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黄晓燕:世界华文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深化与拓展

黄晓燕 跨界经纬 2021-12-04

世界华文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深化与拓展

黄晓燕:《世界华文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深化与拓展》——“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17年第7期

  为了规范和深化学科内涵和外延、深化学科建设的热点问题,2017年4月7-9日,《文艺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行。会议聚集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各方学者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东京日本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复旦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文学的春天”的呼吁下,海内外学者就会议的相关议题发表了近60篇重要论文报告,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主题演讲中的华文文学研究新方向

  暨南大学教授、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发表了题为《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的发言。演讲鸟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挑战与问题,王列耀借用杨义的“全史意识”和陈思和“殖民地文学”的概念指出历史与血脉的“相通”对于理解文学史书写中的“中国”认知的重要意义。更进一步指出,文学史书写在前述“时间的中国”之上,还需建构一个“空间的中国”,即“华侨华人文学”,以更新和建构版图和疆界的“中国”。同时,王列耀还对陈思和和徐学清的论争进行了厘清,他认为其中的思路代表了“华侨华人文学”的文学史视角的本土和海外两种观点。在结语中,王列耀认为在全球语境下,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进程中,以“华侨华人文学”视角重新考量文学史书写,意义尤为重要。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千野拓政在《我们跑到哪里去:东亚诸城市的青年文化与青少年心理》中从社会学的角度,令人耳目一新的对日本、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人群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活动作了系统、缜密的广泛调查和社会研究,指出当代年轻人依然喜欢阅读,只是他们阅读重点、阅读目的和阅读类目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的重要结论,通过对多国(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回溯,最终将青年人群精神取向变化的原因指向现代文明的变革、作者对读者动员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压力下年轻人普遍的孤独感、闭塞感。以史料的挖掘和整合为治学方法的日本学派,其扎实的治学方法对世界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教授通过《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延续性》一文,向与会学者和嘉宾推介了“汉语新文学”这一原创学术概念,既指出了“汉语新文学”这一概念相对于“中国文学”在政治区域意义上的优势,相对于“华文文学”的内涵模糊性的指涉上的准确,又客观理性地承认了“新文学”概念的天然不稳定性和历史的陈旧感。然而,作为这个术语的原创者,他坚持认为尽管引进“汉语新文学”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概念如“汉语新小说”“汉语新散文”“汉语新剧”等势必会因为其延展性不强而影响学术的施展,但也一定会打开学术的新视野,解决学术的新问题,从而带来更多的学术可能性,具有更大的学术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席研究员赵稀方发出了“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陈映真?”的疑问,质疑了学术界以往简单的从“左派”“右派”角度来考量陈映真作品的评价方法,主张将陈映真及其作品还原到他的台湾经验、台湾的殖民地经历来考察其作品价值:陈作品的思想价值在于对殖民主义的反省和批判。在全球化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陈映真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对殖民性和中国关系的考察显得尤其可贵。而对陈映真及其作品基于“反殖民性”视角的评价,对于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港澳台华文文学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Carlos Rojas的《“翻译与中国”》以海内外五位当代作家阎连科、阿来、董启章、黄锦树和郭小橹为例,在民族、身份与文学分类的关系考量之下,通过他们作品中由叙事结构的角度表现出来的地域和语言的陌生感即社群的差异,来审视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在他者的眼光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学的语言特点中,看到“一种地域文学总是不得不是一种跨地域文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游俊豪教授的《离而不散的话语新诗:<四海为诗>文本分析》表现出了对移民语境和离散主题的极大兴趣,他的发言以美国新泽西大学米加路主编的《四海为诗》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中国移民诗人从“四海为家”、流浪异国到华语为家、文化中国的精神飞跃。通过23位旅居北美的中国诗人诗作中关于文化母国、中国出版市场、北美华人移民和在地身份的思考的解读,回应了华文文学中关于华人移民和离散话语的重大命题。

       

  五位主题演讲者的演讲主题,或关注“华侨华人书写的文学史”(王列耀),或提醒我们要注意亚洲各城市青年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异同(千野拓政),或深化“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内涵(朱寿桐),或强调中国各区域文学中的方言的使用(Carlos Rojas),或从文化母国与去国经验的角度去思考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游俊豪),这五个主题启发着世界华文文学可能发展的五个面向。


二、子论题之“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探讨

与学科建设”

