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凌逾:圆和入化太极风——陶然散文《风中下午茶》赏读

凌逾 跨界经纬 2020-01-18


圆和入化太极风

——陶然散文《风中下午茶》赏读


凌逾:《圆和入化太极风——陶然散文<风中下午茶>赏读》,《香港文学》,2015年11月号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

(批准号:14ZDB080)阶段成果。



芥末须弥随地化



       2015年,陶然先生又有一散文新著面世,《风中下午茶》,这已是其第十本散文集。书名恬淡,“风中”、“下午茶”,若有若无、散淡随意;内里每篇文题也是清清淡淡,看似无意,实则自有劲道,像太极功夫。


    全书反复提及,一生经历被拦腰截为三段:“出生在万隆,成长在北京,发展在香港”(32页)。1959年,16岁的陶然归国自立,从常年如夏的赤道山城,被抛到四季分明的北国,再到似乎只有两季的香港;自称为东南西北人,处处无家处处家;太平洋海路,为其开辟小说散文之峰回路转。724年,李白24岁,攻书学剑有成之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川峡水路成为其黄金水道,促使其写下气象磅礴的诗歌。如斯的人生经历,必然决定了他们不一般的视野、见解和风度。

    




       我们人类的视界拓展至今,上天入地,对极大与极小的空间已有更深的认知:往外走,100万光年的距离,可看到银河系的全貌和其他星系;往内走,十分之一飞米,可研究夸克粒子。人类知识目前所能达到的边界,往上是10的23次方,往下是10的16次方。中国哲学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宇宙是个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始无终。什么视界,决定了能看到什么。陶然为人为文的视界不同一般,因此,我们赏读其文,也需要别样的视界——太极,这是走进陶然世界的一个关键词汇。



      《风中下午茶》是周游列国后的结晶体。“世界那么大,到处去看看”的结果,成就了67篇散文新作,所写内容涵括广泛;游历空间也见出衡阔:足迹所及,亚洲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曼谷、日本、越南;大陆有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扬州、盐城、苍山、武汉、南昌、婺源、漳州、福州、长汀、凤凰城、湄洲岛、永定土楼、厦门金门、蕉岭……有多地还多次前往,可谓深度游;港澳台则更不用说,频频亮相,足以见出其多姿多彩的写意生活,轻灵虚顶,沉劲脚生。出访欧美的纪游则已收入在台北出版的《街角咖啡馆》,前后两书可以对读。若初学手生者,很容易将游踪路线写成流水账,给人味同嚼蜡感。而陶然以小说家的功力写散文,直如探囊取物,轻柔在意,以气为盾:风光旖旎的美景、藏在深巷的酒店、让人食指大动的美食佳肴、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万事万物由有心人、有才者写来,自然有情有趣,让人手不释卷。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读者阅毕,像打了趟太极,经调身、调息、调心历程,得悠游之心境。



刹那三世随时还


       陶然散文不仅有辽阔的空间感,也有渺远的时间感,注重书写记忆的绵长、历史的古意,追寻历史人文景观,巧妙点出历史典故,而无生硬之感。例如,讲述临沂濒临沂河,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已有远古文明,别称“龟驮凤凰城”,话说东夷人后裔建立了商,周朝的秦国也是东夷人的后代,秦统一后,文化融合使得凤凰与龙都成为重要的图腾。如此一讲,历史感骤生,但又没有掉书袋之感,因行文处处连接巧妙:“龟驮凤凰已隐入民间故事中,车子却已停在市内南山区西南麓一座大院前”,接着,开讲参观汉墓群故事。又如,怀念异时异地的夏日雪糕经验,重点写风靡全球的哈根达斯,然后提及,这美食是1961年由波兰来的Reuben Matus 在纽约发明,显然,其是混血儿文化精品。再如,讲南京夫子庙,从宋元明清直讲至当世复建。或者,登姑苏穹窿山,至孙武苑,置身谷中之谷、林中之林,终于了悟,在这充满智谋和神机色彩的隐居地,难怪孙武能够写出第一兵书《孙武兵法》。寻根问底,见微知著,因此有纵深感。

   


