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城市文化画进字里 | 他设计了34个省市名字,惊艳了时光

2016-10-12 张维 剥洋葱people

▲ 点击蓝字订阅新京报人物


“不是百姓不懂美,而是我们设计师的作品要么太高深,要么太烂。我做这些城市标识,也希望让大家对这些地方产生好奇心,去了解中国的美丽。”


桂林城市字体标识,是石昌鸿比较满意的一个设计。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新京报记者张维 编辑|苏晓明


对话人物:


石昌鸿,设计师,贵州凯里人,200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从事设计八年。曾获得国内外多个设计奖项,作品入编《中国新锐设计师年鉴》、《中国设计年鉴》等。

 

对话动机:


近日,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城市字体标识在网上走红,惊艳数百万人。有网友称,“在这里了解整个中国”。

 

谈走红

“一点预兆都没有”

 

剥洋葱:为什么要把作品发在网上?

 

石昌鸿:以前也会把作品发在一个设计门户网站上,和业内人士交流意见。这组作品是9月23日传上网的。我在帖子里写“以独特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往前太早,离国庆远;往后太晚,大家都在旅途中了。这个时候,大家无心上班、又还没有出去玩。正无聊,很合适。这组设计也相当于国庆长假前的一个攻略,看到某个城市标识,可能就会萌生去那里玩的冲动。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有用心去推广?

 

石昌鸿:对。用心的作品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没有想到会火。

 

剥洋葱:什么时候发现火了?

 

石昌鸿:在国庆前,设计圈就已经火了,朋友发链接给我,阅读好几万。真正火到圈外,是这三四天的事。圈外的朋友给我发作品链接,我一看,阅读量都十万加了。今天我朋友又说,你去看,微博上好多大V在转载。

 

一点预兆都没有。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和转载。或许是大家有共鸣?


剥洋葱:火了以后,对你的生活或工作有改变吗?

 

石昌鸿:没有。不过今天有很多人微博私信问我能不能授权转载。还有一些企业联系我,想一起来开发这组作品。不过,还没空去想商业模式。

 

剥洋葱:这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个?有没有不满意的?

 

石昌鸿:就像自己生的孩子,哪个都不错。优中选优的话,我觉得桂林的不错,这也是当年参加比赛的一个设计;安徽的,比较巧妙地把屋檐和每个笔画结合,很到位;西藏的,在字体中优化了布达拉宫的造型;河南的,用了龙门石窟的造型,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中国的艺术瑰宝。

 

不满意的,比如辽宁,设计时我也知道重工业城市、鸭绿江这些元素,但如果还用这些,没新意。我想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我最先想到了春晚小品演员赵本山、潘长江的幽默细胞。所以采用了笑脸和哭脸结合成的“辽”字。寓意悲喜交加。但现在感觉,形式确实散了一点,有点怪异,应该看起来更严肃一点。

 

还有河北的,其实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俯视图,但网友觉得就是几根柱子。

 

当时我就担心这两个会被吐槽。果不其然。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有网友质疑,四川那个设计和四川博物馆的标识很像?

 

石昌鸿:是。巧合。我喜欢原创,不可能去抄袭别人。一说到四川,大家会想到熊猫、辣椒,如果继续这样表现,没有意义。所以我选择了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留下的印象,三足鼎立。

 

后来我也去看了四川博物馆的logo,真的很像,异曲同工。

 

谈创作

“多一笔不多,少一笔不少”

 

剥洋葱:为什么想到要做这样一组设计?

 

石昌鸿:最早是桂林的,2011年参加桂林城市名片征集活动设计的,这个作品获得专业组入围奖。接着,又有安徽建筑协会的朋友,让我帮忙设计安徽的标识。

 

我喜欢旅游,一直想去西藏,但没有时间。我就先把我对西藏蓝天的想象,放在西藏标识的设计里。

 

接着又看到一些关于青岛和敦煌的影视作品,设计了青岛和甘肃的。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没有计划,全靠灵感?

 

石昌鸿:西安之前,是这样。我去了兵马俑、碑林,我觉得这个地方特别棒,十三朝古都,很有意思,回来就把西安的做了。这时才发现,这些年陆陆续续做的已经有二十多个了。

 

我一想,34个省份就剩下十多个了,一口气做完。到了今年夏天,整理时发现,还差个江西。就用五天时间,把江西的做出来了。刚好景德镇产瓷器叫china,中国China,巧合,压轴。








剥洋葱:为什么有些选取了省会城市,有些选取了省名,浙江直接设计了西湖?

