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院庆活动:汉藏佛教语文学系列讲座

清华大学中文系 新斋中文 2022-03-25

汉藏佛教语文学系列讲座

Sino-Tibetan Buddhist Philology Lecture Series

值2022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清华人文传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专业特推出“汉藏佛教语文学系列讲座”,诚邀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术报告。本系列讲座旨在探讨国际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促进本专业与海内外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活动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全校师生和校外公众开放(会议链接和地点将在每场讲座之前另行通知,敬请关注中文系公众号)。


活动主持人:沈卫荣教授、侯浩然博士


第一讲




Tibetan Travelers and Problems with 

Texts and Geography


主讲人:

Prof. Dr. Leonard van der Kuijp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时间:2022年3月25日

          19: 00–21:00

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西藏和喜马拉雅研究(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教授,兼任内亚和阿尔泰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n Inner Asian and Altaic Studies)主席,曾任梵文和印度研究系(现在的南亚研究系)前系主任。1979年于德国汉堡大学(Hamburg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hip),2016年获得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2018年入选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他的研究方向为印藏佛教思想、西藏佛教思想史、西藏文化史以及前现代汉藏和藏蒙的政治和宗教关系。


第二讲


题目待定


主讲人:Dr. Orna Almogi

德国汉堡大学亚非研究所(Asia-Afrika Institute, Hamburg University)

时间:2022年4月8日

          16:30–18:30

奥尔娜·阿尔莫吉(Orna Almogi),德国汉堡大学亚非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知名藏传佛教宁玛派研究专家。她于2006年在汉堡大学获得藏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1999–2004)参与“尼泊尔-德国手稿保护和编目项目”(NGMPP,NGMCP),负责藏文材料的整理工作。2008至2011年,作为汉堡大学德国研究基金(DFG)资助项目的“亚非手稿文化”(Manuscript Cultures in Asia and Africa)课题组成员,负责子项目古代密宗手稿《宁玛十万续》(rNying ma rgyud ’bum)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发表的研究涉及与西藏宗教-哲学传统和藏传佛教文献相关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宁玛派教义和文献的研究上成就斐然。她的另外的一个兴趣点是西藏书籍文化(Book Culture),在佛教文献的写本和木刻本的编纂和传播等问题的研究上颇有建树。


第三讲


Sahajavajra on Dharmakīrti as 

a Mādhyamika


主讲人:Prof. Dr. Klaus-Dieter Mathes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南亚、西藏和佛教研究系

(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Vienna University)

时间:2022年4月15日

          16:30–18:30


克劳斯·迪特·马特斯(Klaus-Dieter Mathes)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南亚、西藏和佛教研究系教授、系主任。他博士毕业于德国马尔堡大学(Marburg University),博士论文是《辩法法性论》(Dharmadharmatāvibhāga)的翻译和研究。1993年至2001年,他在加德满都担任尼泊尔研究中心(Nepal Research Centre)和“尼泊尔-德国手稿保护项目”(NGMPP)的主任。此后,他先后在汉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和巴黎EPHE担任讲师和客座教授。2010年3月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藏学和佛教研究的正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在印藏大乘佛教哲学,佛教解释学,印度大手印及其在西藏的传播和接受等,出版过四部专著,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新近与Roger R. Jackson合编《印度和西藏的大手印》(Mahāmudrā in India and Tibet)一书,由荷兰博睿出版社(Brill)出版(2020)。


第四讲


Local Military Governments (khrom) in Hexi area and "the Great Military Government" (khrom chen po) in Long-cu


主讲人:岩尾一史准教授

日本龙谷大学文学部

时间:2022年4月29日

          16:30–18:30

岩尾一史,日本龙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专业准教授,于200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得东洋史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到2009年,他先后担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神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09年到2017年,他在神户国语大学担任东洋史专业讲师,获得“白眉计划”资助,担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特定准教授。2017年他被任命为龙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专业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的政治和军事史、西藏历史和地理、内亚研究等。


第五讲


Making and Agreeing to Requests in the Old Tibetan Ramayana


主讲人:Prof. Nathan Hill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亚洲研究中心

(Trinity Centre for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Dublin)

时间:2022年5月6日

          16:30–18:30


内藤丘(Nathan Hill)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主任,2009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供职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教授藏语和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任东亚语言文化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主任和孔子学院院长。他的研究方向是藏缅语/汉藏语历史语言学(Tibeto-Burman/Sino-Tibetan historical linguistics),发表的文章和专著涉及以下领域:古藏语描述语言学(Old Tibet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藏语语料库语言学(Tibetan corpus linguistics)、藏缅语重建和比较语言学(Tibeto-Burman reconstruction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汉语史和证据系统类型学(Typology of evidential systems)等。他曾领导由欧洲研究理事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UK’s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和英国学院(British Academy)资助的研究项目。




第六讲


事照本生,理资譬喻:《贤愚经》札记(Luminous Jātaka, Glorious Avadāna: Notes on the Xianyu Jing


主讲人:萨尔吉副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间:2022年5月13日

          16:30–18:30

萨尔吉,藏族,1975年12月生,于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新体制长聘副教授、西藏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意大利国际地中海和东方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ies on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East, ISMEO)通讯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委员。他的研究方向为基于梵、藏、汉对勘的佛教文献学、佛教哲学,印藏文化交流等,已出版专著《<大方等大集经>研究》(2019年,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编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藏文卷》(2020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梵文文书》(2020年)。他与魏正中教授合作翻译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图齐(Giuseppe Tucci)的著作Indo-tibetica(《梵天佛地》),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


第七讲


题目待定


主讲人:Prof. Janet Gyatso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时间:2022年5月20日

          19: 00–21:00


珍妮特·嘉措是哈佛大学神学院佛教研究方向的“赫尔希教授”(Hershey Professor)、副院长,同时担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宗教研究委员会(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ommittee)、东亚语言和文明系以及内亚和阿尔泰研究委员会的成员。于2018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2000年至2006年,当选国际藏学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主席,2004年至2010年,担任美国宗教学院佛教部(Buddhism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联合主席。她是佛教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专注于西藏和南亚文化和思想史研究。在研究和写作中,她善于借鉴文化和文学理论,努力拓宽理解佛教和西藏历史的知识范围,于2015年出版《在佛教世界中作为人:早期现代西藏的医学知识史》(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一书,重点研究了西藏早期另类现代性(alternative early modernity)以及16至18世纪西藏医学中宗教和科学认识论之间的重叠与分歧。该书在学界广受好评,荣获“沼田智秀佛教图书奖”(Toshihide Numata Book Award In Buddhism)。



第八讲


大鹏展翅:西夏藏传佛教研究的成果和前景(Garuda in Flight: Result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Research of Tibetan Buddhism among the Tangut)


主讲人:Prof. Krill Solonin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时间:2022年6月3日

          17:00–19:00


索罗宁(Krill Solonin),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际知名西夏佛教研究专家。他于2007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St Petersburg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圣彼得堡东方手稿研究所(Institute for Oriental Manuscript Research)、台湾辅仁大学、佛光大学工作任教。2010年至2011年,他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New Jersey)成员。自2013年以来,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工作,教授西夏语、西夏佛教史、佛教文献研读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的研究领域为西夏佛教、佛教文献学、西夏语文学等,在海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