       追忆似水年华,陶然同时不忘刻写当下的麻辣烫感。全书近20万字,多写于2011-2013年间,并发表于《文汇报 》的“采风、文汇园”、《大公报》的“文学”以及《百家》、《香港文学》等报刊专栏,从中可以了解写者近年的旅途轨迹、思想轨迹。因为所写多是新鲜滚热辣的近人近事,为尊者讳,所提人名多为首字母代号,要么就是那人那时那地,不具体指涉,免得读者对号入座,或节外生枝,多作猜想。陶然善于书写个人的转徙经历,见出时代的变迁,如《一线牵天涯》,讲述自小至今用电话的各种趣事。陶然善于捕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忙于玩手机的低头族,不可一日无机的现代人生活,订酒店、找地图、找资料,什么事情都求助于计算机搜索,网络时代的写作也变得不一般——敲字,归类,存档,检索。飞机高铁时代,既有国际飞人的潇洒,也时遇困窘,如被迫成为机场中转站的流浪人,在机场遭遇转机、改签、误机、流浪、充不了电等各种尴尬事,还自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航站情缘》中困居航站楼之人的窘况,陶然善于自嘲,极尽揶揄,趣味横生。



       时空嫁接,陶然喜用串烧法。看到香港,忆及万隆;看着马来西亚,想到香港;去到北京,念及哈密……总是随到一个地方,必又想起他地人事;总是从一物件中,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脚步。这类冰糖葫芦式的散文足足有18篇,言及电话、邮票、理发、球迷、交通、候机、雪糕、书籍、失物、处世、变戏法、看星空、红绿灯、茶文化、过中秋、春节恭喜、饮食味道、约见等候……串接起来,就是一部个人的感兴史。《乐记》云,“人心之动,感于物也”。观为静,感为动,动则有创造性。《邮票小小,世界大大》,讲年少居于万隆时,受大哥影响,狂热集邮;到北京时,绚烂归于平淡;至今,连邮票都似乎绝迹了。此文为日渐消逝的邮票时代,写了一曲挽歌。《中秋,在迁移中》,回忆在各地过中秋的情形:故事地点在香港维园、太平山顶、上海机场候机、重回北京等;故事时间则在前几年、前一天、几年前,几十年前。临近尾声,才提及最难忘的关键一幕,年少时在万隆过中秋,后院厅堂,“月亮当空照下,我们吃月饼,嗑瓜子,剥花生,尝甜品,一面听大哥讲三国故事,讲吴刚与嫦娥,还有桂花酒”,这是典型的客家习俗。陶然怀想中秋佳节,引来慨叹:“在不断迁移中,有形的是客观环境,无形的是心灵沧桑”(32页)。大哥对陶然的影响深远,促使其自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籍,因此文学幼功甚佳。由此,我们得知陶然散文功力的来处、去处,渊源有自。《星星星星亮晶晶》,由童年萤火虫写起;接着写在各地观星的震撼感,串接一生经验;然后写及娱乐星、体育星,地上明星靓模多过天上星星,但再闪亮,也不如心灵上投射的天上星星明亮。



       总体而言,全书第一辑《相逢在海角》多为串烧法写作,第二辑《眨眼红绿灯》多为国外纪游,第三辑《木栅瘦樱》多为大陆纪游。全书前半找自己,寻个人之根;后半找历史,寻血脉之根。无限的时空经历,陶然散文随地串接;与此同时,又写得切己实在,接地气,有真情。经历丰富了,行文自然就能任性,打通芥末之小与须弥之大、时间之世与空间之界,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阴阳平衡点化,化成太极。


圆融归化怀旧情




     中国太极哲学见于太极拳,初有起势,无极生太极;然后,敛气凝神,吞吐气息,外张内收,无中生有,有源于无,有无互逆;终有收势,回归最初,整劲力活,完整一气。人年轻的时候,总想逃离故乡,要远方,要诗歌,一心向外,而看尽世间繁华,终会发现,牵挂得不可割舍的,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出发与回归,回归原点。太极哲学也见于太极图符码:一圆环太极、一曲线运动、两圆点阴阳化生,化成永动之势。陶然一生之圆环,初有万隆和北京两圆点,后以香港为曲线中轴,牵连两点,化成人生和写作的圆融哲学。

       


       我踏入社会,是从旺角“万隆大厦”开始,我本身就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好像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上……接着搬到观塘,在一家印刷厂写字楼办公,再搬到西环、荃湾、油麻地,然后是湾仔、北角、中环、鲗鱼涌……从九龙而香港而新界而又回到港岛,不变的是一直没有脱离新闻出版界……但“香港是我家”的观念越来越深入我心,尽管对现实也有许多不满足,但发现即使走到天涯海角,我依然还是心系香港。

    

