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彥火:我與養父

彥火 跨界经纬 2021-12-04



我與養父

 (中國香港) 彥火


 刊于香港2018年《文综》冬季号



作者简介:

彦火本名潘耀明,笔名彦火。《明报月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并兼任联会主办《文综》杂志社社长及总编辑,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世界花踪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香港大学金庸基金委员会委员、香港岭南大学语文委员会顾问及香港特区艺术发展局顾问,国务院侨办特聘海外顾问等等。出版著作三十多种,策划出版《海外文丛》(选入海外华文作家40位)《二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选入作家20位)《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入选作家50位)等等。


一、父親與派克墨水筆

我有二個父親三個母親。


第一個父親是在閩南家鄉的親生父親,另一個是在菲律賓的養父。我的第一個父親在我出生之前逝世。我的母親年屆四十歲高齡才生我,大抵認為我剋父──是不祥之物,便把我賣給外鄉的一個菲律賓的僑眷。


我現實生活中的父親,只有養父一個,以下我寫的父親也是指養父而已──


屈指一算,父親已去逝三十三個年頭。歲月倥傯,雜務纏身,彷彿間離我上次去拜祭父親的時間,也有二十年了。但對父親的思念,卻沒有因為時間的遞增而稍減,反而日益濃厚,待到這一天,壓迫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想,我無論如何應該抽暇去遙遠的州府(閩南語,偏遠山區小鎮)憑弔一下久違的父親。所以特地向公司拿了幾天假期,跑一趟菲律賓。


父親十二歲時被他叔伯帶到菲律賓做零活,自此後長年累月在菲律賓打工、生活,二十歲出頭返家鄉討了養母,小住個把月便返菲。世局波譎雲詭,後來中國解放,韓戰、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全面封鎖,套養母的話是「交通斷了」,自此父母兩地相隔,直到五十年代後期父親才申請我們到香港。


期間因菲律賓政府實行菲化政策,為了在菲做小本生意,父親在菲律賓娶了番母(閩南語,意喻菲律賓土籍女子)。


我與養母一直相依為命。一九五七年輾轉來到香港,父親跑來香港探我們也不過七八次。父親在生的時候,我與養母偶爾也到過菲律賓去探親。每次相聚也不過個把星期,所以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父親恍惚是來自另一個世界,有點虛幻。


長留我記憶中最鬱亮的印象,是父親送我那一根粗大派克墨水筆。


那是我從閩南家鄉來到這個蕞爾小島不久擁有的第一枝派克筆。



上世紀五○年代,香港市面最流行、也是最時髦的是手指般粗、黑地滾金邊筒的派克墨水筆。


我的第一枝派克筆,是父親從菲律賓給我捎來的。


父親是文盲,雖然他會打算盤,又會做生意,卻連「大」字也不會寫(他的口頭禪)。


寫字當然要用筆,寫好字用好筆,是言之成理的事。


結果,在新年,十歲的我收到父親的禮物──一枝派克墨水筆。


我打從懂得寫字開始,便沒有好好地練過字。一旦握着一枝名牌筆,大抵是心情緊張之故,手顫得巍巍乎,寫出的字更歪三倒四了。


父親從來不看我寫字,我也從來沒有告訴他我用上派克筆之後字寫得不好。他是以為會寫得好的。


有一次,他還向朋友誇耀他買了一枝好筆給我。


這枝筆最終的命途怎麼樣了,我恁地記不起。以我的習慣,我是捨不得丟舊物。只要是我觸過、撫摸過,油然有一種感情在,丟掉舊物,彷彿丟掉一份感情,總是依依。


使我感到愧疚的是,雖然年幼的我便能用上名牌筆,我的字還是依然的不長進。這一點,我是始終沒有告訴過父親的。爾後,我一直不再用名筆寫字。


不少寫稿的朋友不用名牌筆寫稿,是因為稿費低的緣故吧。


名牌筆的意義是用來給大班簽名或佩在身上,作為身份的象徵。我之不用名牌筆,是我拿上名牌筆便有一份心理的壓力。



我曾收到一些朋友餽贈的名筆如刁彭、萬寶龍等,我是毫不猶疑地轉送給朋友。我較早用的是斑馬圓珠筆,當初是兩毫子一枝;後來水筆面世後,便一直用雜牌細水筆。這都是最廉價、卻最頂用的筆。


二、一角斜陽 不分古今

                  

三十年來,我用廉價筆塗塗寫寫,出版了二十多本集子。

 

這一點,我也是始終沒有告訴過父親的。

 

許多年了,有一天在菲律賓南部小海島與父親敘晤,看到父親灰白的鬢髮和滿臉的皺紋,情狀如老舊派克筆滿佈金邊的條條坑坑,便戰戰兢兢地想起父親給我的筆。

 

船臨啟綻了,送船的父親戴着一頂草帽,微駝着腰,一逕地向我揮手。

 

我的視線模糊了:父親的身影漸遠漸小……

 

我發現雙眼也濕濡了。我因而曾下決心要告訴他送我派克筆和我寫字的事。

 

三十年前,最後一次見到父親。父親因中風躺在宿霧(Cebu)醫院的病床上,鼻孔插着兩條輸送葡萄糖水的管子。

 

彼情彼景下,我已忘記我要告訴父親的事。

 

又有一個年頭,老遠跑到那個小海島去拜祭父親的墳墓,我在上墳香的時候,終於告訴他,我沒有用他給我的派克筆寫好字,而且我還用廉價筆塗了二十幾本集子。


 

又過了好幾年,我坐在書桌旁,用廉價的水筆寫了這篇小文,獻給在天國的目不識丁的父親。 

 

逾四分之一世紀過去了,我發現,我對此一直未能釋懷。

 

這就是為什麼我最近又再跑一趟菲律賓。

 

父親住在一個小島上,英文名叫Palompon,我自己翻譯成「拔琅邦」,是禮智省(Leyte)一個小鎮。

 

早年香港到宿霧沒有直航機。從香港去拔琅邦首途要先取道首都馬尼拉,再轉機到第二大城市宿霧,然後再在宿霧碼頭乘一夜船,翌天凌晨五時許才到埗。

 

