能携带观点和情感。门德尔松在1831年描绘罗马宗教活动的作品,都是他所见所闻与所思的结晶。



阿玛菲(水彩,1836)


    门德尔松也是所有作曲家中最有画面感的一位。《赫布里底》序曲(The Hebrides: overture, Op.26,又名《芬格尔山洞序曲》)是从门德尔松的一幅钢笔素描开始的。这部作品的手稿中,记录基本主题的那部分,与素描创作的时间是同一天。而根据麦克费尔森(Macpherson)的《芬格尔》所作的音乐阐释,更是一种画面冲动。诗歌通过画面进而变为音乐。1840年,门德尔松写信给芬妮,询问“尼伯龙根”是否可能作为歌剧素材,门德尔松特别提到故事的画面效果,“色彩和个性”。


*注释:芬格尔山洞序曲:门德尔松在1829年间到苏格兰旅行,并游览这个位于赫布里底群岛之中的这个洞穴,从而构思了《芬格尔山洞》(又名《赫布里底山洞序曲》)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据说这个洞穴长年被海水淹盖,在海水的冲刷下会发出如音乐般悦耳的声音。


    瓦格纳把门德尔松称为风景画家式的作曲家,可谓一语中的。然而,就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上,两人有着巨大的分歧。瓦格纳认为《赫布里底》是一部标题音乐作品。这点就是明证。在门德尔松看来,不管是根据绘画还是诗歌创作的音乐作品,都不可能完全遵循原作的叙述结构。就《平静的海洋与幸福的航行》(Meeresstille und gluckliche Fahrt:overture,op.27)而言,虽然是根据歌德的诗歌创作,但画面意象才是定义整个音乐结构的关键。门德尔松运用各种配器描绘距离、色彩、光线、立体空间,显示了高超的才华。作品的不同段落,犹如一些列画面一一呈现。门德尔松在乐队作品里,激发出澎湃的情感,比如《仲夏夜之梦》,也让人恍如进入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同样,在《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Mendelssohn: The Fair Melusine Overture, Op. 32)中,画面意象与浪漫文学联系在一起,显示出这类文学激发人们运用想象力在脑海里构想一幅幅画面。



托马斯教堂

*注释:门德尔松的《平静的海域幸福的航行》序曲,op.27与贝多芬的同名作品一样,其意境来自歌德的同名诗。这首序曲作于1828年,修订于1834年,1835年由门德尔松自己指挥莱西比格万特豪斯乐团首演。其中“平静的海”部分为慢板,D大调,沉静而又幻想风格。“幸福的航行”部分为活泼的快板,D大调,在渐强的导入部后,以弱奏快速表达第一主题。进入强奏后,又再次以弱奏表现轻快地第二主题。发展部、再现部后,是庄严地快板、华丽的终结部。贝多芬也根据歌德的这首诗创作过清唱剧《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Kantate "Meeresstille und gluckliche Fahrt",op.112)歌词大意为:“深沉的宁静覆盖在水面上,没有任何的波动,海洋正在休息,船夫忧郁在眺望着微波不兴的辽阔的海。任何方向都没有风吹过来,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在这广阔无垠的海洋中没有丝毫的波纹。”2.幸福的航行,活泼的快板,D大调。歌词大意为:“烟消雾散,晴空万里,风神把紧扣的钮扣松开。风开始吹起,船头开始滑动。快滑快滑,乘风破浪,远景渐渐跳入眼底,我已经看到了陆地。”


    门德尔松对画面的敏锐触觉,也影响到他的音乐表达。他的器乐作品中,旋律线都非常显著清晰,这与绘画中的原则也是相通的。19世纪的画家看中的,是确定并加深人们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器乐音乐要达到这个目的,也必须要有同样的途径,让艺术家与受众之间共享对世界的看法。门德尔松在遇到丹麦雕塑家托尔瓦森(Thorwaldsen)后曾这样写道:“人们立即知道他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人们能清楚地从他的双眼中看出,仿佛一切都以图形和意象存储在他心里。”这也是门德尔松本人的绘画作品所传达出来的讯息。