       祖上客家蕉岭,陶然一生旅途历经万隆、北京、香港,周游世界,却始终心系香港。寻根访祖回蕉岭,笑问客从何处来。天高云阔任君行,魂牵梦绕香港情。陶然终于发觉,香港是自己人生的中心点,最终自认是香港人,以香港作为身份认同。《风中下午茶》写香港篇幅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心中所指最多的,还是香港。陶然笔下处处所写,无非香港,香港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人间。

    


       全书开局两篇均写香港:由屯门咖啡湾,想到咖啡缘;入住太古东隅酒店,想及兄弟情。直接以香港为题,则有《太平山下》、《迷失观塘》、《情结湾仔》。《太平山下》先写少儿和少年时对香港的印象,遥远神秘、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再写后来与香港的关联——读过香港的中文出版物,沉迷过金庸武侠小说,曾路过香港,从没有想过后来会落脚香港:从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城市乍然来到高度商业化的城市,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一言难尽,没有回旋余地,只有拼命向前。《迷失观塘》和《再来的时候》两篇均写观塘,写观塘、官塘两名字的演变史,追溯观塘历史,从南宋讲起,最初是官方盐场。但写官塘,着力于写初来香港时的种种委屈:早期来港时,到观塘找工,因尚未学会讲粤语,遭人白眼、贬斥;后来还在此搏命捱地工作过一段时间。《情结湾仔》写重回工作过五年的湾仔,惊觉岁月无情的痕迹:多了很多金铺珠宝地产国际品牌连锁店,而戏院、餐厅、酒店、书店、影碟店都改变了面貌,“湾仔的岁月静静流逝,惊回首,眼前一切,似近,还远”。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追溯过往,情满于胸。

    


       全书时时处处渗透出香港性。香港的国际化城市化进程早而且快,港人少了亲炙自然的机会,总想逃离逼仄的高楼,纵情山水,所以才会对这些语句特别有感触:“久居香港闹市的水泥森林中,抬头都是高楼大厦,黑夜中罕见星星”(117页)。香港重商业性,生活节奏快速高效,城市人口密度大,拥挤不堪,如《眨眼红绿灯》写道,“大阪十字路口寂静无人,香港行人如鲫”(120页),即便写异地异乡异国,也处处指涉香港。香港时见人情寡淡:“香港人分秒必争,有谁会礼让?差一秒,恐怕早给别人打尖,只好乖乖排在后边食尘了”(122页)。 一对璧人,快结婚时却分手了,为订房经费问题对簿公堂,都是钱作怪,“生活中的确有人翻转猪肚就是屎,翻脸不认人的事例太多”。但作者是重情之人,因此,其笔下写朋友间的温情、亲情最为动情,密密的情意细节缝合在字里行间,知音者心自知。

    


      《风中下午茶》处处富含怀旧、念旧、重情色彩。单篇写及某地某事,最见用情之深,如写马来西亚的槟城、小镇马口、太平、米都亚罗士打等,描述异国美食,异国趣事,参观博物馆、恰逢回历除夕、开斋日等等盛事,写得情趣盎然,人事活灵活现,如在目前。全书写各地美食,美不胜收。如怀想童年最爱的Rujak,即切成片状的菠萝、芒果、莲雾、沙葛、番石榴等热带水果拼盘,再拌上爪哇红糖与辣椒汁。香港的印尼餐厅将臭豆腐改名为“香豆”。娘惹菜系,原来是中国菜与马来菜系混合的南洋菜系。还有万隆鸡汤、印度薄饼、鸡肉猪肉沙爹、椰浆饭、炒果条、叻沙、佛跳墙、金陵菜、美人肝、苍山大蒜、火焰水果雪糕甜品……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如《食为先》写道,美食当前,“连原本嚷着要回去睡觉的Y也放下身段大嚼,看那吃相,明明是吃得津津有味呀!”此时文章写来最让人捧腹。这类情景,陶然写了好几次:即便是那口口声声说已经吃得饱饱不如归去的友人,又再吃得大汗淋漓;而他作壁上观,偷偷自得其乐;然后,再收至笔下百宝袋。陶然讲饮讲食,老老实实写味美、嘴馋、向往,更意在写趣人趣事。也斯讲饮讲食,切切实实写食物诗学、哲学,厚得累,厚得重。陶然转战香港南北东西,待过那么多地方,倘若一一写来,也是有趣的新式《地文志》,此书值得续写。

   