由宿霧赴拔琅邦是客貨兩用船。分樓上和樓下兩層。上層放置一排排帆布床,樓下主要載貨,從宿霧辦的貨物是五光十色,從糖果、油鹽、柴米到化妝品、針線,從拔琅邦去程則是椰乾、木材、山貨、乾貨等。

 

我們大約在晚上八時許上船,船要在十時許開。

 

船上沒有空調。登船要帶備一把扇子,船未開很翳熱。扇子在這個時候大派用途。

 

船啟錨,船員把懸在船舷的帆布放下,海風往往把帆布颳得獵獵作響,令人難以安寐。

 

當年乘搭這種客輪時,還不知有風險,直到多年前弟婦與大侄女乘搭的客輪,在途中遇到強烈的風暴,整艘客輪沉沒,全船連弟婦三百多人罹難,才知道這一程夜航的險讞。 


 

想起老母親對我說,父親因是文盲,所以特地跑那麼遙遠的小島去尋活,不禁黯然。

 

我這一次從宿霧到拔琅邦也有多一項選擇,可以從宿霧乘搭二個多小時快船到另一個城市旺木(Ormolc),再由旺木乘搭二個多小時的麵包車去拔琅邦。

 

至於赴拔琅邦的客輪趨現代化,上層有雙架床,有裝設空調的商務艙。這次我來回選擇了不同的途徑,但是,每登上客輪,想起弟婦與大侄女的慘死,便心有戚戚然。

 

我去程選擇取道旺木,上午十一時許在宿霧起程。因在旺木呆了兩個多小時,到傍晚才到拔琅邦。

 

眼下的拔琅邦已情非昔日。過去只有一條塵揚的主街道,現在已是多了好幾條大街,熙熙攘攘,街上擠滿了三輪車。

 

三、拐杖也生長 

                      

菲律賓有千島之國美稱。她由浮泛着太平洋上七千個小島組成的。每個小島嶼,都有美麗的海岸線,有黛綠色的山巒,海天一色的湛藍和深翡翠色的山,在晨曦和晚霞中,蔚成一幀瑰麗水彩畫,詭奇而美致。

 

其實,深入菲律賓的腹地,是大異其趣的。這裏民風淳樸,景致幽雅,尤其是一些閩南人稱之為「州府」的山頂,大都是在蓊蓊郁郁的椰樹簇擁之中,一條塵揚的泥沙路,傍着幾爿唐人舖頭或菲人舖頭,四邊作扇形分布的是櫛仔厝。而鎮頭鎮尾大都枕着一泓湛碧海灣和婆娑的的椰樹林。

 

徜徉在這樣的一個小天地,紛繁的鬧市聲已漸遠去,放眼是藍天碧海和蕉風椰雨。你可以撒開雙腿在軟綿綿的沙灘留下紛杳的足印,或在滄波白浪間載浮載沉,渴了可以嚐到剛從椰樹摘下的沁人入肺的鮮椰子汁,餓了可以大啖甜濃的菠蘿蜜。

 

菲律賓是火山地帶,泥土黑肥,雨水充沛。父親說,上天對菲人太好了,在菲律賓隨便插一枝拐杖也能生長。這未免誇大其詞,但是菲律賓的天然資源之豐厚,卻是不爭的事實。

 

菲律賓地屬熱帶,白天火傘高張,熱氣迫人,但是每天的傍晚都會下一場驟雨,暑熱盡清,晚上涼快得多了。


 

菲人種植十方簡便,有點「刀耕火耨」味道,放一把火燒掉雜草,便可以下種,因每天傍晚都有天然雨水灌溉,不必太多費心照拂,便可以坐待收成了。

 

菲律賓華人大都是早年閩南山區遷徙過來的。閩南大多是石頭山,土壤呈赤紅色,只合植種植地瓜、芋頭等粗糧,還經常鬧饑荒。

 

菲律賓華人的奮鬥精神,恍如菲島孤高卓絕的椰樹,足迹遍及浮泛在太平洋的七千個大小島嶼,從繁華的大都市到窮鄉僻壤,都有一頁他們用血和汗澆鑄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老父在那個有點荒涼的小鎮拔琅邦落腳,前後歷經一甲子的歲月。

 

記憶中,這裏沒有酒樓,只有「饅頭爐」(麵包店);沒有夜總會、舞廳,只有露天的民間舞會;這裏沒有電影院,只有有限的幾架電視機收看來自馬尼拉、宿霧的電視節目。這裏的娛樂場所,只有一間簡陋的鬥雞場。

 

這裏沒有城市慣有的繁華、現代化,卻有自然的淳樸的村野風味。

 

都市的人很難想像可以在這裏呆下一輩子,但老父卻心安理得地渡過他的青少年、中年、直至老去。

 

熬到滿頭白髮的老父,從來沒有想到離開這塊土地,他將全部的青春獻給異國的土地。

 

他也來過香港好幾趟,但繁華的都市生活,卻使他感到不安和困擾。他寧願跑回到老遠的地方,在現代文明的背後去過其怡然自得的生活,去頤養晚年,他的生活簡單而寧靜,但,他卻沒有現代人的苦惱!