  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这个学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个迥异于大陆文学的文学审美维度,也给学界带来的新的学术增长点和可能性。然而,直至今天,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架构还处于未完成的状态,甚至学科的命名都还处于辩论商榷的阶段、学科归属还处于尴尬的境地。如何界定世界华文文学的边界?台港澳文学是否应该纳入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体系?如何在中心与边缘、异乡与他乡、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理论体系中发挥出“离散”的巨大张力?怎样将后殖民理论、反殖民、反全球化、去中心化理论运用到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理体系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给会者的讨论提供了讨论的可能。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金进研究员梳理了“华语语系文学”从发轫到发展的过程,同时对史书美、王德威、石静远等西方汉学家的华语语系文学进行了考察,回应了“为什么华语语系文学”“如何华语语系文学”问题,并对之做出了评价。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古远清教授则对世界华文文学的范畴提出了质疑,即台港澳地区从政治上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这些地区的文学理应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不应该划为世界华文文学。与古老师不同的是,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杨际岚教授认为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视域放得更宽阔一些,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界”发出了别样的声音:对比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广东《南方都市报》“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和其他文学征文评奖的获奖情况,厘清探讨了几种关于“世界华文文学”范畴的界定,说明了海内外华文界的共同理念是世界华文文学涵盖中国大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坛。对于“华语语系文学”命题,东京日本大学山口守教授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列举了多国多语种人群的用语感受,指出了“华语语系文学”因为华语文化多样性特点导致无法解释高低语境的机制而产生的研究必要性,进而提出研究华语语系/母语之外文学的策略性在于探讨声音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文学实践质疑母语均质化观点。武汉大学赵小琪教授通过对社会空间理论的探讨和实践,考察出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作中呈现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元素,以及它与内容的历时、共时双重特性生成了中国社会空间的张力,肯定了这一独特文学现象中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子论题之“各区域华文文学与海外移民历史”

  “海水到处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文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华人移居海外创业谋生的传统,祖祖辈辈的华人迁移到异国他乡,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还传播了华语和华文文学,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一方面,入乡随俗地接受别国风俗文化,与异邦人共建别国历史,另一方面又坚守母国传统,渴望落叶归根。世界华文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又有花果飘零、灵根自植的在地特点,海外华文作家拥有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的独特优势,他们既不完全属于中国,也不属于所在国,经过不同政治、历时、种族、地理的时空和文化交融,他们身上独特的自主性难能可贵,这也构成了世界华文文学的独特魅力。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陈瑞琳教授回溯了新移民文学的发展脉络,并敏锐的捕捉到新移民作家们由内对台湾和大陆文学的反哺和由外向英语文坛挺进的勃勃野心,在互动与跨界中实现其文学价值。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廖冰凌教授以《三顺伯番邦历险记》的解读为例,肯定了历险小说这一主题文类作为另一种非精英化的通俗文本参照,对审查华人移民历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来自哈佛大学的张凤教授如数家珍地回顾了哈佛百年华裔学者的学术往来,肯定了他们作为中西文化桥梁对华人移民历史和华语文学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文学评论》编辑部副编审刘艳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了旅美作家严歌苓小说《舞男》中的将作为文学先锋性的“中国叙事”和现实情感的诗性书写自在统一的叙事策略。同济大学钱虹教授定义了旅法作家吕大明散文“中西荟萃,文化雅韵”的特点。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沈叡禛、金善敏两位在《海外华文作家的旅韩游记考察》一文中,细致地整理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德国等地的作家学者的旅韩游记,从中看到了各民族学者在华文交流中思想意识和关注点的不同。加拿大华裔作家郑南川在报告中分析了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本土化趋向的原因及其特点。浙江省越秀外国语学院刘红英副教授从新移民女作家离散文学创作中的家国叙事和儒家文化传统的角度切入,在与同期大陆女作家的创作比照中反思并肯定了新移民女作家由于政治身份、文化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焦虑而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古代传统家国伦理的现代性转换。台湾东华大学副教授魏贻君从1950年代以后滞留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原住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作出发,以被忽略的历史/文学现象、离散身世、国族/家园想象、压抑记忆等为维度,诠释了在大陆的台湾原住民族复杂、层叠的心路历程。复旦大学陆士清教授从旅美作家周励的自传小说《曼哈顿中国女人》的细致品评中,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文化环境下崛起的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肯定了作品的现时价值和历时价值。温州大学孙良好教授考证了陈河《甲骨时光》中互文结构背后的隐喻和呼应古今的“有情历史”,辅助作家个人的审美情趣的体察,解密了作家书写东方思维、中国经验和随之展开的文化生命,铭刻全球化时代华人自我身份的文化记忆的创作野心。


