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董小英——建筑叙事(十):公共建筑

跨界太极 跨界经纬 2021-12-03

建筑叙事(十):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城市中除了公共设施如,各种管道、街道、路灯,交通指示灯,还有公共建筑:公园、广场,商店、银行、博物馆、图书馆、公共浴室、医院、餐馆、游乐场和宗教设施:教堂、庙宇,旅店、工厂、学校、运动场、写字(办公)楼、法院、衙门、政府大楼、使馆,虽然这些建筑的投资或拥有者是私人,但它们为全社会服务。公共建筑比公共设施出现得要早。


  在罗马时期,虽然地下水也没有形成系统,成为公共设施,但是罗马人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活之所以还过得下去,是因为国家提供了大众娱乐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赛车和角斗赛。罗马豪华的公共浴室也为较好地度过闲暇时间,提供了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9~129页)


  中国与外国一样早就有的公共建筑有餐馆、商店、庙宇,旅店,只有庙宇是集资兴建的,其他都是私人建筑,但是为公众服务的。在《清明上河图》中有银局(钱局、钱号,钱庄)、茶肆(茶馆、茶楼)、轿铺(轿行,相当于今天的出租车公司)、浴室。


  很多建筑是中国古代没有的,到现代接受了西方的观念才有的,比如,博物馆、运动场、图书馆、医院、游乐场、邮局。因为没有这些机构,也就没有相应的建筑。所以,一个城市,除了皇宫以外,民居都是一个模样,因为按照标准建造,就没有其他样式了。


  而外国,特别是欧美,精美的建筑大部分属于这些公共建筑。


图:巴黎的建筑


 邮局 

  有些机构,中国有,名称和作用却不太一样。如邮局,在中国其作用被分为两部分:一是驿站,是皇家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用快马专人来送,在驿站休息,驿站成为专门的建筑;还有一种是镖局,普通老百姓要送钱粮或东西到别的地方去,就托镖局的人保护着送去,因为怕土匪来抢。


  驿站又与客栈相像,但驿站仅供皇家和国家专用,它兼有邮电通讯和住宿休息的功能。驿站的马是公用的,送信的人可以到驿站换马休息。“800里加急”可以从南方送新鲜荔枝到长安,而荔枝不坏。这已经是古代的速递了。


 旅店 

  在农村,最多的也是最普通的旅店叫“大车店”,是赶车的人休息和吃饭的地方。赶车的老板儿们或叫“把式”睡的都是通铺或者是大的火炕,许多人在一个炕上睡。高级一点的,就会有单间,叫做“客栈”。


  解放以后,引进了水泥建筑或者砖结构建筑这样的建筑方法,就盖起了招待所。这种招待所是简陋的水泥房子,平房或二层楼。要客人自己打开水,卫生间和客房是分开的,卫生间、浴室都是公共的,客房可以是两个人或三个人租住的,屋里只有床铺和一个小桌子,上有暖水瓶。


  在国外,百姓消费的最低档次的旅店要属“汽车旅馆”了。这种旅馆也是自我服务的,但是,一般卫生间和甚至厨房都在同一个客房内,而且有加床,所以往往是一个家庭租住,可以自己做饭。


  我国到“改革开放”宾馆才普及。宾馆的一个客房带一个卫生间加浴室。这时候有标准间和双人间的分别。宾馆会分等级,最高有五星级,现在还有六星级的宾馆,也叫饭店、酒店。如果一个饭店是高档的造型独特的巨大建筑,里面装修精美豪华,就已经属于建筑艺术品了。


  国外的汽车旅馆和高档酒店与我国的旅店服务理念是不一样的。汽车旅馆尽量提供设备,卫生设备、微波炉、冰箱、灶具,甚至盘子和刀叉等,虽无人服务,却也方便、自在,而且价钱便宜,可以尽可能地节省旅游费用,所以客人会愿意租住。而高档酒店则是尽量周到服务,甚至过度服务,要求你消费,使你心满意足地掏钱买享受。这与汽车旅馆是刚好相反的。


  中国的旅店,小旅店设备不够全,大旅店服务不到位。但是现在也有像“如家”、“汉庭”、“速8”等汽车旅店性质的小旅店了,但是还做不到可以在房间里做饭,因为如果做中餐,在屋里炒菜的话,油烟太大,也是问题。


 博物馆 

  中国有私家藏品,那都是秘而不宣的,皇上更是有他的宝库,什么宝贝都有,但是不对的开放,所以也不是公众的。没有博物馆


图:牛津的博物馆


  牛津的艾希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是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博物馆,馆藏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法国现代绘画作品,及荷兰静物画。


图:大英博物馆


 医院 

  医院也是上个世纪才有的事,因为中国都是郎中,郎中走江湖,走四方,四处游走,但是有药铺,药铺中有坐堂医生,相当于门诊医生。中国郎中是个体存在的,药铺甚至可以有连锁店,没有医院,也就没有住院治疗这一说。


