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访|做“中国的编剧工会”,王朔搞砸的事儿云莱坞能干好吗

2017-05-02 李春晖 娱乐硬糖

 作者|李春晖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朔和冯小刚一起开办了著名的好梦影视公司。当时,王朔曾提出过一个颇具创意的商业构想:

 

只搞剧本不制作。先拿出几百万来,与十几位一线作家、编剧签约,买断他们的影视改编权,这样来垄断影视行业的创作源头

 

王朔觉得,这桩生意一年至少1个亿的利润。这在现在都不是一笔小钱,更遑论还有“万元户”概念的九十年代。

 

可惜王朔这个天才的点子,在那个没有vc满街走,创业者也不会做BP的年代,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夭折了。

 

最终,好梦影视正如《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梦醒之后,王朔一度远走美国做起了寓公,可见是真伤心。

 

二十多年过去,中国的一切都在剧变。特别是影视行业在近些年狂飙突进,互联网又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解决手段,有人再度兴起做编剧生意的念头。

 

成立于2015年7月的云莱坞,曾被很多人定义为版权交易平台。但创始人兼ceo吴又并不这么看。

 

云莱坞首先把自己定位成编剧社区。我们63%的用户都是编剧,每天新增的六七成内容都是剧本。”吴又认为,写网文有起点,写短篇有豆瓣,但编剧却没有自己的社区。而要发现编剧,没有社区不行,就像没有起点就很难发掘网文大神。

 

吴又显然所图甚大。到目前为止,云莱坞上的注册编剧已经超过4万名,同时还有1万名制片人,和2000多家主流制片公司。

 

起点一样不算是竞争对手,终点一样才是竞争对手。我们的终点与那些单做版权经纪的公司会完全不一样。”吴又说。

 

那么,吴又的终点究竟在哪里呢?

 

临界点

 

“我在25岁之前根本没有去做任何工作,我觉得我一直处于自由的成长中。22岁到25岁,玩了三年。我觉得这很重要,有一段生长期,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吴又说。

 

出生于1979年底的吴又,身上依稀残存70年代的浪漫。心中有梦,游手好闲,写过诗,也写过小说。和很多投身商海的诗人一样,一旦经商又干得不错。

 

在创办云莱坞之前,吴又是一位颇成功的出版人和制片人。

 

2006年进入出版业,成立“读客图书”出版公司,曾出版赫赫有名的《藏地密码》。随后他转行做制片人,成立凤凰联动影业,先后制作了网剧《心理罪》和电影《匆匆那年》。

 

“我是从做爆款产品,再转回头做云莱坞的,是从终点回到源头来做的。”吴又反复强调,云莱坞绝非版权中介机构,而是编剧垂直社区,因为社区链接了大量的制片机构,版权业务只是编剧社区的一个结果。

 

之所以放着好好的出版人、制片人不做,决定溯游而上,开始第三次创业,吴又基于两个判断:

 

一是类型小说创作的爆发。

 

随着类型小说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文化开放,类型小说作家可以比较自由的创作,并靠写作养活自己,甚至变得有钱。

 

“像我这样80年左右出生的人,20几岁时候靠写小说是养不活自己的,会过的很惨。”吴又这话出自肺腑,他毕业后曾在家写了两年小说,但最终发现无法靠写作为生。

 

那一代写小说、写诗的人,大多转行了。做广告、做编剧、做出版,都比写小说强。而且作家是头部效应异常明显的一个行当,完全是金字塔,只有极少数人通吃一切资源。

 

但现在市场已经在了,自然有创作者投身其中。“我觉得90后会诞生非常好的类型小说作家,创作的环境变好了。”吴又判断。

 

二是影视市场巨大的编剧缺口。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电影总产量944部。电视剧产业相对进入成熟期,近5年来都维持在每年500部左右,略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应的网剧快速崛起,2016年中国网络剧产量总时长已突破12万分钟。

 

