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另一个北京站 | 北京城迹③

剥洋葱 剥洋葱people 2018-11-11

题记:北京站占地25万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这栋庞大的建筑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从动工到开通运营,仅耗时7个月20天。在当时,几乎是个奇迹。

 

到现在,北京站已有59年历史,至今运送旅客超过20亿人次。对不同人来说,北京站有不同的意义。


“北京城迹”第三期:北京站。


忙碌的北京站。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文|新京报记者卫潇雨 编辑 | 陈晓舒  

校对 | 王心


本文约3738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


北京站楼顶的两座钟楼,每座有四面镶嵌着大理石面、重檐黄瓦的大钟,1959年,它们和北京站一起建成。检修员张斌今记得自己第一天上班,师傅带他围着广场转,问他“你看到什么了?”


“乘客和大钟。”


 “照顾乘客和大钟就是你的工作。”

 

每天,北京站旁柳罐胡同的住户刘怡伶靠钟声计算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刘家举家搬迁至北京时,车站大钟准点报时,从1敲到12,再从12敲到1。

 

年少时,刘怡伶听着钟声起床,每天6点,钟声敲到第6下,她就起床、准备上课。等到了晚上7点,钟声刚敲一声她就高兴地跑去邻居家吃饭。当时,爸妈工作忙,她在邻居家挨个蹭饭,胡同里,谁家的大门都敞开着。

 

在2008年以前,钟楼的音乐《东方红》是用音锤敲出来的,音质浑厚、洪亮,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通信段撒出去几十人,以北京站为圆心,围着周围10公里转圈儿听钟声。

 

到现在,张斌照顾这座大钟已经超过30年,是大钟的第二代传人,他的徒弟已是90后的年轻小伙子。大钟要求每天两小时巡查一次,还有每月、每季度、每年的检修维护,敲钟时间也改了,听取了周边居民意见,嘹亮的钟声在深夜传播的太远,影响睡眠,改为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两个塔钟一到整点准会响起《东方红》。


北京铁道博物馆里收藏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站使用的大钟指针。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北京站的商铺主王忠元每天都能听得见钟声。这个从河南来打工的年轻人听说过一段流传于店主间的故事:北京站的一个打工者,从在路边卖早餐、到承包了站前广场的小铺子倒卖板凳和矿泉水,最终于十年前在四环全款买了套大房子,从此在北京立稳脚跟。

 

王忠元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同样的好运气能在自己身上重演。天桥上的流浪汉刘泽同样相信,自己能在这里收获好运气,他来北京18年,有14年都在北京站度过,这里不需要房租,铺个毯子就能住下。

 

刘泽从没饿过肚子,他住过桥洞、住过烂尾楼、住过包夜的网吧,但都没北京站好。北京站的流浪汉们管垃圾桶叫“宝箱”,每次“开宝箱”,总能找到旅客匆匆忙忙没吃完的食物,甚至衣服、鞋子、用了半管的牙膏、断了带子的双肩包,这些成了刘泽的全部家当。

 

垃圾被明码标价:塑料瓶1角、铝罐3角、废纸每斤8毛,有人在垃圾箱里找到过手表、手机、金项链、金耳环,据说,还有人捡到过一枚含金量很高的亚运会金牌。

 

在北京站,不同阶层的人平等地处于同一区域。尽管,王忠元不欢迎刘泽这样的年轻人,任何一个店主都不乐意有流浪汉躺在自己的店铺门口。北京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是,每个开店的老板都得盯住自家门口,不准有垃圾、杂物。王忠元坐在红色的塑料凳上,左手手臂套着“治安执勤”的袖章,和朋友轮班看守铺子前30多平米的空地。每天,他能劝说几百个要丢垃圾的人,到了国庆这样的人流高峰期,这一数字要超过1000人。

 

共同维护车站环境的还有清洁工。车站西边一个不足40平米的女厕,同时要有两位清洁工人打扫,一天三班倒、24小时在岗,为这个女厕服务的员工有6个人,全年无休,每天收集的垃圾能装满10个最大号垃圾桶。整个北京站环卫处每天运转的垃圾超过40吨。

 

清洁工李南溪在今年新年烫了头发,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大笔支出,花了三百块钱,她三天的工资。过去的一整年她都没有休息。作为外包员工,她的工资按天计算,每天100元,国庆100元,春节也是100元,她一整年能赚36500元。

 

车站外,一位宾馆的拉客先生和快餐店的推销员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他们占据了广场东边紧贴着车站的出口,每每有人路过,便是一次“钟点房三小时90元”和“炒菜15元一份”的对决,如果路人脚步放缓、询问详情或是看看招牌,快餐店的女推销员会主动伸手拉他的胳膊。

 

据称,这个快餐店一天能卖出去超过500份快餐,旅店在下午四点已经只剩下三个空房间——如果这不是种营销策略的话。

 

堵在车站出站口的,是一个老年旅游团,他们刚结束在北京的六天行程,这个老年旅游团从祖国最北边出发,乘坐飞机到广州,经由长沙、武汉、济南一路向北返程,最后一站旅游地定在北京。


2018年9月30日,北京火车站迎来“十一”黄金周旅客出行高峰期。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来北京是老人们共同的愿望,旅客赵大爷记得,他第一次来北京是1979年,那年,他20岁。当时的车票还是卡片式,写明了站别、席别,每天,北京站能卖出12万张车票,这些纸质车票足以装满一辆中型卡车。

 

30多年前,北京火车站没现在这么敞亮,赵大爷记得出站时走的是条黑乎乎的甬道,那天刚巧下了雨,鞋子踩在地上能溅起来泥水。

 