四、子论题之“各区域华文文学的本土化进程”

  

  世代华人迁移到居住国后,为适应生活的发展,在他乡求得生存,必须要尽快融入新的社会,在文化上取得认同,这就导致了“本土化”成为华人文化、华语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华人延续炎黄子孙血脉的传统和寻根意识又让他们时时刻刻不忘保留中华文化传统,并在意识上开拓出“文化中国”的精神家园。因此,梳理各区域华文文学在本土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中华文化传统和居住地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这双重传统在在地华文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的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特点对于深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吉林大学白杨教授质疑了把台湾1970年代后,现代诗人的“回归传统”“关注现实”刻板归类为对“现代诗运动”背弃的说法,她认为“回归传统”恰恰是现代诗人先锋探索的姿态,是对传统的重新建构,在反思意义上,这正是对现代性的重塑。台湾东华大学杨翠副教授满含感情的叙述了台湾作家杨逵农耕书写的一生,通过对杨逵作品细致的文本解读,确立了其作品的三个面向,即:田园、劳动场景的再现和反思现代化假象。华中师范大学张岩泉教授由余光中两篇评论引发的争论为引,考证了余光中新文学评论的贡献价值、不足和缺陷。浙江大学吴晓教授分享了洛夫“天涯美学”的本质和灵魂:漂泊,指出洛夫诗歌的天涯美学表现为强大的生命意识、超常的宇宙意识、古今交汇的现代艺术精神。它揭示了生命的存在本真和文学的永恒主题,推进了对文学更深层的普遍性规律性认知。香港中文大学樊善标教授以香港《立报》(1938-1941)“小茶馆”副刊为研究对象,从公共和私人两个层面,诠释了国家观念和地域认同这两股因子如何在南下知识分子报人萨空了身上互动结合的,同时也阐述了其意义价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陈志锐副教授通过国宝剧作家郭宝崑创作生涯的回顾及舞台剧《㗝呸店》的解读,检视了华语文学在新加坡的去中心化、本土化生成,挖掘出新加坡戏剧对于践行移民、遗民和夷民的“新三民主义”理论,促进中西戏剧手法交融交汇上做出的巨大贡献。日本立教大学舛谷瑞教授从生态文学的理论高度着眼于马华文学独特的绿色因素,解读了多位作家笔下以稻谷、原住民文化、候鸟、榴莲、橡胶树等意象为背景的马华当代环境文化书写。而马来亚大学孙彦庄教授、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孙彦彬讲师则以马华作家田思为研究个案,探讨了马华生态文学在经历中国文化影响、欧美思潮浸润后,在传统与现代、民间与主流、西方与本土的特质中展现出的另类马来西亚文学风貌。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生周德成先生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以“皱褶”阐释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杂糅”性质,由既不同于中国大陆文学,又身处欧美之外的两组新马华人的散文、诗作、随笔、翻译文本展开论述,探讨了华语作家因家庭出身、成长阅历、性格品味和跨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多元国族认同、语言“杂糅”的文本倾向。常熟理工学院计红芳教授在余泽民《纸鱼缸》的匈牙利历史题材书写中看到了一位不媚俗于大众消费、执着于人性思考和历史反思的精神旅者形象。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以捷克作家老木的《心生》为例,捕捉到华文创作拓展哲思小说、学者小说新局面对于当今“一带一路”新语境下,促进跨国贸易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浙江省社科院郑绩研究员介绍了墨尔本从八十年代至今创办的华文文学副刊和杂志的开办情况、文学社团的组建与活动状况以及评奖活动,并重点推荐了一些知名作家及其作品,对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创作活动做出了鸟瞰式的总结与回顾。苏州大学曹惠民教授和日本筑波大学博士王海蓝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介绍了日本当代华人的创作概况以及知日派作家随笔创作的成果、特点和研究价值。马来亚大学系主任潘碧华教授以“南侨诗宗”丘菽园为研究焦点,对其生平经历、文人交游、个性特质、创作倾向做出了详尽爬梳,强调了作为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丘菽园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华文教育方面的爱国情怀。马来亚吉隆坡启智师院周锦聪讲师从马华诗人周若涛《神秘之歌》诗作中发掘了一个可以承载历史、解读现实、塑造形象的富有张力的戏剧世界。而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详细地考证了韩国革命者金山的生平经历和华文作品,并从《阿里郎之歌》中找到了与之相呼应的精神面向。台湾清华大学王钰婷教授在其发言中援引了“想象共同体”这一概念,关注了友联出版社的《大学生活》这一杂志在冷战时期的海外华文教育的整体文化生态中扮演的传达中国青年对于自由民主向往的想象共同体的关键角色,她认为同时期台湾女作家“文化中国”作品的发表正是对这一主题的回应。日本早稻田大学张文菁讲师的发言以一份杂志和一个出版社为例,详细的梳理了1950年代台湾中文通俗言情小说的发展脉络。浙江工业大学方爱武副教授纵向的考证了在台湾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文化视域的关照之下,“台湾意识”、“中国意识”、“日本意识”、“西方意识”在台湾的意识形态中共同角力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的“台湾意识”建构,深入挖掘了台湾与母体文化之间的血脉联系。台湾大学黄美娥教授围绕金门作家吴钧尧的创作来观察,阐释了金门人对台湾本土化风潮的理解、对战争生活的认识以及游移于台湾/中国镜像中的心灵抗争和找寻自我身世、肯定自我存在的奋斗精神。厦门大学朱双一教授纵论百年来台湾作家的文学创作,考察了百年来台湾民众的用语变迁,揭示了在台湾动荡的历史中,语言问题始终关涉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而这也正成为数十年来“台独”派建构“台湾民族论”的重要抓手。