如此大量的影视作品,编剧是绝对的刚需。每一部片子都需要3-5名编剧,大型电视剧可能更多。而这些还只是真正拍出发行的片子,事实上还有大量参与筹备但未能面世的剧本,也就意味着,如果市场上有1000部片子,背后需要的是2-3万名编剧。

 

“像环球、派拉蒙,每年永远在筹备150部左右电影剧本,但出来的就10-15部,剧本里大部分是沉默掉的。所以美国编剧工会,有2.5万名编剧,这是美国市场决定的。中国也需要大量职业编剧,这也是我们做云莱坞的原因。因为编剧过去没有社区,没有工会,没有任何支撑的体系。”吴又说。

 

在吴又看来,版权交易只是工具,网络小说更不是他关注的重点。自己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IP,但绝不会为IP做个互联网交易产品。只是因为云莱坞上聚集了大量买家,在上面售卖刘慈欣、东野圭吾这样一线作家的版权,只是顺势而为,也无法规模化。

 

目前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的编剧,才是云莱坞真正的重点。“在未来5到10年,我觉得会形成数万以编剧为生的职业编剧。这个行业需要最好的作家加上最职业的编剧。最好的作家,在我看来300名就ok了,职业的编剧需要3万名。

 

“在任何地方开始写作,不一定非得是朝阳区”

 

在云莱坞上卖出自己的第一个剧本之前,老K(化名)是个成功人士。之前在腾讯干了七八年产品经理,现在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但他就是一直想当编剧。他把剧本上传到云莱坞,很快被一位名声赫赫的导演看中。老K索性现在连ceo也不干了,专心当编剧。

 

“他老婆能乐意?”硬糖君追问,脑补的都是《刀锋》里忽然决定游荡世界的男主角拉里,他的未婚妻、那个中产阶级小妞迅速把他甩了。

 

“没老婆。”吴又说。

 

“文章千古事,写作真是一种原始冲动。我认识很多在其他行业干得很好的人,都想做编剧。一千年以后,一首诗还在,苹果公司可能已经被人忘了。”吴又接着说。

 

成为一名编剧,其实也相当于踏入娱乐圈,什么京圈港圈东北圈,总之先混圈子搭上线再说。以至于很多编剧要“混”上很多年,人到四十才出点名堂。尽管他们最好的剧本,大多是在25-35岁写出的。

 

特别是北京市朝阳区,不光盛产目光如炬的群众,制片人也在这里扎堆。但编剧却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难道都来朝阳区“朝圣”?

 

“我们希望给编剧提供更公平更友好的创作环境,当你有才华,立刻被发现,而不是要混很多年。编剧是靠字说话,不能靠喝酒说话,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开始你的写作,而不是非得在北京朝阳区。”吴又说。

 

既然要做编剧社区,有些功能就是最基本的,一是版权保护,二是版权交易。



版权保护方面,云莱坞已经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打通,是目前线上唯一的对小说、剧本类进行版权认证的平台。编剧上传作品就可直接得到版权保护,并在8-10天内获得版权证书。


交易方面,云莱坞上有1万多制片人,2000多家制片公司,并且有精准推荐功能,直接把剧本推给最可能对其感兴趣的制片人和导演。

 

和众多互联网产品一样,为多数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为少数人提供收费增值服务。云莱坞除这些基本功能,也有编剧经纪的深度服务。

 

在吴又的规划里,云莱坞今年准备签下300名独家职业编剧。这些编剧中既有一线大咖,也有潜力新人。但只签商业类型片编剧,不签文艺片编剧。“因为文艺片编剧不需要经纪人,他们不在产业里,而是独立的艺术工作者。”吴又解释道。

 

对于签约编剧,云莱坞至少提供四项专业服务。


一是原创支持。当编剧有原创想法,并且云莱坞也认可其创意,云莱坞可以提供创作启动资金支持。即便作品最终未能创作成功,也由云莱坞承担这一资金风险。如果作品创作出来了,云莱坞则获得作品经济权,为其寻求最佳制片机构或制片人、导演。

