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2016-03-26 Psycho 西方音乐评论



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我从娘胎开始爸爸就笃信‘胎教’,天天让我听古典音乐;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爸爸一边放圆舞曲,一边带着我大跳不三不四的舞步。更幸运的是,我家经济情况是中下等,父亲出身也不是什么知识份子,不过是小小的公司课长罢了。但是,把花在房子装饰费、游乐费、置装费的钱一省再省;什么名衔金钱都是现实问题,热腾腾的只靠一颗追求‘美’、追求‘超越’的心。 

这样的心,既不是迎合什么贵族品味,更不是卖弄自家程度,也绝不会被太多不必要的知识干扰赤裸裸的心灵;然后,决定了至今约30年的音乐岁月。 

当然了,没有人能完全客观的面对所有音乐,因此,我只能谈谈我浸淫最多年的古典音乐;其中有一段时间曾移转到国乐(古曲,非现代融合古典音乐做法的作品),但是,终究以古典音乐为最后的归宿。 

越听得多,口味却越来越窄;直到现在,己经是非贝多芬、舒伯特、莫札特、布拉姆斯与巴哈这五大音乐家的后期作品不听了。过去在 bbs古典音乐板上的讨论,我常常提到这个‘五大后期’的观点,当然了,相对引发的讨论一定是:为什么‘只’有这些‘五大后期’的音乐才值得听呢?当时常常有一些讨论,不过,这种与‘五大后期’的心灵深深相遇的感觉,实在很难化约成音乐语言来跟别人分享;所以,一直顶多也只能用‘境界高妙’、‘旋律感人’、‘作曲法特殊’这些名词来进行不精确的描述,总觉得不能尽兴;更重要的是,这种深深心灵相遇的感觉需求,在纯粹音乐爱好者身上反而很难看到。我常常以为,爱一个音乐(或艺术),要爱到愿意‘献身’才能深深的心灵相遇;像我所出生的小小破旧的家,四面都是白墙壁;只凭着父亲完全放弃任何外在的装饰,硬是把四面萧墙摆满了唱片与书籍。想到许多人看到我所拥有的书籍与唱片总以为我家是什么大老板、大教授的出身,却不知道是我父亲一个月不超过三万的薪水【编者注:台湾】苦苦撑出来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献身’于美和超越,才能谈真正深刻的心灵相遇。 

一直在想:音乐为什么会得到我的喜好呢?无非是心灵的共鸣吧! 

我对国内古典音乐界的一点点特殊意见,多半是对舒伯特的独特眼光;不过,说到深深的心灵相遇,还是得谈到贝多芬。 

贝多芬,这个被一大堆通俗、专业读物谈烂了的人物,还有什么可谈呢?有!谈贝多芬很容易,‘弹’贝多芬也很容易,但是要说到与贝多芬深深的心灵相遇,这就很难了。 

从贝多芬的一生作品心灵相遇,充分体会到他在年轻时的活力、冲动与大胆,op.1 no.3 的钢琴三重奏是最标准的证明。然后到了中期作品,从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在中规中矩的外貌显露最大的热情开始,贝多芬拚命向世人展现:你看!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他的心声!不管是‘热情’奏呜曲的憧憬、‘命运’交响曲的搏斗、‘田园’交响曲的安憩;就算是一瞬静思光辉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总是以最大的热情向世界狂啸、怒吼,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 

直到第27号钢琴奏呜曲开始,他变了;变的温柔而婉约,热情不再,开始用沉思般的音乐语言诉说他的心情。这时候,一个神秘的问题出现了: 

上帝问贝多芬:‘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从第27号钢琴奏呜曲,到两首大提琴奏呜曲;经过了第30号钢琴奏呜曲对诗情画意的憧憬,越过了第31号钢琴奏呜曲对苦难情绪的深思。一个可能的答案出现了: 

贝多芬回答:‘我要超越这个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灵解放,我要逍遥的冷眼看待这个苦难世界!’ 

因此产生古往今来最伟大的 op.111 钢琴奏鸣曲;古人说,读苏东坡两篇赤 壁赋,胜读一部庄子;我要这样说:听一遍 op.111 第二乐章,胜过读两篇赤壁赋! 

op.111实在无法描述其成就的伟大:从第一乐章对世间苦难的提问开始,那种面对现实世界无法安乐的沉重足以让人心沉到无限的幽谷;贝多芬奋力挣脱,得到人心能得到的最高境界 ── 第二乐章的逍遥、自然与神秘,是如何憾动了我的心,让我对现实的烦恼完全的忘却,在心灵上完全的解放。 

疯狂沉迷于 op.111 ,是我高三考大学的日子。一大堆烦恼的事,再加上父亲所服务的公司倒闭,家计岑岑不保;在那种苦日子里用这首音乐来安慰心灵,是当时唯一的依靠。反正世事是‘既来之,则安之’,用一颗逍遥的心看待它,不要让心情受到影响,我自能得到平静。 