*《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Mendelssohn: The Fair Melusine Overture, Op. 32),梅露西娜是西方神话故事的水仙女,河流女神的女儿,传说是条人鱼,以之为题材创作的便有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Rusalka),亨策(Henze)的《水中仙》(Ondine),甚至瓦格纳《莱茵的黄金》亦有其踪影。门德尔松这首序曲的创作,据说源自克鲁采(Conradin Kreutzer)采用该题材所写的歌剧序曲为他带来的“刺激”和“灵感”。“刺激”是他认为自己可以写出一首更好的序曲,“灵感”其实应和他当时居住于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主持下莱茵艺术节(Lower Rhine Festival)有关,美丽迷人的莱茵河风光让他很容易便写出水仙女故事的神髓。《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写于1833年,是一首音乐会序曲,有如一首交响诗,充满诗意和想象力,在激情中隐含着忧伤,正如故事的情节,水仙女下到凡尘,与心上人结合,但却要丧失其仙女的神性。乐曲开始的主题,色彩柔和丰富,能即时营造出迷人的气氛,继后出现的主题,继续增添这种气氛,让人很易便联想到美丽的梅露西娜那种迷幻的魅力,当然,还有掀动人的激情,绝望的音响,和最后沉寂的结束。1836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该首序曲后,曾表示这是他创作的作品中最好和最富亲密感的乐曲,后来在写给他亲爱的姐姐范妮(Fanny)的信中亦有写过这段话;其实,他这番说话,很可能和当日一位德国乐评家认为这首序曲“全是垃圾”的批评有关。这首序曲事实却很难让人联想到垃圾,门德尔松的“自评”如是对“垃圾”的响应,确是很有修养呢

    门德尔松的祖父是哲学家,他很看重文字的作用。然而,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里却不再那么看重文字了。他选择了声音和图画。为此,门德尔松非常希望音乐作品在演出时,能够被听众全部接受。所以,他的作品必须清晰明了,结构清晰,就像壁画或者油画那样。只要听众理解了他的音乐表达方法,比如对称、平衡等,都能发现与绘画的相似之处。这也是门德尔松喜欢分节诗歌的原因。


因特拉肯(水彩,1847)

    门德尔松一直努力让听众把作品当做一个完整统一体来欣赏,也就不可能太着重深层的扩展,否则会模糊前景物体的清晰轮廓。为此,门德尔松的作品里,许多抒情慢乐章与贝多芬或舒曼相比,缺乏深入的展开。不过,这些段落却都有更加饱满的旋律。变奏的形式也融入其中。比如两部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门德尔松非常喜欢短小的众赞歌形式,也喜欢清唱剧中的分段形式,因为这好比是绘画里的实物模型,不管细节、阴影、视角有何不同,都不会改变它们的基本特质。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中,对位的运用比较传统,强调各个旋律线的清晰度。比如,他非常喜欢运用赋格,也是因为赋格是通过模仿展开,非常清楚。门德尔松的音乐叙事是在清楚的主题旋律和结构中不断加深,而不是在自由随意的变奏里展开。


*注释:门德尔松的《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G minor, Op.25),G小调,Op.25,作于1830-1831年,1831年10月17日在慕尼黑首演,由门德尔松主奏钢琴。其实,门德尔松至少作有4首钢琴协奏曲,在这首第一号之前,已作过2首,另还有一首为两架钢琴而作的协奏曲。这首协奏曲共3个乐章:1.热情如火的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有序奏,序奏开始以乐队的半音阶上行。主部开始以钢琴有力地呈示华丽的第一主题,下行固定于降B大调后,以钢琴平静地奏第二主题。降B小调扩展后,再强烈地奏第一主题,进入发展部。发展部在第一主题再由钢琴反复后以木管处理第二主题,其中交织钢琴的琶音。然后木管与钢琴分别处理两个主题,以对位形态交织。再出现由乐队演奏的部分,与序奏同样上行,达到顶点后进入再现部。钢琴加入,以G大调表情丰富地再现第二主题,转入G小调,乐队呈示第二主题后,钢琴以低音表现第一主题,乐队相继呈示第一主题后的经过句与第二主题,再由管乐激动地奏鼓号调动机。这个主题不间断进入第二乐章。2.行板E大调,三段体。钢琴将鼓号调给予变化呈示,奏出暗示这一乐章主要主题的3小节序奏后,中提琴与大提琴优美地展示主要主题,加入低音管与圆号对位。钢琴将主要主题予以装饰,在中提琴、大提琴再度呈示主题后,经转调的经过句,进入B大调中段。中段由钢琴以细密的音型演奏,中提琴与大提琴三度呈现主要主题。第三段钢琴的精致的律动交织,在弦乐震音伴奏下,钢琴奏主要主题,最后在附有延长记号的E大调和弦中静静地结束。3.G大调,回旋曲式,以鼓号调音型开始,相当于序奏。主部为活泼的很快的快板,强有力地呈示回旋曲主要主题。第一副主题为D大调,钢琴以分散和弦与音阶表现伴随,长笛与小提琴以含颤音的音型交错其间。第一副主题以B大调再现后,钢琴以D大调奏主要主题。处理完两者发展后,主题再由乐队以基调再现。钢琴承奏后以G小调,表情丰富地演奏第一乐章第二主题作为经过句。回复原来速度后,进入结尾,钢琴华丽地跳跃,回想第一副主题与主要主题,最后强有力地奏主要动机而结束。