 

在菲律賓偏遠的小鎮,父親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天入黑就關舖。關舖還是用土法,用一塊木板插在門檻的凹位上,然後用木栓帶上,再掛上一個笨重的大銅鎖。老父每晚在四周小心視察一番後,便由後門出來,後門也是用木條和銅鎖嚴嚴實實地五花大綁的。

 

這樣經過一番嚴密的保安措施後,老父便戴上草帽,手握一支四節長的大電筒,帶領一家大小回到鄰街的住宅休息。


 

這是記憶中與父親同在一框框難以磨滅的景觀。

                   

四、 一簾褪色的夢

                                             

這一次菲律賓之行,恰逢初夏,到了菲律賓偏遠的小鎮拔琅邦,已是暮色蒼茫的時分了。

 

離我上次到這個小鎮,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小鎮已起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人口遞增了三倍,從二萬人增加到六萬人,眼下繁華了、熱鬧了,過去難得聞見的汽笛聲,已是隨時可聞,市聲繁囂喧鬧,已不復舊貌了。

 

我惦記着父親精心興建的那幢二層高紅磚加木板建的大宅。父親的舊宅,在那個年代可說是拔琅邦地標式的建築,遠近可見。拔琅邦過去幾乎清一色是板房,一遇颳風或火災,難免遭殃,只有父親富有中國式建築風格的大宅,堅實牢固,像老父那一輩人,從歲月風霜安然中跨越過來。

 

我甫抵埗便急不及待地直奔那裏。

 

到了父親舊宅,才發現已面目全非:圍牆拆掉,地下的花圃已夷平,原是地下的車房變成大侄兒的電腦維修店舖。只有那一條通向二樓的迴形扶梯倖存下來。甫踏足,足底下梯級仍然發出依舊的無助呻吟,也只有這一樓梯聲,才讓我恍惚穿過歲月的隧道,視簾浮現出與父親飯後共話桑麻的情景──

 

一家子用過晚飯後,一般時間還很早,大抵是六時半到七時的光景,這時香港人正在下班,或匆忙地趕回家中。老父則喜歡到露台上納涼,半躺坐在籐椅,剔着牙,或者扇着大蒲扇,泡一杯茶,閒話家常。



我與老父對坐着,架起二郎腿,手握一杯濃茶,悠閒地傾談老父的童年生活和上一輩華人在菲島的奮鬥史。

 

他沙澀的聲音和着夜風,和着露台下花園冉冉而來的花香,聽來不但不使人煩膩,而且就像一支裊裊的夜曲,使我感到難言的美妙和醰然的醺意。

 

都市的俗囂,全被撂下在身後。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才感到我是我,我的思想,我的身體都是屬於自己,再不受紛紛攘攘外界的分擾。

 

這種樂趣,是都市人所闕如的。

 

爾今,二十年後我重返舊宅,露台已堆滿瓦礫。

 

弟弟說,房子太老舊了,正在修建中,但是我的思緒仍然凝鏡在古舊的印記中,楞然回不過神來。

 

二樓臥室過道的牆上,原來懸掛着合家照已不見了,只懸掛着父親和早逝弟婦的獨照,伶仃、孤單、蒼涼!

 

我不敢久留,讓弟弟帶我到一家臨近海灘的家庭式小客棧下榻。此時天際曳下最後一抹幽異的晚霞,恍如一簾褪色的夢。

 

我有點激動地對弟弟說,翌日清早去拜祭父親。

 

父親以天主教儀式入殮的。菲律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是信奉天主教,從呱呱墜地開始到死亡,都以天主教儀式進行。目不識丁的父親只有入鄉隨俗。

 

我請Vivian──弟弟新娶的太太,翌天準備好白蠟燭和一束鮮花。弟婦說不易買到鮮花。我有點專橫地對她說,沒有鮮花不成!想到如果父親舊宅的花圃沒有除掉,便垂手可摘,不免有點忿忿。


 

翌早弟弟開一輛破舊的私家車來接載我去墳場。

 

天主教是奉行土葬,過去父親的墓是獨立一方的,三邊有圍牆,只有上方沒有天蓋,據說是當地政府不允許,不免常年累月日曬雨淋。

 

對此,我一直忐忑不安。

 

到現場一看,委實給嚇了一大跳。父親的墓地已被移入一個密密麻麻的公眾墳場,一格格長方形墓,像一口口棺木,上下疊放着,父親被壓在下格,令人感到壓迫感。

 

我無奈地點燃三支預先準備的白蠟燭,插上鮮花,不禁澘然掉下兩行眼淚。弟弟安慰我說,待舊宅修好後,會把父親的墓地遷到舊宅安放,我才略為釋懷。

 

五、「在富能貧」的「番客」

                                                  

月前,與香港無線電視台監製和導演潘嘉德兄茶敘,聊起菲律賓的老父。他表示,他有一個強烈的心願,就是拍一套《過番》的電視劇,我大表贊同。


「過番」是閩南語。「番」是番邦(異國的俗稱),「過番」意喻到異國覓生。


潘嘉德是我的鄉里,他的父母兄弟都是菲律賓華僑。他的父母打從年輕開始便往菲律賓尋活計,在那裡打拚大半生,並在那裡終老。


他的父母在菲島兢兢業業,勤奮謀生,長年積蓄下來的血汗錢,匯寄到閩南家鄉南安,捐助文教事業,還在鄉下興建一座古色古香美輪美奐大厝,聞名遐邇。鄉親提起「用箱叔」(潘嘉德父親的暱稱),無不豎起大拇指。



我每趟去探望老父,途次馬尼拉,都會在用箱叔馬尼拉家落腳。不知者,準會以為對家鄉慷慨捐輸、建大宅的用箱叔,在菲律賓是「養番狗,住洋樓」──過奢華的生活的。


其實不然,用箱叔雖然在馬尼拉經營雜貨店,一家子卻住在馬尼拉老區的一幢有點破舊二層式的板房。


用箱叔為人低調,作風樸實,生活節儉,與老父一樣,上身長年穿短袖的內衣汗衫,下身穿一條老舊的短褲,雙足踢一雙舊拖鞋。只有在喜慶日子或過年過節,才外加一件恤衫,「居豐行儉,在富能貧」,正是唐朝大官房玄齡說的境界。


老華僑雖然讀書不多,但他們卻深諳「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曾國藩語)的道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和心性:「過番」不是來享受,而是來賺錢養家,福蔭鄉梓後代的,所以他們都是死命幹活,省吃儉用,整個心思都放在家鄉和下一代身上。


老父十二歲開始,便離鄉背井,遠涉菲律賓。僑居菲島近四分之三世紀的他有一句口頭禪:「我是喝家鄉的水長大的。」


誠然,在父親的身上流淌華胄的血,他像其他老華僑一樣,雖入籍外國,卻有點「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味道。


