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丨凌逾:文学的通感力量,让冷暖拥有重量,让气味充满锋芒 | 新批评·文学课

凌逾 跨界经纬 2020-01-18



......“图画书界奥斯卡”



  文学以通感出场,于是,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感,Synaesthesia,指各种感觉彼此打通,各官能领域不分界限。感觉与非感觉融合,即超感官通感、概念通感,如“秀色可餐”“大饱眼福”等。


  心理学、语言学将通感命名为感觉挪移、交感整合,即对身体某部分的刺激引起其他部分反应,像交感幻觉。乌尔曼指出,感官渠道由低级推向高级、简单推向复杂,依次为触觉、温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除了这些与外部感官相联的感觉,还有与内部器官相联的平衡觉、运动觉、饥饿觉等,符号修辞学认为,这是全感官通感。


  通感创意,在于匪夷所思。要么,在某个艺术领域,将不重视、被忽略的某种感官体验,重点凸显出来。要么,将本需重点体验的某种感官转化为另一种感官体验。要么,调动整合各种感官,置于同等的分值体验中……总之,通感创意关键在于,新的五官体验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


文学通感创意


  文学的通感修辞格又叫 “移觉”,即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活泼、新奇。


  在现代文坛,陈望道首次探讨文学语言中的感官互通现象。之后,张弓和钱钟书也对此展开研究,分别从修辞学和文艺学的角度,命名这感觉功能交错描写手法为“移觉和通感”。钱钟书列举过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句,以论证通感。如苏轼的“小星闹若沸”的听觉修饰视觉,杜甫的“晨钟云外湿”的触觉修饰视觉等,韦应物的“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范成大的“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视觉转化为触觉,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以触觉写视觉,视觉与触觉形象叠加,乌云更给人造成沉重、压抑的心理效果。通感出场,于是,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诗歌与通感天然相恋。英国诗人艾略特赞美玄学派,说诗能“像嗅到玫瑰一样嗅到思想”。法国兰波《元音字母》诗云:


  黑 A、白E、红 I、绿 U、蓝 O……

  很神秘的意象,像谜,接着,又进一步展开描述:


  A,阴影的海湾;

  E,蒸汽与帐篷之纯白傲然屹立的冰峰之尖顶;

  I,鲜红,咯出的血,美唇的笑;

  U,多重轮转,苍翠的大海的神妙颤动;

  O,至高之军号,满是奇异锐音,群星与天使们划过的沉默。


  该诗充分打通各种感觉,综合想象成全新的诗歌意象。戴望舒说:“诗不是一个官感的享乐,而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东西。”他的诗句身体力行,“远山啼哭得紫了,哀悼着白日底长终”,“绛色的沉哀”,“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的姑娘”,赵毅衡指出:符号依靠感知,感知只作用于某个感官。但是感官之间可以跨越,这种跨越看起来全凭想象,其实有感觉进化的规律。因为,诗歌与通感都以想象为灵魂依托。


《贝贝的文字冒险》 董启章/著


  如何运用通感法,激发创意写作的灵感?如董启章的《贝贝的文字冒险》中,有一章为“用手去看凤凰木”,用触觉代替视觉,重新去体验熟悉事物,学会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贝贝因此写出富有想象力的文字:“不要以为我的手指迟钝,它们看得出,那是像睡着的鸟一样,羽翼软软下垂的凤凰木。翼端还有鸟的像微风一样的呼吸呢!”有趣的通感写作创意点子还有不少,如用味觉去写只鞋子,用视觉去写段音乐,用听觉去写夜晚星空,交换感官。如触觉体验意觉,触摸像鬼的柳树,体会害怕感觉,发现柳树即自己,对自身旁观以照,学会对抽象内心感受的表达。


  过去文人多局部使用通感,用于诗句。后现代文人的跨界通感融合,用于整体创作,全盘驾驭。文学作品较多呈现视觉、听觉世界,较少顾及味觉世界。


  香港作家也斯的长篇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却以味觉世界为主角,设计出世界各地各种口味的爱情:如澳门黑帮马仔的爱情是咸虾酱味的,难以与老大的情人共进正餐;玛利安的爱情是法国味的,与史提芬因禾花雀美食而结缘,却因鹅肝不能配米通饼而分离……美食符号见出情色符号,食物坐标凸显恋爱人物的各种性格。全书打通了味觉、视觉、触觉、意觉融合的任督二脉。



也斯作品


  符号学美学认为,饮食蕴含着食材的好味、美味、鲜味诉求;作为跨地域、跨媒介符号,渗透着民族性、地方性。也斯营造通篇通感叙事,由味觉而探触香港深层意蕴,逼视文化危机,追求宽容、平等意识,由食物流动见出世界性与本土性,以味觉开启跨界文化大门,开拓出味觉地理学的跨媒介写作范式。


  十几年来,也斯执着书写味觉诗文,晚近散文集《人间滋味》跨界烹调食事的人情、风景、电影、哲学,滋味独家。其还与各类艺术家合作,举办  《食事地域志Foodscape》《衣想 clothing》等视听嗅触觉融合的艺术展,同步呈现美文美食、市声图像、摄影服饰等,以通感整合切中人心,感悟人生哲理,蕴含力道。


