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混合方法研究
姚伟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CSSCI来源期刊评审专家,天津市中文信息学会理事(市级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理事。研究方向:知识生态、食品数据科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4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2项。在《科学学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天津市第14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方法的对峙抑或融合:混合方法研究
我对于混合方法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最近四年的研究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来的,是研究过程中逐渐“接近”并使用的。由于研究所需,我首先接触的是定性研究,后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发现众多研究者尤其是擅长定量研究的学者对质性研究存在疑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其实,在采用任何研究方法的时候,我给自己设定一个假设:我的认知具有历史局限性、偏差性和有限性。基于这一假设,我对自己的研究及所涉及的方法就具有了批判性思维,有效地使用方法而非方法驱动,有辨别性地使用方法而非无条件信任。
在研究主题比较新颖、没有参考文献和可借鉴的研究方法的情况下,我重新考虑研究的逻辑和结构,这就需要关注现实生活和背景的丰富性,不能先期预设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之间应该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研究数据。
为什么是研究数据?
因为若自己会什么方法就采用什么方法,依据相应的方法收集相应的数据,必然会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现实研究中,研究数据未必可以直接轻易获得,此时可以采用迂回策略,不能获取一手数据就获取二手数据,不能获取二手数据就获取三手数据,例如不能实施直接访谈,可以通过研究对象的微博、朋友圈、网上博文、快手、抖音、新闻报告以及自媒体等获取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及有关数据库的学科知识,使我开始关注研究数据的属性及其多维呈现。
例如: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网上数据包括时间维度、内容维度、空间互动维度、情感维度,对于这些维度数据的跟踪和研究可以发现焦虑和恐慌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健康的有效治理、疏导措施机制研究。
分别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研究数据的多维度属性进行研究是不适合的,这就需要搁置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对峙,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进行融合。
因此,我对于研究数据的认知有了深层次理解:第一,数据与环境是一种共生关系,研究问题、研究哲学、研究方法论、数据是共生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第二,随着环境的变化,新的数据又会出现;第三,认识数据的哲学视角是整体论和系统论。这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需要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优势,并且规避各自的不足。
这也让我重新审视与反思科研的“三论”:一是科研的“本体论”,即识别问题的属性、识别数据的属性、识别方法的属性;二是科研的“认识论”,即世界是变化的,理论、方法、数据也是变化的,这些变化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三是科研的“方法论”,即方法的多元化、整合化。
定量研究(主要是演绎)是衡量有关联的“已知”现象和中心模式的普遍性的理想方法,包括推理因果关系。定性研究(主要是归纳)允许识别以前未知的过程、解释发生现象的原因与方式以及它们的影响范围(Pasick et al., 2009)。
在混合方法研究中,它涉及有意识地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并结合各自的优势回答研究问题,通过整合定量和定性数据使各自方法的优势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每种类型数据的弱点(Creswell et al., 2011)。需要强调的是,混合方法研究者在应用混合方法的时候经常提出明确的哲学视角,其将后实证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世界观、实用主义和变革视角衔接起来(Greene,2007)。
混合方法研究使我们需要转变原有科研方式,组建混合方法研究团队,而混合方法研究团队的性质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这就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借助“外脑”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混合方法研究团队中的成员进行研究时,由于受到不同方法、思维、意识、理论等影响,其科研视野和开放精神势必会得到提升。混合研究方法团队的价值是从根本上改变成员的研究方式,孕育良好的科研生态。
研究不是靠方法驱动的,但是方法论可以“赋能”。于我而言,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及混合方法研究的探究不仅是追求学术生命意义的探索之旅,更是对学术使命的一种“上下求索”,即是对向善的力量,获得学术能量的来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混合方法的研究或者想要与姚伟老师进一步交流,请在后台积极留言,也真诚欢迎您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与心得。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