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我校荣获省教育厅师德征文获奖教师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效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以“漳炼师德师能,践行育人使命”为主题的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我校刘晓毅老师作品《互相点亮 各自发光 终身成长》荣获省高职高专组一等奖,王林静、奚晓敏、袁瑜霞作品《你是我生命中的“手电筒”》、《知行合一,做有温度的教师》、《绽放梦想,静待花开》荣获省中职组二等奖。





姓名:刘晓毅

职称与职务:讲师  专任教师

所在部门:公共课教学部




事迹简介



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省级一等奖;2013年获得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省级一等奖;2018年微课作品获得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高教组省级二等奖;2019年、2020年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省级二等奖;2019年获得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得首届外语课程思政比赛国赛二等奖;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称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校级培养对象。


自2010年在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任教以来,心无旁骛,潜心育人,长期探索实践价值引领的工学结合行业英语教学改革,将育人目标贯穿课程教育全过程,在行业英语技能学习中强调价值引领,加强知识技能与学生情感价值、成长体验的关联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建立了“互相点亮、各自发光、终身成长”的和谐正向师生关系,成为课程育人价值的挖掘者、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学生成长的同行者。2010年至今,主持省级教研项目四项、发表教研论文十余篇、主编出版教材四本、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获奖数项。





征文全文




互相点亮 各自发光 终身成长

——和谐有爱型师生关系的积极作用


“并不出乎我的意料,老师会叫我上台说英语。当我在讲台上,说出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单词时,组员为我捏了把汗。老师一个个地帮我纠正,又让我重新再说了一遍。那一刻,我的内心不是崩溃,而是感觉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慢慢地流淌。我的基础很差,但老师愿意花时间认真地听我讲,给我反馈,给机会我改正。当我回到座位时,我的小伙伴给了我无比肯定的眼神,还有击掌动作。这两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

——摘自 2017 级安全健康与环保专业一位学生的反思

“今天上英语课,当我站起来用英文分享我的故事时,我好害怕,担心自己讲错。但看到老师一直微笑地看着我,还不时用力地点头,我内心又充满了力量,继续勇敢地讲下去。”

——摘自 2018 级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一位学生的学习反思

这两位学生的反思我一直记在心上,因为它触动到我心深处。教学工作伴随感情同时存在,如果希望开启学生的思想,我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从事职业教育十余年,在拓展教与学能力的同时,我越发理解和欣赏高职学生。每一位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失败”的学习者事实上都是渴望被看见、被鼓励、充满生命力且可塑的个体。当我发现高职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激发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潜力、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看见他们,我与学生的关系走向

和谐与信任。教师内心对学生的认同与鼓励让学生心中涌出力量与勇气,集体同伴的陪伴与支持让学生求知的路上不再孤独,而作为教师的我更是在学生的成长中找到了职业与生命的意义。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互相点亮”了师生生命的前程。

今年教师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院士分享他 60 年来既是医生又是老师的感悟时提到:“教师点燃蜡烛,照亮了别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毁灭”自己,而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什么人最受欢迎?那就是为社会、为集体作奉献的人。”老师点亮学生希望的心灯,而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学生也无数次点亮过我的心。

一、 构建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2014 年 6 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我认为要实现人生的出彩,让学生“ 各自发光”,必先让高职学生相信他的未来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而实现价值的。那么,他在校求学求知的心便是光明和安定的。如何让学生相信自己和相信未来?我深深记住了《礼记·学礼》中的“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关注人的存在,要让学生“亲”与“信”,除了老师为人师表、赤诚敬业,师生之间也需要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才能在彼此间培养亲近与信任。

