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凌逾:现当代香港文学创意与媒介生态

凌逾 跨界经纬 2020-01-18

现当代香港文学创意与媒介生态



凌逾:《现当代香港文学创意与媒介生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2013年第7期



内容提要:传播媒介变化催生出新文学范式。在古代,口耳相传产生说书口头文学。到近现代,报刊兴盛开创出香港连载小说;广播开创出天空小说;其后,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等媒介合力推进香港文艺发展。到数码网络时代,香港文艺家开创出集体创作的跨界创意,各媒介文本对话,创造出小说、绘图、摄影、动画、剧场共生的整合艺术。


香港新旧媒介生态与文学形态


近现代香港文学起点,与报纸杂志兴起有密切关系,刘以鬯认为,这可从1874年算起,即王韬在《循环日报》开创文学副刊。① 王韬是“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创始人”,写小说诗词、见闻札记;来自上海,而能作粤讴体,粤语写作;首创规定香港报纸文章字数。香港最早的文艺期刊,刘以鬯认为是1907年的《小说世界》②,现已失存。1907年底,林紫虬主编《新小说丛》,刊登各类小说。香港新白话文学起于何时?袁良骏教授开创新见,认为是1924年夏创刊的《英华青年》中5篇白话小说。③ 这改写了过去文学史观点:“香港新文坛的第一燕”是《伴侣》(1928)。刘以鬯指出,在《伴侣》之前,还有1927年11月15 日出版的《仙宫》,为新旧混战期的杂志。④


1950年代,广播时代,香港发展出“天空小说”,这些广播文艺剧善投听众喜好。李我采取单人讲述式讲古,他不仅善于编剧,还自组“新春秋剧团”。奇才艾雯开拓出多人饰演不同角色的戏剧化小说广播方式,她集编、导、演、播于一身,与丈夫冷魂,都是广播界的风云人物。艾雯女儿周蕾,著名华裔美籍学者,撰文论述母亲由广播剧到电影剧的跨媒介之路。⑤ 天空小说改编为电影,有李我的《萧月白》(1949)、《凌霄孤雁》(1950)、《鬼屋》(1950),艾雯的《慈母泪》(1953)、《杜鹃魂》(1954)、《嫂夫人》(1962)、《人海双雏》(1964)、《旧爱新欢》(1964)等。⑥ 1950年,上海环球图书杂志出版社南迁香港,原有的“环球小说丛”流行小说系列,经罗斌改装,成为“三毫子、四毫子”小说⑦ ,推出杨天成、史得、郑慧等新人,创作中篇单行本,一本5万字,20页左右,薄利多销。这些小说以言情为主,鲜活反映香港都市风情,描写城市外貌和地理空间,展现南腔北调的市民生活,善写夜香港世相,在夜总会舞厅,滋生出哀怨缠绵舞女故事,类于二三十年代海派。封面多为好莱坞女明星画像,以示摩登。这些小说描写男婚女嫁、伦理道德、邻里关系,抚慰经历战争沧桑、国难家仇的港人心灵,因此畅销,并常被改编为电影,不少作家也跨入电影界,当编剧导演,如杨天成、西西、三苏、依达等等。四毫子小说、广播剧与电影等大众媒介结合,推进香港流行文化发展。


推动香港跨媒介文化萌芽,首推《中国学生周报》,1952年7月25日创刊,1974年7月24日停刊,22年出版了1128期,主销香港,也销往东南亚华人社群,最高业绩达3万份。该报以大学生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风格平实,文艺版刊载综合性资讯,贯通中西古今,广涉门类,兼容并蓄:“穗华版”刊登成名青年作家作品,“新苗版”为学界新秀而设,“诗之页”是有持续性与代表性的诗刊,“电影片”刊登电影评论,介绍电影新思潮,还有“读书研究、艺丛、译林”等版面,图文并茂,介绍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现代新绘画、艾略特、卡夫卡、伍尔夫、卡缪、毛姆、普鲁斯特等作家作品。20世纪40—50年代在香港出生或成长的本地作家,多在该刊影响下成长,都有跨界写作特点,如亦舒、西西、也斯、吴煦斌、钟玲玲、陆离、绿骑士、昆南、小思  《中国学生周报》 被誉为香港“新生代作家的摇篮”。⑧   