     陶然写情含蓄,从不直抒胸臆,讲究不言而言。他在北京798,看到酒吧外的寂寞男:“对着夜空歌唱,好像把一腔心事都交付寂寞大地。我看着前面匆匆走过的少女背影,跟着到大街去截的士,京城秋夜,实在已经很深了”(45页),文字秋凉如水。《温婉的笑容》写宋庆龄故居,结尾时说:“物什跟主人久了,也会沾染其气息,或者灵气。故居处于人来车往的闹市,但却依然沉静温婉,不为尘嚣所扰。这闹中带静的环境,真让人怀想不已”,融情入景。全书多描景、刻事、述情,专门的人物素描甚少,刻画杨绛的三篇素描是特例,放于书末,不以名人增名气之意。文中所选都是有趣的细节。百岁老人杨绛室内转圈走路,身上带七支铅笔,每走一千步就放下一支。手抄钱钟书的旧诗词,准备出版,直抄到夜里两点。因最近翻译某书,有句“老爷有钱”,现在最爱说这句了,有十来块钱在手,便说:老爷有钱!或者,笑对求签名的熟人说:你这是见财起意啊。为香港没有退休金,替陶然愤愤不平,甚至为其出主意,帮忙解决后顾之忧。杨绛爱女钱瑗,是陶然和张仁强在北师大读书时的恩师。当钱老师身处最艰苦的岁月时,他们向钱老师伸出援手。为了纪念远去的钱老师,又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杨绛对此心存感激,2005年,爱女的母亲写信说:“我将是你们的杨绛妈妈”。如此写来,陶然笔下处处见到冬日暖阳。




行云流水太极风


       在《横竿高高在上》中,陶然先生言及,自知散文易学难精。刘俊教授推荐出版社,力促《风中下午茶》面世,还写了大作《我轻轻地招手,带走每一片云彩——论陶然散文兼及〈风中下午茶〉》,附录于书,这是最早评述此书的一篇书评,陶然誉之为“识者之言”。刘教授说,“我发现陶然的散文创作已然具有了成熟的个人风格”。诚哉斯言!



       笔者认为,陶然新近散文已自成一体,具有行云流水的太极风。上文已经分析了陶然散文的太极意涵,接着继续分析其太极文风。陶然为文简单随意,不需要刻意,不需要创意,就这样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安安静静。陶然写文如打太极拳般,中正安舒,气沉丹田,以气行文,不求拳法力度,不求激越,不刻意用力,不用力过猛,而讲究借力打力,练就内力,自有劲道,讲究行云流水,绵长悠绝。陶然先生为人,平易随和,性情清淡,给人如沐春风感。虽然其平时寡言,但下笔却有万言。散文淡而有味最难,有下午茶味,有悠闲味,有古雅意。越到晚近,陶然文字越是平易近人,近乎口语体,闲聊体,让人感到,此时的他调心、调身、调息都到了合适的状态,得太极养生之真谛。陶然的太极风散文最得传统文化神髓,见出传统文化内蕴。



      《风中下午茶》文风平和冲淡,春风化雨,得文学柔性之功力。文章轻松随意,看似无意,实在是四两拨千斤,毫无滞碍,没有技术性的斧凿之嫌。读者自然而然地为其文气文意折服。陶然喜欢看海,看湾,看山,看水……如言及泳滩:“一片欢声笑语,搅动那一片蓝天白云,只有那青山默默不语,笑看风云”(4页)。就用简单的字句,写平静的心情,得不经意的人生感悟,似水流年,淡淡划过。一如《二十四诗品》所云“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胡兰成的《中国礼乐风景》认为,“感,建立了中国文明的造形……感到了大自然之意志与息之动而为阴阳二气,气将成象之际,象将成形之际”。读陶然散文,能让人感悟太极,全圆无方,舍力得劲,动势无限,得虚境禅悟之境。