建立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首要的是老师从心底爱和认同学生。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好几年前,我曾用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给一位中专升大专的学生,告诉她“恭喜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了!这是你努力的结果,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和自豪,继续加油!”这位女生的回复让我至今无法忘怀,她回复:“刘老师,您是第一位会主动给我发信息,告诉我英语学习进步和成绩的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那时候,我就明白,一句真诚的赞扬、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一张写满鼓励的小字条、一场可能与学习无关但又关乎成长的对话才是真正点燃学生内心渴望向上重拾自信和热情的关键。其次,与学生的互动需要真诚倾听而非简单评价,耐心引导而非说教灌输。诚然,“00后”大学生身上的某些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有时候还会出现偏差,如太过现实主义、自我为中心、缺乏利他精神等。面对来自年轻学生尚未成熟的想法,我先是通过课前头脑风暴题目、在学生反思本上写“回信”、与学生聊近况谈感受、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动态等了解 00 后的群体特点和成长环境,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平等的对话,摸索适宜的教学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他们。举一个例子,高职生学习基础和背景差异巨大出现了高职学习如何促进及同伴关系如何融合的问题。我从 2012 年开始探索“异质小组”的自主合作型教学模式。近几年,高职生源更为多元复杂,我用心在班级内组建多个由普高生、学考生、三二分段生组成的“异质性”学习小组,持续对每个小组予以针对性的反馈和支持,分层设定目标与评价,促进不同背景和基础的学生互搭支架,渗透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在同伴中找到榜样、成为榜样、 互相点亮。学生的反思常常能见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刻感悟与感动,高频的反思词有“自信”、“勇气”、“力量”、“合作”、“关怀”、“分享”、“互助”、“快乐”、“乐趣”等。“异质性”合作小组不仅有效降低了高职生学习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更让他们学会付出、互助合作获得彼此的尊重和关怀,这超越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本身,对建立和谐有爱的生生关系也大有裨益。

建立了和谐有爱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每一堂课则能变得富有生机、欢声笑语、收获满满。

二、 营造焕发生命的高职课堂

2013 年,积累了 6 年的教学经验之后,我本着交流学习的心态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广东省一等奖。这次参赛体验对我而言,是一次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时刻提醒我需要与时俱进,用热忱、开放、成长的心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也铭记卓越的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技巧和方法,营造焕发生命的课堂需要的是对成长中的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关爱。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得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13 年的教学生涯,每一堂课仿佛都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因为课堂不仅饱含了师生双方的付出和努力,更使师生的关系和情谊得以点滴建立与延续,见证师生共同的成长与发展。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课堂实现促进师生思想、道德、情感发展的价值。为此,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我制作了

系列行业英语课程与思政德育结合的微课资源;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表达爱国情感;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的结合;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等,让原本枯燥的行业英语课变得立体而富有生机。图 1-4 的课堂片段都在我和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图一微课视频通过袁隆平院士用流利的英文沟通专业、介绍成功的经验,体会一位 90 岁老人一辈子对专业的严谨与热爱;图二是疫情网课期间,一位学生通过课堂连线分享了自己的画作,并用英文表达自己对抗疫英雄的尊敬“I read lots of news about doctors and nurses. I think they are great soldiers in this war. So, I drew this picture to show my respect.”(我看了许多关于医生和护士的新闻报道。我认为他们是这场战役的战士。所以,我画了这幅画表示我的敬意。)看到屏幕上很多同学为他点赞,我继续与学生们互动,引发他们对灾难、奉献、生命、爱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感悟,在互动交流中我和学生都有了新的感悟与成长;图三是课堂上,我结合安全专业的特点,融合中国文化,让学生感悟古老的中国智慧;图四是我带领学生检查实训楼和实验室安全标志的使用,巩固安全标志翻译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身边环境的关心。

当我和我的学生怀抱相同的目标与热爱探索学习,当我们一起努力最终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当每一堂课都因彼此的智慧和互动而 互相点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在焕发生命的课堂,知识是充满情感和能量的,我和学生都享受教育给彼此带来的成长,从而感受到求学求知的意义。上学年末,经过一个学期特殊的网课,我与学生在网上课堂互道再见,一位学生给我留言“从自己被环保学院录取,而且是安环专业,我的姐姐就告诉我可能会被刘老师教,她是这个专业 17 届的学生。姐姐说刘老师是她印象最深刻的大学老师。从我踏进教室那刻到与老师一起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我和姐姐有了一样的感受,感恩与老师您的相遇相知。” 学生对我真诚的回应与反思常常升华了我对教育的理解,给我内心“温柔的一击”,也坚定了我终身学习与一代代年轻的学子共同进步成长的信念。