20世纪70—90年代,香港文艺创作走向兼容并立的多元发展。专栏文学繁盛,产量惊人,显示出自由港风味,取材广泛,话题多样,见解各异,写法灵活,文字耐读。香港报纸每天约有五百个专栏,数十万字,产量惊人,为一时奇观。此中好手有十三妹、任毕胡、俊人、项庄、三苏、蔡澜。此时期有两种重量级文学杂志。一是《素叶文学》,创刊于1980年6月,至1984年8月第25期,因亏蚀而停刊;1991年7月复刊,至2000年12月,共出68期,为20周年纪念专刊。该刊译介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欧美和拉美经典文学,荟萃香港本土现代佳作,推动香港的跨媒介发展。该杂志同仁还创办素叶出版社,自1978年到2000年,出版精品丛书61种。二是《香港文学》,刘以鬯创刊于1985年,2000年陶然接任,至今仍坚持出版,已近三十年,在香港绝无仅有。该刊倡导文学革新、自由评论,追踪华文新热点,钩沉史料,撰稿者遍及五大洲,对于推动香港文学的发展,促进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连载小说,是香港文学独具特色的风景线,这始于20世纪40年代,根源于香港报刊业发达,思想表达有广阔自由度,传媒业常借连载吸引读者,消费文化的商业效应,催生出连载小说的繁荣。如《天光报》《成报》《星岛晚报》《新生晚报》,这些副刊主编多是连载小说创作高手,如怡红生、欧阳天、高雄等,他们还集结其他好手,如徐訏、上官牧、杰克、南宫搏、易文、司空明等。畅销连载小说有黄谷柳的《虾球传》,刘以鬯的《酒徒》《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对倒》,西西的《我城》《候鸟》《哨鹿》,也斯的《剪纸》《记忆的城市. 虚构的城市》,昆南的《欲季》(原名《女颜》),金庸武侠连载小说更为自家报刊广开销路。香港小说不连载而出版,反而罕见,如昆南的《地的门》、西西的《哀悼乳房》。香港报刊连载小说,有苛刻要求,每天发表千字,要有引人入胜的关节,前后衔接如章回小说。可惜,20世纪80年代末期,香港报业出现生态变异。随着电子传媒、互联网发展,人们阅读习惯改变。1995年创刊的《苹果日报》,转为以市场为导向、兼容时事与娱乐话题的八卦周刊。大批报章杂志逐渐取消了连载小说阵地,如催生出西西、也斯和昆南连载小说的《快报》,长篇小说失去了发表阵地,这迫使小说家转型,不再是每日码字写豆腐块专栏,而是拉长阵线,切割写作,以短篇发表,若干年后,再组装成长篇出版,如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



20世纪末,网络时代来临,网络文学兴起,广义指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网; 狭义指“超文本”的网络实验,结合文本、动画、影音与网络程序,改变平面文本的静态、单向书写,展现出动态、互动形式。中文互联网的建立,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香港(HK)和台湾(TW)分别在1991年连入NSFNET。1998年,香港作家黄易、台湾作家莫仁发表网络小说《大唐双龙传》《星战英雄》,内地则有《活得像个人样》。如今公认的华文网络“四大名著”,为1999 年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传》,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林长治的《沙僧日记》。香港的文学网站有青年创作家工作群制作的“原创空间”、香港教育城的“创作天地”及皇冠出版社的“小说世纪”等。香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比大陆早,2005年,香港互联网普及率全球排第五,远超台湾和大陆;大陆网络文学可凭人海战术、点击率取胜。香港文艺家多精通电脑,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在新文类、新意象创造等方面,香港跨媒介叙事有独特贡献。