跨界通感创意


  艺术与媒介之间,也可以进行通感创意实验。通感通过符号衍义而形成,一如皮尔斯式的符号运作机制;并借助非语言文字符号得到表达,修辞艺术更新于艺术媒介中,跨符号系统表意摆脱语言限制。赵毅衡更进一步细加区分:通感是跨越渠道的符号表意,出位之思是跳出媒介体裁的冲动。就跨媒介通感而言,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感知变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触屏操纵影响触觉,使感知变成三维结构,为传统通感法再添异彩。


  运用 “视觉+嗅觉+听觉”通感法,传达不可捉摸的气味感受,再现个人的气味王国,这是2006年汤姆·提克威导演电影 《香水》的创意。此片改编自德国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  《香水》(1985)。电影讲述格雷诺耶(Grenouille)有异常灵敏的嗅觉,一生以嗅觉寻找自我,“I smell,therefore Iam”。嗅觉大师最终成长为登峰造极的造香大师,也走上了毁他与自毁的道路。


电影《香水》剧照


  影片再现主人公的出生史、成长史如何与嗅觉密切相关,开幕、片中、片尾声镜头,都反复出现格雷诺耶鼻子的长镜头特写,并且伴随着旁白的引导,引导观众注意各种嗅觉经验。如,幼年的他躺在池塘边休息,旁白:“格雷诺耶终于学会了说话,但他很快发现,他积累的词汇根本不能描述熟悉的丰富的气味。”镜头随其嗅觉感受,从树木转到池塘,到塘中的石头和青蛙卵,不断在物体与他的鼻子间切换,旁白音默念:“木头,温暖的木头……草,湿润的草……石头,温暖的石头……水,冰冷的水……”


  格雷诺耶苦学炼香大法,为了制成世上最完美的顶级香水,为此,不惜谋杀13名美丽少女,以收集她们身上的神秘体香、芬芳体味。在行刑台上,他挥舞那沾满世界一绝香水的手帕,一条光斑由近向远扩散开来,看客们对着光斑的拼命呼吸,心满意足。味觉转化为视觉,通感带上了强烈的明喻色彩。


  通感有重要的意义。若运用于诗歌,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美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诗的特殊韵味。在艺术层面,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表情达意的艺术效果。在美学层面,可以增加审美的情趣,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创造出奇妙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此外,经典作品借助通感创意,重新设计,焕发新颜,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梵高路,将梵高名画《星空》,用荧光材料绘制于街面,或自行车道,入夜则闪闪发光,人在路上走着,仰望头顶深邃的星空,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感悟画作深刻的抽象意觉,感悟荷兰的历史、文化、骄傲和身份认同。


根据梵高《星空》所呈现出的梦幻世界


游戏的通感创意


  在新世纪初的信息化时代,手机成为人们形影不离的数码产品。如何将丰富的感官体验融合到数码产品中,是新时代的新课题。不少手机电子游戏都化用通感理论,进行创界创意实践。


  解密手游《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呈 现 “不可能世界”思维。画面游戏灵感来自埃舍尔(M.C.Escher)。 如《纪念碑谷》“静谧庭院”重现埃舍尔画作《瀑布》(Waterfall—1961),古堡瀑循环流动,从高处流下,冲向水车,沿着石路,循环到高空,又冲下水车,隐喻循环、无穷与自我迷失。无论建筑、人物,还是风景、器物,游戏画面都带着神秘的抽象感和荒谬感。孤独主角探寻于一件件艺术品之间,玩家在游戏中就像身临“不可能世界”。


纪念碑谷·静谧庭院
埃舍尔《瀑布》


  “矛盾空间”,是不可能画作魅力所在,属于“认知视错觉”之一,也被称为 “不可能的结构”。“矛盾空间”的经典图形有很多,如 “不可能的立方体”“潘洛斯阶梯”“潘洛斯三角”等。这些有趣的图形都是视觉游戏。互动艺术、后现代小说、先锋实验,都特别关注不可能世界的想象,成为新的艺术风潮。“不可能世界”给人奇妙的视觉感,以其抽象感和荒谬感吸引着玩家。不同于埃舍尔的二维画作,游戏画作变成三维画作,变成真切可感的立体物。玩家通过操作,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探索错觉图形的各种可能,而不需看着静止的平面竭尽想象,给玩家不自觉地想要一直探索的冲动。


  游戏穿越于不可能世界,通感创意使时间和空间的融合和延展别具匠心。时间轮回且凝止。“瀑布”流水在固定路线中循环运动,流水不多不少,更不偏离轨道,维持同一样子永恒地流淌,仿佛时间的不断轮回。纪念碑谷里面,没有时间观念,看不到时钟,没有日出日落也没有昼夜的变化,一切仿佛凝固住了,表达出一种时间的静止。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以通感法感悟、再现中国,会有哪些创意?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美食纪录片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此后又有第二季、第三季。该片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盛宴,拍摄精美,仿佛色香味俱全。如果,再加入“舌尖中国与舌尖外国”的比较展演,或许会更容易走向世界。


  由此,我们可以再设计。如今,“视觉中国”拍摄题材已经几近爆满,那么,是否可以继续拍摄“听觉中国”、“触觉中国”,甚至“通感中国”?或者举办 “嗅觉中国”展览?或者创建“通感中国”博物馆之类的创意展览?其实,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责任编辑:夏婉琦

来源:文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