三、促进师生个体的终身成长

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一书写道:“师徒和师生就是源远流长共舞的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给我们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这是螺旋上升发展的代际舞蹈,在此过程中,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焕发年长者,在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相给与的爱和鼓励都让我们觉得学习和实践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职业谋生,也在于使个体的生活更温暖、更有意义,追求 终身成长以期未来彼此能继续以“教师”或“学生”的身份影响和鼓舞更多的人。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许多一起共同学习过的毕业生,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进取学习, 各自发光,积累了宝贵的感悟、经验、课堂素材,常常反馈给我让我传递给师弟师妹。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内容,成为课程育人价值的挖掘者、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学生成长的同行者,教育教学生活的创造者。

曾经有学生在课堂问我“What do you most look forward to every week?”(您每周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我回答“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in class every week.”(我最期待每周在课堂见到你们。)学生们笑着拍起手,我也笑了。作为一名高职老师,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是我和学生们幸福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们愿意爱与关怀,我们就能爱与关怀,我们就能由此心到彼心,就能感受到传统师道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找到一个平凡的老师教育教学工作最纯真本源的快乐和意义。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姓名:王林静

职称与职务:化学讲师,中级工程师

所在部门:分析测试中心




事迹简介




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最受欢迎的老师”“教学质量”前十名;校级 “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奖;

主要担任《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课程教学,参编《环保主任》、《企业环境管理》等环保专业用书。指导学生在2019年度及2020年度工业分析与检验竞赛(中职组)分别获省三等奖及二等奖,指导学生文明风采比赛获省三等奖。2020年发表“中职生如何高效学习分析化学”及“返滴定法计算的教学方法探讨”两篇论文。担任中职班主任四年,2020年在省教育厅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淬炼师德师能,践行育人使命”中获中职组二等奖。2021年主持立项省职教学会课题“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助推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一直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教书和育人工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王林静引以为豪的事情。很荣幸和学生一起走过青春里的风风雨雨,一起寻找更好的自己。





征文全文




你是我生命中的“手电筒”

--纪念高“四”那年的恩“师”们


我出生于安徽一个贫困的家庭,因自小乖巧,读书也还可以,爸妈便在我上初中时将我送到别镇一个管理严格、教学效果也好的寄宿学校读书,期望我能有好的发展,别再重复他们的苦日子。每周回家,我会骑行十几公里,途中经过一片沙树林。我记得特别是在冬日,天色暗的快,经过它的时候天已近黑,乡村的路那时没有路灯,我只能靠记忆和微薄的月光前进。遇到天阴,我常常因为害怕,会在满是石子的崎岖路上踩圆了脚踏,因为我知道,过了这片树林,爸妈就拿着手电筒在前方大路口等我了,那时的我对手电筒有异样的好感,很希望一路上都有手电筒。

时间一晃,2003非典那年高三的我差四分没有上本科线,在姑姑家,妈妈手里拿着一个教育专业的大专通知书,想让我去读。我哭着说,想复读一年上本科,爸爸就毫不犹豫地将家里仅剩的300块钱分给我200块,他们拿着100块坐车去常州打工了,我的一年留守复读生涯也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手电筒”李世娟“老师”----与生俱来的芬芳沁润心田

8月1号,我没有进专门的复读学校,而是在原校的新一届高三插班复读。班主任是教过我的老师,早读前他正跟一个家长在谈话,让我先去班里找个位子暂时挤一下。来到高三八班,我很忐忑,毕竟我是第一个入班的复读生(后续几天来了十个左右),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我不敢往后看和他们对视,只低着眼睑扫到靠门第一排只有一个女生坐着,就上前问:“请问我能不能在这坐一会儿”,对方给我的回答是“不是我不愿意,可能我同桌不愿意”。其实那时的情况也确实可以理解,没有空调的教室,三个人挤一张桌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烦躁。但当时的我内心自卑,表现木讷,不知道该怎么搭话,这时一个戴着眼镜,梨窝浅浅、笑眼弯弯的姑娘的走过来接话“坐吧,我正好想挤挤身上的肥油”,她就是李世娟。对,当时的她不是老师,但现在的她已是我们省城拥有十几年教龄的优秀教师,当老师是她一直以来的夙愿,而偏偏与生俱来,她身上的教师芬芳在那时就已显露无疑,她早已是我的恩师,沁润了我当时满目疮痍的心。