跨媒介叙事更有创意,或叫媒体文化(Media Culture)⑨,或叫数字艺术(Digital Art)⑩,或叫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s)⑪。数码网络开创出声音、图像和数据整合的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和人文、科学与艺术、左脑和右脑之间,架起了桥梁,如光纤玻璃涂鸦、火药画、手沙画。2012年,香港中乐团举办跨媒体音乐会,揭幕之作《千水情》,诗、书、画、舞、乐共冶一炉。网络力量在于平民化、传递速度快、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网络价值取向是共享,自由公开免费,随时观看,随处观看,随意查找,随意控制,参与互动,随意订阅。⑫ 新媒体艺术有三特征:一是借助最新科技成果,实现多媒融合,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经验,使人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改写传统“表述的艺术”,转化为“观念的艺术”;二是创造艺术与观众的新型关系,成为“网络传播、实时互动的艺术”;三是将欣赏和创造艺术的权利赋予每个人,不再只属于贵族或特权人士,也不只储存于博物馆或美术馆中。⑬


新时代的香港跨界创意集体创作


进入21世纪后,香港有不少集体创作的跨界创意:一群文学爱好者围绕共同主题合写作品,如《沙巴翁的城市漫游》⑭《轮流转中的文字感觉》。那么,集体创作者开创出哪些新思路?


作品题旨的跨界想象。什么叫沙巴翁?在序言中,香港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张美君教授说:这种法式舶来甜品,到了香港,变为彻头彻尾的文化杂种,别具隐喻。她因偶然品尝沙巴翁,生出顿悟,于是组织师生九人,自2003年起集体创作,从食物沙巴翁入手,了解香港,把城市当作文本阅读,再创作出城市文本,将阅读经验转化为书写实验,使散落在城市角落的人,因想象而连结。全书由不同个体作品集合而成,章节板块连结,不求严谨而求松散自由,只用些小标题,将短小文章归类聚合:“理念·辩证·狂想、双城故事、恋旧之城、城市的时间列车、极速城市漫游记、(没有)陌生人的城市、后九七嘉年华。”全书既有理性思辨、感性体验,也有城市对比、对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感悟、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思考等等,呈现出思辨与诗意并存的色彩。港大比较文学系前主任阿巴斯(Ackbar Abbas)的“逆向幻觉(Reverse Hallucination)、似曾相识(Déjà vu)”理论,被化用在魏家欣的《沙巴翁使徒行传》中,用来反映沙巴翁般的梦幻感:城市之间日益相似,生活重叠,真实的事物仿佛电视般的表象,人们只相信不存在的影像,对实际存在的真像却视而不见,类于波德里亚的仿真理论。



作品文类的跨界书写。《沙巴翁的城市漫游》文类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影评体。戏剧体有张美君的《我城的街头剧:轻与重的辩证》,讲述演员甲、乙、丙,在咖啡室舞台上演话剧,争辩文学作用,是煮字疗伤、精神自渎;还是站在城市制高点,以文字武器摧毁并重建城市;抑或进行经验和观念重组,呈现城市的现实和历史的空间。此文用戏剧法生动再现讨论场景,沙巴翁集体成员们七嘴八舌的论争,反映本书焦点:以轻还是重的姿态追寻我城的梦?诗歌体有张美君、史筱倩的《城市的黑眼睛》,顾婷芝的《下一个永远》。思考电影的结晶体,有张美君的《情陷喜剧之王:思索后现代的可能》《给关锦鹏的情书》《我的缪司,请给一点“2046”的启示》、顾婷芝的《后重创·中——书写2046》。不同文类杂糅,艺文互涉书写,文字与媒介链接,学术与创作结合,严肃与诙谐并生,个人与集体互动。