 衙门 

  中国的衙门,倒是集司法、公安、监狱、政府管理各部门集中一体的一种机构,也有专门的建筑。平遥古城里有保存完好的衙门。在戏曲中衙门作场景的戏很多。


 舞台 

  中国的艺人也是走街串巷,有剧团也属于巡回演出性的,走穴性的,因此没有专门的舞台。在一个城镇里可能有一个公用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并不属于某个剧团,不像西方的剧院,是剧团来建造的剧院,而且在里面有专门的演出,因芭蕾、话剧与歌剧演出的舞台是不一样的。中式剧场是露天的。


图:欧式剧院、中式剧场


图:2006年春节,“老成都民俗公园”上演的川剧折戏

《柜中缘》(成都 朱建国:成都市井生活)


左图:咖啡馆、茶馆;右图:2010年11月3日,一老者在

成都大慈寺露天茶馆里聚精会神地玩电脑(成都 朱建国)


 咖啡馆VS茶肆 

  咖啡馆。咖啡馆一般是私人开办的,但是成为与广场一样的公众文化的场所。人们就在大街上喝咖啡、聊天、晒太阳,是城市一景。


  茶馆,古时叫茶肆。中国人的茶馆与西方的咖啡馆的作用是一样的,人们都是坐在里面聊天,用四川话讲是“摆龙门阵”,有说书的,有唱小曲的,比咖啡馆还热闹。广东的早茶甚至可以从早晨一直吃到中午。


 文化广场 

  广场的理念中国古代是没有的,欧洲人有,是巴赫金所说的广场文化。一般是集市场,平时或空着,或是平车场,到集市的日子就是集市。各地的农民开着货车到集市,打开货车的车厢就是一个售货车。集市中洋溢着平等的氛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意识地打造了许多广场。


  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文化广场。一般是公园中的空地或者说纯粹就是广场。人们在空闲的时间早晨或者晚上到这里来进行锻炼,但是锻炼的方法各有不同。以前锻炼都是“跑圈”,只是跑步比较单调,现在有了文化广场这种锻炼,就带有很浓的文艺气息,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抖空竹的、放风筝的,还有拿着那种自制的海绵笔写大字的,每种活动旁边都有围观的人,也都有的热情参与的人,完全不认识,就跟着跳、跟着唱就是了。


  以后退休的人越来越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广场更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 这是中国特色。就说舞蹈吧,有国际标准舞,交谊舞,健身舞,跟国外的那种青春舞、健美操不太一样,那种节奏太快了,中老年人受不了,因此中国人自己根据歌曲创造了一些动作比较柔和、节奏稍微慢一点的舞蹈,动作又非常简单,不会跳的跟着跳就行。还有秧歌,秧歌属于中国式的舞蹈,又是集体性的。


  还有老式的琴棋书画,也就是说,“琴”,有唱的,就有拉的,有弹的,还有组成小乐队为合唱队伴奏的。“棋”是出来的最早的一种,很早很早就有人在街头下象棋,后来又有围棋,打扑克,现在发展到打麻将。“书”是在街头练习写字。“画”,我在“世纪坛”里面的法国画展之中,看到很多小朋友在临摹绘画,也就有“画”了。


左图:2009年7月6日,成都望江公园一拨太极拳爱好者。

右图:2008年10月14日,成都一民间说唱艺人在街头表演

濒临失传的传统曲艺——“竹琴”。


  按理说这些歌舞都是一些精英文化,但是在广场上,它们确确实实地变成了大众文化,是大众在实践着精英文化,不但欣赏,而且享受。这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把握高雅文化确确实实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古典的、经典的艺术,比如说舞蹈,像芭蕾,像那些民族舞蹈,它都需要舞者有特殊的才能才行,比如说韧带要好,要有很好的基本功,经过严格的训练,特别是芭蕾,它要求手、腿都要到位,只要经过长期专门的训练的。所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苦的事,只有非常热爱艺术的那些艺术家们,他们才肯于吃苦,不怕痛,不怕累,不怕枯燥,一遍一遍地练习,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舞蹈。


  到现代有了麦克风的帮助,人们不需要好嗓子更也能唱歌,特别是有了卡拉OK以后,又来有伴奏带,使人的乐感增强了,而且有歌词提醒,使普通人也可以高高兴兴地唱它一首歌,唱它一个晚上。


  唯有天安门广场,在出了政治流血事件以后,被围起来了。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国庆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广场是政治的中心。这就是广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浴室 

  浴室是洗澡的地方,要一丝不挂,令人尴尬的地方。法国电影《虎口脱险》里面,在土耳其浴室之中大唱,“鸳鸯茶,鸳鸯茶,你爱我,我爱你……”那个接头暗号,这种情节让所有的观众大笑不止。也消除了那种尴尬。


  中国最著名的浴室是华清池,是杨贵妃洗澡的地方,它代表了一种奢侈,一种享受。现在看到的华清池只是一个小池子,一点不豪华,倒是华清宫还有点皇家的派头。但这是后来盖的,属于“假古董”。