不到一天时间,我就感受到了全班对娟子的喜欢,我想对于大家来说,她就是陈果课堂上所说的那种像空气一样存在的知己挚友。我们三人挤了大概一周(后来班主任见班级人数不能再加,就跟学校申请统一调配了桌椅和座位),我坐在靠墙壁的位置,她主动要求做“夹心”,笔记反光的时候,她抄完就推到我面前,静静地等我。有些人是这样的,你的心扉会不自觉地会向她敞开。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她和我面对面将头趴在桌子上的课间,她兴奋地对我说“我们一样大哎,因为我初三的时候也复读过”,轻轻松松的一个笑颜一句话,让我顿时觉得复读没什么大不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身边的同级好友发小都去上大学了,我还留在原地,不是我的现下无能,而是我不甘心落后,想努力去追求可能踮脚即有的小幸福。

你是不是也讶异地发现,小小年纪的她,在当年已经悄无声息地应用了正面管教中的共情来打破我思想上的枷锁,让我逐渐对高考失利这件事释然,并迅速摆正心态,快步进入复习正轨。如果可以,我非常想在这里放一张娟子的照片,因为我相信你看到她的瞬间就会觉得她一定是名师德优秀的好老师。因为她的思想一直是善良优先,打心眼里觉得为你着想就是她的分内事;她为人和善,那一年时间我从没有见过她生气,她脸红或严肃的时候倒是有的,就是没考好而自责或找原因的时候,也恰恰说明她从小就在培养自身对事认真的优良品质;她为他人着想,我的物理是劣势,高三的复习时间那么紧,她都常常要把问题给我讲到透彻为止,也常常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问我我擅长的英语,让我在跟她的交流中逐渐增强了自信;她热爱生活,体育课上拖着肥宅的我去打羽毛球,出了一身汗,我们坐在石凳上嬉笑打闹,忘掉了每日学习的疲惫。很多往事已然不记得,但我明确知道,她是我心灵的导师,是在挫折中打开手电筒等我的恩师,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想要追随的榜样。

第二个“手电筒”黄国梁老师----德艺双馨引人入胜

说来惭愧,现在当化学老师的我,在高三那年,一张150分的化学单科试卷只能考60分。现在想来,高中三年我像是行走在雾里的人,没有坚定的目标,也一直没有订立过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所以才会踏入自己一天天挖起来的大坑。直到高考成绩出来,我整个人才顿悟,因为未来一年的光阴花费对我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冲击。我想我老天还是很眷顾我的,让我在高“四”这一年遇到了带我攻克难关、体味化学乐趣的黄国梁老师(现已为原校副校长),黄老师一直用他德艺双馨的高贵品德引领着我,感染着我;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化学教育专业,因为我余生也想成为他那样可以助力学生走出困境,实现梦想的好老师。

现在细细想来,咱们八班的复读生中个个都是理综成绩比较好的,2003年的全国卷偏难,所以那场“战役”中他们滑铁卢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不用化学老师操心,相比之下我的进步好像稍微是个令人着急的事。但我想真正的原因,这个独具慧眼、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优秀教师应该早就洞察出来了,就是我的自卑与胆怯,让他想去帮助我走出来。

那时我们学校的硬件条件不是很好,不要说今天教学用的白板了,连投影仪也是那种老式的手写并放映式投影,且很少用,老师们上课都是靠手写。黄老师是个备课格外仔细和用心的人,是今天已为教师的我自愧远远不及的。高三的教师工作量很大,即便如此,他仍然时时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场场视觉盛宴。我记忆中最精彩的,是他拿出一副有半边黑板那么大的挂图,上面是关于氯气制备和废气处理的整套装置图,包括书本上的实验装置以及高考拓展的其他方法装置绘图。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进去了,因为他连烧杯的尖嘴和圆底都花了好仔细的功夫。这些年我在校一直教的是化学的应用分支(分析化学)课程,这个知识点我自毕业后也没再接触过了,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装置图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它像是烙印永远刻在我的脑子里。那么你觉得在那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负荷下,是什么让他可能花费了无数个夜晚来绘制这幅精美的重点知识点挂图呢,除了对教师职业的虔诚、热爱以及对学生的无比喜爱,在这个教学和德育都拿奖到手软的老师身上,我找不出其他答案。