沙巴翁小组的写作者富有跨媒介叙事创意,他们用脚去寻找城市的日常,以手去点击城市电讯的勾连,凭嗅觉、味觉、触觉去品城市百味,借摄影机、录像机、画笔去勾画城市的声色空间,用对比感悟城市的本土身份,像鸽子一样发现城市的制高点,像折翼天使一样发现制高点的两面性,用思想去丈量城市的无限广度和深度。在每篇文章的结尾,都附录有“延伸阅读(extended readings)”一栏,模仿网络的超链接形式,指引读者延伸阅读品赏电影、流行曲、饮品、书店、诗歌、网页等等,进行艺文互涉的跨界想象。《沙巴翁的城市漫游》生成了城市呈现的立体多棱的叙事视角,集体跨媒介叙事的创造方式,比西西的多声道叙事视角,更复杂多元,拓展出文学、历史、艺术与文化叙事的多种可能。


激发创新意念,在于有好的选题、切入角度、完成方式等等,能勾起人的书写欲望,跃离庸常轨道。陈载沣、卢伟力两位顾问导师,跨校授课,引导香港大学和浸会大学的学生,从2002年至2005年间,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师生之间,创设“跨院校”创意工作坊。后来,学生自发定期聚会,轮流主持,设计有趣的创意灵感点子。最后,结集为《轮流转中的文字感觉》分享集⑮。师生们集思广益,在游戏中寻找灵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创造的火花。



第一,启动回忆引擎,激发写作兴趣,如学生们参加工作坊的入门槛是写以《我的手》或《未完之事》为题的作文,前者重在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观察;后者如悬念小说、接龙小说。第二,运用多元的叙事视角,用不同角度去观察人或环境,从不同预设角度思考,把自己抽离出来;鼓励写作者将构思影像化,以第三只甚至第六只眼睛,去想象世界;写信给某物,再代入某物视角写其心声;改变邻座所写《未完之事》角度,以非主角人物视角重写文章;以颜色为题,记录对颜色的联想和感觉。第三,尝试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倒错实验。如“安全角落”,叙述小时候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如打乱“生老病死”的人生序列,重新演绎,写成《先死后症》《死而后生》《先病后老》《死完再生》等文。第四,从视觉、听觉等多层次体验心灵感觉,如“观察心经”,从佛教经典中找到灵感,但不是去除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执着,而是观察五蕴、体察心理。第五,激发想象力,如“压迫写作”,即是将听到的词汇在短时间内写成语句,并串接成文;利用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图片、或是自拍的录像片段,激发想象灵感的实验;以“我记得、我看见、我梦到、我感到”为引导,串接诗歌,网页传送,会战比赛,点评学习,受他人诗歌激发,再创新诗。第六,接龙写作,“写作轮流转”,以数人一组形成团队,每人写一段,然后给邻近同学接龙,几个故事交错写作;或是集体互动创作,两大学的师生会师见面,抽签决定分组,围成烛光圈,各说心里话、个人经历,根据这些素材,集体讨论编写戏剧脚本提纲,分工写作,再集体讨论修改加工,然后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最后是演出各组剧本,比赛颁奖。由文字的创意叙事实验,跨界转变为舞台剧表演。


《轮流转中的文字感觉》设计了不少灵感创意游戏,有利于引导写作者,叙事训练,实战写作,提升写作创意能力;消化理解抽象的叙事理论如叙事时间、视角、空间、结构等术语;化用后现代叙事学的新理念,包括多声道多角度叙事、互动创作、网络叙事等;涵括了各种文类,体现出跨文类的后现代叙事理念。从激发想象到主题多元,到虚拟互动、现场集体写作,这种写作趣味游戏教程、创作实践,跟董启章的《贝贝的文字冒险》有异曲同工之效。


跨媒介集体整合创意:

