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刘相宇:“叛逆”的聆听——论刘索拉在《你别无选择》中的听觉感知叙事

刘相宇 跨界经纬 2020-01-18


“叛逆”的聆听——论刘索拉在《你别无选择》中的听觉感知叙事



刘相宇,《“叛逆”的聆听——论刘索拉在<你别无选择>中的听觉感知叙事》,《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1期


       摘要:  在《你别无选择》这部小说中,刘索拉以她敏锐的听觉感知,丰富的听觉蕴积和较高的音乐素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在音乐背景铺垫下的发生在音乐学院的故事。她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融入音乐艺术, 再现了一种先锋性的小说叙述模式,她对听觉感知的追求极大提升和丰富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听觉感知;叙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什么是听觉感知?心理学家贝纳特认为:“我们的感觉世界是以永远变化着的一系列光、色、声、味、触为其特征的。在我们清醒的时间里,大量的、广泛的刺激像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很奇怪的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并没有因此而淹没… …我们像其他动物一样,都特别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适当的信息。” 所以,听觉活动具有主体对外界形式刺激的反应性和对信息的选择性。因此,声音在一定的声场发出并传播开来,作家通过听觉获得主观性的感官体验,再将其描写到文学作品中。在这篇论文中,听觉感知叙事主要指作者将声音描写纳入写作,这意味着作者将音乐声、人声等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叙述整体来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结构、人物、情感、意境、主题的方式。本篇论文选取作家刘索拉及其代表作, 探讨和分析小说中是如何运用乐器之声来完成小说叙事的。



       刘索拉从小受到作为音乐教师的母亲的熏陶而学习中西方音乐,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扎实的音乐基础使她的跨界文学创作深受音乐的影响。她认为自己是一个装着音乐和文学的容器:“一半是文学,一半是音乐。”她的早期作品多以音乐学院为背景,音乐青年为主人公,作品不可避免地被放置在各种声音场景的描绘下。 在刘索拉的音乐观中,她强调的是音乐在力度上的强弱。在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出现刘索拉自己对力度的看法:“不是先生说的那种力度,是我自己的力度,我自己的风格”。 刘索拉十分推崇音乐中的张力和力度,即由强到弱,或者由弱渐强的两极模式。音乐美学中把音乐当做是一种表情艺术。表情指人从面貌或姿态上表达内心情感。



       “音乐的表情指用音响象征或暗示情绪活动。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力度上的强与弱,速度上的激动与平静和节奏上的紧张与松弛。”基于这样的音乐理论, 刘索拉在其早期小说中,多用声音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快慢来配合故事情节和结构的紧张和松弛、激动与平缓。


       在《你别无选择》第一到八节描写了音乐学院无序而杂乱的生活,刘索拉多用烦躁的乐器声音来烘托环境:琴房的噪音,半夜的小号,“像狼一样的嚎叫”。这些声音并不能称为音乐,只能叫做一些杂乱的乐音。这些杂杳的、神经质的、狂乱的乐器之声衬托了音乐青年们苦恼失望、矛盾狂乱和挣扎奋进的生活态度。小说的第一部分故事情节杂乱,人物纷乱出场,但音乐青年目标感不强,小说以烦躁、混乱、拖沓的步调进行着。


       第二部分开始“真的考试来了,恐慌也就变成了平静。一声不响的平静。”第八节到第十二节的平静是短暂的宁静,这是高潮前的蓄势待发,为最后一个部分做铺垫。


       第三部分全部只围绕“国际青年作曲比赛”展开, 情节较为集中。由开始第一部分的烦躁杂乱和第二部分的沉闷压抑转向小说的高潮部分。刘索拉用大量笔墨描写排练钢琴协奏曲时,“竖琴像流水一般洒下来。伴着梦一样的弦乐队,钢琴骤然清晰悦耳,一串流畅委婉的无调性旋律在人耳边延伸。” 这一部分人物的行动更加明确清晰,音乐青年追求音乐的精神更加强烈,更加无畏,更加明朗,展示了音乐青年的青春与活力。在作曲比赛的演奏时,描写了这样的乐曲效果:




       “弦乐队像一群昏天黑地地扑过来的幽灵一样语无伦次地呻吟着。大提琴突然悲哀地反复唱起一句古老的歌谣。”“铜管铺天盖地的扑下来,把所有高山巨石所有参天古树一齐推倒让它们滚落,而那魔鬼似的大提琴仿佛在这大地的毁灭中挣扎,挣扎却又不停地给万物唱那首质朴的古老曲调。” 后面一连串的声音描写更具主观性,更有力度与气势。这一些乐器声压倒了小说开始烦乱、令人发疯的噪音,打破了第二部分压抑的平静。作曲比赛得奖,新的作品正式公演显示了新的乐音胜利了,音乐青年在长期的压抑和反叛中获得了成功 。小说达到高潮点,最后两节在新年晚会和毕业典礼的尾声中,以森森听《莫扎特朱庇特 C 大调交响乐》结尾。这首“清新而健全、充满阳光的音响深深地笼罩着”森森,他感到一种解脱。小说在这样一种轻松的音乐曲调的描写中结束。



       在看似表面松散、混乱的描写中,小说遵循着严谨的逻辑结构。它和声音的描写相映成趣。刘索拉用音乐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张力来展现故事情节和结构的高潮和低谷,紧张和松弛,激动和平静。小说故事情节也就呼应着乐声的描写:开始是烦躁、振聋发聩的噪音,接着是考试前的压抑平静的无声,然后在协奏曲演奏中达到高潮,并在最后的完全释放中结束。刘索拉用较短的篇幅来叙述第一、两部分,把重点放在第三部分,也就是高潮部分。她用乐器声的快与慢的节奏来象征结构的紧张和松弛,用音响的力度来暗示情节的激烈和平静。对张力和力度的追求不仅体现着刘索拉专业的音乐观,也体现了她在小说中的结构观:即是松弛有度,在快与慢、强烈和平静之间相互变化。在金燕对她的采访中,她说道:“听见任何声音都像弹簧一样就冲出去了,永远都是。我说张力,其实就是那种绷着的探索动力。” 刘索拉十分推崇音乐中的张力和力度,即由强到弱,或者由弱渐强的两极模式。因此在其在早期小说中,最常采用的听觉感知叙事就是用声音的声响力度和节奏快慢来配合故事情节和结构的紧张和松弛、激动与平缓,从而达到小说故事情节和声音力度和节奏的高度契合,形成了一种双重叙事。



参考文献:

[1] 贝纳特 . 感觉世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3.

[2] 刘索拉 . 你别无选择 [M].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 2009.

[3] 王次炤 . 音乐美学新论 [M]. 北京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3.

[4] 刘索拉 . 你别无选择 [M].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 2009.

[5] 刘索拉 . 你别无选择 [M].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 2009.

[6] 刘索拉 . 你别无选择 [M]. 北京 : 文汇出版社 ,2005.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婉薇


往期精彩:


学术 | 黄丽兰:跨越藩篱,得现彼岸风景 ——评凌逾新编《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

学术 | 赵毅衡:论元符号

学术 | 凌逾:金庸研究:“雅化”与“俗化”并行

学术 | 傅修延:《论聆察》

学术 | 徐诗颖:试析艾青桂林文化城诗歌创作的“比兴”意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