《学记》有云:“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黄老师用他的实际工作态度向我们示范了正确的做事态度,我非常钦佩,慢慢胆子大起来,开始问他那些我不懂的问题。我记得他晚修巡班答疑的时候,我抬头对他看一眼,他就会立刻走过来,弓着腰帮我解答疑惑。这样的日子一日复一日,往往翻回之前问过的题,会有一种简单到会为曾经问过这道题而脸红;对于气体除杂,我记得自己还臆造了一些题目给老师,老师一句“实际工业生产中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啊”,语气里满是高兴,因为他看到我有了思考,开始问有深度的问题。这是春风化雨般的执着守得的花开,我知道我是他用心栽培的其中一颗小树苗,他在用心浇灌,我在拼命成长。

那一个周五,作为留守学生的我因有事得回家一趟(父母打工后我一直住在离校近的姑姑家),4:00最后一节自习课黄老师拿了一份单科讲义来班里,说大家可以选择在这做,也可以带回家做,他会陪着留下的同学并在下课时给出答案。我想到了做完后蹬车回家又要经过那片沙树林,有丝丝怯意,但是还是受不住自测的诱惑留下来了。现在看来可能是不明智的做法,但是我想那应该是我内心不再害怕、不再过度自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张试卷考了138分,我高高兴兴地踩着单车经过那片沙树林,没有缕缕回头疑神疑鬼,原来我一直没发现,这条路上常有行人聊得盛嗨,这片树林原本就是一片不足二十米的树丛,蹬两脚就过去了。但是没有黄老师手里这只“耐心”牌手电筒的照耀,我不敢想象自己的内心何时才能走出小时候那片黑暗的沙树林。这只手电筒不仅照着我在学龄年代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更在我从教后成为我谨为人师的灯塔,三省吾身,做一个像黄老师这样爱生、乐教、善育的高品德老师。

成长的路上有挫折风雨,现在的我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年少多愁善感,总感觉天塌下来了,我想三尺讲台下的那一张张稚嫩脸孔,可能不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们需要我打开手中的手电筒,因为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束微弱的光,就可以引领着他们找到拨开黑暗后的大路。我希望我的教师生涯像自己的榜样李世娟老师、黄国梁老师一样,用耐心和爱心陪伴着孩子们,使他们不再害怕,能勇往直前,追逐梦想!

感谢我的高“四”恩“师”们!你们不仅“照亮”了我的人生路,更是我执教生涯的指路明灯!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姓名:奚晓敏

职称与职务:语文教师

所在部门:中职教育部




事迹简介




2019年4月获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201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主题活动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最受欢迎的老师”“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9年11月获学校首届课程德育设计大赛三等奖;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始终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座右铭,孜孜追求“教书育人”之梦。在教学上,她坚持课堂中“教”与“学”的相互配合,积极参加省培、国培,不断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学习多种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语文教学形式,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和语文学科学习当中,使教学富有思想,富有灵魂,引导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她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主题活动征文比赛,学生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在她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生活的引导者、心声的倾听者、人生的引路人……她一方面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做到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她关心关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创新班级管理形式,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征文全文




知行合一,做有温度的教师

——“淬炼师德师能,践行育人使命”师德征文


第一次踏进这所学校,是两年又五个月前的事了。走在校道上,远远地就听见同学们的嬉戏声,和着明艳的阳光,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历经四十年洗礼依旧焕发活力的教学楼与葱郁高大的树木交相辉映,让我意识到,这儿是一座筑梦、追梦、圆梦的象牙塔,我将在这里追求“教书育人”之梦。

