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陈瑞琳教授讲座记录

陈瑞琳 跨界经纬 2021-12-03

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陈瑞琳教授讲座记录


为什么研究北美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有哪些重要作家及作品?这些创作有什么意义?


2018年10月16日下午,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之四十一、校庆85周年系列之一、跨界创意文化系列讲座之四《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在华南师范大学文一栋三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当代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陈瑞琳教授前来讲学。


陈教授曾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高研院特聘研究员,出版多部散文集及学术专著,如《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陈瑞琳文学评论选》等。文学院凌逾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杨挺教授和文学院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记录如下:



同学们好,我今天来到华师,很渴望能和凌逾教授有一个深入的交流,因为她做的跨界研究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我很为她感动。


今天的演讲一方面是学术的,另一方面也与人生经历有关。我相信人的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钱,而是记忆与经历。我出生于1962年,童年时经历了动乱年代,幸运的是后来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包括在座的你们都生活在一个传奇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最眼花缭乱、最措不及手的年代,你们甚至可能没有想到它在怎样改变我们的人生,改变我们的生存轨迹和命运。


在我要讲述北美华文学百年长河之前,先讲一下它的前提。我们的汉语目前拥有十四亿使用者,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远远大于第二位的拥有六亿母语使用者的印地语、乌尔都语,第三位到第五位才是英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大的语种,但是由汉语而诞生的文学并没有在世界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我们有这么好的语言,但我们的文学却无法与之相配,这是我到美国后立志推动汉语文学写作的一个原因。



到美国之后,汉语对于我是故乡、记忆,是精神寄托与梦想。北岛有这样一句话:“我唯一的行李就是汉语。”白先勇说过:“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关于中国的所有记忆。”而汉语就是故乡的一个体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美国,大陆出去的作家基本是没有声音的,大部分是台湾作家出现在各大报纸和各大学校的东亚研究所中。所以当我92年到美国后,就期望能看到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出去的作家能够在北美大地上写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


这一天真被我等到了,90年代初有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开始看到严歌苓、张翎、少君、哈金等很多作家的作品。1999年我在北美最大的一份报纸《侨报》开辟了自己的专栏——北美新移民作家扫描。当时为了将大陆这批作家区别于台湾的留学作家,我们称呼他们为“新移民作家”,2005年,我与作家融融一起编了第一部北美中国大陆作家小说选,这本书被誉为“北美文坛新时代的到来”,即从中国大陆出去的作家终于在北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2006年,我又出版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之后出版了评论集,也为大学编著了很多精选作品集。我特别感到欣慰的是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文学新时代的成长,并成为新移民作家中重要的一员。如果在座的各位关注世界华文文学的话,就会发现北美的华文文学目前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很多的研究者都把目光投向北美地区。



汉语文学虽然已经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莫言,但我们总觉得汉语文学在世界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不能走向世界。比如德国的汉学家顾彬先生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评价就很低,大家都很着急。而我个人认为汉语文学仅仅依靠本国的当代文学作家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一个汉语文学的文坛。我对中国的当代作家有两点看法。第一,大部分都是乡土作家,他们扎根土地,贴近乡村生活,但缺乏城市文学的现代格局;第二,当代作家较少像五四时期的作家那样能够中西文化兼备,现代作家大多读过私塾,受过严格的国学训练,又留过洋,如留日的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周作人、张资平、郁达夫等,留美的作家胡适、冰心、梁实秋、闻一多、林语堂、曹禺等,留欧的有巴金、老舍、徐志摩、陈西瀅等。虽然我们当今的作家也到国外去考察、去调研,但是他的创作精神还是停留在本土文化之中。记得王安忆有一年到聂华苓主持的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去考察,突然恍然大悟,发现很多东西与她想的不一样,回来之后写了《小鲍庄》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这是特例。


所以,我们应该让海外创作与国内创作交融,共同创造汉语文学。我认为海外作家具有他的独特性和自由灵魂,他们笔下的中国与国内作家写得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北美华文文学。此外,当今的世界文坛,移民作家越来越多,很多作家的身份其实非常复杂,比如严歌苓,她在中国写作发表小说,但是拥有美国国籍,又常住欧洲;还有白先勇,严格意义上也应该属于中国作家,但也是旅美作家。所以很多研究台湾文学的学者之后都转向了北美文学研究。



北美华文文学已超过百年历史,出现过几次大的文学浪潮。同治年间,一艘载有三十名统一着装的中国幼童登上轮船挥别祖国,这是官派留学的序幕。除了留学生,最开始到美国去的一部分华人,多是从广东沿海被卖去当苦力的“猪仔”。最早的北美华文文学史诗歌和民谣。值得研究的是在庚子赔款中留美的留学生容闳所写的一本《西学东渐记》,被认为是最早的留学生文学。