图:华清宫、华清池


  这种浴室一直是温泉。因此,没有温泉的地方,特别是缺水的地方,就很难找到浴室。浴室是公共洗澡的地方,在家里,在四合院里是没有浴室的。顶多是有一个大木盆,可以烧热水往里桶里倒来洗澡,否则就只能用洗脸盆接点水擦一擦身了。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所以擦身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人就觉得没有必要去澡堂再来洗澡,所以中国的浴室是发展得很晚。城市浴室是有了自来水以后才有的。我们看的电视剧里面,当时没有女宾部,女人 到浴室洗澡还是新鲜事物,因为当时女人还是不能够抛头露面的。


  在《美食家》这个电影里,我们看到美食家吃饱了饭以后,要到浴室里面泡个澡,那才叫舒服。这是经过长期的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意识以后,人们所不敢奢望的人生乐事。


  即使是洗澡中国人也会把它弄成三六九等,富贵有别,但是西方人则认为,脱掉衣服,人人平等,所以这种概念,也可以在洗澡中体现。《宰相刘罗锅》第38集里,乾隆与刘罗锅都脱了衣服,刘罗锅说了些平时不能说的真话,等到皇上穿上衣裳,就治他的罪了。杨绛的小说《洗澡》,则给洗澡赋予了政治含义。


  现在洗澡,家家有浴室,中国人的卫生水平提高了。洗澡业总还是要生存,因此就变成了洗温泉浴的休闲度假,其中有各种温泉用不同的中草药的药池,还有游泳池,这些池子泡完了之后,还有淋浴是可以冲洗,之后有餐馆美食可以享用,洗澡变成了休闲娱乐的一种方法,温泉夸大了这种人生的享受。


  像古老的土耳其浴室,现在变成了一种桑拿方法,却很时髦。还有就说俄罗斯有其独特的洗澡方法,其实也是土耳其浴室桑拿方法,但是蒸出汗了以后,要用桦树枝条来抽打身体,达到洗涤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搓泥儿”,但是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方式了。


  凡此种种都没有超过古罗马人的浴室。


图:罗马浴室绘画、实景


  左图是浴室内部复原图,可见罗马人把洗澡当做享受。右图是实际照片,想来是利用温泉洗澡,所以,浴室在“山”里。我们在英国还看到罗马废墟中也有浴室。喜欢洗澡,表示这个民族有卫生的习惯,喜欢干净,整洁。更有历史学家解释说:

  “这些公共浴室是精心建造的,戴克里先时期的公共浴室占地32英亩,卡拉卡拉时期的公共浴室占地27英亩。这种公共浴室比起结构简单的浴池,其服务项目当然要多得多。它们除提供热水浴、温水浴和冷水浴以外,还设有运动场所、休息室、花园和图书馆,总之,它们是规模宏大的‘运动俱乐部’,它们绝妙地促进了‘健全的头脑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一理想的实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也就是说,运动场与图书馆都是浴室的附庸,可见浴室的地位之高,我们远远没有达到古罗马人的境界。


 博物馆 

  博物馆是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革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由于搜集的文物可能品种单一,就会是专门的“博物馆”,如紫檀博物馆,汽车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


  古代是没有“博物馆”这个概念的,就更没有专门的建筑。后来由于有很多绘画、雕塑需要展示,有许多从外面,特别是英国,从外面掠夺来的财宝需要保存和展示,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展示的大厅,才有了博物馆这样的建筑的规划,由此就产生了博物馆。最著名的是大英博物馆。


  现代许多博物馆,特别是单一的博物馆都是一般建筑改造的。即使最有名的卢浮宫这样的艺术博物馆也是皇宫改建的——法国在消灭了王朝,成立了共和国之后,人们就把皇宫,如卢浮宫作为一个公共的建筑来展示这些人类公同拥有的文明成果,展示艺术品。用皇宫作博物馆不过是废物利用,中国的故宫改造成“故宫博物院”也属于这种废物利用,后来人们建造的博物馆,才是完全根据展览的需要而设计的。


  在博物馆中,由于一些古代的物品,中国的绘画,是纸质的,需要保护,其温度、湿度、避光都有确定的要求,所以,博物馆的藏室要求密封,有温湿度的控制系统。国宝级的物品需要监控和防盗保护。这就说明,加密程度越高的物品,价值等级越高。


 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以此为目的的建筑就是图书馆的建筑叙事。它需要有藏书的书库,有借阅的柜台,有阅览室等。


  最令人羡慕的是图书馆,从古代就有。“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养的研究院。它包括天文台、实验室、解剖室、植物园、动物园和一个藏书达50至70万册的图书馆。当时,还曾发生过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由于受适意(宜)且激动人的气氛、极好的设备、免费的膳宿和令人羡慕的薪酬的吸引,纷纷来到埃及。”确切地说,当时的亚历山大城属于马其顿,现在埃及境内。这样的图书馆现代也难找到,因为现代没有免费的膳宿和薪酬了。另有叙事说:确切地说,当时的亚历山大城属于马其顿,现在埃及境内。这样的图书馆现代也难找到,因为现代没有免费的膳宿和薪酬了。


图:亚历山大图书馆


  另有叙事说:

  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1364-前283年),盛于二、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可惜的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却于3世纪末被战火全部吞没。据说当时尽管有战乱,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约54000卷。