从小的梦想

我总想起我的初中班主任,她亲切随和,在学习上对我们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所有同学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喜欢的老师总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她的信任,我也不例外。那时候,我常常“缠”着她,无论是作文上有疑惑,对课文理解有困难,还是与朋友起争执,和父母闹矛盾,她都一如既往地温柔解答,给予我最有力的帮助,引导我走向正确的方向。在我心里,她一直如海上灯塔,如春风雨露,指引方向,温润心田。受她的影响,我从小种下了一个教书育人梦,要成为像她一样的好老师。这一颗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冲破土层,茁壮成长。当第一次站上讲台,看着全班50位同学纯真的脸庞,对知识汲汲以求的眼神,那一刻,我才算真正领悟到陶行知先生为何会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小小的三尺讲台上,饱含老师们对同学们德才均备的期盼,还有对同学们学以成人的期许。至此,我追求“教书育人”之梦才正式拉开帷幕,成为我立志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学不可以已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拿到中专语文书的时候,我发现初、高中课文已经忘了不少,第一轮备课相当于将课本重新且深入学习一遍,但仅仅依靠《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查阅大量的资料,预设教学情境,假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好解决办法。课后,只要有时间就向指导教师请教,去旁听各科教师讲课,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在教师们的帮助下和自身努力下,初上课时焦急、担忧的心情逐渐消失。可课堂是“教”与“学”的相互配合,仅限于教师“讲”得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学”得好。不满于现状,希望能真正上好一堂语文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常常拜读于漪、余映潮、陶行知等前辈的教育教学著作,积极参加省培、国培,夯实专业知识,学习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课文知识串联起来,增加趣味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所悟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运用知识。真正做到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倾心以育人

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温度的事业。学校陈秀珠副校长常常教导老师们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我一直牢记在心。作为一名班主任、任课教师,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生活的引导者、心声的倾听者、人生的引路人……我常常跟学生说,在课堂上、在学习时就要严肃对待,但课下我们除了是师生,也是朋友、是姐、弟、妹。在课后,我们互相推荐近期爱听的歌曲、爱看的影视剧;分享生活上的趣事趣闻;团体比赛前一起认真准备,我做指挥,他们负责全力以赴;自制冰皮月饼、饼干共度中秋、元旦佳节等等。我们一起劳动、学习、运动,拉近了距离,在大家的心里,我既是班主任和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小燃同学是一个家庭比较特殊的孩子,父母因为年纪大无法从事工作,家庭经济依靠已出嫁的姐姐来接济,他在学校的开支成为困难,可还总想着在学校混日子,在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和同学聊天。在详细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和发现他对自己不自信而不想努力的情况后,我抱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想法,时常关注他,课上请他回答问题,适时地表扬他;课下找他帮忙干活、谈心,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增强他的自信心,渐渐地,课堂上常常能够看到他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的样子了。一年冬天,其他同学早已穿上厚实的外套,可他还只是穿着一件校服短袖和一件校服外套,上课时常见他冻得缩成一团,问他怎么穿这么少,他羞怯地回答:“我只有校服。”过了几天,以他18岁生日为由,我自费送给他一件全新的羽绒服,希望他能明白十八岁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担当,眼光要放长远,不要轻易放弃升学机会,学习是最便捷的投资方式。后来,在巡宿舍的时候,我发现他将羽绒服挂在床前的铁杆上,干净、整洁,枕头边还放着本翻开的化学书。

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常常会自我怀疑,总调侃自己所做的不过感动了自己,但是孩子们是会用心感受到班主任所做的一切。每逢节假日,总能收到孩子们的平安果、祝福卡片、问候短信。记得孩子们离开学校去实习后的教师节,晨光熹微时,便收到来自学生的一条信息,使我感动良久,振奋不已。他写道:“或许‘感谢’一词无法表达出我内心的情感,我只想对您说,敬爱的老师,您的默默付出是无价的,您的谆谆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祝可爱的班主任每天都元气满满,也祝老师健康、幸福!”用真诚的心与孩子们相处,使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喜爱,而爱护学生本来就是教师的本分。我愈发坚定了教书育人之梦,我会一步一脚印,稳稳当当地继续持灯前行。

德育是教育的主题词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而最首要的,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学生目前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栽培,于他们而言,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为此,我一方面坚持以德性高标准完善自己,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做到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和语文学科学习当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学生实际、社会时事、课文内容,使教学不是单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富有思想,富有灵魂的,同时,使德育与学生生活场景相融合,全方面覆盖,从生活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孩子们的一声“老师”,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寻常的岗位职务,更是一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我愿成为环保学校中一株不求回报的蒲公英,不断汲取阳光、土壤、水分的营养,保持思想上与行动上的先进性和统一性,不断淬炼师德师能。在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孕育种子,质朴而纯粹地践行育人使命,向大地播撒希望的种子,与未来的环保守卫者共同守护这片碧蓝与葱翠。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姓名:袁瑜霞