《i-城志——我城05跨界创作》


早期香港跨媒介实验作品具有独特的跨界创意,不断激发后来者的灵感。如西西的长篇《我城》是典型的有启发价值的作品,可以变成激发灵感的创作辞典,变成开放的文本。该作呈现出跨媒介叙事的独特性:不仅图文互涉叙事,自创108幅插图,言寓于画,画寓于言;而且从新浪潮现代电影、中国长卷绘画中,取得空间结构叙事的灵感⑯。在《我城》诞生30周年后,2005年,香港艺术中心及Kubrick携手合作主办,打造《i-城志——我城05跨界创作》,即《I-cityFestival 2005》,集合一群年轻艺术家,用话剧、缯本、漫画、小说等形式呈现香港,不仅出版书籍,还制作DVD光盘,茹国烈、李欧梵、陈智德写序,小西、蟾蟾蜍、张历君写回应评论。这是香港本土第一个由政府文艺机构参与策划组织的集体创作计划,也是独特的跨媒介作品。从标题来看,“i-城志”,采用三种语言:i,是现代社会键盘简约主义的反正统英文语法,也是“大我”的反成。“志”,是简体版,反映出文字的一国两制。《我城》催生出作品和读者的互动增殖,使得“我城”故事永不终止。从同一母体中,诞生出同中有异的子体。那么,子体与母体如何互涉?各媒介艺术整合出哪些新意?



“小说的i城”,有潘国灵的中篇《我城05之版本零一》。在人物关系架构上,潘作与西作相映成趣。西西原作创造性地采取多角度的叙事视角、多变的叙事人称、淡化人物关系,形成多声道叙事;潘作将西西笔下子民串烧在一起,另炒出潘氏笔下的家庭谱系:阿果阿发为兄妹,母亲秀秀,阿果女友悠悠,朋友麦快乐,麦快乐爷爷阿北,嫲嫲为白发阿娥。西作叙述阿果与麦快乐相遇,因都穿牛仔裤而成为朋友,建构出和谐的香港民众关系图像。而潘作则借用王家卫电影的邂逅元素,讲述了阿果与麦快乐的三见:第一次在茶餐厅里偶遇,两人交集只是感冒菌的传染,彼此互不认识;第二次,麦快乐做街头问卷调查员,阿果给他做了份问卷;第三次,在五十万人集体上街时,两人都走到天乐里,无意间对了几句话,有点相知感。潘国灵建构出后现代港人图像,彼此隔阂。两代作家虽只相隔三十年,但迥然有变:以前港人关注城籍问题,如今变成沙士流行;以前“日日摊响屋企等米路”的“莫大毛”,变成“双失”,既失学又失业的青年;以前的新式高科武器是电话,如今用手机,在大学课堂里,师生讨论手机的文化意义,思维活跃。在主旨和结构方面,潘作和西作都取消连贯的故事主线,人物众多,线索纷繁,隐喻多多。潘国灵借鉴西西的短篇《浮城志异》,也选取马格列特的超现实主义画作,形成图文互涉,生出新的想象。他还让爱写作的人物悠悠创作,四篇文章,楷体印刷:“悠悠的浮沉之城、眼睛之城、乌鸦之城、口罩之城”。口罩人,是香港近年来的一大特色,在地铁、巴士、街道上,常见口罩人,拒人千里之外,退居自守。西作结尾想象另一美丽新世界;潘作结尾则充满不确定因素,“你们打开一道道城市和人生交错的门,迎向你们的,是意想不到的答案”(第63页)。潘作和西作都叙述日常生活,感受众生相,在反讽中仍不失希望。