在近七十個春秋菲島生活,他學曉一口漂亮的「大家樂」(菲律賓的國語),熟稔菲人的風土人情,擅於與菲人打交道,但他卻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華人。


他經常說,華人所以能夠在菲島立足,是全靠勤奮和節儉。


相反地,菲人大都抱「今天有錢今天花」的即時行樂心態的。



老父重複他許多同輩人的人生軌跡:年少拚命幹活,胼手胝足積蓄了一筆錢,返家鄉討媳婦,然後再返到菲島打拚,把攢到的錢,輾轉匯到內地。


老父也曾寄錢到鄉下起屋。但他與其他華人不同的心態是,他只有一個與菲律賓女子誕生的孩子。說穿了,我不過是一個養子。所以他早年的心思都放在弟弟身上。


弟弟是「出示仔」(閩語,指在異國出生的華裔青年),也是受寵的一群。「出示仔」意喻父母有一定家底,他們不用像父母那樣為生活打拚,過比土籍年青人更優越的生活。


菲島老一輩華僑與年輕一代的出示仔之間,可以說是咫尺天涯,前者大都葆有很多中國傳統的精神,後者大都予以揚棄,尤其是在大都市,出示仔的行止直追香港的時代青年,只有在小鎮或山區,仍能尋到華人特有的那份樸真和情致。

 

六、不帶走什麼,卻遺下許多

 

在老父那個小山鎮,出示仔與菲律賓青年的相處,可說水乳交融。他們與父輩迥異,大都認同當地的文化,融入當地的社會。不少出示仔與土籍菲律賓的年輕人一樣,喜歡彈結他、唱歌、跳舞。

 

在這個小鎮,在年輕的社交生活中,最受曯目的,莫如每逢節日,他們推選一個年輕貌美的菲律賓女郎做歌后,並把歌后打扮得花枝招展,讓她坐在一輛敞蓬的小吉普車上,下面簇擁着姹紫嫣紅的鮮花。

 

吉普車的車頭還裝有一個大喇叭,播放着悅耳的音樂,車子向遠近各個小村落進發,宣布歌舞大會的日期、時間、地點。

 

一般歌舞大會大抵安排在周末的晚上,地點是在一個露天曠地。


 

一旦暮色四合,青年男女紛紛湧到會場,大都是儷影雙雙,載歌載舞。

 

年輕人,尤其是生活在赤道線上的年輕人,是熱情奔放的,他們的歌和舞都是又勁又熱的,恍惚一團火球,令人心旌蕩漾。

 

這種場合,是年輕人最好的鑄情之地。

 

寵愛集於一身的出示仔──弟弟因沒學好華文和華語,所以性格和生活作風更傾向於菲人,父親也慣着他,所以在生活習慣和待人處事與華人傳統更是大相逕庭。

 

父親每月匯錢給後來移居香港的我與養母很有限,以至文盲的母親要到工廠去「剪線頭」,我則要利用周末穿塑膠花、鉗拉鍊頭賺零用,幫補學費。但在山區生活的弟弟,幾乎年年都換一輛新車。這是養母一直感到悻悻不平的事。

 

直到父親臨終的前二年,他有一次來港探望我們,倏地若有所悟向我們表示,弟弟太揮霍了,以後要多匯點錢來香港。

 

當時我已出來社會工作,母親也不必去工廠打工了。不知什麼原因,當時我聽罷百感交集,眸子也濕濡了。

 

二年後,父親身故,文盲的父親沒立下任何遺囑,弟弟承繼了父親的所有財產。

 

我在送殯後,向弟弟表示,我別無所求,就希望他每月寄點錢給養母,也是父親臨終的一點心願,他口頭承諾了,卻沒有實現。

 

不久,父親留下的兩個店舖和貨倉發生了大火,最終化成瓦礫,還因有幾個店員被燒死而被死者家屬索取巨額賠償,……之後賢淑的弟婦(她是傳統華人家庭出身,婚後不僅相夫教子,還兼顧店舖生意,溫文和靄)及大侄女搭船從宿霧返拔琅邦途中遇風暴而歿……。

 

在短短幾年間,不幸接踵發生在弟弟身上,令人唏噓不已。

 

多年前,當我與弟弟再次見面時,原是翩翩風度的他,已是一頭白髮,滿臉風霜、老態畢呈了!與當年紈絝子弟的飛揚,竟有天淵之別。他表示,他想種菜維生,後來我匯了一筆錢給他,他卻用了這筆錢再娶親。

 

此後他終於得面對現實、過着腳踏實地的生活了。他與已歿的前妻生下的三個孩子都長大了,而且成材,各有所長,對他也孝順。

 

不管怎樣,父親是不凡的。他與他的叔輩,大都是文盲和文化水平較低的人,所以不敢在大城市落腳,跑到遙遠的山區覓活,並在那裏落地生根。

 

父親往往有點自豪地稱,「大」字也不認得的他,卻能把算盤打得滴溜溜響,意喻他數口很精,最終一步一個腳印建立他的家業(事業)。

 

像其他老一輩華人一樣,父親從年輕到老去,不帶走什麼,卻遺下許多許多──僑居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他們的一份血汗;家鄉的興旺,有他們一份貢獻!……


 

我的父親和父輩這一代海外華人,只是一群小人物,他們沒有建立什麼豐功偉績,只是一個愛鄉愛國的腳踏實地、勤勤奮奮的凡人,從現代社會的商品價值來衡量,他們是落伍於時代的人,他們沒有像時人那樣急功近利,但我敢說,他們是一群有着美麗品質的人。

 

我今天如實地寫出來,只是服膺薩特的說法:「美的價值就是以某種方式包含着倫理的東西,並必定把它表現出來。」   

                        

                                  2018年5月脫稿


附录一:潘耀明行迹暨著作年表


1947年2月15日,生于晋江大罗溪翁山乡三合田当村赖姓农家。

 

1949年,因家庭贫困,被卖给后来的养母,易姓“潘”。

 

1957年,在湖内村完斋小学,接受启蒙教育。一年级未读完,下南洋到菲律宾的养父把妻子和儿子从福建南安贫瘠的山村,申请到了大都市香港。

 

