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系统盘点| 2019"杰青"榜单中的脑科学家们,人数比去年翻一倍!

brainnews编辑部 brainnews 2022-04-16


8月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正式公布,其中,有14位与脑科学相关,brainnews编辑部为大家进行了简单梳理。

还记得去年的吗?一起回顾一下:2018"杰青"榜单中的脑科学家们


2019年的杰青榜单中,与脑科学相关的分别是(按榜单的顺序):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单位
蔡时青研究员衰老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毕彦超教授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北京师范大学
杨辉研究员基因编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谌小维研究员系统神经科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曹鹏研究员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李毓龙研究员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
潘纲教授脑机混合智能浙江大学
杨玉超研究员面向类脑智能的忆阻神经形态器件北京大学
鲁伯埙研究员神经变性病复旦大学
薛天教授视觉神经系统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杰教授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厦门大学
唐亚梅教授放射医学(放射性神经损伤的机制和治疗)中山大学
明东教授神经工程天津大学
张晨教授神经生物学首都医科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往年不一样,今年建议资助的国家杰青共有300人,比去年增加了100人,而脑科学相关的专家也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下面是这14位专家的详细介绍:


1,蔡时青——解析衰老的奥义




简介

蔡时青,1974年8月生,男,汉族。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2年 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至2009年在美国新泽西医科牙科大学做博士后工作。2009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离子通道调控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主要研究离子通道功能调控和神经系统老化机制。

研究方向

1.离子通道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离子通道是一种选择性允许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蛋白,它们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中。离子通道在生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参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腺体激素的分泌,以及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等。离子通道的功能受许多因子,例如辅助亚基、翻译后修饰等调控。离子通道在翻译后的准确折叠、组装和运输尤为重要。但离子通道折叠、组装和运输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秀丽线虫含有几乎所有的钾离子通道类型,是研究上述问题非常理想的动物模型。我们利用线虫模式动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系,结合遗传学、生物化学、电生理等手段系统性地研究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和运输机制,为治疗钾离子通道相关疾病提供线索。 

2. 致病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的功能恢复研究 

蛋白运输缺陷是离子通道疾病最为常见的致病机制。因此,如何恢复运输缺陷型离子通道突变体功能一直是离子通道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低温培养和离子通道抑制剂可以促使一些和疾病相关的运输缺陷型离子通道突变体上膜,进而恢复功能。但是低温和离子通道抑制剂不能应用于治疗离子通道相关疾病。我们构建了线虫离子通道疾病动物模型,利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筛选可以调控离子通道上膜的基因,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寻找促进蛋白运输、上膜的化学物。利用线虫体系的独特优势,我们致力于离子通道致病突变体的功能纠正及其机制研究。 

3. 神经系统衰老的分子机制 

衰老不仅是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过去三十多年,衰老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发现上百个基因可以调控动物寿命。动物在衰老时也伴随着认知和行为功能退化,维持老年动物的行为及认知能力和延长寿命一样重要。与寿命调控相比,人们对行为和认知退化的机制还知之甚少。神经递质调控动物行为和认知功能,神经递质功能退化是大脑衰老的重要原因。线虫是研究衰老的理想模式生物,我们发现大部分已知的长寿途径虽然可以延长寿命,但它们(除了节食)并不能延缓年老动物的神经递质减少和相应的行为退化。这个发现说明动物行为和认知退化可能和寿命调控机制不尽相同。利用线虫优势,通过全基因组筛选维持神经元功能的突变体,我们找到了一些与衰老相关的基因。我们将同时在线虫和小鼠上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代表作报道:

上海生科院又发表Nature,蔡时青揭示衰老新机制

蔡时青课题组官网链接:

http://www.ion.ac.cn/laboratories/int.asp?id=71


2,毕彦超——攻坚认知科学的女 “战士”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 教授。于2006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脑、认知、行为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青年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获Sackler Scholars Programme in Psychobiology奖、美国心理科学学会新星奖。担任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和语义记忆的认知神经基础。以脑损伤病人(脑卒中、肿瘤、外伤、进行性脑疾病等)认知和影像研究为核心,结合健康被试行为和影像研究,考察语义记忆、概念知识、语言系统加工与障碍认知神经基础。 

简介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http://brain.bnu.edu.cn/a/zh/keyantuandui/jiaoshou_yanjiuyuan/2016/0221/593.html

代表作报道:

毕彦超:物体识别与物体知识表征的认知神经基础

毕彦超课题组官网链接:

http://bilab.bnu.edu.cn/



3,杨辉——基因编辑技术的探索者




简介

杨辉,1985年8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组长。2003-2007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技术学士学位。2007-2012年就读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生化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获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麻省理工Whitehead 研究所 Rudolf Jaenisch 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组长。

研究方向:

转基因动物是研究基因在发育和疾病中作用的重要工具。为了制备转基因动物,人们通常先将突变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导入胚胎干细胞中。之后将打靶后的胚胎干细胞通过囊胚注射的方法得到生殖脊嵌合的动物,进一步得到基因修饰的动物。然而,这一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除了啮齿类, 其他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无法通过囊胚注射的方法得到生殖脊嵌合的动物。这极大的限制了其他动物的基因研究。

目前,在其他动物中获得转基因动物,主要有三种潜在的方法: 

方法一:在胚胎一细胞时期直接注入位点特异性核酸酶(ZNFs,TALENs,CRISPR/Cas)的mRNA,在特异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DSB),从而诱发DNA损伤修复机制。细胞可以通过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机制(NHEJ, Non-应用于转基因动物模型,尤其是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条件性敲除等各种转基因小鼠。未来,我们将致力于CRISPR/Cas系统的优化以及将其运用于建立大动物转基因模型。 

方法二:首先建立孤雄单倍体干细胞。这种细胞既可以进行遗传操作,又维持一定的精子特性,可以代替精子注射入卵细胞,进而获得转基因动物。之前我们已经证明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转基因小鼠的建立。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建立非人类灵长类孤雄单倍体,进一步获得转基因猴。 

方法三:运用克隆的方法获得转基因动物。首先将突变导入体细胞或胚胎干细胞中,之后将其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进一步获得克隆动物个体。然而,许多动物并不能被克隆,这其中包括灵长类。故而,如何优化克隆系统,进而成功克隆出灵长类动物成为获得转基因猴的关键所在。

简介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官网http://www.cebs.ac.cn/duiwu_teacher.php?id=25

代表作报道:

杨辉组/高彩霞组“背靠背”首次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严重脱靶效应


杨辉课题组官网:

http://www.ion.ac.cn/chinese/laboratories/people.asp?id=96


4,谌小维——单突触感觉信息处理研究专家 



简介

1980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脑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长。2004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2007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以访问学生身份于2005年到2008年之间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进行生物物理学研究,2011年11月以优等毕业生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1月到2012年5月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青年课题组长。

谌小维博士所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自然科学顶级期刊Nature、国际一流学术期刊PNAS、J Cell Biol、Nature Protoc、J Neurosci等杂志发表论文9篇;以其他作者发表论文11篇。此外,获中国国内专利1项(申请号200720188712.6);获201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于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 

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成绩:

1)首次开展单突触感觉信息处理研究,并参与建立高速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这一工作将开创在微小尺度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新时代;2)参与建立在神经元树突水平对视觉信息处理的研究;3)利用双光子成像技术和在体可视膜片钳技术,提出小脑性运动失调(cerebellar ataxia)的神经环路机制;4)提出dysbindin基因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机制,被《Nature China》选为中国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亮点;5)利用生物物理学手段,提出觉醒神经肽hypocretin对睡眠-觉醒系统蓝斑神经元调节的新机制。

简介来源:生物通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3-6/2013628160803557.htm 

代表作报道

【Science 重磅】如何唤醒沉睡的你


5,曹鹏—— 解密神经环路的先驱




简介

教育经历: 

2000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学士B.Sc.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2005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Ph.D., Neurobiology,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AS 

工作经历:

2016-至今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12-2016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08-2012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5-2008年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生理及生物物理系 博士后 

研究方向: 

脑功能和脑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在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进程中,不断受到各类脑疾病的困扰。课题组以小鼠和非人灵长类为动物模型,针对脑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从多个角度开展系统的研究。除使用常规手段(例如光遗传学和电生理记录)外,我们还开发新型囊泡分子工具,以刻画神经环路联结,并对神经环路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细操控。我们致力于发现新的神经环路,揭示其工作原理,并探索它们在脑疾病干预策略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1: 发现引发“战斗-逃跑”反应的关键神经环路 