  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拥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并首次在图书馆复制和译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对医学也有贡献的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得等均有著作手迹留此。此外,当时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时期许多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它科学均有大批著述收藏于此。极盛时据说馆藏各类手稿逾50万卷(纸草卷)。

 

  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彻底被毁后,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早在1974年就提出重建图书馆问题,并希望尽可能在原址原样恢复。现在的新馆建在亚历山大海滨区,在海滨大道上紧傍“地中海新娘”雕像处。它包括3座建筑,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造型奇特的图书馆,另有一个球型天文馆,第三座建筑是服务大楼。 


  中国古代没有图书馆,只有藏书楼。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民间也建造藏书楼。如今留存于世的藏书楼已经所剩无几了,目前全国仅有100余座。


图:藏书楼:玉海楼、宁波天一阁


  有名的藏书楼:皇家的有《四库全书》七阁:《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不曾付梓刊行,只手抄了七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在镇江建文宗阁、扬州建文汇阁、杭州建文澜阁。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等仿天一阁。阁与书历尽沧桑,伴随着中国近代史上的频繁战乱而饱受摧残。文宗阁、文汇阁、文源阁先后遭兵火焚毁。只有文渊、文津、文溯、文澜四阁尚屹立人间。


  私人藏书楼有:宁波天一阁、岳麓书院、湖州嘉业堂、湖州皕宋楼、五桂楼、玉海楼、徐家汇藏书楼等。


  从图书的角度讲,有的藏书被卖,如湖州皕宋楼的藏书早在1907年就被卖到了日本的静嘉堂,现在要赎回,就会涉及到外交方面的问题。保存困难大,如杭州文澜阁地处孤山,前后临水,湿度很大,而传统的建筑又不能安装恒温恒湿的空调。只有借鉴杭州文澜阁补抄《四库全书》的做法,将以前藏书楼内所藏古籍用照相机翻拍下来,然后依据原书进行还原复制,再存放于藏书楼中。 


  从使用的角度说,现在很多藏书楼都归图书馆了,但是此前皇家藏书楼是不对外开放的。《四库全书》是手抄,只能珍藏,不能外借。私人藏书楼,目的也为藏书。中国的藏书阁、藏书楼,既相当于图书馆,又相当于印刷所。但是由于读书人不多,利用率不高,藏书楼不往外借阅,与现代图书馆还有差别。


 学校 

  中国古代教学主要是靠私塾,有的时候是在有钱人的家里专门的一间屋子来做学校的。书院则不同于学校,学问做得比较高了以后才会进入书院深造。它是那种原创性、教学性质的,应该说是研究院。它还有会议制度,这个会议制度像是一种行会,“有会长、会宗、会正等职” ,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学术会议,而平时的教学则相当于学术会议——没有课本,主讲人演讲,之后讨论。几个著名的书院的建筑都已经保存下来,已经属于旅游景点了,像岳麓书院、白鹿书院等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也是上个世纪才有的,所谓的“洋学堂”。最早的洋学堂也是洋人帮我们建的。

  “庚子赔款中,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千多万两。后美国国会审核发现赔多了,决定将其中一半退还给中国。两国政府商定利用庚款设立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并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胡适、梅怡琦、赵元仁、竺可桢都是庚款留学生。


   “是美国第一个向清政府施压,要求中国实行信仰自由,并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花费大量人力及资金建立了众多的学校。人家派军队他派传教士,人家挣钱他投钱。这些学校包括: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岭南大学等,共13所。


  “美国诚实地退还了多拿的庚子赔款,并在中国建了清华大学、山西大学、协和医院及协和医学院。而英法日等国却把庚子赔款拿回本国作资金积累,去发展自己的经济了。美国认为多拿的肯定不是他一家,于是美国便向英法日施加压力,要求他们跟着退还。最后,那些国家不情愿地陆续归还或免除了一部份赔款。”

----风雨山林:《真实的美国》,网上下载


  我要问的是:八国联军攻打中国,有美国没有?有,否则不能有赔款一说。打我们,还要我们赔钱,是友好吗?与其把赔多了的钱还我们,别打我们不是更好吗?像“飞虎队”帮我们打鬼子,这是好样的,这是真友好。不过,中国的现代学校,即“洋学堂”,确实是美国首先帮助建的,不应该忘记。一是一,二是二。只是不要过分,不要把客观的叙事,变成具有倾向性的政治修辞。


  国外的著名大学还是人类的骄傲。


图:剑桥大学:康桥、数学桥、国王学院、三一学院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留给后世对剑桥无限的想象和憧憬,究竟是怎样一个古老学府,让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没有遗憾地离开这个伴他度过年少轻狂的知识殿堂?闲适优雅的康河是原因之一,800年剑桥学术熏陶之风与剑桥人孜孜向学的坚毅精神,更是剑桥引人入胜之处。



   三一学院作育英才无数,毕业生中不乏享誉全球的名人,例如牛顿﹑弗朗西斯﹑培根﹑拜伦以及查尔斯王子等人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哈利波特电影中全员集合的大会堂,就在这建于1529年的牛津「基督教会学院」的大餐厅内拍摄,想象哈利波特与荣恩、妙丽坐在长条桌上,在此叽叽喳喳个不停的场景,高耸的天花板与温暖的小桌灯,另有一番古朴尔雅风味。