北京站这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1959年仅用时7个月零20天建成。刚建成,北京站便成为了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毛主席亲自题写了“北京站”的站名,还现场买了一张火车票——北京到普兰店,硬座,3.25元。

 

毛主席视察后两个小时,第一列旅客列车开出北京站。从此,9月15日成了北京站的建站纪念日。

 

上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老年团的张阿姨还有一口好牙,最惦记北京的烤鸭。这次出门前,儿子叮嘱她,千万留意火车站的骗子。十多年前,儿子、儿媳来北京看病,刚一出车站就被骗子骗走了3000块钱,在当年不是个小数目。到现在,车站的骗子少了,仅在2016年,北京站派出所抓获在逃嫌犯379人,一项纪录是,一位在逃嫌犯刚挂上网两天便被抓获。

 

民警刘刚说,把一个犯罪嫌疑人混入100人之中,他能在10秒内指认出来。他能数出来不同人在相貌上的细微差距,眉毛形状、眼睛神态、甚至是走路的姿势。

 

小偷们通常有些共同的特点:眼神游离、背着结实的包,甚至包括穿旅游鞋。但这些都是次要的,像顶级作家仰赖语感一样,民警们有种“小偷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露了马脚。

 

刘刚走路时习惯性地耸着肩膀,脖子伸直、向尽可能远处延伸,鞋子踩在地上几乎没有声响。这是一个老警察“捕猎”的姿态。

 

十年前,他作为地方派出所最优秀的年轻民警被选入北京站派出所工作,第一天上班时就发现,北京站的工作情况复杂太多。春运期间,北京站每天接纳超过10万人,高峰时段这个数字还要翻一倍。

 

北京站的民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指着自动取款机问为何取不出车票,有人找来警察帮忙背二百多斤的大行李,有人报警说同伴走失,最终发现是醉酒后靠在公共厕所后面睡着了……

 

民警有个入行规矩:把每根电线杆、每个井盖都记得清清楚楚。平均,他们每十分钟收到一个问路消息。同时,他们藏在车站的各个角落——在候车厅吃泡面、在售票处喝水、在站前广场戴着耳机,用自己的眼睛构成了一张不可见的“天网”。

 

另一张不可见的天网在监控室内,2018年春运期间,通过监控视频提供的消息,警察抓捕了20个网上的逃犯,从发现预警信息到追踪重点人员,最短时间能够控制在30秒以内。

 

一位盗窃嫌疑人曾说,他再也不想来北京站了,来7次、4次都被抓到,没一次能得手。这位来自四川达州的小偷创造的最快纪录是,在北京站落地五分钟便被抓捕。

 

我们习惯了以分钟、小时甚至是天来计算时间,但在北京站,时间的计量尺度只有一个:秒。

 

安检仪上,一个行李通过的时间是4秒,布料、棉花这样的有机物是橘黄色至红粉色,玻璃是蓝色或绿色,金属品则是深浅不同的蓝色,颜色配合形状,要在4秒内判断是非可以安全放行;旅客通过安全门只要5秒,这一过程会扫描人体9个重点部位;最后一道程序手检需要最多10秒,旅客站在检查台上,要靠手捡员从上向下摸查,曾经有女人将一只猫藏在后背和背包的间隙、有学生将违禁品塞进内衣、有包裹了几十层的管制刀具,都在这个环节被检查出来。

 

为了方便弯腰手检,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安检员也没法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裹上能把整个人吞没的大羽绒服。最多的时候,安检员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分配到每个人的午饭时间最多是十五分钟。

 

整个流程是一套精准不能出错的系统,不足30秒的安检手续,仅在2018年春运期间,查获了超过170000起违禁物品。


北京站进站验票口的乘客们。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2018年春运期间,北京铁路警方为旅客寻回了4193件遗失物品,总价值超过100万元。每天,仅仅是旅客忘在安检机上的包裹就超过30个,从丢失到将巡回的包裹交到旅客手上,他们为此创造的最快纪录是20分钟。

 

中国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从1979年,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第一次突破1亿人次。2006年,春运人数达到了新高点,春运的人数锐增至20亿,6年后,突破了30亿,相当于全中国的人集体迁移两次。

 

因为担心错过列车,赵宽提前7个小时到了火车站,占了三个连座的凳子,能躺着睡一觉。2006年,他春节回家,按照往常的习惯提前一小时赶到火车站,足足在进站口堵了47分钟,放眼望去全是人。一路挤上候车厅以后被告知,车还有一分钟发车,已经停止检票进站。

 

北京站的工作人员数目繁多,早在还依赖人工售票的年代,仅售票窗口便有120个。为了这些人数繁多的工作人员,食堂的厨师每天要切300斤菜,车站门口的李先生牛肉面每天卖掉300碗,每年春运期间,北京站城管分局执法一队的队员都要用坏至少10个喇叭,高峰期2天就会用坏19个。

 

北京火车站第十一任站长石玉林的手记里曾写到:

 

(为了服务工作人员)如食堂要增加夜间伙食供应,为加班人员提供夜宵,中午要给下不了岗用餐的售票人员送餐。那时候车站还有托儿所,也要加班,为有子女的女职工晚接早送孩子或需要夜间常托服务……总之,“一切为春运”在这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

 

如果按照步数计量工作人员的辛苦,反扒队长每天要走30多公里,警察要在天桥来来回回走20多趟,折合10多公里,列车清洗人员每天要刷8列车、走25公里,四年多走的路相当于绕着赤道走一圈。因为工作强度大,一位民警每天要用掉一盒膏药。

 

已经59岁的北京站,至今运送旅客超过20亿人次。


洋葱话题


你对火车站有什么记忆?


后台回复关键词 “洋葱君” ,加入读者群



推荐阅读


我与北京动物园 | 北京城迹②


鼓楼: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 北京城迹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