“战斗-逃跑”反应是指人和动物在面临生存威胁时表现出的应激性生理反应,帮助个体更有力地战斗或逃跑,以增加生存概率。《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便是这一过程的生动范例。在某些人群中,过度或反复的“战斗-逃跑”反应引发一类称为创伤后压力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要揭示一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往往需要从源头入手分析。解析引发“战斗-逃跑”反应的关键神经环路可能是深入分析PTSD发病机理的突破口。最近,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Shang et al., 2015, Science)。我们应用光遗传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小鼠视觉中枢上丘中鉴定出一条以小清蛋白为生物标记物的兴奋性神经环路。该环路直接检测视野中逐渐迫近的视觉目标,并把这些预警信息间接传送给恐惧中枢杏仁核。直接刺激该神经环路,可以特异地引发强烈的“战斗-逃跑”反应。反复刺激该神经环路,动物出现类似PTSD的核心症状。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TSD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进展-2:发现嗅觉学习记忆的关键突触及分子机制 

学习记忆是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这一功能随着人的衰老而不断下降。在探明学习记忆能力为何因衰老而下降之前,首先要解析学习记忆的关键生物学机制。我们最近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Liu et al., 2017, Neuron)。我们应用分子遗传学和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发现小鼠的社交学习记忆依赖于嗅觉神经元释放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这种生长因子可以诱发嗅觉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并参与了嗅觉记忆的形成和维持。传统观点认为,记忆的形成和维持发生在海马和大脑皮层;我们这一研究则指出,记忆的形成可能最早发生在感觉信息加工的阶段。因为嗅觉障碍被认为是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征兆,所以这一研究为理解学习记忆能力为何因衰老而下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简介来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官网 http://www.nibs.ac.cn/yjsjyimgshow.php?cid=5&sid=6&id=1633


6,李毓龙——微观世界里的探路人


简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人的大脑由数十亿的神经元组成,后者又通过数万亿的突触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经过或远或近的投射,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流,实现感知、决策和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研究大脑的最大挑战在于脑的高度复杂性。我们实验室集中在神经元通讯的基本结构突触上,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一是开发前沿的工具,即新型成像探针,用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二是借助先进的工具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 

简介来源:北京大学前言交叉学科研究院官网 http://www.aais.pku.edu.cn/duiwu/showproduct.php?id=207 

代表作报道:

短短3天,一篇Nature Biot,一篇Cell,北大李毓龙课题组的这项技术着实不一般 https://mp.weixin.qq.com/s/AZBQ0z_BclqEArecQGRJVg 

李毓龙课题组官网链接

http://www.yulonglilab.org/


7,潘纲——玩转脑机结合


简介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安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
分别于1998年、2004年获得浙江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包括IEEE TPAMI、TKDE、TIP、TNNLS、ACM Computing Surveys等国际一流刊物,以及CVPR, ICCV, IJCAI, UbiComp等国际一流会议),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个人荣誉包括: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2016)、IEEE TCSC Award for Excellence (Middle Career Researcher, 2018)、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6)等。担任《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Systems Journal》、《ACM IMWUT》、《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等期刊编委。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际顶级会议UbiComp2016最佳论文奖、UbiComp2015最佳论文提名奖(Honorable Mention Award)、2016年国际脑机接口研究提名奖(BCI Research Award Nomination)。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混合智能、类脑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2、脑机接口:神经解码、神经调控、脑机融合

3、普适计算:普适感知、智能环境、用户画像

简介来源:

浙江大学官网  https://person.zju.edu.cn/gpan


8,杨玉超——极限挑战计算机科学


简介(见文末)

杨玉超简历更新请见文末留言 

2000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学士B.Sc.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2005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Ph.D., Neurobiology,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AS 

工作经历:

2016-至今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12-2016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08-2012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5-2008年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生理及生物物理系 博士后 

研究方向: 

脑功能和脑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在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进程中,不断受到各类脑疾病的困扰。课题组以小鼠和非人灵长类为动物模型,针对脑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从多个角度开展系统的研究。除使用常规手段(例如光遗传学和电生理记录)外,我们还开发新型囊泡分子工具,以刻画神经环路联结,并对神经环路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细操控。我们致力于发现新的神经环路,揭示其工作原理,并探索它们在脑疾病干预策略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1: 发现引发“战斗-逃跑”反应的关键神经环路 