  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创立于1438年,校园和庭园都保存着建校之初的景象,是牛津众多大学城中,唯一没有大学生的学院,该学院只有研究生。


图3:牛津大学:餐厅、万灵学院


  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创立于1555年,现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即毕业于该学院法律系。


  圣玛莉教堂拥有建于13世纪的尖塔,是牛津最具代表性的教堂,塔高62M,内部有螺旋梯直达塔端,由此可观赏牛津市区优美的街景。


图: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圣玛莉教堂


  圣约翰学院无论从学院的名称还是建筑风格都像是教堂。


  我去过耶鲁法学访学,Newhaven小镇里面有很多教堂,而且大学的图书馆就是用教堂改造的,她很多系的楼是用以前的教堂改造的,当然也有建新建的大楼。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我也作为旅游者去参观过,同样,小镇里也有很多的教堂。这些建筑证明,这些大学原来是从神学院改变过来的——人类有这么一个思想历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有钱了,各种渠道得来的教育经费、捐赠,盖得越来越漂亮,都是每一地最漂亮的小区,比起战时的西南联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新校区、新教学楼的建设说明各方人士对教学的重视,但是教学质量下降,缺少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对于坚固而美观的大楼来说是一种缺憾和讽刺。


 工厂 

  工厂和作坊中国早就有,但是老板只考虑如何生产,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因此工厂建筑的生产环境差,像矿井、重工业、以前的纺织业都是血腥工厂——经常出人命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有些地方又退回到旧社会的状态。下面引用的是关于一个工厂的叙事。

  1911年3月25日,位于纽约曼哈顿南部百老汇大街和第六大道之间的华盛顿广场一栋十层高的大楼(现在属于纽约大学)起火,其中最上面的三层——第八层、第九层和第十层是“三角内衣厂”。“141名男女工人死于内衣厂大火,其中至少125个姑娘——被烧死或者在跳到楼下的人行道上时摔死”。这些姑娘来自外国,她们从波兰、意大利、爱尔兰、俄国等地漂洋过海来到纽约,寻找自己的美国梦。她们大多数不会说英语,还没有拿到美国“户口”,是16到23岁的姑娘,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


  1911年3月25日,她们的鲜血流在街头,她们扭曲的身体躺在曼哈顿下东区的街道上。与此同时,她们制作的时髦漂亮的女式衬衣,挂在只隔一个街区的第五大道的时装店里,向世人展示着美丽。而美丽背后的悲惨现实,却需要她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来展示。


  这场发生在人们的眼前,被众多纽约人目击的大火唤醒了纽约的良心,“我低下自己的头,对自己说,我是有责任的。是的,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是有责任的。”一位学者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人们的负罪感最终落实为一步步的具体措施。


  4月5日,一个阴沉的下午,12万工人组成了一条长长的,沉默的河流,河流载着锥心之痛,从曼哈顿的心脏淌过。那是一场沉默的游行,除了哭泣,没有口号。

三角内衣厂的大火也震动了全美国,并且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社会改革。尽管罗斯福在20年后才上台,可是罗斯福政府的劳工部长后来说,1911年3月25日,“新政从这一天就已经开始了”。


  三角公司火灾惨案成为立法的依据。《劳动法》规定,工作场所每3个月就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1912年,立法规定,在7层以上超过200名工作人员的楼层,必须安装自动防火喷淋系统。而在任何一个超过两层、雇员超过25名的工作场所,都必须安装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委员会的建议,到1914年,纽约州共通过了34项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这些法律的通过,被看做是“进步时代”最重要的成果。


  在目睹火灾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弗朗西丝•帕金斯的年轻女孩。1961年3月25日,三角女式衬衣工厂大火灾50年纪念日。一群老妇来到当年她们从烈火中逃生的大楼前,悼念死于那场大火的姐妹们。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成为美国劳工部长——美国政府内阁中第一个女性。在纪念仪式上,弗朗西丝•帕金斯回忆了那场大火如何唤醒了美国的良心,也埋下了她心中为改变劳工命运和捍卫女性权利而奋斗的种子。


  2001年2月15日,三角女式衬衣工厂大火的最后一位幸存者,罗丝•弗雷曼女士去世,享年107岁。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了她去世的消息。


  2001年3月14日,纽约市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反血汗工厂提案。根据这项提案,政府不得用纳税人的钱来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诸如警察和消防队员的制服等等。朱利安尼市长否决了这项提案,但市议会又以44:4的压倒性多数废除了市长的否决。


  三角工厂的事件后来被写进美国高中历史教材中,成为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生命的价值重于财富。


----原载《商业价值》杂志2010年4月号,《观察》Thursday, November 18, 2010,引文有编辑和缩减 

  有关工厂大火的报道我引用得比较长,因为这是一种建筑叙事。所叙述的时间段也比较长,直到最后一位幸存者离世。工厂大火使建筑不合理加剧了火灾的悲剧,但是一场工厂建筑大火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改革,无疑,这是人民觉醒的标志。不能因为某建筑仅是个人所拥有,就看做私人财产,工厂是公共场所,是公用的,所以必须保障在这个公用场所中所有人的安全,在工厂中首先是保障工人的安全。人们对建筑不合理的反思,直接导致对人权的诉求,对法律的改进,促进了社会进步。


  可是中国同样有大火,有矿难,一次又一次,人们却这样麻木,政府这样熟视无睹!为什么同样的人权要求的舆论不能够迫使政府和那些资本家们改变工厂的操作环境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禁止“血汗工厂”开工,为什么不能先盖好“安全屋”,再让工人下矿工作呢?“难道一个号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却不如那些被他们称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吗?” 