职称与职务:讲师,专任教师

所在部门:中职教育部




事迹简介




荣获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 “最受欢迎的老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前五;学校“教师板书设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首届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德育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自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电子电工和物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宜不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尝试过情景教学引导,建构模式教学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擅长于任务驱导,将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融于实际操作当中,让学生们能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作为一线专任教师,袁瑜霞老师曾多次被学校选派参加各种省级和国家级培训,也曾多次去企业、学校交流学习,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袁瑜霞老师也是一位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掌握不同学段的管理方式,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袁瑜霞老师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培养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一直是她的奋斗目标,在选择教育这条路上,她始终坚信会有“收获教育之果,享受教育之甘甜”,这也是她能够立足于教育这一崇高事业之本。





征文全文




绽放梦想,静待花开


我出生于山东省渤海湾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大,我的生活就是学习。所以,小时候,老师这个职业在我心里就是无比地枯燥乏味和不近人情,在我的梦想里从来就没有老师这个职业。直到后来,我工作以后,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是他改变了我。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人生,我的初心理想到底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最终,我是幸运的,我实现了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我要像这位改变我的老师一样,教育和感化每一个孩子,改变他们的命运,实现他们的梦想。虽然我的从教生涯并不长,但是这份在我心目中敬畏而又神圣的职业,赋予了我另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使命,也让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思考,逐渐地成长。

爱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和理解

作为一名好老师,她的心中必然是充满爱的。然而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爱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容易,这种爱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产生地,而对所谓“差生”就不那么容易爱得起来了。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爱,因为他们有苦恼,甚至自卑。他们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记得那是在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里,我们班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三人帮”,抽烟、喝酒、迟到、旷课一样不少,是班里的反面典型,我也因此而感到非常得头疼,为了能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而煞费苦心。为了大家能不受影响,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级规定,可是偏偏这个“三人帮”就是不肯合作,屡屡触碰纪律的底线。有一次,在我巡视宿舍的时候,被我当场抓到了“三人帮”之一的小亮同学在走廊抽烟。我正在气头上,当场训斥了一番,并罚其写一份深刻的检讨,贴到教室门外,以儆效尤!自那以后的一个星期,“三人帮”似乎看起来安分了很多,我自以为那份检讨书起了作用。可是后来,一次偶然的相遇,我在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碰到了“三人帮”,他们看到我,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扭头就跑,连招呼都不打,以前不是这样的。我感觉不太好,马上叫住了他们,询问原因,三个人都不出声,小亮同学还把头扭向一边,不看我。我看到他这个态度,非常生气,便严厉地批评他不懂礼貌,可是让我吃惊的是,小亮同学突然回过头,愤怒地看着我,几乎是用吼的说道:“够了,整天就知道批评我们,你就是故意针对我们的,还把我的检讨书贴出去,让大家看,你知道吗,同学们看到我,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让我很难堪,你根本就不懂!我讨厌你!”说完,就转身跑开了。我被小亮的一番话镇住了,“我讨厌你!”这句话不停地在我耳边回荡着,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地痛,伤心、难过、失败感涌上心头,学生居然讨厌我了,我真是一个失败的老师,可是我只是想孩子们好啊,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呢?回到办公室,我呆呆地坐在那里,等我平静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我的本意是好的,可是我究竟错在哪里呢?我试着换位思考,如果我因为不能控制好自己,违反了学校的纪律,领导让我在公众场合检讨自己,那么我的心情会是如何呢?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我决定向孩子们道歉,考虑到他们的心情,所以我决定写一封道歉信给他们。信中,我十分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希望他们能够原谅老师对他们心里造成的伤害,承认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恳求他们的原谅,简简单单几句话,可我确收获了一份惊喜!“三人帮”居然给我回信了,而且是小亮为代表,是他的笔迹,孩子们居然原谅了我,而且还主动跟我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每人主动写了一份保证书,决心改掉坏习惯。一时间,一股暖融融的东西在我心中流淌,一种欣慰?一种感动?说不清楚,这是我的第一次成功。从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这样伤害了我,揭我的伤疤,我是不是也能做到像孩子们那样宽容呢?是不是也那么容易就原谅他人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们还是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包容孩子的错误呢?我们应该用爱去唤醒学生的心灵,做走进学生心灵的朋友。孩子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倾听和理解,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孩子去思考,当孩子们愿意接纳我们,相信我们的时候,我们便走进了他们的心,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静待契机,静候花开