五、子论题之“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的关系”

  

  世界华文文学脱胎于传统中国文学的襁褓,成长于西方文学的摇篮,而又与这两种文学共时发展。这就决定了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西方文学有着千丝万缕、挣脱不断地联系,存在着多重交汇的共同主题和问题,却又要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出独具特色的自主性。然而,世界华文文学也便有了脚踏中西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吸取中西文化的养料,发展自身;又能站在两种文化之外,对中西文化作出全景式的观察,从独特的视角关照下,发掘重要命题、更大的人文内涵和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在传统的作家文本考察之外,发掘出现代印刷术、影视和网络多媒体对台湾、香港文学的重要影响,在台湾、香港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三个历史演变阶段群体式扫描中,提供了另外一种考察香港文学、台湾文学的叙述角度,以及观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华文文学诸多问题的开阔丰富、具有人文关怀的崭新视角。香港浸会大学葛亮副教授从细处着眼,在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字里行间的“全球化”体验的局限、“物”的流转与“命名”盲区,中西文化的“误读”碰撞、基于民族本位的文化想象以及他人对作品的翻译所展示的“第三种权力”的思考中回应了《青鸟故事集》的意旨:完整的人类交流史,悉为误读与和解的咏物史。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和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王璐均选取了美国华裔作家的英文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绵密的文本细读中探讨了英文世界的华文作家与华文世界的华裔作家创作兴趣上的共通性,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路径和借鉴。复旦大学梁燕丽教授在跨文化视域中比较了两岸三地对于莎剧演绎的各自特点,指出戏剧家们在不同语境、不同问题的主导下,充满着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或涉及主体建构问题,或表达当代经验和焦虑,将古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展现了中国戏剧对于莎剧世界性、宇宙性、人文精神的感通和重创。盐城师范学院方忠教授追溯了五四自由主义文学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指出自由主义由于在现代中国没有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土壤而被胡适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初带去台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台湾文学的走向。自由主义在台湾经历了50年代前期以雷震主编的《自由中国》和50年代中期以夏济安等人创办的《文学杂志》为代表的两次发展。围绕这两个刊物的作家群坚守文学探索人性的立场,强调文学审美创造的价值,坚持践行自由主义的创作路数。


  总的来说,这次研讨会开得集中紧凑,议题精当,关注面广,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进行了广泛、深刻、多层次的切磋,发表了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现状的思考和看法、对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未来走向的预见和期望,争鸣和共识并存,交流和论辩不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展示了较高的学术品格。尽管目前世界华文文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大多数学者坚信,只要很好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持之以恒,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贺依恬

推荐人:谢慧清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李森:《项狄传》插图与现代图像理念的源起

跨界太极学术 | 张成、曲一公:电影与游戏的跨界力作:互动电影《底特律:成为人类》的叙事性与身份认同

跨界太极学术 | 关于海外华文学的新思考——陈瑞琳等对谈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太极】  1218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