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2-2017烂片启示录:2013,我才没有那样的青春

2017-12-03 谢明宏 娱乐硬糖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2012—2017,五年时间里,中国电影票房从170.7亿飙升至500亿。但在这种凯歌高唱中,我们受过多少烂片的荼毒,硬糖君和诸君心里都有一本账。

 

为此,硬糖君推出“2012-2017烂片启示录”系列。那些曾经的烂片,为了忘却的纪念。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达到 217.69 亿元,同比增长 27.51%,特别是国产电影票房同比增加了 54.32%,国产电影再次占据电影市场主导地位,力压进口影片17个百分点。

 

只可惜,2013年国产片,在创造了“三个同比增长”的同时,遭遇了堪称“见底”的口碑下滑——几乎见不到一部影片得到普遍称赞,反而是“低口碑高票房”的影片比比皆是。

 

因此,反市场规律、越骂越有票房的“烂片效应”,使2013年也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一出奇观。

 

该年度口碑最差的三部片子,是郭敬明的《小时代》、孙健君的《天机·富春山居图》和冯小刚的《私人订制》。2013年国产票房中,《小时代》以 4.88 亿票房居第7 位,《天机·富春山居图》3 亿票房居第10位。这两部电影也被舆论批评为“2013年开辟中国烂片新时代”,都是“差片营销”的标志性作品。

 

大时代的青葱岁月

 

2013年,中国热点不断、大事不断、重大新闻不断。在这样一个改革阵痛与发展激情相互缠绕的大时代下,国产电影并没有真正的观照现实。一方面,社会现实的复杂,提高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难度;另一方面,也因为文化政策的复杂,影响电影关怀现实的锐度。


更重要的是,具有典型“中产阶级”特征的都市青年电影观众,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呈现出“远离政治”的消费娱乐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产电影走上了风花雪月、谈情说爱的“轻电影”之路。

 

2013年,多少具有一些年代感的现实题材作品是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它借助“新东方创业史”的原型,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用生动的细节、细腻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性转折,表现了三位青年人殊途同归的创业道路。

 

影片在励志故事的框架下,具有某种民族崛起的寓言性。世道沧桑的演变通过三个青年人“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表现得颇有象征性,直接阐释了“中国崛起”的神话,也满足了国人在美国强大刺激下越发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图3)

 

《中国合伙人》与表现 Facebook 创始人的传记电影《社交网络》有相似之处,但是后者对人物的刻画基于某种个体视角,而前者则被放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下。

 

这也让这部电影作为“中国梦”的典型样本,成为本年度国产电影的最大“赢家”,不仅市场受宠,而且国内获奖频频。

 

曾经一度宣称要推动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陈可辛甚至开始认为,中国电影不必急于走向世界,站稳中国市场才是关键。由此,这位香港导演的个人经历,也可作为“中国梦”的最佳写照。

 

相较《中国合伙人》的年代维度,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为“个人”叙事。影片用几位大学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青年人形象,特别是女青年形象,成为一部女性视角下的青春记忆电影。

 

影片充满怀旧色彩,可以说更多是因为与观众的情感和记忆的共鸣,而成为一个具有“召唤性”的开放文本。观众借他人的“酒杯”浇着自己之“块垒”,完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观影体验。

 

比起早一辈“青春无悔”作家的坎坷青春,“80后”作家的生活起码在表面上与“残酷”无关,但他们的作品却同样顺应了“残酷青春”的潮流。

 

这些作品制造残酷情节,突出青春伤痛,不断将人物命运的残酷推到极致,“求而不得”是主角们的共同命运。失学、失恋、强奸、早孕、绝症、死亡甚至集体死亡,在残酷青春小说电影中出现密度之高令人瞠目,甚至多重的命运打击会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罗曼罗兰的一段话,或许可以解释这类作品的出现和繁荣: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致青春》叙述上过于碎片化、结构和制作方面的随意性,也受到一些诟病。但大多数影迷都用自己的青春体验,轻轻放过了这些创作上的不足。

 

小妞们的情感世界

 

从题材上看,本年度最具话题性的电影之一,应该是薛晓路导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影片叙述了由汤唯主演的“小三儿”的美国月子中心之旅,这个扭曲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却因为放置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真爱电影。

 

北京“拜金女”遇到西雅图“落魄叔”,无论是“小三”女主,还是中国人介入的美国月子中心,都开拓了中国电影的题材空间。

 

影片用成熟的轻喜剧形态,刻意而取巧地借用了好莱坞经典爱情喜剧《西雅图不眠夜》的人物框架设计和桥段,他乡遇故知与不打不相识的模式结合,最终用一位稳重、可靠的男人反证了真爱比金钱更宝贵的主题,同样在曼哈顿的帝国大厦上完成了爱情洗礼。

 

但让观众困惑的是,一个曾经向往骄奢生活的“小三儿”,在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惩罚”情况下,为什么有资格得到这样一份许多良家妇女都难以得到的奢侈感情?