“小说的i城”,还有谢晓虹的中篇《我城05之版本零二》。谢作i城叙述,寓言式,意象取自西西原作《我城》第十节“包裹”:一夜之间,城市的行人、浮云、影子、凳子等各式物件都被打包了,即便用剑去割开包裹,它又会自动缝合。谢作反其道而行之,创造出“分裂人、分裂城、分裂纪念日”等意象。阿果分裂成多个,变成阿果们,像美猴王真假难辨。医生的诊断报告说:“有一个你,自你的核心分裂出去”。电视报道最新研究结果,优秀的城市人分裂后,性格会产生一连串的变化:失去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有强烈的怀旧倾向,无端对各种形而上的问题产生好奇,甚至质疑社会既有的信仰与道德观念等。小说还建构了分裂城:“O城”与“i城”对应。在一个深洞前,有很多人排队,引诱更多人进去。原来,里面有一模一样的城市和你,那里不禁止各种破坏和殴斗,那里专门砍杀老人、残障人士以及阿果你等一切没有价值的人。“O城”与“i城”越来越相似,好像“i城”分裂体。“i城”的阿北买下了“O城”的悠悠,整天待在家里的阿北,常常钻进悠悠和女儿们的被窝,还喜欢把她们的头轮流推到墙上去。此处两页内容,排版不同其他的白底黑字,而用黑底白字,这使得骇人故事更显触目惊心。谢作的暴力叙事类于黄碧云小说,揭露人性的恶之花;谢作的荒诞感也类于卡夫卡。谢晓虹建构“分裂”意象,来表达她对世界的扭曲、异化、变形的否定性理解,祈求能唤醒人们的清醒意识,并找到终止血腥和暴虐的合理路径。


“动漫的i城”,有九个动画系列制作成影碟,成为《我城》的流动诗篇。《啷神来声》,开幕镜头是一张猩红的大嘴;然后,大嘴变成海岛,又变回嘴巴;再切换到三张嘴巴刷牙图;接着,一家三口上班、上学;然后吃饭、睡觉、张嘴呼噜,又是嘴唇特写。这个动漫以嘴巴指代人,以嘴巴视角看万物。民以食为天,嘴巴是欲望,能吸进地铁、建筑等万物;嘴巴是罪恶之源:其中有阴暗的电梯、凶杀惊叫、血迹污水,形象隐喻城市物欲横流的图景。在叙事结构上,三段画面基本重复,日夜交替,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凸显庸常日子的单调。但是,三个画面切换节奏越来越快,画面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短,凸显出高速、高效、高压的香港性。作品唯一的亮色在于,小孩赞美母亲的厨艺,让人感到人性的一丝光亮。可是,一家人的简单对话,要分三段场景才说完,活画出港人的快节奏生活,导致交流不畅的慢节奏。《累透社》,整个作品光线黯淡,黑白对比为主。在石屎森林中,一个豆芽般的女孩,在堆积如山的文件前忙碌,被急促的电话铃催魂,在高楼间奔忙,疲于应付。她栽培的鲜花小盆景,是画面中少有的亮色;可惜,这花越养越枯萎。女孩只能在肥皂泡中,看见鲜花的色彩。最后,她不堪重荷,跳高楼自杀。此时镜头别具创意:女孩跳下巨厦顶,往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慢镜中,如纸片般轻盈盘旋⋯⋯跳到一半,突然,手机铃响,她在跳楼间隙,忙不迭地接电话,回复工作任务,灰暗的叙事调子升华出黑色幽默的味道。



在“剧场的i城”方面,7A 班戏剧组创作出《像我这样一个城市》舞台剧,并在“i-city Festival 2005”活动中上演。《i-城志》收录了谭孔文对《我城》的解读,将之称为“香港二十一世纪预(寓)言书”、“香港通胜”。因为,西西让主人公阿果任职于电话公司,预见到了电讯业的发展前景;西西又让人物阿发为天台垃圾写了封信给邻居,这可算是香港文学史上的第一封投诉信,阿发是对公共空间关顾的先锋;西西还让年轻人在公众假期“出外走走”,如今这已经成为生活时尚。 戏剧《天桥上的美人@鱼》的木马说:“好嘅嘢就要hold住(即好东西要撑住)。”“剧场的i城”整个创作意念志在于此。


