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文学术刊物名称的那点事
学术刊物在现代社会是作为知识生产的产品来看待的。根据现代知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被发表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公共知识领域,形成实实在在的知识增长。而学术刊物是学术发表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术刊物对于知识增长的作用就肯定很大了。而我国的中文学术刊物跟国际学术刊物(所谓国际刊物在这里不是地理概念,指的是按照国际标准举办的学术刊物,包括我们国家举办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刊物)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中文学术期刊似乎还没有达到知识生产的要求。因为很多人似乎没有把学术刊物跟知识生产关联起来,更多地把刊物看成了宣传物品。
知识生产是专业化的,但我们的专业性期刊却严重不足,我们的中文学术期刊很大的比重是综合性期刊。所以,我们很多学术刊物名称反映不了它是哪个知识领域。而且很多刊物名称还非常接近,很难区分彼此的知识生产领域是哪方面。比如,XXXX学报哲社版、XXXX学报社科版、XXXX学报人文科学版等等。这就意味着文科的学术论文都可以去投稿了。这样的话显然不太符合现代知识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更为令人犯糊涂的是,我们的好多中文学术刊物名称不仅读者搞不明白,甚至刊物编辑部自己都搞不明白,有的期刊公众微信号对自己刊名似乎也摇摆不定。例如,XXXX学报哲社版是应该叫《XXXX学报》(哲社版)、《XXXX学报》(社科版)、《XXXX学报》(教育版)......还是应该叫做《XXXX学报(哲社版)》、《XXXX学报(社科版)》、《XXXX学报(教育版)》......?也就是这个书名号应该放那个位置?似乎也没有统一起来。有点五花八门,随心所欲的味道。许多作者在引用的时候,也是千奇百怪,刊名主体部分有用全称的,也有用简称的。其实,这个问题要解决还不是那么容易。例如,主体部分名称简称《上师大学报》或《上海师大学报》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那么为什么不可以?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一般都会有一个缩写简称。而且这个简称是相对固定的。例如,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简称为J CONSULT CLIN PSYCH;Journal of Philosophy简称为J. Phil.;等等。这说明,英文国际刊物名称用简称是可以的。只是要跟全称一样固定化,也即简称也要是统一的,不能一人一个写法。
而中文学术期刊有的时候好像也可以用简称,但每个刊物是否有唯一的简称,则没有定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用全称。那么全称的精确刊物名称是什么?这个不能想当然。对于刊物来说,法定登记的刊物名称就是全称。因此,刊物出版的时候必须用这个依法登记的名称。例如,如果登记的是《复旦学报》不是《复旦大学学报》,那么就得使用这个刊名《复旦学报》。如果登记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而不是登记的《上师大学报》或《上海师大学报》,那就应该一致地使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物出版者最好不要随意使用一个或多个简称。就固定这个名称。显然,书名号应该是针对法定刊名全称的,所以《XXXX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不应该写成《XXXX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
对于作者来说,这个刊物名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风。写文章必然要引用的。而引用必须实质性参考他人文献的。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去阅读被参考的文献,并加以清晰而精确的注明。只要阅读文献,刊物名称都会在页眉或页脚很容易找到。只有没有认真阅读过文献,才可能随意使用刊物名称。如果作者在文章中随意罗列参考文献,随意注释,连刊名都跟原文不一致,那如何展现作者的学风严谨呢?所以,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注释和参考文献罗列的时候,刊物名称的精确与否变成了学风踏实与否的指示器。
同时,尊重别人的知识创新,是所有学者应然的品德。准确标注刊物名称等参考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作者对他人创新劳动的尊重态度。这是一种如何做人的问题了。可见,对作者的投稿只要简单瞄一眼刊物名称的精确程度,即可对其文章判定一二。
学术论文是一个知识论问题,不是意见表达的范畴,也即属于追求真理的范畴,所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对于刊物名称很随意使用的作者,应该小心对待,说明这样的作者对追求真理和意见表达是没有加以区分的。其文章必然行文随意,缺乏严谨。尽管不是能够正确标注参考文献名称的作者必然会学风严谨,但学风严谨的学者必然会注重这些细节。编辑选择文章,与其注重作者的名气和来头,不如关注这些细节也!
本文来源:知识与价值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