上了大学后,我所关心的议题有了重大转变;以往着重个人的修身养性,现在则卷入社会运动的漩涡。先是民进党成立,再是学运风起云涌,然后是资讯的充足而对社会改革有所负担;这时候,再也难以保持安静的心了。五二0事件学生静坐抗议却被打个半死,农民和平示威却被抹黑成预谋藏棍子石块;一切只是为了打压政治上的反对势力瓜分政治大饼 ── 没错,也许那些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才想取代当权者,可是没有政治利益全凭道德热情的学生呢?生计没有保障不得不走向街头的农民呢?他们为什么得在政治斗争的考量下受到伤害?为什么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为什么只要为了所谓的‘安定’就非得要把纯朴的农民与热情的学生抹黑成流氓?为什么为了所谓的修行所以在道场中要被严词批判‘参加街头运动会败坏门风’?为什么谈到修养人人满嘴清高和平,谈到街头运动人人就满嘴恶口,恨不得骂尽街头‘暴力(?)’份子的祖宗十八代???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我没有办法不正视;一颗逍遥的心可以超越一切,就是无法超越我亲身目睹这种时代的各种可悲可笑又可叹的苦难。 

我还是瑟缩在 op.111 的怀抱里,那是我唯一的安慰;不然,我会发疯。但是,贝多芬被上帝询问的另一个问题也开始渐渐跑到我的脑海了: 

贝多芬回答上帝:‘我要超越这个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灵解放,我要逍遥的冷眼看待这个苦难世界!’ 

上帝微笑了,上帝再问贝多芬:‘你认为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吗?你如何能从你的答案知道如何面对卡尔事件中你对一个母亲爱子之心的践踏?’ 

多芬无法回答,终其一生都没有答案 ── 只有音乐尝试回答,最后的作品,六首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产生了。 

贝多芬并非不知自己的过恶,一个人犯错不可怕,事后他的良心对他的啃啮才可怕;‘卡拉马助夫兄弟们’一书中对这种情况有一个很贴切的描写,归结成:‘落在永生上帝之手是可怕的!’。一点都没错,不管是自身犯错,或是看到社会乱象却无能为力,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真是可怕,这也是贝多芬 op.133 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的主要精神。曲中强烈表达惊惧的不安与庄严的宣判,一但查觉自身过错与社会现实的荒谬,对永生上帝最后的审判谁能不惊惧呢? 


然后,在 op.131 最后一个乐章中,这种对‘最后的审判’之描述更深沉了;值得注意的是该乐章之前短短的一小乐章,表达出来的心情是如此的渴求这种庄严的审判——为什么贝多芬放弃 op.111 这么逍遥高妙的心灵境界?为什么贝多芬要回到痛苦的深渊心情,再去祈求上帝的饶恕?并且敬畏上帝的审判? 

无法理解这些,就无法理解为什么 op.135 弦乐四重奏与 op.111 是如此的不同。 

op.135有四个乐章,尤其以第四乐章因为有谜样的文句标题所以更为人所称道。从 op.133 到 op.131 那种对‘落在永生上帝是可怕的’的惊惧己经消失了,因为:‘非如此不可吗?就是如此,就是如此!’(Muss es sein ? Es muss sein ! Es muss sein ! 德文,是贝多芬在第四乐章主题的自题文字)。由于认识到上帝的爱才是最后的救赎,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自己会堕落;op.111的逍遥心情不再是生命的最终答案了,上帝的拯救才是最终的答案;整首op.135强调的是对上帝拯救的渴望(第一乐章提问式的主题)、与上帝同在的欢欣雀跃(第二乐章)、天堂里的‘和平之歌’(贝多芬自题,第三乐章)与最后乐章‘一个困难的决定’(贝多芬自题)里对这个最后答案的满足欣喜(最后结尾乐段)。 

在贝多芬生命的后期,徘徊在‘逍遥’与‘拯救’是他最后的疑惑;透过音乐的语言,他把这两种生命追寻的答案都完美道出了 ── 最后剩下的是‘选择’,也就是‘一个困难的决定’!选择 op.111 式的‘逍遥’与 op.135 式的‘拯救’完全没有对错可言,那只是个人心灵的选择;或者说,对于选择了‘拯救’的人而言,那是上帝的恩典与应许。 

贝多芬最后选择了‘拯救’,我在大学三年级疯狂爱上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时就模糊的有点感觉;但是,对于‘为什么’贝多芬选择拯救,这是我一直无法理解的,也是我那一生中难解的疑惑。 

我仍然喜爱 op.111 ,因为它是我心灵极大的安慰;但是 op.135 在心灵的 啃啮是可畏的,落上永生上帝之手,谁都逃不掉。 

感谢主,现在受洗成为基督徒,信仰、艺术(音乐)、思想、知识与社会关怀完全融合一体,不会再互相冲突了。我的心灵历程与贝多芬是如此的接近,所以我也随着他作品的转变而变;现在,我也确定我选择了‘拯救’;同时,也完全能理解为什么自己明明知道 op.135 的‘空无境界’比不上 op.111 ,却仍然偏好 op.135 了。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拯救’,我跟贝多芬一样无法回答;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是一种奥密,只有上帝才知道。在没有信仰基督教之前,贝多芬给我留下这个大难题:为什么他会从op.111钢琴奏鸣曲的逍遥、自然与神秘的最高境界,转向 op.135 弦乐四重奏的拯救、盼望与和平? 

现在,再度与贝多芬透过音乐心灵相遇,我想,我己经得到答案了。 


大陆思想家刘小枫的巨作‘拯救与逍遥’是一本伟大的思想著作,我一直在想,大陆能,台湾也能;既然用文学来分析‘拯救’与‘逍遥’这条路线己经被刘先生用掉了,那么我尝试来利用音乐分析吧!而且要更进一步,指出这种‘拯救’与‘逍遥’的冲突,是不分中西存在所有人的心灵中。 

但愿日后能真正写出这样深度的著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