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博士论文摘要54 | 蔡晓惠: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蔡晓惠 跨界经纬 2021-12-03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

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论文作者:蔡晓惠

指导老师:刘俐俐教授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完成时间:2014年5月


摘要: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现有的身份认同研究从文化、后殖民、流散、性别等多角度切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空间角度对美国华人文学,尤其是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讨论的十分鲜见。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空间理论大力张扬空间的文化政治意义,吸收了地理、社会、政治、建筑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为空间批评切入美国华人文学身份认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阐释空间。


本文首先对空间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并结合美国华人文学这一研究对象讨论了空间理论与身份认同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叙事学对文学文本故事层和话语层的区分,将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分为故事层的空间和话语层的空间:故事层的空间重点关注了文本中的地志空间和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话语层则从语言空间、文体空间和空间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学文本艺术形式如何体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志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往往渗透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趣味,使得地志空间共同参与作家的身份建构并表现作家的认同倾向。论文梳理了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三种模式,即隐喻模式、反讽模式和对比模式。隐喻即作家或人物的身份认同与作品中的的空间建构呈同构关系;而反讽则指身份认同与空间出现悖谬和不协调;对比模式则是通过作品中中美两种空间对比凸显作家的身份认同。唐人街是华裔族群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化空间,通过对唐人街的不同表征方式,华人作家也展现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知。


在美国华人文学的人文空间中,本文重点关注了人际交往空间和文化空间。在美国华人文学人际交往空间中,无论代际关系、同胞关系还是异族交往,人物的身份认同都成为一个重要因子,对人物交往模式和远近亲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面对中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华人作家把对中西文化的体认和感悟付诸于笔下的文化空间呈现,使得文化空间也打上作家身份的烙印。



在美国华人文学的话语层的语言空间,主要包括英语母语书写、英语获得语书写和汉语书写,华人作家的创作语言对作家身份产生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体现着作家的身份追求和自我定位。但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创作语言的选择又在某个层面与作家身份认同相分离。文体空间中,自传体写作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合力造成:其一是主流社会对华裔族群的阅读期待和猎奇心理;其二是华裔作家在主流社会发声、构建华裔身份的内在诉求。弗兰克使用“空间形式”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现代小说文本结构上的特征。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往往契合了华人作家的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诠释。


爱德华·索亚


爱德华·索亚和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消解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提倡杂糅化和对边缘异质因素的包容。美国华人文学在书写特质上具有强烈的“第三空间”色彩,这不仅体现在其创作语言的中英文杂糅上,也体现在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改写上。第三空间因为其强大的包容性为饱受身份困扰的美国华人文学提供了最终的栖身之所。


空间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在美国华人文学的各个层面。不同形式的空间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华人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成为美国华人文学构建和表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美国华文文学;空间形式;身份认同


论文摘要来自知网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谢慧清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董小英:艺术品中的食品

跨界太极学术 | 徐诗颖:论陈残云民国时期小说的人性书写

跨界太极博士论文摘要53 | 韩模永:超文本文学研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