1958年,由于香港学校规定十岁要读三年级,到香港后直接跳到三年级。先入读福建中学,数学不过关,后留级,改读建全小学。

 

1960年,小学五年级时,在《青年乐园》(创刊于1956年4月14日的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换得了两块钱。


 

1958至1964年,经常到西营盘高街市政局图书馆(免费)借阅,或到真光戏院附近小书摊花一两毛钱借书。开始读四大名著和金庸(1955年开始武侠小说创作)、古龙(1960年前后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的武侠小说。升入汉华中学(1945年创校,座落港岛东小西湾,全新的一条龙直资中小学。),兴趣转到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中崛起的作家和作品,通读了巴金,崇拜鲁迅,痴迷沈从文,并读徐志摩、朱自清、丁玲、卞之琳等作品。

 

1965年,中学三年级,与同学创办“豪志文社”,以油墨刊印《豪志月刊》,作主编。

 

1966年,十九岁,中学毕业,进入《正午报》,做见习校对。校对马经、狗表。

 

1967年,5月,发生“香港暴动”。凭借危险中的采访,升为《正午报》见习记者、记者,助理编辑、编辑。期间结识在《正午报》写专栏的曹聚仁先生,并在曹先生勉励与启发下,开始作家研究。

 

1969年,与养母搬离西营盘,搬进西环一个福建人聚居区。同年,回故乡泉州看望生母。



1971年,与颜惠贞赴内地旅行结婚。

 

1972年,港青出版社出版《中国名胜纪游》;同年,生母离世。

 

1975年《正午报》停办,参与筹办《风光画报》,任督印人兼编辑。  

 

1976年6月,在菲律宾遭遇特大飓风“奥加”,被暴风雨困在碧瑶四天四夜;11月,访中山翠亨村。

 

1977年,负责《海洋文艺》编辑工作。同时以“彦火”为笔名撰写四个报刊专栏,“佳作迭出,文名日噪”。

 

1978年夏,任《海洋文艺》执行编辑,应国务院廖承志邀请,参与蓝真先生率领的香港文化、出版代表团访问内地,由当时港澳办主任廖承志接见;拜访艾青、高瑛夫妇。在某诗歌朗诵会上认识臧克家。是年除夕,在菲律宾与养父共度。

 

1979年2月,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大地驰笔》;5月,香港上海书店出版《枫桦集》。秋,与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萧滋在香港接待了中国开放后第一批出国作家,他们是受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萧干和毕朔望。

 

1980年2月,32岁生日,妻子颜惠贞抄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儿》相赠;5月,由昭明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风貌》;秋,笔访端木蕻良;秋,应“美国国际交流总处”邀请,赴美国参观访问,并于美国西岸柏克来陈若曦家中采访陈若曦;秋,赴闽参加文学活动,《海洋文艺》停刊,调去香港三联书店作编辑部副主任,参与筹办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社;8月底,在香港招待王蒙。是年,经艾青和萧乾推荐加入中国作协;被选为福建省作家协会理事。

 

1981年,1月4日,在太古城家中接待王蒙并与之对谈,成文《与小说家王蒙对谈》;4月4日,在冰心寓所访问冰心,成文《冰心的岁月:生命从80岁开始》;4月5日,在北京华侨大厦访问科幻小说作家郑文光,成文《SF作家郑文光与SF小说》;4月6日,在钱锺书家中成功访问钱锺书,是钱锺书公开接受的唯一访问;4月7日,在北京曹禺寓所访问曹禺,成文《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谈》;4月上旬,在上海华东医院拜访作家柯灵,后成文《卅年一觉银坛梦的柯灵》;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枫杨与野草的歌》,收录作者本年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61篇散文,计15万字;10月,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游记散文集《醉人的旅程》,该书是“旅伴丛书”之一;初秋,从爱荷华赴芝加哥时,因热恋中的妻舅忘记接机,流落小客栈。


 

1982年,1月,赴新加坡参加第一届国际华人文艺营活动;3月,在《文艺报》发表文章《浅谈旅游文学》;4月3日,在广州陆军医院访问张洁,成文《揭开张洁的谜——访问张洁》;5月21日,在香港华国酒店采访作家于梨华和丈夫(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欧立文),成文《于梨华与留学生文学》;8月,由昭明出版社出版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风貌续编》;8月28日,赴美国参加由聂华苓主持的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29日与聂华苓对谈,成文《聂华苓的故事》; 9月1日,在爱荷华招待所采访王亚平;9月7日下午,在美国爱荷华五月花公寓访问陈白尘,成文《云梦断忆——陈白尘创作经验及其他》;9月16,在芝加哥许达然寓所采访华裔作家许达然,成文《现代的、民族的许达然》;9月17日,在许达然寓所采访作家杨逵;9月17日下午,在芝加哥大学中文系里李欧梵办公司采访李欧梵教授;9月28日,在美国New-haven刘铁柱家采访诗人郑愁予;10月8日,在洛杉矶张错寓所拜访张错教授和李黎,成文《醉里挑灯看剑话张错》及其他访谈文字;10月12日,于美国西岸柏克来陈若曦家中第二次采访陈若曦。是年,与第一次来港的铁凝认识;在台湾“临时勘乱条例”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协助柏杨、张香华伉俪,为他们策划的《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组稿;秋,陪萧军及其千金萧耘到浅水湾滩头寻觅萧红当年下葬之地,却无从辨认。是年,与第一次来港的铁凝认识;在台湾“临时勘乱条例”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协助柏杨、张香华伉俪,为他们策划的《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组稿;


 

1983年,4月22日,在香港华国酒店第二次采访于梨华;11月,参加爱荷华写作计划期间,进爱荷华大学语言系进修,写作计划结束,获聘爱荷华写作计划助理研究员,继续进修英语;在爱荷华期间,同时为三联书店工作,着手准备“世界华文文学大观”的庞大计划。后来,陆续与内地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历代诗人选》、《历代散文选》、《现代中国作家丛书》、《香港文丛》、《台湾文丛》、《海外文丛》。《海外文丛》是在纽约大学攻读出版管理和杂志学,在美国组的书稿,共出版了约四十个海外作家的选集。