在北美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首先是台湾作家掀起的“北美留学生文学”浪潮。60年代的台湾有个口号:“上上上台大,去去去美国”。于是就出现了於梨华、白先勇和欧阳子等作家为代表的“纽约客”系列,当时有十五万台湾学生去美国留学和工作,台湾大学理科学院赴美留学率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这批留学生特别厉害,因为他们饱读了几千年文化传统,受过很好的教育,都是诗书传家,又从大陆到了台湾,所以他们有战乱流离的感受,还有海外中国人对生命的苦难感。这种种的因素让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在创作上的起点非常高。代表作有白先勇的“纽约客”系列,还有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丛甦的《盲猎》,欧阳子的《魔女》《考验》,刘大任的《浮游群落》,张系国的《游子魂》组曲,平路的《玉米田之死》等等。


在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的同时,以旧金山“天使岛诗文”为发轫,后来逐步演变成的“草根文学”也成为美华文学重要的一支,代表人物是黄运基。在研究北美文学的时候,也有人专门研究“金山作家群”。黄运基先生创办了《美华文学》杂志,创办了美华文艺家协会,贡献非常大。



“台湾留学生文学”所表达的主题,是无根的一代,他们比后来的大陆作家心里更痛苦,更多冲突。因为台湾不是他们的家,大陆也不是他们的家,他们又不喜欢美国,大家都知道六十年代美国的排华思潮是很严重的,在那个情况下,他们写出了自己在海外漂泊的动荡,那种生存的困惑,写得非常好。


下面就要讲到北美“新移民文学”掀起的巨波大澜


1978年12月2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有50位中国公费留学生第一次走出国门赴美留学。随后两年留学的人数只接近百人。直到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自费留学的规定,留学大军激增,最后形成百万大军。


随着改革开放的移民浪潮,海外新移民文学开始发生和发展,以北美阵容最为强大。比起上一代台湾的作家,大陆出去的作家显得更敏感、更热情、更不失自我、更具有思辨精神。他们浓缩了两种文化的隔膜期和对话期,在东方文化的坚守中,他们很容易就融入了西方积极精神文明的因子,他们中很快就涌现了一批有实力的创作家和写作人。


1983年12月,苏炜在美国发表了第一篇小说,1984年查建英在上海《小说界》发表了《留美故事》,所以我们认为北美的“新移民文学”最早是从苏炜和查建英开始的。进入九十年代后,1991年的4月,少君在《华夏文章》上发表了第一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1991年10月,《十月》杂志发表了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7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所以这个时期是以曹桂林和周励的这两部作品为代表的。大家都知道《北京人在纽约》拍成的电视剧在当时是万人空巷,周励的《曼哈顿中国女人》猜猜卖了多少本? 这个数字放在现在都不可想象——160万,是一个奇迹!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严歌苓的《海那边》、少君的《人生自白》,张翎的《望月》,沈宁的《美国15年》,陈燕妮的《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刘荒田《美国红尘》、宋晓亮的《无言呐喊》等等一系列作品都开始出现了。所以新移民作家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可以说90年代就奠定了新移民作家的基本局面。


到了21世纪初,海外新移民文学更加向纵深发展,无论是生活的积累还是其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经过了30多年的努力,海外的新移民作家如今正在迈向春华秋实的成熟之季,他们摆脱了以往移民文学的苦难、沉重的成分和对落叶归根的渴望,他们更多的着墨于新一代移民群体和精神上寻求文化融合的渴望。所以,他们在传统和异域文化中嫁接和孕育出一种有别于中国本土文学的作品,成为海外华文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我们进入作家作品的研究。首先来谈谈女作家。当代的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汉语成就是非常高的。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奇怪,甚至会说,我们中国大陆都是以男作家为主,在世界文坛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是以男作家为主。可是,北美的新移民文学则是以女作家为开创风气之先,非常值得关注。


女性作家为什么会率先崛起呢?这可能跟北美的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到北美的大部分人是学理工科的,由于男性作家都需要养家糊口,承担起生存的重力,所以一开始从事写作的男性比较少。而女作家相对来说则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在经济上可以有更多的依靠,因此,女作家的起步比较早。


第二,北美的女性作家起点非常高。她们属于第一代移民,学养背景非常高。比如严歌苓,她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发表过长篇小说,又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又比如张翎,她是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的,还有陈谦,她们都在国内受过很好的教育,所以他们有一种深刻的母国记忆。同时,对世界的新思潮,她们又有一种非常敏感的吸收能力。所以她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非常清醒的“边缘地带”。她们把这两种文化结合得非常好,因此建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写作空间。


