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字如面,打捞历史和人性

2017-02-21 张维 剥洋葱people


  


“信件打开的不仅是尘封的历史,也是人性,更是观众未曾经历的人生。”


张国立读闻一多写给父母的信。


文|新京报记者张维 实习生张世超

编辑|胡杰 校对|郭利琴

   

北京东北郊,红砖美术馆,类似古罗马时期的圆形下沉剧场。

   

出现在讲台上的张国立,身穿黑色中山装,双手交叠,不到700字的家书,张国立读了四分钟还多。读到“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张国立声音哽住,掩面抹泪。

   

这是抗战期间,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写完这封信后三天,左权牺牲。家书成了遗书。   

   

这是一档叫做《见字如面》的电视节目中一个场景。没有过度的灯光,没有多余的道具。  一个人,一封信,一个麦克风,不多的听众。

 

作为国内第一档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规则很简单,就是让实力演员朗读旧信。无论古代信、现代信,名流政客的往来信,凡夫俗子的寒暄信,只要足够动人,都能被当众深情朗读。

   

“信件打开的不仅是尘封的历史,也是人性,更是观众未曾经历的人生。”《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说。

   

有网友评价,在大腕明星、小鲜肉霸屏的一片嘈杂中,《见字如面》安静读信、特立独行,更像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用书信打开历史”

   

《见字如面》火了,以一种低调的方式。

   

2016年12月29日,《见字如面》第一期合集在腾讯视频上线,经过一个春节假期,至今已经累积了1800多万次点击——远超过一般文化类节目20万次播放量的平均水平。

   

娓娓道来的书信,打捞起人们心底的怀旧情愫。2月17日这天,网友“silver—橋桑”提笔为曾经的恋人写了一封信。在信的开头,他写道:“最近在看《见字如面》,不知是对这种事物淡忘了,再次感受那种文字抒怀摆在面前的方式,突然让人泪目。”

   

也有观众在微博上写道:《见字如面》又让他找回了曾经那份对“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式生活的渴望。

   

对总导演关正文来说,《见字如面》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早的时候,他的希望是能有一档节目,和霸占荧屏的追星节目不那么一样,能为人们提供思想,而不是“总吃垃圾”。

   

2013年至今,他已经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下一步,他需要一档读书节目。

   

读书节目研发持续卡壳。2016年年初,却意外迸发了《见字如面》的灵感。

   

灵感来自他无意中看到的一本英国出版的书信集《见信如晤》。书中收录了124封从公元前至今的各国名人书信。里面有二战时期尘封的情书,也有孩子写给母亲的出柜信,甚至包括一封卡斯特罗14岁时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他要拿“古巴最大的铁矿位置”这一情报交换一张10美元的纸币。

   

“中国也有丰富的书信资源,何不做一档读信节目?”   

   

电视节目形态很快成型——在明星读信间隙加上主持人关于书信背景的介绍和嘉宾点评,形成一个每集45分钟到60分钟的标准化季播节目。

   

但问题的核心是,节目气质到底什么样?中国的书信资源浩若烟海,什么样的信件才是有价值、值得推介給观众的?


在节目录制现场,导演关正文为观众解说信件背景。

   

总编剧张子选牵头,组织具有中文相关学科背景的同事,专门组成了7人选信小组,分头从公开出版物、博物馆、研究机构和民间收藏家手中搜集信件。

   

最开始的几个月,张子选焦头烂额。收藏家推荐过来几百封信,但大部分都是名人生活的细枝末节——朋友,今天读了本书,写得不错,推荐给你,再给你写首诗吧。

   

张子选天天打电话和他们强调,不是人重要、书法漂亮就行,要和公众产生关联!

   

前后报送五批,每批20多封,没有一封入选。其中包括林觉民的《与妻书》。直到第六批20封又送上去,终于有三封入选。关正文终于觉得,找到感觉了。

   

这三封信中,有一封是一位患癌爸爸写给女儿的遗书。在信中,他把死亡说成了和女儿的一场“躲迷藏”,在弥留之际,爸爸叮嘱女儿,冬天要为奶奶涂上澳洲的绵羊油,要记得提醒患糖尿病的爷爷吃药……关正文在批注中写道:“尽管看不到历史,却可以看到人情。”

   

这一次,节目的主题逐渐明晰——打开历史,打开人性。前者后来成了节目的主题广告语“用书信打开历史”。  

   

“又一封好信!又一封好信!”   

   

选信的时间长达一年。大浪淘沙,从近万封到百封。

   

关正文回忆,在选信阶段,他常常陷入兴奋中。遇到好信,忍不住感慨:“又一封好信!又一封好信!”

