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倍辰,凌逾:打通时空的传世之珍——评《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

刘倍辰 凌逾 跨界经纬 2020-01-18

打通时空的传世之珍 ——评《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


刘倍辰,凌逾:《打通时空的传世之珍——评<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香港文学》,2018年2月号


  《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是《香港文学》杂志推出的年度“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五辑首本,主编陶然从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香港文学》中精选56篇笔记汇集成书。“香港文学选集系列”每辑四册,根据文体分为笔记、小说和散文三类。此笔记选位列总辑的第十七册。



  作为香港文坛与大陆文坛沟通的桥梁,《香港文学》立足香港,串联台澳,辐射四海,身负联通内地现当代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的使命。《繁华落尽见真淳——香港文学笔记选》相当于杂志一段时期的缩影,读者从选文中可窥见这三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向、香港文学自身的发展、两岸关注的文学亮点与热点。综观本选集,涉猎体裁多样:书评、书信、访谈录、随感、序跋、后记、论文,雅俗汇聚,各具特色;海内外作者迎合时代之风,百花齐放,各显风姿。可用三个关键词囊括本选集特色:传承、对话、跨界。


一、贯通时空,脉脉相传

 

  《香港文学》屹立三十余年而不倒,作为香港最长寿的文学杂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具有薪火传承的价值,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其一以贯之的办刊方针与原则上,在选集作品题材中更为突出。


  一是选材的贯通古今。出人意料的是,本选集的研究选题并不只集中于香港文学或是现当代文学,还聚焦于古代、近代大家之间。开篇两文,一为讨论唐诗七绝压卷花落谁家,一为作者以自身的书法知识积淀想象穿越,回到王羲之兰亭集会,再现《兰亭集序》挥墨之景,两者都融汇了大量史料和文学家的评点,加诸个人体验,成就一家之言。湖南作协李元洛回望自身得人提携之遇,从而怀想郑板桥心系民间疾苦的平民情结,赞颂他追求自由、与命运抗争的独立精神,钦佩他爱才之心的仁厚胸怀。这三篇建立在充足史料基础之上的笔记,虽呈现出与当代作家作品截然不同的文风,但在推介名家典范、弘扬文学传统的作用上,却是殊途同归的。



  二是对香港文坛开拓者的重塑。面对日渐年轻化的读者群体,有必要在他们熟知的严歌苓、西西、也斯之外,打捞20世纪香港文学的沧海遗珠,呈现出更为清晰的香港文学历史脉络。作为香港文学拓荒者之一的电影编剧、小说家侣伦60年笔耕不辍,曾创造了非流行作品亦能在香港畅销的先例,然其在内地却不被熟知,香港大学研究生彭智文重新发掘出侣伦不被论者所留意的作品《暗算》,关注其对人性、金钱、爱情的书写策略,提供了一条了解这位大家的通道。武侠迷都熟知金庸与梁羽生两大香港新武侠小说巨头,却不一定了解催生巨匠的香港老报人罗孚,作为在香港《大公报》沉浮41年的领头人,他慧眼识珠,从侣伦到董桥再到西西,他不遗余力提携这些后辈,而其作为中共地下统战人员的身份更是鲜为人知。罗老辞世后,北京诗人邵燕祥与香港《明报月刊》编辑彦火先后发文怀念罗老,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大师形象。前者梳理罗老多重身份,提议“不妨读读罗孚”,后者从罗老的笔名变更中体味他从愚昧到彻悟的写作历程,感慨他敢于重新审视自我,揭露自我过往的勇气。笔者认为,《香港文学》选取这两篇文章,不只是因为罗老传奇的人生和显赫的声名,更在于罗老通过约稿促进了大陆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居于北京十年,依旧向大陆推荐香港文学,称得上竭诚于香港文学的传播,这与《香港文学》的宗旨不谋而合。上述笔记鼓励读者不仅要熟知当代香港的知名作家,更要去阅读20世纪香港文坛领头人的人生之书。