  必须保障人的生命权这是最基本的人权,可是中国人永远能钻空子。中国的监狱是在国外的所谓人权的压力下,人权舆论的压力下,而进行改善的,为什么改善的结果是为那些贪官盖豪华养老的别墅了?!


 监狱 

  监狱也是古来有之。监狱是所有的建筑中最可怕的地方,比坟墓都可怕,那里是酷刑、饥饿,折磨人直到死亡的地方,监狱几乎就等于死亡的代名词。很奇怪,为什么在互相没有交往之前,各民族都有监狱呢?


  监狱是人类建筑中最可恶的建筑。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监狱,要属于希特勒那个时期建立的集中营,奥斯维辛是一个代表,它有最简陋的住宿的房子或者叫牢房,有探照灯,有机关枪,有铁丝网甚至电网,有看守,更有毒气室、炼人炉等那些杀人设施。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日本在中国的劳工营,那都是中国人劳工一般都是打通铺,累死的病死的,被他们杀害的劳工的尸体,一排排地埋在一个大坑里,号称“万人坑”。在共产党的国家,则有苏联时期的流放营或叫流放地,如古拉格群岛,在中国有劳改农场


  监狱的建筑各有不同,最令人惊奇的是法国的圆形监狱,它的设计理念非常明确。

  “1791年,边沁首次倡导圆形监狱,即全景式(敞视式),其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建筑的大窗户,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线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这样在圆形监狱中,中心控制塔只需安排及少数的监督人,甚至可以只安排一个人,因为通过逆光效果,这个监视者可以从眺望塔内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者的小人影。在圆形监狱的环行边缘,被监视者是彻底的被观看的,但他不能观看到监视者,同理,在中心眺望塔的监视者能观看一切,但是不会被观看到。罪犯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不敢造次。这样的监狱结构,既可以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也能够让监视人完全处于隐蔽而安全的境地。


  “边沁的圆形监狱计划明确地废除了苦役与肉体的折磨,主张采取感化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的方式,使流氓磨练成正直的汉子,将懒汉磨练成勤俭者,为社会造福。”


  “在福柯的眼中,边沁圆形监狱建筑理念确保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时时都有监督,处处都是‘监狱’。社会的监狱结构确保了对人的真正拘留和永久监视。曾经造成皮肉之苦的体罚被在心灵、精神和意志上造成深刻影响的惩罚取而代之。灵魂成为肉体的监狱,人由此具有了自我规训的能力。”


  “边沁或许不会想到,他苦心设计的、被认为是具有经济和人道象征意义的圆形监狱竟被福柯透过层层迷雾,看穿了本质:圆形监狱实际上是一个完美的权力实施机构,是一种被还原到理想状态的权力机制的示意图,它使一切都一目了然。福柯也许是现代第一位详尽解释这些技术之底蕴的思想家。”

----《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百度网上下载

  圆形在这个时候就不是等距的关系,更不是平等的意义,虽然“中心向四周”与“四周向中心”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光线的作用,“从四周向中心看”是徒劳的,而“中心向四周看”则是从中心来监视四周。


  把监视作为迫使人不敢做坏事的办法,可怕只是暂时的,害怕被人看到而不做,不等于摒弃了恶念。

  “福柯认为监狱是‘文明社会的刑罚方式’,是不言而喻的惩罚,监狱超出了纯粹的剥夺自由,徒刑的期限不应该是罪行的‘交换价值’的量化,它应该根据犯人在监禁期间的‘有效转变’来调整。教养规训成为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于是犯人也就变成了需要认识的对象,这种认识与立法活动无关,与判决的内容和决定罪行的程度无关,而是犯罪者作为一个教养规训的对象,一个惩罚机制的对象才使自己成为认识对象的。”  

----陈璐:《福柯的监狱思想述评》,网上下载

  这是对监狱的叙事,监狱的作用是什么。


  毛泽东的“狠斗私字一闪念”、“自我批评”、“深刻检讨”似乎是想让人自我改造,“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在各种运动中,只有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才可能过关。现在每个回忆起当时自我检讨的人或者看到别人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的人都对这种自我批评和检讨的“洗脑”没有好印象,都认为他们是两面派,在说假话。因为根本就没有被洗脑,只不过是顺从了当时的说法而已。这种无时不刻的监视——别人的当面揭发、“背对背”揭发、“打小报告”,使每一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监狱,连狱卒都可能被犯人揭发而进囚室。即使这样,老百姓也不服,只有说得有道理,别人心服口服,才能算是洗脑。制度的规定与监督才是有效的。


