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董迎春、张晓红:跨界审美与“新马戏”趋势——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分析

董迎春、张晓红 跨界经纬 2021-12-04

跨界审美与“新马戏”趋势
——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分析


董迎春(广西民族大学) 

张晓红(银川市艺术剧院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2019.1




宁夏银川市艺术剧院杂技团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作为献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舞台剧,其民族性、史诗性的神话故事与现代舞台的嫁接、跨界与融合,既呈现了宁夏民族地域的文化记忆,也展示了现代剧场背景下杂技舞台的创意与营销可能。



一、

舞台综合


该剧分为“森林深处”“月亮河畔”“血染贺兰”“正义之战”四章,每章以杂技节目进行串联,既呈现了杂技节目组合和展演的舞台,也以杂技节目的自身特征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嫁接、融合,推动故事的情节叙述。


1,音乐与舞台相融合。序幕“暖场”中,伴随着神秘悠远的音乐,岩石质感的面幕上,隐隐约约的火光映照出奔跑的岩羊、凶猛的老虎、神秘的舞蹈及各种人面像岩画。若干远古游牧民在不同的岩壁位置上凿刻绘制岩画(悬空、二节人、倒立等技巧)。月亮部落,月牙式的吊环上坐着月亮女首领,大树下是部落游民在嬉戏,“玩空竹”“转碟”“扔果”“晃圈”,学习操持捕猎器械;豺狼部落,立绳上“荡秋千”,习练弯弓射箭和使用捕猎器械(跃圈、手持单圈)。这些既丰富了杂技舞台的表演内容,也推助了杂技舞台的“奇观”效果。


2,杂技与戏剧的跨界。在第一章“森林深处”中,“太阳少年夜练受伤”时的杂技表演和剧情相互衬托。“爬竿”“晃板弹碗”“绳技”“跳太阳墙”“跑酷”“跃障”等杂技,在炫美舞台背景下技艺化地展现“攀爬技能”“捕猎技能”“少年模仿小岩羊”“舞蹈男演员火光妖舞(爬竿高端滑落致伤)”等剧情。借助杂技节目的表演起到塑造人物形象、增加戏剧冲突的效果。



二、

跨界审美


现代舞台为了很好地达到演出效果,必须实现舞台艺术形式的巧妙嫁接,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合宜运用,才能创造舞美化、奇观化的跨界舞台。


舞美中有背景和表演,表演中有情节与内容推进。《岩石上的太阳》极致的唯美舞台,将传统杂技中的车技、对手顶、绸吊、皮条、火流星、网吊双人舞、威亚技术等娴熟运用,活跃了舞台的演出效果,推助了剧场的互动氛围。



杂技剧中离不开杂技本身的娱乐优势和奇观特征。杂技艺术在剧场空间维度的呈现,一是把身体作为一种最为本质的符号材料进行直接表现;二是通过与物、音乐、舞蹈、灯光、唱诗等的排列组合,展示技艺的身体与物、空间的关系,达到彰显其生命意蕴与美学品质的目的。


如第三章“血染贺兰”中狼部落的钻圈、吊环、立绳等表演和表达正义之战的蹦床表演。剧中高空皮条、网吊、绸吊等节目非常炫技,推动了现代杂技审美与审智的融合,诗与思在舞台上相得益彰。绸吊作为传统的杂技节目,极具民族特色和诗性特征,成为表现特写情节和人物的手段;绸吊极具浪漫与相思,也承载着轮回与终极的生命哲理。



萨满的“唱诗”,装饰了该剧的史诗特征,增加地域文化和远古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他全能视角的串场与吟唱内容,又对该剧的主题表现和情节推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该剧跨界审美的创意和匠心所在。


该剧的舞台片头、主题曲“电影感”的制作和安排,形成了较为前沿的剧场观看效果。这种技术设置和舞台调度,本身也是导演李西宁舞台作品中一直追求的唯美表达。极具史诗性、唯美想象的音乐背景,增加了舞台审美的延伸和想象空间。音乐旋律的合宜情节化叙事、主题曲、萨满“唱诗”的情节贯连和形式与内容的演绎推进及角色化的跨界融合,形成了综合化的现代舞台表演张力与奇观效果。


三、

“新马戏”的趋势


就舞台效果与剧场营销而言,杂技舞台对观众的吸引更具优势。在舞美化、戏剧性的《岩石上的太阳》舞台上,杂技观众的情感世界与剧中人文化、艺术化审美的精神主题产生共鸣,获得哲理观照。现代杂技舞台的观赏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主题之间体现了对应与彼此推助的关系,杂技舞台的剧场特点在戏剧性的追求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如第二章“月亮河畔”中的生活场景,以结盟“石佩”(月亮与太阳相溶的石佩)的诉说来表现,以戏剧与萨满“唱诗”的舞台来体现。戏剧造型表演(荡秋千、柔术、晃花环舞、抖空竹、蹬伞、蹬罐、手技扔水果、月亮刀习武),唱诗吟诵时呈静止如画状,当少年走向月亮部落时,所有画面又灵动起来。



近年来,杂技舞台借助声光电技术和现代舞台的综合与跨界,形成了“杂技+”的趋势。各杂技团积极创作多种类型的杂技剧,如仿冰杂技剧《冰雪梦蝶秀》(大连杂技团,2018年)、大型壮族史诗杂技剧《百鸟衣》(2015年)、民族音乐剧《跟斗小子》(借助木偶和杂技表演,2015年)、新杂艺实验剧《Touch——奇遇之旅》(杂技节目串联,2017年)、歌舞剧《加油吧少年》(杂技少年成长的故事,杂技节目逐一情境化、戏剧化呈现,2018年)等。这些都验证了“杂技+”的舞台创作思维的重要性、重点化,它对现代舞台的剧场化及剧场营销都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理念与可供实现的剧场目标。


舞蹈化、戏剧性成为世界杂技“新马戏”的发展趋势。舞蹈、舞美和舞台调度,跨界、综合与呈现,形成了舞台形式上的奇观特点,吻合了现代观众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同时,戏剧性的主题创意、哲理观照的审智趋势,也调动了现代观众对形式美的更高追求。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陆续兴起了对“街头戏剧”“实验戏剧”“哑剧”“玩物剧场”等新型剧场艺术的探索与尝试,他们将戏剧与舞蹈、杂技、杂耍、魔术、摔跤、拳击、动物表演进行跨界融合,杂技与戏剧创意融合,成为杂技舞台的新趋势。以杂技秀、杂技剧为剧场中心的杂技舞台,代表了中国杂技与国际化接轨的走向。



“新马戏”运用了大量戏剧舞台的道具和场景,它的特点:杂技+舞蹈化、戏剧化倾向的“杂技剧”,借鉴西方当代杂技“戏剧化”发展的元素,契合中国剧场营销的舞台形式,从本质上看它是杂技与戏剧艺术的跨界整合,是一种“新马戏”发展趋势。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辑:凌逾

责任编辑:丁一

推荐人:丁一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  1092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