  三是老中青作家同台论作。老一辈学者有耄耋之年的复旦大学中文系陆士清教授,为华语文学网上线作庆贺之词,深感华语文学发展之繁荣。76岁高龄的台湾研究专家古远清教授却针对12年的台湾新世纪诗歌创作,开出了一份体检报告,批评了标新立异的三种怪胎,对台湾诗坛诗歌数量激增而诗翁却相继凋谢的情状表示惋惜。中年学者感慨良多:80年代香港作家辛其氏回忆前事,深察其与《红楼梦》之间未曾断绝的缘分,由听戏到亲自唱念做打,再到一知半解地试笔撰曲,虽非专业,亦未辜负。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论述陶然先生的散文集《风中下午茶》,予以太极风、平和体的誉词,称其“打通芥末之小与须弥之大,时间之世与空间之界”,眼光独到。新生力量还属80、90后:香港岭南大学讲师马世豪分析本土小说家罗贵祥小说的“本土元素”作用,反思作家运用“本土元素”时不应流于表面,而应再现真实。文论新秀、北大博士李嘉慧从金庸《神雕侠侣》的刊登,一窥香港20世纪60年代报刊连载小说的发展,考察当时香港整体社会的情绪与感受。



  不难发现,《香港文学》在钩稽老作家的同时,不忘扶持新作家,至今一如既往地秉承了“不问作家流派,只看作品素质”的采编原则,超越了地区、门派、辈份的狭隘性,以开放的眼光搭建了前后辈相互学习借鉴的广博平台。


  如果细究《笔记选》中的选文内容,分析单个作品或作家的笔记足有20篇之多,位居全本之首,其次是10篇30周年庆专辑文章,以及10篇为作家塑像的文选。单看作家作品的个例分析,无论是法华作家黎翠华的小说集《记忆裁片》,被许鞍华导演改编的萧红《黄金时代》,还是“以严肃的游戏调侃一切存在的虚无”的西西,落脚点始终不离对香港社会情状的高度关注,旨在还原香港各阶层群像,写爱情,写金钱,写两性关系,一遍遍描摹这商业化丛林里的人性、人心,本土意识极致浓郁。与此同时,美籍作家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隐喻了其对东西方文化的反思,马华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说作为华人社会的镜子,展现出人性善恶。香港社会与华人社会的方方面面,连点成线,牵起一条条华文文学空间链。


  除了为文坛开拓者塑像外,选集也为文学大家立传,述其生平,赞其品性,而不拘于时地,这其中,有季季对“台湾的鲁迅”陈映真从出狱至逝世前所经时事的再现;也有新加坡华文作家欧清池在访谈中谈自己与香港作家舒巷城交往二三事,我们才得以知晓舒老在新加坡华人作家中备受尊崇的地位,借此了解香港文学早已于上世纪中期影响海外的历史渊源。一条条生命线被填补、打磨,直至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更有宏阔眼光者,专于爬梳史料,为一个地区、一个时期、一个作家群体立传,细致功夫非同一般。香港编辑关梦南研读香港六十年代青年小说,塑造六十年代青年作家群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远清教授以“快乐地写诗”与“苦痛地阅读”来概述新世纪台湾诗坛坏诗泛滥的生态,刮骨疗伤,一针见血。


  由此可见,主编陶然一面爬梳历史,钩沉文学大师,提携文坛新秀,明珠存世,代代相传;一面勾连港内外社会,生命线与空间链交织,缀珠成线,跨越时空塑造群像,以线及面,编织出华文文学这张大网。同时不遗余力地将香港文学推向华文文坛,洗刷众人对其土壤不适宜文学生发的成见,力求走出香港,辐散四海,蕴藉着高屋建瓴的全球意识。

 

二、对话兼听,百家共鸣

 

  对话可以通地域、可以呼应、也可以自省。《香港文学》创刊的本意就是打造纯文学的名家荟萃园,百鸟共鸣,这鸣声在本选集中回响更盛。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对话性首先将内地与港台的作家更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不仅有内地学者对港台作家作品的赏读,如南京大学刘俊教授赞颂香港诗人秦岭雪散文集《石桥品集》的意趣超拔,古意盎然,正应了他本人的风雅蕴藉;苏州大学教授曹惠民从也斯的香港书写挖掘其散文中的空间意识,视角独特。也有在港人士对大陆名家的别样解读,如香港大学博士毕业的中学校长潘步钊不囿于世人对胡兰成的人品成见,为其“人在风景中”的文学功夫所倾倒。《香港文学》为两岸四地的作家、作品搭建了一处隔空对话、互评共赏的平台,正是以平面文字编织成作家们来往互通的立体网络空间。