   

在他看来,选信要注重历史感,书信是窗口,为人们打开的,是不同年代的历史,也是不同的人。

   

一些信打开的是大历史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在1840年-1910年时段,选信小组找到了一封甲午遗书。信中,北洋海军左翼左营都司陈京莹跟父亲谈了他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日本觊觎高丽之心有年矣。兹值土匪作乱,高兵大败,将至王城,危在旦夕”,也有对战势的评判,“北洋海军操练纯熟,大有成效,请奖等语,自应不能奏和,必请战。”

 

 “以前我们都认为,北洋水师的整体覆灭是因为朝廷无能,战士的意识落后、意志薄弱。但从这封信,我发现,军人的血性、保家卫国的意识一直都在。”张子选说。

   

也有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1919年,32岁的蒋介石在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家中,遇到了年仅13岁的陈洁如。此时,蒋介石已经有了一妻一妾,但他不顾陈洁如母亲反对,对陈洁如展开攻势。被拒绝后,蒋介石写下了:“你爱我们的国家,就不会之顾一己,而吝予国家的一位革命者些许快乐……”

   

“你如果不和我在一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怎么办啊。”张子选说,实在没有想到,有那么一个蒋介石出现,会把此前对他的印象完全颠覆。 

   

对选信小组相对年轻的工作人员来说,选信也是重新认识父辈时代的过程。

   

选信小组工作人员唐蕊是90后,在收集文革阶段的书信时,她发现,当时的情书都是以“毛主席教导我们”开头的。“那个年代,人们真的会这么说话吗?”

 

提到世乒赛三连冠庄则栋写给作家叶永烈的信时,关正文讲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一天,大家正在上课,突然说要批斗,大院里两个小孩的爸爸被拉到台上,一下子成了叛徒和卖国贼,一夜之间,小孩成了没爸爸的孩子。直到文革结束,才全家团聚。


钱钟书写给马成生的信。

   

“一下子把我们拉到那个场景中。命运的无常性和颠覆感,让我很震撼。”唐蕊说,这让她能更深刻理解庄则栋信中的内容,“体委过去把我吹成‘神’,我受不了;犯了错又把我称为‘鬼’,那也不是。我真正的面貌是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再往前推两千年,生活在战国末期的秦国将士同样能和今人建立联系。秦国将士黑夫和惊写给大哥衷的这封家书,是在湖北省博物馆找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封家书。秦国两名士兵,出门在外,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找大哥要银子,还不忘拜托兄长把自己媳妇照顾好。

   

关正文打比方,“寄钱要赶快,再不寄来,‘即死矣’。这与在大学时向父母写信催账的学生有何不同?”

   

“一封信就是一部大戏”

   

赋予书信生命力的,是读信人。关正文觉得,好的读信人,能把书信激活,让观众看到写信人和周遭的环境。“一封信就是一部大戏。”

   

讲台上,没有造型辅助、没有对手戏、没有环境、没有音乐渲染,人物的塑造完全依靠声音和肢体动作。

   

节目组最早邀请的8位演员,老、中、青三代搭配--不同年龄代表不同阅历,也能呈现不同年龄段写信人的状态。

   

金马影后归亚蕾最适合呈现母性的、感性的书信。她是最早敲定的读信人。录制前一天,她和先生从美国飞到北京。她已经72岁高龄,又要倒时差,录制当天,一只眼睛因充血而通红。

   

到了录制场地,导演组递给她信件最新版,归亚蕾扫了一眼,慌了神:“哎呀,这段我没见过呀。”她说的是1941年,“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有几个段落被换掉了。此前,她拿着前一版,足足准备了一个月。

   

演员导演郑仲伟回忆,她当时有点懵,手脚冰凉,助理不停给她搓手。工作人员也在担心,会不会发挥不好。


归亚蕾读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件。

   

归亚蕾换上白衬衣、黑色白点外套,走上讲台,紧张感全没了。她声音温润质朴,娓娓道来,读到:“至今已经四年,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鼻头一红。红肿的眼睛,反而增加了戏剧感,萧红的形象更立体了——那个患上肺结核,躺在香港的病榻上的萧红,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见那个人物。这就是戏剧表现的功力。”关正文事后评价。

   

人艺老戏骨何冰最适合演绎的则是严肃的、父亲的角色。但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喜禾的信,让他遇到了最大的障碍。

   

这是2011年5月28日,70后编剧蔡春猪写在博客上的一封信。这一天,他两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在信中,他用调侃的语气讨论了这件把他全家的人生都否决了的事儿。

   

这封信是临时加給何冰的。录制当天,他第一次看到这封信。何冰跟关正文说:“要用调侃的语气说一个悲伤的事情,还得让所有人听了落泪。这太难了。”

 

但何冰最终的处理,让关正文“特别惊喜”。

   