门德尔松的《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40),D小调,Op.40,比第一号晚6年,作于1837年,1837年9月21日在伯明翰音乐节,由门德尔松自己演奏钢琴而首演。共3个乐章:1.热情的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有4小节序奏,钢琴接着奏即兴风格乐句,经过与乐队对话,引出乐队表现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由钢琴修饰后,进入经过部,再由钢琴以A小调奏第二主题。发展部乐队先以D小调呈示第一主题,并以卡农方式处理,钢琴加入后拓展成高潮。再现部先再现第一主题,后再现第二主题而形成高潮,回想第一主题与序奏动机,钢琴华彩处理后,直接进入第二乐章。2.持续的很缓板,降B大调,回旋曲式,钢琴奏主旋律动机,乐队持续,钢琴更抒情地表达,乐队与之交织。此乐章以附有延长记号的降B大调和弦结束,直接进入第三乐章。3.谐谑的急板,D大调,回旋曲式。乐队先呈示主要主题,钢琴加入,两者对话,钢琴再奏主要主题,副主题为A大调。乐队演奏主要主题,钢琴再加入,作发展处理。副主题再现后,对位形态的主要主题交织加入。钢琴表现的主要主题最后三度出现,作发展处理后,副主题再出现而由乐队推向结尾。门德尔松的作品大多都是这种婉约清纯的感觉,让人非常放松,好象可以融进音乐一样。


    门德尔松的器乐作品里,再现部分几乎很少出现,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他觉得听众的体验必须是统一的,直接的,就像欣赏一幅画,一处风景,之后的回忆也应该是一个整体。所以,在“送赞歌”(编者注:可能为颂赞歌,Sinfonie-Kantate "Lobgesang")中,整部作品的主题素材在一开始就出现,并且不断重复(一般不作改变)。作品的结构也是自由清晰的段落和单元构成。与瓦格纳一样的是,门德尔松也通过主题的重复来获得整部作品的统一性。不同的是,瓦格纳的作品里,文学和戏剧的复杂性都融入了音乐叙事中,他抛弃了门德尔松作品中那种有点静态的对称和反戏剧性的东西。


*注释:MENDELSSOHN:Symphonie No.2 (Sinfonie-Kantate "Lobgesang") 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降B大调,Op.52。 1840年6月为在莱比锡举行的现代印刷发明人格登伯格400周年纪念日而作,实际是为3位独唱者和混声合唱而作的交响清唱剧。在这首作品总谱上,摘录有马丁·路德的题辞:“我在赐予我们以一切艺术的主的奉献中,特别地想见到音乐。”其歌词选自马丁·路德的德译圣经,此曲呈献给萨克森王腓德烈·欧格斯德,1840年6月25日在莱比锡圣托玛斯教堂,由门德尔松自己指挥首演。此曲共分为两部分。


卢塞恩(水彩,1847)

    门德尔松的观点在两封信里得到很好的表达。一封是1835年写给弗里德里希·吉斯特纳(Friedrich Kistner)的,一封是1842年写给苏塞(Marc Andre Souchay)的。在第一封信里,门德尔松拒绝写音乐文章,也不愿教音乐,他的解释是自己无法恰当地“谈论音乐”,顶多谈不过半小时。听到这样的言论,让他比听到之前更少“音乐性”。音乐与语言之间的隔膜,并不妨碍两者建立联系。但在门德尔松那里,这点显得有些困难。除了他写过的许多歌曲,只有根据宗教文献创作的音乐作品最能让他满意。门德尔松曾经在信中明确质疑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作用,“人们为音乐说了这么多,但说出来的东西却这么少,从我个人看来,我不认为语言足以完成这个任务。如果真能完成,我也就不必再创作任何音乐了。人们常常抱怨音乐有太多层面的意思,听到之后会想到什么实在也模糊不清,而词语的理解要容易得多。但我看来,事情恰恰相反。不单是整篇演讲,就算是单个词语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它们的含义也是模糊不清的。和真正的音乐相比,它们的含义更加容易导致误会。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



威尼斯水景  老民工钢笔淡彩画

    *附录:门德尔松自1830年至1845年间,共创作四十九首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 ),均系钢琴小品。其中很多首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竖琴等各种器乐小品来演奏。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颇为盛行,许多作曲家都创作过不少钢琴小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是创作于这个时代。他的无词歌曾编为八集出版,每集六首曲子,最早的第一集于1832年在英国出版。比较著名的有《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猎歌》、《浮云》等。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水城,不仅风光明丽,令人神往,那里的优美音乐、独具魅力的船歌也是闻名遐迩,拨动了无数音乐家的心弦。门德尔松1830年去意大利旅行期间,曾听过运河上船夫们悠扬感伤的歌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此后陆续创作的无词歌中,多次用了这种音乐风格,如他的作品19之6、30之6、62之5等,都被称作《威尼斯船歌》。


本文原题:门德尔松与绘画

出处:《三联爱乐》2009年第2期(重新配图)

作者:列奥·波特斯坦/晓松 编译

采编:爱乐中国(http://www.aiyue.cc)

版权归三联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