 

石昌鸿:出于字体设计的需要做选择,有的是城市名适合呈现我的设计理念,有些是省份名。比如湖北我选择了黄鹤楼,黄鹤楼的形象可以呈现“湖”和“北”这两个字,“武”和“汉”就不行。还有一些是想避开已经有的经典设计,比如杭州已经有很经典的标识,我就选了西湖。

 

剥洋葱:设计一个城市标识,平均需要多长时间?

 

石昌鸿:以最后做的江西为例,用了五天时间。最开始要寻找可以代表江西的元素,我想到以前我的同学跟我讲他们去庐山瀑布的经历,还有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井冈山,还有景德镇,这些都列出来,再找我们以前江西的客户讨论,最后把所有的符号都列出来,组合,接下来,做减法,直到多一笔不多,少一笔不少。这才是设计。

 

形成手绘稿后,接着就是线稿、机理、调细节。细节做好了以后还有颜色。经过这些流程,才是现在你们看到的。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对你来说,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石昌鸿:和很多设计师一样,调细节很崩溃。一般都是在调节、撤销、又调节、又撤销,做懵了,出去转两圈,回来再看,不对,还得调。

 

有网友说,在矢量软件里做出毛笔的枯笔触感,特别需要耐心,因为在指甲盖大小的区域内,可能需要调整数十个锚点。就是这样。

 

剥洋葱:花费了很多心血?

 

石昌鸿:这组设计持续了五六年时间,但算净时间的话应该是两年。我们公号上说,我牺牲掉了中午休息、晚上看电视和周末看电影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创作。确实是这样。


谈传承

“贴近百姓的美是可行”

 

剥洋葱:你设计的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石昌鸿:去过差不多一半。北方去得比较少。

 

我很喜欢看电影。很多关于地理的纪录片,《美丽中国》我也看了,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去了解它们的人文地理。

 

我做这些城市标识的目的,就是出于对它们的兴趣。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让大家对这些地方产生好奇心,出去走走,去了解中国的美丽,看看中国的名胜古迹有多棒。

 










剥洋葱:有人说这可能是你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件事。

 

石昌鸿:除了设计,确实是。断断续续五六年。

 

做设计已经坚持了很多年。考上大学后,大一学画静物,我的成绩倒数,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专业了。到了大一下学期,开了创意图形课,老师总是表扬我的点子,学校的设计比赛也总拿奖。慢慢就走上了设计这条路。毕业后,我的同学们不是去做老师,就是考了公务员,我和少部分同学留下来做了设计师。

 

剥洋葱:这组作品火了,有没有想过把它们应用到更广泛的地方?比如卖或者捐赠给地方的旅游局?

 

石昌鸿:已经申请版权保护了。如果有这种公益性的需要,当然可以授权给他们。

 

剥洋葱:以前做过公益项目?

 

石昌鸿:对,比如为苗族蜡染做公益设计。通过我们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人留在家乡,把这门手艺保留下来,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剥洋葱:你喜欢文化的东西?

 

石昌鸿:我喜欢商业,但我也喜欢研究和探索文化的东西。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在商业上做得很好,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就可以影响一小部分人,让他们看看贴近百姓的美是可行的。

 

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关于这组作品,还有哪些计划?

 

石昌鸿:还会再添加上海、南京、天津等,10个左右。才是完整的。

 

下一步有朋友建议做成书,书名都想好了,《一字一城》或者《一字一视界》,城市标识配合民俗讲解,给小朋友看,还不错。

 

有商业合作也会考虑授权。设计师,是艺术家和商人的综合体——对品质执着,也要有商业头脑。


剥洋葱:希望通过设计提高国民欣赏水平?

 

石昌鸿:不是百姓不懂美,而是我们设计师的作品要么太高深,要么太烂。上次我去日本感受很深,日本也会出现国民欣赏水平不高的情况,但会有相关机构来规范,比如在京都,广告牌的大小和材质要符合京都的人文地理和环境。我希望中国也这样。

END

剥洋葱people

(微信号:boyangcongpeople)

记录真实可感的生命


长按或扫码关注

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出品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全部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