 

1984年,由聂华苓和她的丈夫保罗·安格尔推荐,入美国东岸著名大学──纽约大学,攻读出版管理和杂志学;暑假,到耶鲁大学会晤老友郑愁予,并畅谈,成文《揭开郑愁予一串谜》;是年,花城出版社再版增订版《醉人的旅程》。

 

1985年,取得纽约大学出版管理和杂志学文凭;学成回港,被任命为香港三联出版社副总编辑,并出任中华版权代理(香港)公司董事经理。

 

1986年,8月,应邀去马来西亚参加由新加坡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借马来西亚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主办的“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并发表题为“中国、香港华文文学”的专题演说,准确预言了本世纪的最后十五年是中国大陆文学的空前繁盛期;1986年十一月,在几经奔走后,香港三联书店和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合邀俞平伯访港一周。  同年夏天回故乡泉州祭奠生母;是年,主持编辑出版《海外文丛》;与萧滋借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之便,在巴黎约见一批人文科学方面的华人精英学者,策划了一套《西方文丛》(共四十多卷),系统介绍西方的人文思潮,还出了台湾版,反响颇大;在书展期间,由华人作家黄凤祝带领进入尚未统一的西柏林,会见东德图书进口公司总经理,宣传推介三联出版的《中国园林艺术》,签下15000册引入合同;《当代中国作家风貌》被韩国圣洁大学不翻译成韩文,并成为大学参考书。

 

1987年,秋,去北京三里河南沙沟探望俞平伯先生。

 

1988年,1月31日,与30位香港作家共同发起成立“香港作家联谊会”(后改为“香港作家联会”);10月,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焦点文人》;年底,三联书店和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为期四天的“香港国际文学研讨会”,为筹备委员。


 

1989年,5月,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湾钱锺书寓所探访钱锺书与杨绛;10月,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焦点文化》。是年,养母从香港返回福建泉州定居;去菲律宾“拨琅邦’(palompom)小镇探父亲。

 

1990年夏,在台北看望台湾作家黄春明;8月,在女儿小清、小翔去美国留学前,带她们回大陆参访;年底,金庸先生亲下聘书,担纲《明报月刊》总编辑和总经理;年底,由平鑫涛开设的皇冠出版社出版游记散文集《那一程山水》,该书共分四辑。部分作品如《栽花的人》、《卢山的雾》、《太平山的雾》等被收入香港朗文出版社、启思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的中、小学教科书内。


 

1991年,春,离职三联书店,正式入职《明报月刊》(自5月号起)主编;大约年底,由于编务繁忙,停掉专栏写作;8月,华东严重水患,灾情严重,《明报月刊》特设捐募处;是年,与曾敏之、刘以鬯倡议在香港成立“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并在香港举办了成立的筹备会议。

 

1992 年,4 月18 日(星期六),与妻子颜惠贞等人采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是年,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生命,不尽的长流》出版,该书是作者为《明报》所写专栏“芦苇下”的结集。

 

1993年,于一月号《明报月刊》策划“中港关系及香港政制”专题,其中执笔者包括港督彭定康,这是他莅任后第一次为本港刊物撰写文章,题目是《谁相信一国两制?》;在同一专题出现的作者还有新华社副社长张浚生,他为该刊撰写《“一国两制”必将获得成功》。在同一本杂志出现彭定康先生和张浚生先生的文章,这是首次。是年出版《旷古的印记》(香港勤+缘出版社)。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人生情》。

 

1994年,金庸卖掉《明报》,创办明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出任新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金庸拟写历史小说,请他筹办《历史与文化》杂志,1994年,《竹风.竹笑与血性》文章获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之第九届《海峡情》文学奖,首届《四海华文笔汇》授予散文和特别奖。

 

1995年,在三月号《明报月刊》写“编者的话”与读者告别;4月,离开《明报月刊》,入金庸创办的明河出版社有限公司,当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拟为金庸策划《历史与文化》杂志,刊登金庸的历史小说。后因金庸施大手术而写不了历史小说,只呆了一年。

 

1996年,夏,返《明报》,作明报出版社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 11月,陪金庸参加杭州云松书舍落成移赠仪;。是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散文集《苔绿》。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香港楼价较高,准备从杏花村搬到大埔悠然山庄。

 

1998年,从二月号起,重掌《明报月刊》,成立了杂志“顾问委员会”,请海内外文化界的前辈和先进作为是刊顾问,并为该刊开《人生小语》栏目。

 

2000年,11月,促成香港作家联会与北京大学在北京举办了一次“金庸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次研讨会,共有一百多名海内外学者、专家参加,从而奠定了金庸作品的学术地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鱼化石的印记》和《永恒流动的情感》;策划出版《永恒的巨星——李小龙》大型纪念画册(明报出版社,11月);策划《二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出版20位海内外华文作家的作品,包括:王蒙、王安忆、史铁生、北岛、李锐、池莉、余华、高行健、陈染、莫言、张承志、张炜、贾平凹、残雪、舒婷、刘再复、刘震云、刘索拉、韩少功、苏童。

 

2002年,4月率香港作家访问团专程对河南文化进行考察及访问,并与河南作家进行了交流。代表团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平力玮为顾问,知名作家吴羊壁、罗琅、王璞、陈汗、黄子玲、巴桐、王方、薛兴国、秀实等组成。 是年,赴泉州为养母庆贺90岁寿诞。

 

2003年4月5日,在广州参访1850创意园;养母因车祸去世,享年91岁。

 

2004年,秋,偕金庸伉俪至四川游玩,参观卧龙熊猫,去九寨沟,回程下榻成都的国际会议中心酒店时,结识将军作家刘亚洲;11月23日,邀请并陪同金庸访问故乡泉州,并接受《泉州日报》采访;策划了“第一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征文奖”。

 

