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气周流与情志病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情志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的郁证、梅核气、脏躁等。情志病发病与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黄元御 “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左路肝随脾升而化心火,右路肺随胃降而化肾水,心火敛藏于肾水,肾水又上济心火,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造成周流不畅,气机郁滞而百病丛生。

何为 “一气周流”

01



“一气周流”理论出自黄元御《四圣心源》首篇 “天人解”,认为天地间有一股无形之气,于升降浮沉之间,故能产生阴阳五行变化。“一气”的根本是阴阳,“一气周流”理论强调的是阴阳二气上下环抱,互根互用,不可孤立存在。


人行于昼而寐于夜,以昼夜分阴阳,以脏腑分阴阳,以气血分阴阳,人体内也有 “一气”带动周身气血流动。在脏腑中,黄元御以 “土分戊己”,用 “戊土为胃,己土为脾”来解释中土之气是如何带动 “一气”周流的。认为先天元气为始动力,带动后天中焦土气,中土之气升降斡旋,升则肝木随己土左旋,性温之肝木升极化为心火; 降则肺金随戊土右转,性凉之肺金降极化为肾水; 又肾水随肝木左旋上济心火,心火随肺金右转下温肾水,如此形成升降往复,周流不息的运动状态。



黄元御认为,以土为中轴,木、火、金、水四象轮转,此五象虽各有其名,实则为一气的五种状态。然则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 “一气”中不论哪个环节升降不利皆会生病,情志病亦是如此。所以四象轮转,阳升阴降,才能五脏调和,心神得安。


何为情志病

02



情志病是指由情志刺激产生并且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情志病早在 《黄帝内经》中已有提及,曰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故生而为人皆有五志,过极便会伤及五脏,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需得情志调畅。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曰:“喜伤心,其气散; 怒伤肝,其气出; 忧伤肺,其气聚; 思伤脾,其气结,……恐伤肾,其气怯; 惊伤胆,其气乱”,阐述了情志活动与气的运行相应,气机升降失调为情志伤脏之病机。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失常则会导致情志病发生。情志之郁实为临床难治之证,观古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论治多以气机调畅与否为出发点,而黄元御 “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需要一气流通,郁则生病,不论脏腑经络还是气血阴阳,都应该恢复气机升降之权,才能治病之本,情志病亦是如此。

“一气周流”与情志病

03



木升金降,气机调畅得以解郁

情志病发生的基础是气机不畅,气郁而不能行。肝木应春气之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又调畅气机,与情志病密切相关。黄元御认为, “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


肝主左路之升发,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郁结不行,一气则周流不畅。气的周流运动维持着人体脏腑机能正常运作,气的周流失常,便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左路肝木升发不可过极,需借右路肺金之肃降,肺为华盖,能将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保持呼吸通畅,又能与大肠互为表里传导糟粕排出壅滞。


若人情绪过悲则伤肺,肺气不足则不能降,又伤及情志。肝左肺右,阴阳互体,升降有序,才能推动一气周流,维持人体气机的平衡。左路木气升极易化风化火,患者可出现易怒狂躁、惊悸抽搐等症状,不升则郁结不行,表现为精神抑郁、嗳气太息等症状; 右路金气不降易化燥伤阴,表现为表虚易感、咯血虚劳,过降则失宣,表现为精神恍惚、悲忧易哭。肝气升可上济心血又能助脾胃运化,肺气降可助心行血还能助肾纳气,气行血、血载气,肝肺气机升降正常,气血调和,一气得以周流,精神才能安定。


中土斡旋,升降相益气血乃和

脾胃升降失常是情志病发生的关键,其升降斡旋方能使一气周流,如黄元御言: “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对各脏腑功能起着重要调控作用。脾主升能运化,将精微物质输送给心、肺、脑以保神志清明; 胃主降可受盛,将糟粕排出体外而无壅滞 。脾升胃降功能正常,人便能精神充沛。


脾不升胃不降会造成精神不交,则情志病生,故曰: “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脾主令为长夏,夏秋之界阴阳之气纠缠游弋,湿浊易生,脾喜燥恶湿又易被湿困,湿困脾后致脾失健运,痰蒙清窍,出现神识昏蒙、头昏目眩、精神抑郁等神志精神疾病。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是气和血,黄元御言: “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原”,情志病发生与气血失调密切相关,临床常用复建中焦之法调和气血阴阳,治疗情志病,如用归脾汤、小建中汤等益气健脾,补血安神,消惊悸并除健忘。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有 “惊恐嗔郁” “思虑郁结” “情志郁勃拂逆”等不少对情志病症状的描述均出自于其治疗胃病的方论中,情志伤使阳气痹阻,气血不通,脾阴胃阳暗伤,胃痛发作。是故脾胃升降正常,气血阴阳调和,“一气”周流不息,情志病才得解。


水火既济,调养心神充沛精神

心为火脏,肾为水脏,其又代表着阴阳,《黄帝内经》言: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与火构成了平衡与制约关系,心火不能过亢,要能下温肾水之寒; 而肾水不能过寒,要上济心火之亢,只有如此,人体才能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心藏神,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是人产生精神活动的场所,喜、怒、忧、思、悲、恐、惊皆会扰动心神。心主血脉,左路肝木升而化心气,心气足则使心血生,临床心气虚心血不足者常表现出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症状。心又有 “少阴君火”之称,其代表着心神,应明亮通彻而又内藏,一旦外露,人脏气皆衰,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火敛藏于下,下温肾水使其不寒。


肾藏精,充髓养脑,肾精不足,则不能上济心火以安神,情志病多有年老体虚者,精血不能上承,阴精又不能被濡养,肾藏精而心藏神,心肾不交会有不寐健忘、痴呆少言等症状,治法上常以补肾益精、养心安神、醒脑开窍为主,临床常用交泰丸、天王补心丹等交通心肾。


“一气周流”始动力为肾中元阳。肾精得肾阳蒸腾得以充养心之气血,人的思维精神活动才能够正常运作。若肾精虚,元阳之力不足,会造成心肾阴阳两亏证,临床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智错乱、淡漠痴呆等肾精不充、心神不养、阴阳两虚之症状,是故阴阳匀平,水火既济,才能五行圆融、六气调和,则人精神充。



更多推荐
寒露至,秋意浓!这些养生“法则”你都知道吗?五大禁忌敲响健康警钟
“口气”大是脾胃的事!中医小妙方帮您解决尴尬!
19岁女孩手脚竟“烂”成这样!医生提醒:只因天天吃...
手掌上这块肉,一看就知道你身体好不好!太灵了~
“咳嗽季”到来,用这五步止咳法,不吃药,不打针,宝宝迅速好起来
桃仁、杏仁,你能分清楚吗?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