“战斗-逃跑”反应是指人和动物在面临生存威胁时表现出的应激性生理反应,帮助个体更有力地战斗或逃跑,以增加生存概率。《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便是这一过程的生动范例。在某些人群中,过度或反复的“战斗-逃跑”反应引发一类称为创伤后压力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要揭示一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往往需要从源头入手分析。解析引发“战斗-逃跑”反应的关键神经环路可能是深入分析PTSD发病机理的突破口。最近,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Shang et al., 2015, Science)。我们应用光遗传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小鼠视觉中枢上丘中鉴定出一条以小清蛋白为生物标记物的兴奋性神经环路。该环路直接检测视野中逐渐迫近的视觉目标,并把这些预警信息间接传送给恐惧中枢杏仁核。直接刺激该神经环路,可以特异地引发强烈的“战斗-逃跑”反应。反复刺激该神经环路,动物出现类似PTSD的核心症状。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TSD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进展-2:发现嗅觉学习记忆的关键突触及分子机制 

学习记忆是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这一功能随着人的衰老而不断下降。在探明学习记忆能力为何因衰老而下降之前,首先要解析学习记忆的关键生物学机制。我们最近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Liu et al., 2017, Neuron)。我们应用分子遗传学和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发现小鼠的社交学习记忆依赖于嗅觉神经元释放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这种生长因子可以诱发嗅觉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并参与了嗅觉记忆的形成和维持。传统观点认为,记忆的形成和维持发生在海马和大脑皮层;我们这一研究则指出,记忆的形成可能最早发生在感觉信息加工的阶段。因为嗅觉障碍被认为是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征兆,所以这一研究为理解学习记忆能力为何因衰老而下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简介来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官网 http://www.nibs.ac.cn/yjsjyimgshow.php?cid=5&sid=6&id=1633


9,鲁伯埙——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杰出科学家




简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系列成果以第一作者或最终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eLif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期刊发表,成果被多个著名期刊/网站多次专门撰文介绍和正面评价:多篇文章被同行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期刊撰以专文介绍推荐,被专业学术网站“Faculty of 1000”评为“Exceptional”及“Must Read”,被Neuron期刊网站选为“Spotlight”,被Science子刊选为“Editors’ Choice”等。受邀为Cell子刊撰写综述,多次受邀在亨廷顿病双年会、冷泉港亚洲会议、哈佛大学、贝勒医学院等作学术报告。

研究方向: 

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兴奋性分子机制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揭示了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代表性疾病亨廷顿病的多个潜在药靶及疾病分子机制。

代表论文:

1、Yao Y,Cui X,Al-Ramahi l,Sun X,Li B, Hou J,Diflglia M,Palacino J,Wu ZY,Ma L,Botas J, Lu B*(2015).A striatal-enriched intronic GPCR modulates huntingtin levels and toxicity.eLife, 4:4.

2、Lu B*,Al-Ramahi l,Valencia A,Wang Q,Berenshteyn F,Yang H,Gallego-Flores,Ichcho S,lacoste A,Hild M,Difigia M,Botas J,Palacino J*(2013).Identification of NUB1 as a Suppressor of Mutant Huntingtin Toxicity via Enhanced Protein Clearance.Nat Neurosci,16(5):562-570.

3、Yu S,Liang Y,Palacino J,Difiglia M, Lu B*(2014).Drugging unconventional targets: insights from Huntington's disease.Trends Pharmacol  Sci,35(2):53-62.

4、Lu B,Su Y,Das S,Wang H,Wang Y,Liu J, Ren D*(2009).Peptide neurotransmitters activate a cation channel complex of NALCN and UNC-80.Nature,457(7230):741-744.

5、Lu B,Su Y,Das S,Liu J,Xia J, Ren D*(2007).The neuronal channel NALCN contributes resting sodium permeability and is required for normal respiratory rhythm. Cell,129(2):371-383.

简介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https://iobs.fudan.edu.cn/98/ef/c17295a170223/page.htm

文章报道:

鲁伯埙/谢欣/胡有洪合作团队筛选出亨廷顿症潜在小分子药物

https://mp.weixin.qq.com/s/qF9haQHS_wijOJ6fZqamXA


10,薛天——光信号通路的探索者




简介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3)和中科院脑科学卓越中心(2013) 2014年获国际研究资助组织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长期从事光感受神经生物学的光信号转导和神经环路以及干细胞相关的感光细胞再生等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25篇,多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通讯作者)、Nature Neuroscience、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Stem Cells等学术期刊,引用超过1000余次。

研究方向: 

