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基本的研究问题?试着用一句话将研究问题陈述出来。2.研究的目的是解释性的、评估性的、探测性的,还是描述性的?这项研究是否有不止一个研究目的?3.对哪些已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论?文献评论是否和研究问题相关?和理论框架是否相关?文献评论看起来是否完善?你是否意识到(或者你是否能够找出)其所遗漏的一些重要研究?4.是否展示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是什么?它看上去是否和提出的研究问题相适合?你能想出一个所用过的不同理论视角吗?5.这个研究是否符合科学的指导原则?要评估这项研究,或者复制这项研究,你是否需要其他领域的补充信息6.这项研究是否和目前的伦理标准相一致?是否有在不同的伦理标准间的折中?在遵循伦理标准和使用最为严谨的科学方法之间,是否保持了恰当的平衡?7.研究中的主要概念是什么?怎样清晰地来定义它们?是否有一些被认为是单一维度的概念在你看来应该是多维度的?8.是否陈述了有关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根据理论框架,或者是否根据先前的研究充分地加以了证明?9.假设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这些变量是否反映了所指的理论概念?假设的关系是什么方向的?是否有其他变量被确定为潜在的重要变量?设置这些变量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0.测量变量使用的工具看起来是否合理可靠?作者怎样尝试着来建立研究中还有什么工作可以进一步开展以提高测量的效度?11.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什么?它对于研究问题而言是否恰当?如果群体是分析单位,那么所作出的结论是否存在着生态谬误?如果个人是分析单位,那么所作出的陈述是否暗示着归谬推理?12.研究设计在时间上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它是否运用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如果这项设计是纵向的,它是什么类型的纵向设计?这项纵向设计是否可以在某种方式下进行改进?比如收集座谈小组数据而不是趋势数据,或者在小组设计中减少退出率?如果是采纳了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相比研究问题是否会更为有效?13.是否在假设或者在随后的讨论中作出或者暗示了什么因果性的断言?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途径来展示因果效果的存在?是否阐述了建立因果关系的全部四个标准?如果有的话,什么变量在分析中被控制以减少虚假关联的风险?其他变量是否应该被测量和控制?你对于结论内在效度的满意度如何?14.研究中使用的是一个样本还是包含所有成员的总体?选择了什么类型的样本?是否使用了概率抽样的方法?作者如何评价这个样本对其所取自的总体的代表性?你如何评估研究发现对于其他人口总体的普遍意义?15.是否报告了回答率和参与率?回答者或者参与人群与未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这些差异?作者是否充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16.所使用的是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还是其他的研究设计?这种研究设计和提出的研究问题以及需要检验的特定假设之间有怎样的契合度?你推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别的设计?这个设计是如何应对研究限制的?它是如何调整以充分利用研究机会的?17.总结发现。统计和(或)定性资料是如何清晰地表达和讨论的?这些结果是否在实质上非常重要?18.作者在讨论和(或)结论部分是否充分展示了研究发现?结论是否很好地来源于研究发现?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释?19.将这研究与探讨同一研究问题的其他研究作比较。这项研究是否产生了新的见识?在哪些方面,这项研究设计或多或少比先前的研究更为合适?20.这个研究的结果暗示了什么新的研究问题和假设?这个研究对于使用的理论框架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对于你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启示?本文来源: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