我个人认为海外女作家跟男作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女作家们更看重“人”的本源意义,她们更看重“人”在这个世界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在她们的笔下,善于在纷纭复杂的情感世界中再现“人”的冲突和力量。她们的重点是放在“人”上面,她们的作品有一种向“内”看的情感创作特征。比如陈谦的小说,实际上是写灵魂深处的东西,是往里面挖掘的。比如查建英,她的代表作是《丛林下的冰河》,是最早表现大陆留学生海外遭遇的心理挣扎。


在作家作品上,还需要提到的是王周生的《陪读夫人》、张慈的《浪迹美国》、李彦的《嫁得西风》、袁劲梅的《老康的哲学》、施雨的《纽约情人》、吕红的《美国情人》、融融的《夫妻笔记》、宋晓亮的《切割痛苦》、曾晓文的《梦断德克萨斯》、陈谦的《万家灯火》、王琰的《落日》、江岚的《合欢牡丹》、孟悟的《拐点》、枫雨的《套在指上的环》、海云的《冰雹》、刘加蓉的《洛杉矶的中国女人》、汪洋的《洋嫁》、洪梅的《梦在海那边》、梅菁的《纽约绮梦》、伍可娉的《金山伯的女人》、岑岚的《那天边的彩虹》、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秋尘的《时差》、文章的《失贞》、董晶的《七瓣丁香》、张惠雯的《两次相遇》等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家拥有多么强大的阵容,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移民文化展开挑战。


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突出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正面书写异域生活的文化冲突。第二,站在海外的新角度,进行独特的中国书写。对此,我把它归结为:前者是离散的体验,后者是回归的反思。


下面讲讲“离散”。“离散”的“离”是主动的“离”,而不是驱逐的“离”,是主动地离开这个国家,散居在世界各地。“散居”实际上是有意识地跟母国保持一段距离,然后书写中国故事或者是中国以外的故事,所以这是一种文化疏离的体验。


查建英的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疏离之后的种种体验,她的作品就是写边缘化以后的离心力。她有这样一段话:在海外,你会先看到“异”和“隔”(“异”是指不同,“隔”是隔阂),然后你才能看到“同”和“通”(“同”是相同,而“通”与“隔”相对)。 先看到“异”和“隔”,然后看到“同”与“通”,这样一来,你的观察会变得更有质感,更加丰富。她还说,即使你没有变成一个世界主义者,至少你不会是一个狭隘自卑而又自大的民族主义者。外国生活改变的不仅仅是你对外国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你对祖国的看法。



关于严歌苓,我们常说她脱胎换骨生命爆发。严歌苓如果一直待在中国,就不会成为今天的严歌苓。异域生活的切换和重塑,全面地激发了严歌苓潜在的创作才情。关于她的创作,前期比较偏重于表达中西文化冲突,如《少女小渔》《海那边》《倒淌河》《白蛇橙血》,长篇《人寰》《扶桑》《无出路咖啡馆》等。后期开始回归到挑战历史的中国书写,包括《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芳华》等。



关于张翎的创作,早期有《望月》《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后期有《余震》《金山》《阵痛》《流年物语》《劳燕》等。早期的张翎是在《交错的彼岸》中飞旋。在她的笔下,是双向的“突围”,双向的“依归”。从《金山》开始,张翎开始用超越性别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所经受的灾难和疼痛。



女作家周励是一个浴火重生的人,她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里写了自己在大时代所经历的丰富的人生,写文革的风暴,北大荒的磨练,又写了她在异国她乡的拼搏。她的故事不光是她自己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非常神奇的一代人的故事。



关于陈谦的作品,是一直专注在女性世界的内在情感。早期有《爱在无爱的硅谷》,后来写《覆水》《特雷萨的流氓犯》《望断南飞雁》《繁枝》,近年有长篇《无穷尽》,都是借助女性的眼光,写生存的处境和生命的意义。陈谦的作品量不是很多,可是每一篇出来都有一种根本性的对灵魂的拷问。


袁劲梅的作品是“小说里的历史和哲学”,她有《忠臣逆子》《九九归一》《罗坎村》《青门里志》等。这个作家非常棒,她是一个哲学教授,所以她写小说是从哲学的层面来思考。她特别喜欢反思我们的文化中那种群体主义的极端和愚昧,对历史是有批判的。


施玮是一个诗人,也是小说家、画家。她是个神学宗教博士,主张“灵性文学”。除了诗集,她还有长篇小说《世家美眷》《放逐伊甸》《红墙白玉兰》《叛教者》等。她也是特别善于写女性的历史命运的,《世家美眷》就是写她们家几代女人的故事,《放逐伊甸》是写她自己的故事,《叛教者》是写宗教界所发生的历史悲剧。