  我们国家的冤狱太多,特别是解放前,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在小说《红岩》流行之后,已经变成臭名昭著,那里的酷刑人所尽知。


  文化革命中冤狱就更多了,不但有正规的监狱,而且有民间的监狱“牛棚”,是没有法律程序的私设公堂。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按外国人的标准,保护人权,也保护罪犯的人权,因此监狱现在条件也改善了。最近看到一组监狱的照片,简直是令人乍舌,因为“好像现在贪官越来越多,他在位时,就把监理盖得越来越好,甚至变成了豪华,变成了享受的地方。老百姓在他们没有东窗事发之前要养活他们,在知道他们是罪犯以后还要养活他们!这就是豪华监狱告诉我们的事实真相。”


图:江苏盐城监狱、苏州监狱、广东清远市监狱


  网上有“史上最豪华的监狱:江苏盐城监狱欢迎你”的图片



  “再瞧瞧苏州监狱吧!谁说苏州监狱的建筑风格不是徽派民居和现代风格的良好结合,我跟他急。不惜重金投入设计费,就是为在中华民族建筑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嘛!”“这绿色幽静豪华的住宅小区你愿意去住吗?那可是广东清远市的监狱管理区,住的都是犯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几跳!监狱也有五星级》,网上下载。)

  中国的官僚有特权——地球人都知道,但中国落马的贪官已经成为罪犯却仍然享受着特权,你恐怕没有想到吧?


  记者王心慈(法国编译)报导:这确实是监狱吗? 欧式的大楼设施完备齐全、高档酒吧、高档办公室、豪华会议中心、带阳台的单人牢房二十平方米、小区里的国标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和塑胶跑道、人工河流、公园……等,架势看起来像“白宫”,太奢华了!人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设备豪华程度已超过高档社区,比咱家小区环境好上几倍不止。


  中国官方没有让贪官们呆在普通监狱里,让他们与那些不同政见者、罪犯或轻罪犯人呆在一起,而是让贪官们在平静和豪华条件下,接受再教育。原来豪华监狱就是干这个用的。


  网友称:“能不腐败吗?贪官进的监狱都是五星级的,这不是鼓励贪污腐败吗?”

----王心慈(法国编译):《中国贪官的

五星级豪华监狱曝光轰动网络》,网上下载

  周立波的段子来解释为什么监狱会这样豪华:


  “某重大项目完工后尚有余款,省委常委会开会研究是用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还是改善监狱的环境,意见一直不统一。最后一老常委一语定乾坤:这辈子你们这班常委还有机会进中小学么?顿时沉默,有的擦汗,有的低头喝茶随后很快意见达成一 致:改善监狱环境。”


  太过分了!监狱本来是对罪犯的惩戒之处,现在变成了享受之所,是在鼓励犯罪!这就是建筑叙事。


图:豪华的办公大楼


  建筑也可以表现出政治态度。各地的政府大楼,与老百姓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民间是有意见的,与国外的政府机构的建筑哪一个铺张浪费,哪一个勤俭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他们使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建这样豪华的办公楼,实在是有违纳税人的意愿。


漫画:豪华县政府


  建筑叙事是血腥的,是历史的,是政治的,而不是像所谓美学那样只是讨论美与不美、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城市规划 

  由此一个城市的家居或民居清楚了,公共设施与公共建筑清楚了,应该谈城市的整体规划了。这涉及到传统老城与新城的建设问题。


图:北京城墙绘图


  在梁思成当年手绘的“北京城墙绘图”中可以看到,北京城墙和城门楼井然有序,站在北京城墙和门楼上面,可俯瞰城郊、远眺风景;城墙下面有开阔的空间和护城河,凭借四周的地理优势,可建成全长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当时在梁思成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期间,他还对北京城市规划积极建言献策,其要旨为如下五条:

  一、北京应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

  二、限制城区工业的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

  三、保存北京故都紫禁城的面貌,保存古建筑城墙城楼;

  四、限制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

  五、在城西建设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最终这5项建议只被采纳了一条,即保留紫禁城,这令梁思成十分沮丧。在他看来,要留存古都北京的城市魅力,仅有紫禁城是远远不够的。


  令人惋惜遗憾的是,在当时梁思成的声音实在太微弱了,眼看着古都北京一座座坚实的大城墙和城门楼被轰轰烈烈地拆除,他的妻子林徽因曾丢下一句狠话:“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在今天看来,这位才女的预言竟成现实。笔者从“北京城墙绘图”中读出梁思成的“悲壮情怀”,盖缘于此。 

---陆其国:《梁思成手绘的北京城改造图稿》

文/供图,2012年01月16日,复兴论坛,网上下载


  林徽因说得不错,现在的永定门就是一个假古董!西安做得就好,他们就把旧城墙保留了一部分,作为公园,我都上去过。


  这是一段对于北京建筑规划的叙事。解放初期关于北京城的规划问题,无非就是新与旧的这种问题的争论,就是说如何保持传统和如何建立新的国家、新的城市这样的问题。


  一个方案是保留旧城,另辟新城,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建成一个像洛杉矶一样的狭长的,交通便利的“城市带”;一个是仍然以皇宫为中心,一圈一圈地扩大。另一个焦点是首都是文化城市,还是工业城市。