       陶然忆古怀旧,景语皆情语,亲炙自然,在风中放松。如写在曼谷文华东方酒店,静坐大堂咖啡厅的“作家廊”,看到一金发女郎,独享泰式下午茶套餐,品书,写字,沉思:“在她后面窗外,风刮起,芭蕉,棕榈,羊齿草,攀爬植物等组成的绿色世界,摇啊摇的,看得出风势疾驰,那绿叶摇摇摆摆仿佛就要破窗而入了!”(76页)一如《二十四诗品》所云“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文章标题也见出冲淡平和,不事装饰,全无励志式、口号式的俗气标题。有些以观感为题:如“味觉槟城”、“木栅瘦樱”、“淡水浓情”、 “眨眼红绿灯”、“太阳眼镜下的曼谷”、“温婉的笑容”。有些以物件为题:如“夏日雪糕凉”、“书籍情结”、“失物待领”、“邮票小小、世界大大”。有些直接就以对话为题:如“饮茶!饮茶!请饮茶!”“恭喜!恭喜!”“短!长!短!”“老爷有钱”。有些以地景为题:如“湾畔静悄悄”、“梦回云水谣”、“春风十里扬州路”、“古城河水汨汨流”、“龟驮凤凰城”“一线牵天涯”……连起来,还可以成为对联,诗词功底犹在,诗词风俨然。以梦为题三篇:“梦里梦外”、“梦回心间”、“梦回云水谣”。文题没有佶屈聱牙,没有生僻诡奇,而是一目了然,简洁淡雅中见出新意。



       全书既像日记体,读来亲切;也像传记体,读来感人。文章多以第一人称叙述,“我,我们”常见,偶尔呈现“你”。如去喝茶,等候座位,而那吃得高兴的茶客剔着牙说:“有——排——呀!你当然就只好没趣地鼠窜”(27页)。“你”字用得妙,具有防震功能,减少点杀伤力 ;破折号也用得巧,好像乱棍,将那茶客的得意张狂、等客的愤怒无奈宣泄一地。


        语言风趣幽默。如初学粤语,将“倾偈”误听成“亲嘴”(115页)。如追忆童年趣事,打球时,意外发生碰撞,半截门牙镶嵌在别人的光头上,两败俱伤。此事还连写了两次,可见印象之深刻。陶然语言多姿多彩,得口语神韵。如 “三魂不见了七魄”(121页);“赌场又立即恢复水净鹅飞的原本模样”(73页);“各种哈根达斯的味道俏生生地陈列在那里,好像争相自我推销:拣我啦!拣我啦!搞得我眼花缭乱。闭目随意一指,就是它啦!反正对这品牌有信心。我不知道是否最好吃,但以我的有限经验,夏天一盒雪糕在手,无疑是极佳的口福呀!”(54页)。不过都是极简单的字句,但就是有活力。



       陶然年少时有很多爱好,集邮,篮球……1973年赴港后,开始写作,并坚持下来,像吃饭睡觉一样,提笔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专心致志,一心在写。稳固根基,充实内气。自1973年至2015年,陶然写足42年,写就近40作品,平均一年一部作品问世,实验过闪小说、微型小说、中短篇、长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主编丛书系列22部,根本固而枝叶荣。2015年,陶然除了出版《风中下午茶》,还出版了中短篇和微小说集《没有帆的船》,一年连出两书,可谓丰硕之年。已有的三部陶然研究评论集,很有分量,分别为2000年曹惠民教授主编的《阅读陶然——陶然创作研究论集》,2011年蔡益怀先生主编的《陶然作品评论集》,2013年袁勇麟教授主编的《陶然研究资料》,此外还有赵稀方教授、黎湘萍教授、刘俊教授、王绯教授、方忠教授、朱崇科教授等许多学者都写有精彩的陶然创作评论,均是陶然研究的必读文献。


       水滴石穿,奠定不可动摇的名作家地位,非一日之功。拳打万遍,拳理自现。不老神话,既简单也艰辛。陶然的三生三世经历,恰似聂华苓。陶然在三地经历三生,在文字中历练一世,则无物不可入题,信手拈来,随手而画,不经意间,有度有法,已臻化境。董桥的散文旁征博引,得明清的闲适性灵小品文遗韵,适合焚香苦读,慢慢消化。宋以朗的《宋家客厅》为传记式、口述式文风,讲述钱钟书、张爱玲、傅雷、吴兴华等名人的逸闻雅事悬案,彷如侦探破案猎奇解玄,信手读来酣畅淋漓。陶然散文自成一体,太极风,平和体,读来不必正襟危坐,而是自然随意,不拘年龄性别阶层,均可赏读,受众面广,在不经意中受到教益,轻风徐来,暗香徐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婉薇、丁一


往期精彩

学术 | 凌逾:槟城跨界

学术 | 陈少华:二项冲突中的毁灭——《寒夜》中汪文宣症状的解读

学术 | 刘俊、白先勇:我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白先勇访谈录

学术 | 凌逾:港派跨媒介叙事范式

学术 | 刘俊:文本细读·整体观照  ——论白先勇的《红楼梦》解读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