 

 二是工作推介。如果编剧只是需要一份委托创作工作,云莱坞也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制片资源,帮其介绍合适工作,帮助编剧成长。

 

三是剧本推介。当编剧有原创剧本需要出售,云莱坞将从线上线下对剧本精心精准推送,甚至是面向全行业的大规模推送,目前在云莱坞上寻找剧本的影视人超过一万。

 

四是成长计划。云莱坞每年都安排编剧与大咖制片人、编剧、导演在一起工作,帮助编剧成长。

 

据吴又介绍,云莱坞现在有4万编剧用户和1万制片人用户。而他希望未来一年云莱坞可以发展为一个30万人的社区,其中写作者占5/1的比例。

 

“如果你是制片人或者导演,我们希望在任何时刻,云莱坞都可以把100个优质IP、100个优质剧本、100个优质编剧,一起摆到你的面前,让你不要把时间消耗在漫长的项目开发过程里。”吴又说。

 

比起票房,现在制片人更关心豆瓣评分

 

4月,云莱坞搞了个东野圭吾版权交易周。如今日本IP正是新热点,又趁着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东风,成绩不错。

东野圭吾

 

“版权交易这么好赚,会不会想索性做这个了?”硬糖君问。

 

“我们永远不会因为一件事更赚钱或比较容易,就改变战略。云莱坞平台的核心一定是编剧社区,发现优质编剧,并帮他们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持续帮助制片人发现好IP、好剧本、好编剧,帮助制片人完成项目开发,ip仅仅只是其中一环。我们也不会做制片全程,我们只是做前期开发。”吴又说。

 

吴又同时透露了云莱坞的营收构成。一是IP经纪、编剧经纪。二是IP投资和整体项目投资。“我们一般会参与优质项目20%的投资权。这些投资权也可能被我们视为金融产品在过程中随时卖掉。”

 

今年6月,云莱坞投资的片子就会有一批杀青。吴又表示云莱坞今年有望盈利,但最近几年不会以盈利为唯一经营目标,云莱坞还处于投入期。

 

尽管人们习惯把云莱坞的生意视为IP生意,吴又对IP的看法却相当谨慎。“真正的IP极少。甚至云莱坞这次推出的10部东野圭吾,我认为也不一定都是IP。东野圭吾本身肯定是个IP,但如果是我的朋友让我推荐,有的人我会直接告诉:他别买,不适合你。”

 

在过去一年,国产片备受诟病,票房滑坡。这种颓势甚至延续到今年,整个上半年国产片都欲振乏力。但吴又坚信明年肯定会有所好转,因为“现在制片人拍一部片子,对豆瓣评分比票房还重视。”

 

“第一,豆瓣评分好的片子,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第二,即使不成功,行业也还是愿意给你机会。但如果口碑烂,票房也不行,你可能就要退出这个行业。”吴又解释道。

 

现在上线的国产片,大多是2015年左右、资本过热时筹备的,恨不得剧本还没写完就敢开拍。而如今影视圈被观众狠狠教训,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开机了。“这种提升一旦开始是不可逆的,最后优秀的人赚走所有钱,不懂内容的人就离开了。”

 

吴又介绍,在云莱坞平台售出的剧本中,网大、网剧、电影类型比较平均。而主流类型其实也一直没变,爱情、青春、喜剧、犯罪悬疑永远被需要。软科幻则是近年崛起的新类型。

 

“内容产业永远不是一个投机产业。那些投机的人,以前赚的钱最后也会亏掉。因为你用很垃圾的内容赚到钱,你还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最后会夸大自己的能力,进行更大投入,那肯定是全部赔掉。这行有一句话,所有制片公司,离破产只差一部主控电影。”吴又意味深长道。

 

▶ 阅读往期热文

戛纳评委,可不可以是范冰冰?

明星、烂片、“国际影后”,杨幂会成为下一个范冰冰吗?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万能钥匙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