刚站上讲台的何冰,目光低垂,抿嘴读出:“那天,你被确诊为自闭症。”接着,声音越来越沉重,到了蔡春猪说,他根据专家提供的量表,一个个打勾确定儿子符合自闭症的每一项特征时,何冰提高声调,念出:“每打一个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儿子,你也太优秀了,怎么能得这么多勾啊?”接着,哽咽,吸了吸鼻子,停顿几秒,再读下去。

   

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听哭了。张子选后来评价,“他没有哭着喊着说,这对他来说是特别疼的事儿,笑着说,反而更让人心疼。”

   

著名画家黄永玉和“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这对诤友间的友情,被张国立和王耀庆读活了。

   

1983年,性格刚直的黄永玉,写信批评曹禺“心不在戏中”。    

   

录制当天,张国立一到,就到化妆间找王耀庆聊天。两人寒暄,完全不聊马上要读的信。当两人换上同款白衬衣、黑西装马甲,一同出现在台上时,戏才开始。

   

王耀庆侧身对着张国立,喊了声:“家宝公。”站在讲台暗处的张国立点头示意。“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王耀庆咬牙切齿,眼神里透着嫌弃,用力挥动右手。

   

“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王耀庆突然提高音调,几乎是嘶吼,就像黄永玉当年痛心疾首,想要唤醒曹禺。

   

张国立回应王耀庆,带点自责:“天下没有比到了暮年才发现,走了太多的弯道更痛心的了。”读到后半段,又像虚心接受批评的小学生,说要把批评信件裱起来,“它激昂促使我拿起笔再写下去,在我想入歪道,又进入魔道,为势位所误时,我将清醒,再写下去。”最后四个字,语气坚定,一字一顿。

   

今年92岁的黄永玉后来看到这段,很有感触,邀请节目组去家里做客。

   

关正文转述黄老的话,“他觉得好玩,用这样一种方式;他说张国立和王耀庆的演绎特别棒;最后他说:‘我觉得很陌生。我闻到了一股陌生的味道。’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人像他当年那样,跟别人这么说话了。而且曹禺还接受了。”


王耀庆读李白写给韩荆州的信件。

   

交给时间去评判

   

作为一档国产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豆瓣评分一度高达 9.3。

   

95后网友林卡路觉得,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仍然有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这让她看到了非常好的苗头。   

   

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朱安奇则看到了生活的智慧。她说,不论是节目中罗永浩的求职信,或是作家张晓风的母亲言说,又或者陈寅恪的治学态度,这些渐渐被碎片化的心灵鸡汤掩盖的“心灵高汤”重新被唤起,实则是教会我们看简单的事,找寻纯净的感情。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认为,书信传统终究会消亡,原始的沟通方式会被迭代。但在强大的视听文明席卷之下。《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为传统文化保留一席之地,这种尝试非常可贵。

   

观众的多元感知符合关正文的期待。他希望《见字如面》提供的是一种认知价值、激发人们的独立思考,而不是提供学问和知识本身。

   

也有网友吐槽,本来一档特别沉静的节目,却显得特别急促——每期就应该只读三封信,每封信的背景和讨论应该增加一些,现在每期六七封信,速度太快,意犹未尽,嘉宾还没讨论完,女主持就会插一句“我们来看下一封信”,刚刚酝酿的情绪,瞬间没了。   

   

节目组也听到了批评的声音。关正文介绍,节目组专门有舆情监控小组,他自己也会看腾讯视频上的弹幕。在后期的节目处理中,节目组已经开始放慢节奏,原本每期七八封信也减少到了六七封;网上呼吁应该給香港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更多说话机会,剪辑时,也会注意不再剪得太狠……   

 

但对于网友提出的,白话文无法展现古文之美,希望能读文言文原文。关正文表示,对此他绝不妥协。    

 

他觉得,用白话文,其实是打通了观众和文言文之间的隔阂,更能亲近古人、亲近传统。   

   

2017年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时隔半月,人们讨论诗歌的热情也随之降温。文化类节目带给人的文化体验是否会长久,这是陈晓明最担心的问题。他说,文化类节目终究只是生活中很小的部分,它在短期内能提醒人们文字之美、传统文化之美,非常有价值,但毕竟节目有播出周期,最后可能不免只是一阵风,节目播完之后,生活又会变成脱缰的野马。

   

“我希望我们的节目价值久远,是对抗时间的。”关正文说,很多媒体把《见字如面》称为现象级节目,他不认同,现象意味着流行,也代表易逝。

   

但节目能否对抗时间,为观众提供持久的文化体验,还是得交给时间去评判。

   

最近,《见字如面》已经进入第二季的筹备期。网友要求陈道明、靳东等演员来读信。呼声最高的是,胡歌来读林觉民的《与妻书》。

   

“看到这个节目名字的第一反应就是林觉民《与妻书》的第一句话——‘意映卿卿如晤’”。一位网友写道。




剥洋葱话题

最近一封信你写给了谁?


END

剥洋葱people

记录真实可感的生命


长按或扫码关注

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