不管采取小说、绘画、动漫还是戏剧等媒介表现形态,《i-城志》的共通之处在于,从城市切入叙事,再现城市百相。作品整体呈现出众声喧哗、多元混杂的复调特点。朱耀伟教授指出,《i-城志——我城05跨界创作》,标示着“面对新新时代的、更有包容与更有内涵的杂唛”。潘国灵从许冠杰歌中的“莫大毛”,写到我那一代香港人的集体味觉“麦精”,从美国小说《麦田捕手》,写到香港名曲《风继续吹》,为超连结,从流行曲、饮食文化到中外文学,激发每个读者的不同回忆。全书排版体现出跨界特色,附录插“私人图文志”空白页;字体多样与叙事内容匹配;彩页插图,装帧精美,为读图时代的书籍风貌。西西《我城》以年青人视角、轻松欢快的笔调叙事,用另种逻辑述说城市,克服世界日益石头化的进程,克服惰性和不透明性。小西认为:“它更接近布洛克(ErnstBloch)眼中的文学/艺术的功能:乌托邦(Utopia),即现实中种种未被实现的可能性(potentiality)的投射场域”(第171页);张历君则说,西西文字编织的空间“为好几代香港文学读者提供了一片难得的诗意栖居之地”(第176页)。西西《我城》以快乐之眼看香港,麦兜系列与之接近,欢快自嘲、无厘头、搞笑诙谐,虽偶尔叙述无奈,但总体色彩,还是明朗阳光。《我城》发挥了想象功能;《i-城志》发挥了写实功能。《i-城志》接续了西西《我城》之前的荒诞派风格,主体格调灰暗、疲累、惶恐、焦灼、绝望。朱耀伟教授说:“潘国灵仿西西轻快笔触书写,谢晓虹则以超现实沉重调子描画,一轻一重,展现了我城2005。”其实,潘文语调比原作更为反讽,犀利,嬉笑怒骂有王小波文风韵味。《i-城志》图像和视频的整体风格,灰暗扭曲,多为冷色调,物事堆叠杂陈,布满画面,压抑得不给人喘息的空间,低沉愤懑、消极悲观。但不管如何,该作是有益尝试,整合各艺术创作,产生出梅迪奇效应(M edici effect),让不同领域的构想交会,迸发出新火花,《i-城志——我城05跨界创作》为香港跨媒介贡献出新范式。


注释:

①④刘以鬯:《畅谈香港文学》,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第19~22、23~26页。

②刘以鬯主编《香港百年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序》,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第一版。

③袁良骏:《香港小说史》(第1卷),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⑤梁秉钧等编《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103页。

⑥⑦梁秉钧:《书写香港@ 文学故事》,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8年初版,第140~150、101~105页。

⑧秦贤次:《香港文学期刊沧桑录》,台湾《文讯》1985年10月号,总第20期。

⑨[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0页。

⑩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⑪许鹏等著《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⑫《新年感悟N G M ——下一代媒体》,2007年2月16日,

http://blog.sina.com.cn/u/488db0c5010007fv.

⑬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⑭张美君主编《沙巴翁的城市漫游》,红出版2005年版。

⑮跨院校创意写作同学会:《轮流转中的文字感觉》,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

⑯凌逾:《后现代的跨媒介叙事——以西西小说〈我城〉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⑰香港艺术中心及K ubrick:《i-城志——我城05跨界创作》,香港艺术中心出版2005年版,第152页。


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何春桃


往期精彩

学术 | 凌逾:海底无边——论加拿大华裔作家李彦的华人叙事

学术 | 张衡:城市里的“白月光”——评陈柳金的小说三篇

学术 | 凌逾:那一片香气馥郁的文学港湾学术 

学术 | 张玥: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

学术 | 凌逾:小说与电影的可叙述与不可叙述之事——论《色,戒 》的跨媒介叙事

学术 | 徐诗颖:香港青年亚文化之探析——品评电影《香港制造》

凌逾:论西西《飞毡》的网结增殖文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