  台湾旅美作家王渝在圣若望大学亚洲研究所举行的“王鼎钧先生作品论坛”上以“安身立命于文学”概括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的创作态度,并称其为“最慷慨的作家”,缘于他有多本传授写作心得的著作,此篇演讲稿刊登于《香港文学》2014年8月刊。而当年12月即刊登了王鼎钧先生的《我所知道的比喻》,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如何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比喻,直至用比喻写成一篇文章,喻尽人生百态。次年11月刊登了另一篇以“历史之书”和“智慧之书”称赞王鼎钧先生四部回忆录的书评。三篇选文共读,前后照应,有如三人同台话沙龙般,一面感悟王老的谆谆教诲,一面由他人之口侧观王老创作要义,令读者对王鼎钧先生的文学造诣有更全面、多触点的感受。再如,先有比较文学大师叶维廉以诗学理论谈也斯语言风格的自觉与营造,后有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翁文娴向叶教授进行汉语现代诗学方面的请益,一方理论阐述,一方活用评点,互为补充,互为增益。这是另一种作家对话模式,在对读作品的过程中,雕刻作家为人典范、为文风骨。


  2015年《香港文学》创刊30周年庆,举行主题为“从《香港文学》看世界华文文学”的研讨会,为纪念这一盛事,《香港文学》特设专辑,分两期来汇总会上发言和探讨该刊价值之作。本书共56篇笔记,选取该专辑文章就多达十篇。刘再复率先赞誉《香港文学》的成功;赵稀方视其为港岛文坛危难之际的救心丸、里程碑;钟玲由创刊号看《香港文学》将香港文学置于大中华圈文学的全球视野;黄维樑作为陪伴其一路成长的作者兼读者,夸赞它“不拘一地聚文才”,不忘从香港文学看世界华文文学的初衷;蔡益怀用“标杆”一词称赞该杂志三十年坚持纯文学不媚俗的品性;陈国球回顾了香港文学的前世今生,满怀祝福期望;许子东肯定了两代主编延续五四文学传统、显示现代城市特色、扶持文学新人的贡献;刘登翰感慨两位主编将香港文学与华文文学一体化的大局意识和包容性胸怀;苏伟贞先后串联了王安忆、莫言、王鼎钧、黄锦树、钟怡雯、刘俊与《香港文学》密不可分的“编织”;另有黄锦树以刘以鬯与方天为代表,探讨热带华文小说的生成,比较香港与马来文学及两者共有的香港文学身份。



  两岸学者为续写《香港文学》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而共襄盛举,评说功过,进言献策,这正是“对话性”最为直观的表现。在对话中互相借鉴,在兼听中自我反省。原本只是二维平面的文字互观,变为现实空间的交谈,再集成文字保存,载体变化,不变的是主体的宗旨与对话的传统。

 

三、跨域破界,纵横捭阖

    

  跨界是数据时代日渐流行的趋势,《香港文学》作为面向世界的展示窗口,作为宣扬本土文学的领跑者,打破有形疆域之界、隐形成规之界,是其敢为人先的风范。


  跨职业之界,文学创作破行业门槛。单看这本选集的选文,只觉其涉及主题之广,文笔之新,但细细翻阅,笔者惊讶于选文的作者行业,不限于惯常以为的专职作家、报社编辑或学者教授,既有沉浮于香港商海的秦岭雪对诗、书、画、篆刻的热爱与感悟小记,也有中学教师李浩荣采访台湾作家李昂的访谈录《情欲与权力》,甚至还有在海外执业三十余年的精神科医师远堂对张爱玲海葬方式的呓语随想。对作者职业的不设限,非但没有降低文学创作的门槛,反是打破了行业的界限,隐含着鼓励全社会各行业加入文学创作队伍,带动全民创作,令文学源于大众、归于大众的良苦用心,这是《香港文学》广收博纳的编辑方针于细微处的渗透。至此才觉主编用心良苦,创刊三十余年来,“不问作家流派、只看作品素质”的原则从未丢弃过。


  跨文艺之界,内容涉域纷繁多元。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研究自然是本选集的重心,然而其中却不乏对其他艺术样式的描绘,熠熠生辉。《王羲之的魅力》一文再现历史场景,间杂书法神蕴;编辑郑政恒受跨界代表也斯之托,评点他三篇电影入诗的代表作;身兼数职的秦岭雪对他在书法、篆刻和国画领域景仰的三位大师做简要评说;文学团体“素叶”成员辛其氏细说她与粤剧红楼戏的缘分,听学唱写,半生光景;岭南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区肇龙小试牛刀,分析香港著名词人林夕在不同时期作词三种风格的转向,文字功夫青涩,却胜在视角独特。不囿于文学,取道多种艺术样式,是谓集香港精华之大成。