  美国洛杉矶就是典型的长带型的城市,是一个个散落的开放的小的居民区连成一片,因此道路四通八达,不会有堵车的现象。我们也去过,在高速路上也会堵车,因为车太多了。


  梁思成当时谈北京规划是对未来的设想,政府已经做了选择和建设,结果是,原来没有设想过要跑汽车,而且要跑那么多的汽车,道路不够宽,而且城市是方形的,出城和进城都比较麻烦,而且有各种四合院、现在是小区,所以可以行走的公共道路就已经很少了,而小区里面的居民又很多,所以车与人多造成了道路的拥挤。而且是现在只好用环路的方法,二环三环四环这样几条圈环起来,然后再向外面通道,当然现在地铁建起来了,当然很好,缓解了地面上的交通拥堵。这个交通拥堵是历史造成的,就是历史建筑造成的,也是人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而造成的。


  现在我们谈则是对历史教训的汲取。我觉得当时双方的方案各有利弊。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从建筑本身的利弊来考虑问题。旧城是四合院组成的,我们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四合院的问题是:

  1)没有公共设施,特别是下水管道,这个问题非常大,居民需要每天到户外去上公共厕所,这对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公共厕所虽然有所改进,但是相对来讲,卫生质量非常差,现在还需要抽粪车去抽粪,容易传播疾病。

  2)占地面积太大,容积率太低。如果继续建四合院,就算一家一个院,这么多人,北京要多大?地球要多大面积才够?

  3)建筑消耗木材太多,完全可以用沙石、用混凝土来解决这个问题。

  4)胡同太窄,交通不便。胡同本来就窄,停车位已经把道路占掉了一半,用单行线的方法,道路复杂,有不熟悉道路的司机,闯进单行线,立刻就堵。


  传统的建筑的样式需要保留,方法:

  1)只保留那些比较经典的私家园林,作为公园可以让大家参观。全部保留旧城供游人参观,没有必要,因为很多百姓的房子已成危房。英国的方法是把遗迹放在地下室,上面要盖大楼就盖大楼,什么都不影响。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都在博物馆,世界各地的东西都有。

  2)可以用模型的方法,用极少量的木材把这种木质结构的结构方法保存下来。


  城市建筑必须进入现代化,不能保留传统!可以说,缺失公共设施的建筑不适合人类居住!缺失公共设施的建筑就不是现代化的城市,是不良建筑。不良建筑加之不良的居住习惯造成了“东亚病夫”!在水边居住地区,人们随便洗东西,破坏了水的清洁,而造成了疾病,血吸虫病、疟疾、风湿等大面积传播或滋生。在缺少水源的地区,人们又没有从外地引进水,没有水的帮助,就很难做清洁。不能洗衣服、洗澡,卫生条件差,自然疾病流行。即使是练武术或者用四合院把自己圈起来,与外地隔绝,但都不能改变这种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环境的恶劣。有的人想别的办法,比如说上山了,当老道了,当和尚了,到山上去这个时候,环境好了,空气新鲜,水是山泉水,这些外界的污染物都没有了,身体自然就会好了。吃的东西又很受尽没有大鱼大肉,基本吃素,所以和尚自然就会健康,很多疾病就不会找上门。


  中国人秘索的思维方式是原始思维方式,他不是针对事物本身就研究具体的客观情况,比如说水的问题、水源问题、环境问题,他不去考虑具体的原因,而是说什么“老天报应”了,什么“天人合一”啦等等,这种结论是用与实际状态毫不相干的一些臆想的原因和理由来解释生活状况,自然没有办法去解决生活状态的不合理,而只能是“安贫乐道”。这就使这种糟糕的社会状态就继续下去,最后要么瘟疫流行大家全都死掉,要么就是你争我夺,重新打天下,改朝换代,自立为王。


  中国人懂得以“家”喻“国”,用治家的原理来治理国家,实际上却是“自扫门前雪”,没有共同生存的意识,没有从建筑“家”的角度考虑城市的总体建设和国家的总体建设!一味地赞扬,保持传统,却不知道找到不足,使之彻底改善,甚至对不足视而不见,以至于上下水问题导致国民身体素质下降,乃至恶化,“东亚病夫”使国将不国!这才叫人扼腕叹息呢!


  没有共同生存的意识,人家有喷泉,你也建个喷泉,人家有博物馆,你也建个博物馆,只学了皮毛,没有学到根本。共同生存意识是民主意识、民主制度的基础,“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集思广益寻得一个最佳方案,全社会进步,大家的日子都好过。没有共同生存的意识,即使有选举,也会营私舞弊,当选后也会谋取私利。这才叫东施效颦呢!


  这就是中国建筑的大叙事,望国人警醒。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潘嘉惠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董小英:建筑叙事(十):公共设施

跨界太极学术 | 董小英:建筑叙事(九)

跨界太极学术 | 董小英:建筑叙事(八)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

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太极】第1282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