施雨曾经是一个医生,后来弃医从文,她写了两部长篇,都是写美国医院里的故事,其中的一部是《刀锋下的盲点》,写的是中国医生在美国医院里面临不平等遭遇时的抗争。


李彦是一位双语作家,她出道比较早,长篇小说《红浮萍》最早是用英文写的,后来译成中文,她同时也写中文小说,如《嫁得西风》。她一直是站在双语世界的角度去创作的。


曾晓文的小说则特别善于写移民的沧桑,她的《梦断德克萨斯》是写她在德州经营餐馆时的坎坷经历。此外还有《夜还年轻》《移民岁月》,小说集《重瓣女人花》《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爱不动了》等。


此外,女作家江岚、融融、王琰等作家的作品都很有特色,时间关系不能展开了。还有一位70后作家张惠雯,也是我非常欣赏的短篇小说家,她的小说非常迷人,充满了诗意的发现。喜欢写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有人称她是心理现实主义。


下面我来介绍一些北美的男性作家。


整体上看,男性作家都很喜欢写燕赵悲歌,走进历史的隐秘角落,去发现那些春秋传奇故事。


首先来看一下“挑战者哈金”。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挑战者呢,因为他是一个希望向现实和历史进行挑战的作家,因此他得到了美国的三大文学奖。他得到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品叫《等待》,英文叫《Waiting》,等待什么呢?一个非常普通又很荒诞的故事。



卢新华,一个思想型的作家。1978年他在复旦大学上学的时候就写下小说《伤痕》。出国之后经历了非常奇特的故事,比如到赌场去当发牌员。此间他写了《紫禁女》《伤魂》《财富如水》等,都是相当深刻的思考。


少君,关于他的第一篇评论是我写的,那篇《网上走来一少君》在网上被转载了百万次。我感觉他是这个时代的乱世才子,他的《人生自白》写了一百位海外中国人的故事,当年在《达拉斯时报》上连载,影响非常大。


陈河,一位“历史的刺探者”。出国前是温州作协的主席,在他经商的过程中,有一天被歹徒绑架了,几乎都快没命了,就是靠着对文学的信念活过来。现在他上百万的生意都不要了,专心写作。他的作品特别多,代表作有《致命的远行》《沙捞越战事》《红白黑》《布偶》《在暗夜中欢笑》《甲骨时光》《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曾获得郁达夫小说奖。我特别喜欢他的《怡保之夜》,写那些隐秘在历史深处的故事。



“历史的还原者”沈宁,80年代就到美国留学了,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有《美国十五年》《战争地带》《商业眼》《点击美国中小学教育》《美军教官笔记》《百世门风》等。除了纪实文学,他的传记文学作品《唢呐烟尘》更是为中国的百年沧桑作证,是一个民国历史的还原者。


加拿大作家薛忆沩,在北美的评价很高。他所在的蒙特利尔城的英文报纸曾经用几个版的篇幅专门报道他的创作。他的作品有《流动的房间》《不肯离去的海豚》《出租车司机》《首站告捷》等。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是一个现代主义色彩很浓的作家。


纽约作家陈九,他的小说很有“京韵”,丰富的人生经历,真诚的嬉笑怒骂,侠骨柔肠的阳刚之美,构成了陈九小说的独具魅力。已出版小说选集《纽约有个田翠莲》《挫指柔》和散文随笔集《纽约第三只眼》等,小说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具有史诗般的内涵和气韵。


此外,美国西海岸的叶周、范迁、沙石、黄宗之、程宝林、王性初,加拿大的孙博、郑南川等,他们的小说作品都独具一格,无法展开一一细数。


另外还有散文大家刘荒田、张宗子、朱琦、林楠等,创作成就均相当可观。


最后要说的,是请大家关注一下移民文学。移民文学在未来的世界文坛将会越来越重要。最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英国的石黑一雄,就是日本移民,印度裔作家奈保尔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移民作家。随着人类的移动,移民文学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潮流。因为移民是人类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人类发展的大周期往往是由于移民浪潮的推动。希望你们在座的年轻人,在研究当代汉语文学的同时,关注一下海外的移民文学,让我们的汉语文学通过海内海外的交流,能够在世界文坛上拥有一席之地。


录音整理:丁一、邓媛、夏婉琦、谢慧清、李婉薇、蒋迪、李雯苑、刘春芬、陈丽妃

摄影:刘玲

组织:刘倍辰

整合:陈瑞琳、凌逾、霍超群、林兰英、张玥


责任编辑:丁一


往期精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