2005年,9月11日,策划组织的第一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征文奖揭晓;10月,成立“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联会”整合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等全球三十多家文学社团,动员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和传媒名流,是目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家旅游文学联会。邀请了白先勇、余光中、余秋雨、金庸、陈思和、黄春明、张香华、刘再复、严家炎、聂华苓担任“联会”顾问;是年,访问韩国,在韩国外语大学朴宰雨教授和济州大学宋呟宣教授的荐引下,会晤了“韩国版的新愚公”成范永先生。  



2006年,12月20日,与刘以鬯、曾敏之联合发起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来自中国两岸四地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华文作家、学者和华文文学团体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该会成立庆典;被推举为该会执行会长;举办第一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异乡人的星空》;在陈建功的陪同下,去史铁生家看望史铁生,并邀请史铁生寻机访问香港。


 

2007年,7月,受聘为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评委。

 

2008年,策划《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由28位海内外学者、专家组成编委会,共选出50位海内外华人代表作家作品,由《明报月刊》及新加坡青年书局联合出版。

 

2009年, 2月4日,诚邀已在港定居多年的刘诗昆受访,历时三小时;4月,应日本创价学会邀请,率领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4月25日,获日本圣教新闻社颁发“圣教文化奖”;初夏,去菲律宾探亲;9月6日,成功举办“我心中的香港——全球华文散文大赛”;9月24日,获香港国际创价学会(英文:Sokr Gakkai  International  缩写为SGI)颁发“香港SGI”奖状。奖状指出:“阁下多年来对香港社会及文化所作之莫大贡献,与国际创价学会本于佛法慈悲哲理,致力推进创造和平社会及兴隆文化、教育运动之主旨相符。这份优秀之人格与卓越行动,成为亚洲以至全世界人道主义实践之模范而永远发放光芒。”;9月,举办第二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年,受邀到新加坡参加一次文学活动,期间,有感于新加坡文教“国宝”潘受的身后籍籍,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所所长潘国驹提出筹建潘受纪念馆的设想。

 

2010年,3月9日,受邀作为主礼嘉宾出席在香港国际创价学会东区文化会馆开幕的‘法华经——和平与共生的启示’《法华经》抄本展。

 

2010年秋,策划的一套《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出版。

 

2011年,6月22日至7月31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现代文人书画手稿特展”,并发表题为“在你心中流过的情感”讲辞。

 

2011年09月6日 ,参加“品味上海”海外华文作家笔会,参观上海著名历史街区武康路,参观了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与巴金故居等;11月8日,应邀出席在成都举行的“四川作家网上线暨两岸三地文学峰会”以及成都“文化名人大讲堂”活动;12月9日至12月2日组织举办第三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年底,于北京探望年届一百零六岁的语言大师周有光,畅谈近两个小时; 是年,担任《国学新视野》(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创办的高端学术刊物,2011年3月12日正式创刊)的特邀主编,期望以新视角、新手法,为当下的国学研究开一新生面。


   

2012年2月,第八次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家第一次作为代表正式组团参加,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作为港澳团团长接受包括香港之声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5月3日,香港作家联会第十一届理事会选举,当选为会长;6月27至6月29日,策划首届“两岸四地──世界华文文学前瞻”讲座,由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明报月刊》、香港作家联会、澳门基金会联合举办,由香港华文文艺研究学会承办,在港澳两地举行。是次讲座邀请了余光中、严歌苓、陈若曦、李昂、葛浩文、林丽君、罗多弼、陈思和、舒婷、王跃文、林白、潘国灵、陈国球、李观鼎、姚风、廖子馨、龚刚、韩丽丽等超过二十位来自两岸四地的殿堂级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6月27日,为旅游文学爱好者创办的“字游网”上线,并在香港皇朝会举行了开启仪式酒会。酒会当日星光熠熠,包括台湾作家余光中,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林丽君,旅居美国的作家及编剧严歌苓,台湾小说作家陈若曦及李昂,文艺评论家、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大陆小说作家林白,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兼市场总监龚中心,台湾作家柏杨夫人张香华、钢琴大师刘诗昆等人。是年,受邀参加四川作协主席阿来和四川作家网举办的“云笔会”;去新加坡参加“潘受百年纪念研讨会暨展览”并发言再次呼吁筹建潘受纪念馆;成立香港华文文学研究学会,当选为会长。

 

2013年,4月20日,出席由圣贤教育学会主办的香港《群书治要》论坛,并采访净空法师;7月1日至7月5日,应福建省作家协会邀请,率领香港作家联会代表团访问福建,到龙岩市永定、长汀及三明市宁化等地采风;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我心中的文化山水》;12月6日在北京与各界朋友会面;11月27日至12月1日,作为总召集人,在港澳两地成功组织、举办第四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学者、世界主要华文团体和传媒机构代表一百人出席,主要嘉宾有余秋雨、舒婷、陈丹燕、张晓风、李昂等名作家。

 

2014年,5月19日至20日,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明报月刊》、澳门基金会、香港作家联会策划联合主办“第二届两岸四地华文文学讲座──华文文学在世界的传播”,由香港“华文文艺研究学会”承办,分别于港、澳两地举行开幕礼、研讨会及总结、闭幕礼。出席嘉宾包括:王蒙、黄春明、陈丹燕、葛浩文、林丽君、刘剑梅、刘年玲、陈晓明、谢有顺、须一瓜、李兰妮、姚京明、李观鼎、朱寿桐、廖子馨、张双庆、黄子平、廖伟棠;8月1日至8月5日,参加“两岸四地顶级学者论坛暨2014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峰会”;秋,发现“广东崇正2014秋季拍卖会”上有多年前不慎遗失的名人写给自己的信件,交涉无果,选择在媒体上发声明,“要求拍卖行立即停止这次不法的拍卖行径”,同时“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权利”,后撤拍;11月26日,蓝真先生去世,参加蓝真先生治丧委员会;12月27日,回南安探亲,上午9时在下榻酒店接受《南安商报》采访。

 