光感受神经生物学的光信号转导、神经环路以及干细胞相关的感光细胞再生

简介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https://biox.ustc.edu.cn/2012/0710/c692a340173/page.htm

文章报道:

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实现哺乳动物红外视觉

https://mp.weixin.qq.com/s/o4SuO6ngFtCeWhbZITANMA

薛天实验室网页:

http://www.xuelab.ustc.edu.cn 


11,张杰——调控细胞周期的” 歌唱家” 



简介

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获得者。2001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学位。自2006年9月起在新泽西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8月全职回到厦门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至今,张杰博士至今发表论文近20篇,包括P.N.A.S, J. Neurosciece, J.B.C, FASEB.J,Cell Cycle等,H-index为13。张杰博士多次受到国际会议资助和年轻科学家奖,包括2009第21届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议年轻科学家奖;2006瑞士达沃斯第13届国际自由基学会会议年轻科学家奖。张杰博士目前担任Journal of Neurodegen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的编委,其还是Free Radical Research;Neuroscience;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Journal of Alzheimer Disease;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细胞周期调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细胞周期进程中关键激酶为靶点,研究在老年痴呆等疾病中,分裂后期神经元细胞周期被重新激活的分子机制,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小分子药物筛选等进行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开发研究。

简介来源: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

https://neuro.xmu.edu.cn/2016/0923/c16673a205261/page.htm

文章报道:张杰教授I抑郁症新的致病基因MEN1

https://mp.weixin.qq.com/s/ABcrEqy43zhuSnPB7gM97g



12,唐亚梅——放射性脑损伤/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专家

简介

唐亚梅,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珠江科技新星。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励,同年获选作为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参加第57届诺贝尔获得者大会;曾于美国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进行访问学者研究。

近十余年来,带领团队在放射性脑损伤及脑血管病方向开展了系列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J Clin Oncol, Acta Neuropathol, Neuro Oncol等杂志发表SCI文章30余篇(IF>5分10篇,单篇最高26分),总他引579次;主编专著3部;研究结果获邀于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6 SfN, 2014 SfN)、北美脑损伤年会(2009 NABIS)大会发言,并获第7届欧洲神经病学大会(7th FENS)优秀学者旅行资助奖励。

简介来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http://www.syshospital.com/item/326916.aspx



13,明东——脑-机接口 研究先锋



简介 

明东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

以脑-机交互为研究主线,聚焦于助老、助残、助特为目的的新一代神经工程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面向物理医学与康复工程、航天医学与人机工程等重大领域的工程应用,开展了以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神经工效感知分析、新型脑-机接口与定量脑电信息标定等为代表的神经系统认知与调控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明东教授聚焦于新一代神经工程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以脑-机交互为研究主线,重点面向特种医学与人机工程、物理医学与康复工程等重大领域的工程应用,开展了以神经工效感知交互、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新型脑-机接口与定量脑电信息标定等为代表的神经系统认知与调控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承担包括重点项目、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军工、航天等10余项课题,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负责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2项,软著1项,PCT国际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2篇,入选JNE高亮(Highlight)、JNER 高关注度(Highly Accessed)、IEEE TBME封面论文(Cover);主编《神经工程学》、《波动理论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担任VECIMS 2012、CIVEMSA 2019大会主席,以及多次国际会议分会主席。

简介来源: 天津大学官网

http://amt.tju.edu.cn/portal/teachers/getperson/id/40/sId/2/bId/2.html 


14,张晨——专注于神经突触的发育和相关疾病研究



简介 

张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神经突触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突触失常导致神经精神疾病(譬如老年痴呆症和孤独症)的神经机制研究。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PNAS、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Cell reports、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他引超过1400次,h因子19。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市痴呆诊治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等。

负责国家级研究课题1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重大神经疾病非人灵长类模型的干细胞治疗评价研究”(首席科学家,2017-2021)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长城学者计划”支持,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2)、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北大优秀班主任(2015)等。

简介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官网 

http://www.ccmu.edu.cn/rczy_6468/jcrc_13876/gjjrcxm_7903/yxqnkxjj_7914/zc/index.htm 


题图:supplementsinreview.com

小编能力有限,整理如有遗漏,请留言告知,谢谢



前 文 阅 读

 

1,Nature Methods:打破局限,研发抑制性神经递质荧光探针iGABASnFR

2,深度解析| 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脑功能网络连接和解剖学变化

3,热议| 耗费10亿欧的脑计划:我想登月亮,梯子已架在大树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