而文佳佳如何能够完成从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到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转换?虽然“小三儿”同样有爱情的权利,但是,作为电影主人公,如此轻易地通吃金钱与爱情,实在缺乏一些对观众必要的伦理安慰和说服。

 

作为拜物时代的“灰姑娘”童话,“轻电影”的另一部标志性作品是郭敬明自编自导的电影《小时代》。


影片借鉴了好莱坞“小妞电影”类型特点,表现一群年轻女孩之间的友情、爱情,以及之后的危情、伤情。但更显眼的还是对时尚、奢侈品、豪华生活等不加掩饰的羡慕和崇拜,拜物色彩浓得几乎化不开。

 

故事虽然还是小女孩努力改变命运的“灰姑娘”故事,但推动力却是对“高富帅”、“高大上”的追求。虽然一定程度上也算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却明显冒犯了文明伦理对物质欲望的修饰和规范,触犯了普遍道德的界限。

 

这样的影片必然会引起主流意识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却反过来推动更多的郭敬明粉丝捍卫自己的价值观,还引来了更多的“围观”者。最终,使这样一部叙事比较幼稚、结构相对粗糙、风格广告化的影片,获得了超出想象的票房收益。

 

硬要说的话,《小时代》的女性欲望视角,算是一点突破。影片中多次出现女性对男性的欲望镜头,如在影片开头,宫洺站在楼上俯瞰街道,赤裸的上半身伴随着林萧关于金钱、身体以及青春活力的独白,都昭示着一种性视角的在场。

 

而在林萧窥视宫洺的情节里,摄影机更是作为林萧的主观视线,为观众展现出宫洺裸露的上半身,随后的反打镜头更是充分将女性观众包容在其中,为她们提供男性精致的脸和健康的人鱼线。不过,这样的女性视角看似传统的性别秩序被颠倒,但实质是大家都被物化,都是玩意儿。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此前先后拍摄《集结号》、《一九四二》等严肃主题的冯小刚,在2013年也重新回到了“轻电影”的队伍中,推出了向 1997 年贺岁处女作《甲方乙方》致敬的《私人订制》。

 

该片大腕云集,冯、王两位1960年前后出生的编导,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愚乐”,而是处处透露出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寓言指向。

 

其中为范伟订制的“当官不腐”一段,对权力的讽刺直接、露骨。俗导演装雅的片段则在讽刺电影界的同时,也讽刺了观众的伪高雅。而对富人的嘲讽,则是一种所谓返璞归真的道德寓言。

 

权力、文明、财富,三大主题的现实讽刺,的确显示了电影干预现实的用心。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冯小刚后来完全不能接受观众批评的委屈之处。

 

但是,冯小刚和王朔那种愤世嫉俗、悲天悯人,早已没有当年举重若轻、进退自如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感。无论是故事的想象力或者人物的喜剧性,都难以表现出喜剧之“轻”。戴着沉重的镣铐跳着故作轻松的迪斯科,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山居图的市场乱象

 

虽然 2013年的国产电影被一批“轻电影”领了风骚,但这一年仍然出现了不少叙事更加成熟、视听表达更加流畅、类型元素更加稳定、风格样式更加丰富的大制作商业片。

 

从《龙门飞甲》到《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作品一直代表了华语 3D 电影的顶尖水平。在其独特美学风格的加持下,纵使无法与好莱坞技术比肩,仍能诠释出属于中国的视觉奇观。

 

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则继续了《大话西游》和《功夫》的拼贴和漫画风格,嬉笑怒骂、亦庄亦谐,在无数血腥的打斗中进行心灵“说教”。

 

影片开始,魔鬼吸食小女孩的赤裸裸情节,因为有失电影伦理和惯例受到不少人的诟病,但整部影片仍然显示出周星驰电影的特殊魅力。

 

只是,过多的台词和动作堆砌,弱化了影片的韵味和回味,其中“心魔”的教化缺乏足够的现实意义,很难像当年的《大话西游》那样引起普遍共鸣,最终未能真正触及时代的痛点。

 

在商业类型片中,宁浩依然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才华。他的《无人区》在“被偷走了五年”之后于 2013年岁末终于问世。

 

《无人区》作为一部中国式的西部片,相比较当年的美国西部片,少了许多英雄豪气和浪漫情怀。这也许是当下中国文化氛围中的一种特殊境遇,迷乱无序之中,使侠肝义胆难以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天机.富春山居图》大概是中国电影发展至今从未出现过的景象——一部口碑之烂,烂到所有人观看后都要拼命吐槽的电影,却最终收获了3亿票房。

 

尽管导演孙健君一再声称,《天机·富春山居图》套用了好莱坞商业大片惯用的所有模式,涵盖了最新奇、最流行的各种元素,但电影呈现出来依然烂到家。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影像,既体现了导演个人的奇葩思维和怪异喜好,也充满了对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拙劣模仿。

 

在这部主打特工题材的现代功夫片里,刘德华饰演的香港特工除了一张帅脸和精致行头外,无一不透露着90年代港产特工电影的土腥味。即便成片已经是导演剪辑17次后的作品,也无法掩盖电影本身根本没有逻辑的致命缺陷。

 

《天机·富春山居图》的烂,不是电影画面,不是电影逻辑,也不是对电影规则的不尊重,而是导演及其创作团队没有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电影。他们从一开始就掺杂着过于强烈的商业目的,企图通过类似邪典电影的元素,将抗日神剧的“精髓”转移成大众的观点。

 

2013年不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大年”,却是烂片时代的里程碑。如果我们要总结这一年的遗憾,恐怕首先就是具有历史感、批判性、人性深度、精神穿透力的作品一如既往地缺失。这既是时代浮躁的体现,也是思想侏儒的结果。


▶ 阅读往期热文

演迪士尼的花木兰,刘亦菲够不够格?

2012-2017烂片启示录:2012,古装大片的挽歌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万能钥匙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