  跨地域之界,沟通两岸四地海内外。在港发行的《香港文学笔记选》并非居于香港一隅的地方文学。论文评群体,它不只刊登香港人写的文学,而是博采众地:刘登翰、陆士清、曹惠民、孙绍振、古远清、刘俊、赵稀方、方忠、袁永麟、韩少功、北岛、文洁若、李元洛、章继光、周良沛、邹燕祥、计红芳、王艳芳、凌逾19人皆为内地学者;香港本土作家有陈国球、黄淑娴、秦岭雪、黄国彬、关梦南、郑政恒、区肇龙、远堂、辛其氏、彦火、何杏枫、许定铭、马世豪、吴广泰、许子东、黄维樑、蔡益怀、李嘉慧、彭智文、潘步钊、沈衡、何福仁共22人;王渝、陈义芝、苏伟贞、翁文娴、季季、张雪媃、李浩荣7人出于宝岛台湾;还有来自澳门书院院长的钟玲。辐射海外:韩国翻译家金慧俊、宋珠兰;旅台马华作家黄锦树;居住在澳洲的华人作家沙予;美籍华人散文家王鼎钧,文学评论家叶维廉、刘再复。其中香港作家占最大比重,与之接近的是内地作家数量,两地趋于平衡,文风论见不会因过于单一而有失偏颇。而在2012年7月第四辑的笔记选《黑夜里的闪电》中,香港作家有18位,大陆作家有17位,相比之下,主编在本选集中更加着重于“立足本土”的原则,鼓励香港作家积极创作。


  看书写对象,它不只是论述香港文学,除了以也斯、西西、金庸、陶然等香港本土知名作家作品为题材,作者们还不忘关注其他地域的文者:访谈加拿大华裔诗人洛夫、新加坡华文作家欧清池、美籍诗人叶维廉;品读旅法欧华作家黎翠华笔下的时空跳接感;展现台湾大师陈映真的济世爱国心;赞颂“唯美诗人”邵洵美作诗如为人的高洁品行;另有方忠教授探究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朵拉微型小说中的质感与意味。读者在地域之间转换,目不暇接。


  较之先前出版的笔记集,本书明显注重选文作者和书写对象地区国籍的多样性,汲取海内外华人作家与内地作家精华,同时传播香港文学特色,吸引各地学者研究书写,有助于扩充读者的阅读视野。更何况读者群体遍布七洲五洋,凡有华人作家之地,必有《香港文学》的流传,尤其是东南亚和北美两大华人聚集区。值得注意的是,本选集刊有刘以鬯《酒徒》韩译版后记,与陶然著作《天平》韩译版后记两文,前者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外来人入港后萌芽的身份归属感,后者展现了90年代移民潮背景下,港人的婚姻观和他们对未来的忧虑心理,两位译者都强调了香港人寻求自身价值与身份认同的回归。新增两位主编的著作韩译版的举动,从侧面凸显出《香港文学》辐射范围的扩大,读者群体的跨国籍,表明香港文学已逐渐被他国人民所接受。


刘以鬯


《酒徒》


  选集内部而言,2015年的选文比前两年更重视对香港作家作品的吸纳,致力于推广本土文学,但不忘展示被大陆文坛忽视的文学名家,撷取各国家板块专辑中的亮点,绘成一幅以香港为根据地,贯通大陆,辐射四海的香港文学地图。将香港文学置于世界华文文学版图中,相互观照,共生并蓄,而后搭建起与内陆相通的桥梁,这便是《香港文学》以“立足本土,兼顾海内外”为方针,三十年常青的最好诠释。


  “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引自袁勇麟论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一文,以此作为本选集的标题再恰当不过。正如王鼎钧本人对这句话的阐释:“它的真淳应该就在繁华里,繁华乃真淳之表相,真淳乃繁华之解读。”《香港文学》百花齐放,两岸四地隔空对话,思维碰撞,好不热闹,然褪去众声外衣后,撷取成集的,就是其中最能体现创刊本心的文篇。“不问作家流派”是为跨界之前提,“立足本土,兼顾海内海外”是为传承之要义。无论纵横宙宇,不忘初心,兼收并蓄,这大概就是《香港文学》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



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夏婉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