重阳同学是我们班里非常酷的一个小伙子,平日里也非常活泼,但是一到上课学习的时候就开始打瞌睡,观察了很久,我也非常苦恼,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重阳的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要帮重阳请一天假,可是是什么原因,却一直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我原本以为是家里的私事不便开口,便也没有再追问下去,于是应允了她的请假。事后,重阳妈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师,对不起,我对你撒谎了,其实请假那天,是重阳出去面试了,他的舞蹈老师推荐他去参加一个青春剧角色的试镜,他很喜欢,但是又害怕你不同意,所以一直没敢跟您说,对不起!他被录用了,可能会需要占用几天上课的时间去拍戏,希望老师能支持,我让重阳亲自去找您。”看到这条信息,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果然,重阳同学主动来找我了。他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我……我想跟您请4天假!”我故作不知情地说道:“哦?是吗?要请这么多天啊,是要去做什么呢?”他抬头看了看我,马上又难为情地低下头,非常小声地说:“我,我想去拍戏。”“什么?!你要去拍戏?!拍什么戏呀?我还没发现你会表演啊!”我故作惊讶地问道。“我,我……老师对不起,我上次请假骗你家里有事,其实是去面试了,我被录用了,拍一部青春剧,演一个小黄毛的角色,我很喜欢,我想去尝试,可是,可是……”“可是什么?!”我追问道。“可是我连上国庆假期,还需要再请4天假,不能上课,我怕您,怕您……”。说到这里,我灵光一闪,觉得机会来了。“你怕什么?怕老师不同意对吗?你也知道老师是担心什么,对吗?”重阳同学点了点一直耷拉着的脑袋表示明白。这时,我态度一转,说道:“这是好事儿啊,我怎么会不同意呢?你有你的特长,老师是非常支持的!”这时,重阳同学突然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我,一脸地惊讶,“老师,您同意了?!”看着他又惊又喜地表情,我禁不住笑了,“老师当然支持你,可是,你应该知道老师在担心什么。”“老师,你放心,这4天落下的课,我回来一定会补上,包括作业,我上课也一定不会打瞌睡!”“好!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师希望你说到做到,也希望你在大家眼里,不是一个没有内涵的花瓶!”看着重阳同学蹦蹦跳跳开心离开的背影,我知道他一定会改变。事实也证明他做到了,他果然没有再上课睡觉,还被大家选作班里的文艺委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还收获了不少“粉丝”呢!

人们总是形容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我非常喜欢这个比喻,园丁总是会细心和耐心地呵护着满园的花朵,就像老师那润物细无声的爱,虽然花儿们不会一夜绽放,但老师总是会用那无微不至的爱去默默守护着,静静地等待花期的到来,因为她始终相信,是花朵就一定会绽放。

收获的季节,与学生一起绽放梦想

我带的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一年多了,现在又在带另一届新的学生,看着节日收到的礼物和祝福,翻看着以前的照片,心中满满的回忆和感慨。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我不止一次地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更加庆幸我是一名班主任,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们相处,在我传授知识和道理给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宝贵的财富。

我特别敬仰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自己崇拜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名声显赫的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或是什么名人,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但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劳动者,都可以成为普通岗位上的巨人!更重要的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用我的爱同孩子们一起绽放了他们的梦想!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我热爱这个小小的三尺讲台,正是这个小小的讲台,也绽放了自己的梦想!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编辑/学校新媒体中心  黄明慧
责编/组织宣传统战部  赵留妹
审核/校领导  钟真宜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

2021-09-05

环院秋季返校时间及报到准备来了!

2021-08-30

奥运赛场上的职教人丨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亚洲飞人”苏炳添梦想开始的地方

2021-08-26

喜报|我校教师在2021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8项奖

2021-08-16

@环院各党组织,参加!广东高校师生“知史爱党”挑战赛

2021-08-1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