2015年,6月1日至6月4日,策划并组织“第一届旅居文化讲座──暨第五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会议,在台湾礁溪老爷大酒店举行。出席的嘉宾包括:黄春明、陈思和、陈丹燕、李乐诗、喻大翔、朴宰雨、宋呟宣、戴小华、白舒荣、潘正镭、王敏、刘德谦、张双庆等专家学者;7月,听从金庸建议,“香港华文文学研究学会”易名为“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9月8日,参加在乐山举行的“接通中华文脉·构建汉语言文学精神——2015海峡两岸暨香港名家论坛”;10月,为配合香港文化博物馆筹备永久金庸馆,受康乐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委托,作为总召集人,策划“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23位知名人士担任顾问;共50家海内外报纸、杂志、社团负责人担任筹委会成员;共19位海内外学者担任终审评委。并整合了16家海外文学团体及27家媒体共同参与,全球近万人参加,其规模为香港征文史上所仅见;11月7日,策划、组织、主持在三联书店举办“小说金庸”讲座,倪匡和陶杰主讲;11月30日至12月2日,作为总召集人主持第五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开幕礼、大会发言及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总结及闭幕礼,与会海内外学者专家共137位;11月30日,作为第五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总召集人,成功策划了“金庸文学山水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澳门基金会主办,《明报月刊》合办,康文署、香港文化博物馆作为支持机构,邀请了著名学者冈崎由美(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罗鹏(著名学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宋伟杰(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金庸研究专家。)、吴宏一(学者 出生 1943年 )、林保淳(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文学博士,是台湾的大学中率先开辟武侠小说相关课程的教授之一,并于淡江大学创立武侠小说研究室。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朴宰雨(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等人作为演讲嘉宾。    


 

2016年,6月25日,“香港作联”在港举行新一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再次当选为会长,期间组织举行闽、粤、深、珠、港作家交流座谈会;7月23日,作为总召集人,策划了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的“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讲厅举办的盛大的颁奖礼;7月24日在会展演讲厅举行以“从世界阅读金庸”、“金庸与散文创作”为主题的交流讲座;9月2日至9月7日,应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邀请,率领香港作家联会代表团访问北京及上海;10月8日至11月8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第二届“志道游艺:现当代名作家手稿书画展”(个人收藏),展出包括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现代著名作家卞之琳、巴金、沈从文、端木蕻良、艾青、萧军、钱锺书、茅盾、沈从文、汪曾祺、金庸、莫言、贾平凹、高行健、蒋勋、王蒙、叶圣陶、周策纵、俞平伯、刘再复、余英时、余秋雨等多位文化名人的珍贵手稿、书法及画作超过100件;11月1日—2日,成功组织“明月50年纪念”系列活动,包括与香港浸会大学合办“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研讨会,邀请了戴天、刘再复、韩少功、陈思和、章立凡、严家炎、李欧梵等专家学者演讲。并邀请俄罗斯爱乐乐团来港演出,指挥家为世界驰名的尤里•西蒙诺夫,观众为之如痴如醉,掌声雷动。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出席庆祝酒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贺词;11月29日到京,以港澳代表团长的身份参加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5日至6日,筹划“第三届两岸四地华文学研讨会”,主题是“讲真话的文学──纪念巴金《随想录》创作三十周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及澳门大学举行。

 

2017年,3月17日,组织参加香港作家联会举办的新春联欢晚宴,作为会长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并畅谈本年工作安排;5月5日至5月10日,被浙江省德清图书馆聘为“驻馆作家”,在德清图书馆发表有关巴金和俞平伯的演讲;5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代人的心事》;8月22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大会在北京举行,受聘为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0月9日-14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50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爱荷华市举行,应邀赴美国出席,并发表《我与爱荷华》主题演说;11月27日——12月1日组织召集第六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于港澳两地举行。12月21日,参加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并发表演讲:《大湾区一个国际文化窗口——香港》。



 

2018年,2月5日接受香港电台直播访问,探讨香港文学发展,以及推广旅游文学;3月2日,参加故乡泉州的“2018古城元宵笔会”;3月16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倡议在西九文化区设立香港文学馆,为原创性文学提供一个活动、研究、推广的永久性场地;4月5日至4月10日,应云南普洱市政府邀请,以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身份带团访问普洱,进行文化之旅,团员有尤今、朴宰雨、喻大翔等。8月10日,在“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代表“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与普洱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现任《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国学新视野》特邀主编、《明报.明艺》主编、《明报.字游》特约主编、《明报.岁月收藏》特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作家协会理事,广州暨南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荣誉理事长,世界花踪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香港大学金庸基金委员会委员、香港岭南大学语文委员会顾问及香港特区艺术发展局顾问等。


附录二:潘耀明著作一览表

1972年,港青出版社出版《中国名胜纪游》

1972年,香港宏图出版社出版《中国游览指导 》(编著) 

1975年,香港万叶出版社 出版《桂林风光》( 编著)

1979年2月,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大地驰笔》

1979年5月,出版《枫桦集》(香港上海书店)。

1980年5月,由昭明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风貌》

1981年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枫杨与野草的歌》

1981年10月,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游记散文集《醉人的旅程》

1982年8月,由昭明出版社出版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风貌续编》。

1984年,花城出版社再版增订版《醉人的旅程》。

1984,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海外华人作家掠影》    

1984,香港山边社出版《 爱荷华心影》

1988年10月,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焦点文人》。

1989年,10月,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焦点文化》

1990年底,皇冠出版社出版游记散文集《那一程山水》

1992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生命,不尽的长流》

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人生情》。

1993年,香港勤+缘出版社出版《旷古的印记》。

199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散文集《苔绿》。

1997年6月,香港作家出版社出版《彦火散文选》

2000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永恒流动的情感》

200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鱼化石的印记》

200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异乡人的星空》。

201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大家风貌:潘耀明访谈录》。

2013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我心中的文化山水》

2014年1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字游:大家访谈录》

2017年5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代人的心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何春桃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黄楚新:“互联网+媒体”——融合时代的传媒发展路径

跨界太极学术 | 李曦珍、楚雪、胡辰:传播之“路”上的媒介技术进化

跨界太极学术 | 《照相师》影评录,照亮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党支部


【跨界太极】  1016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