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裕民:今天的医学“病”了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各位好友是否知道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吾等 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如果觉得不错  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哦~~~



来源:何裕民的博客

何裕民,肿瘤治疗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学哲学协会副会长。

 


编者按

现在的医院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根据我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将医院根据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对医院进行资质评定,分为三级十等。其中三级医院要求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临床科室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同时对相应的人员、面积、设备等都有具体要求。

 

但在医院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病人越来越多,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那么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何裕民教授认为今天的医学也“病”了~

 断裂的医学传统

 

今天,如果你站在一家综合医院的门诊部,仅仅看内科,你就会发现有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等等,这样细密的分类在100年前绝对匪夷所思。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但范围却日益缩小。

 

因为一个“腰痛”,我们要转遍妇科、肾科、泌尿科、骨科,面对四个不同训练背景、不同主张的医生。一个病人,如果他身上有不同系统的毛病,他去看病时只能一个科一个科转着看。事实上,我们似乎再也无法回到那个一个医生一个病人的时代了,情感因为失去往日的专注而趋于冷淡。

 

医学的端口连接着人的生命,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因而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生应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医学,使医疗服务中的技术因素大大地膨胀起来,而深藏于医疗服务过程的人性特征却被相当程度地湮灭了,医疗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比如正义、伦理、人道、自律、情感也被淡化了。在医生看来,病人只是疾病的“载体”,医疗工作就是“看病”,而不是照顾活生生的人。一个男病人去泌尿外科看病,医生会直奔主题:“脱下你的裤子,让我查查你的前列腺。”站在他面前的病人,似乎只是有着一堆毛病需要他修理的器械而已。

 

医学的故事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故事,常常表现为人对生命平等、医学公平的渴望与医学现实相距较远之间的矛盾。医学不应因以“治”为内容的临床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而遗忘自己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以“关怀、安慰”为己任。

 

今天的医学“病”了,需要纠正

 

2007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心灵再次受到了震动,面对着许多求诊的患者,我的内心深深地被震动,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医学,本身病了!”

 

(一)科学与人性的对立

那天,正好我门诊,在去门诊的车上,广播早新闻里在说:昨天某著名大医院周年庆,不仅重要领导悉数到场祝贺,而且,医学科学上放了一个成功的“卫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在一人身上同时做了三脏器移植,且获成功。我当时也很感慨和高兴,毕竟不容易啊!

 

然而,就在坐下门诊后不久,有一个农村小伙子来求救——安徽安庆农村来的夫妻俩,结婚不久,打工谋生。妻子3个月前消瘦、无名发热、胃脘痛,当地医院确诊为胃淋巴癌,来上海求治,就住在那家著名的放了科学世界卫星的医院,住院至今已五十多天了,用了近两万元钱,还在检查中,还未进行起码的退热治疗。求助的小伙泪流满面,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

 

而更为麻烦的是,他们所有的积蓄两万元已用完,正规治疗还未开始,他哭着说:“看着妻子天天瘦下去,不知下一步怎么办?我真想抱着她一块儿了结算了。”诊疗室里的病人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当然,充满着同情与愤恨。

 

也许,相对于不下200万——300万的多脏移植费用而言,区区两万元钱算什么?相对于为国争光的科学上放“卫星”,一个村妇的发烧又算什么?……我们可以就此作出许多对照。

 

然而,这村妇的控制发热症状病不困难,在我们中西医结合下,很快就达到了效果。而烧的控制也不太会影响诊断过程。问题只是在于观念和意识问题——医学之“道”的问题:医学究竟首先关心的是人性、人的健康、人的感受问题,还是科学问题?或者必须同时兼顾?

 

一句话:这类典型事例发生在同一医院,且后一种情况绝非罕见,那只能说这种医学是科学的成功!人性的失败之医学!这也是今天的社会大众对越来越“科学”的医学不太能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通俗地说“今天的医学,她本身是不是病了?”若我们回归医学的本旨,并不难看出医学本身出问题了!只不过医界人士对此忌讳莫深而已。


再有一类情况也很常见,试举一例:一对中年夫妻前来求诊,丈夫是个晚期肝癌患者。来时其神情沮丧,眼眶通红;妻子则啼哭不止。他们刚刚挂了个名专家号,专家看了片子,说最多两个月时间了,治疗没有意义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别再费心治疗了。说完,拂手让他们退下。顿时,夫妇俩相拥痛哭……

 

也许,这位专家没有说错,从讲究“科学”的统计概率来说,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非常有限,90%在三个月以内。但在这种重视概率的科学性同时,似乎又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人性。这个病人后在病友的劝说下,找到了我们,通过中医调治,有一定生存质量地活了近两年。这不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既然医学本身病了,那就要开方治疗!但这方子太大了,一个人看不透,一篇短文也承载不了。在此,我们只想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试着做些局部调整。

 

(二)关注“中心”须调整

既然临床医疗是一类服务业,或者说特殊的服务业,那么,客户的需求就是第一位的,故首先应该把现在的临床诊疗实际上存在的以“医生为中心”,转移成真正的以“患者(即客户)为中心”;

 

其次,应该把当今临床只关注疾病这个焦点,转移到既关注“病”,更关注“生病的人”;

 

还有,在面对病人时,在“科学”与“人性”之间,应适度保持必要的“张力”;医学应该是医学与人文的混合物;尤其临床医学,更多情况下要把人性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病人综合的长期利益;

 

再次,应该把仅仅重视指标的改善或有形躯体障碍的消解,转移到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或曰更注重提高其生存质量,以避免“疾病被‘治愈’了,但病人仍处于‘痛苦’之中”的尴尬;

 

最后,医学还必须拓宽其所关注的视野,病前、病后状态都须纳入其重视范围,诸如亚健康、虚弱、衰老等的状态也应该积极加以研究和应对……

 

当然,这一系列中心的转移或调整,都是以增进服务对象的健康、舒适,增添其愉快、喜悦为旨归的。

 

(三)强调形式、手段或方法的多元性

基于上述要求,医学的手段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应强调多元性,各种有利于达到上述的手段或措施,都应该“拿来主义”,努力加以应用。

 

应该明确一点,试图达到上述目的,满足社会的多层面需求,仅凭高科技的体现或载体——合成药物,或经结构修饰后的天然药物,以及各种新型的诊疗仪器设备,是很难做到的。鉴此,著名未来学者奈斯比特在其代表作《高科技·高思维》一书中已明确指出,医学越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越是追求高思维的互补,越是需要追寻人性的意义和各种生活方式的改善,越是需求传统医学的互助。“医药越是具有高科技含量,人们就越是对另类疗法感兴趣……以求得物质奇观与人性精神需求的平衡”,说得多好啊!

 

且不说主流医学在解除患者的躯体痛苦方面还有诸多“短板”;也不消说对患者其他需求的鞭长莫及,以及本身所具有的、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欠佳等,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欲解除患者的病痛,仅凭现代主流医学之一途,绝难胜此重任。

 

鉴此,主流医学不仅需要形形色色的传统医学(在中国,特别是中医学)的支持、救援,而且,还需要诸如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宗教精神关爱的辅翼,舍此,便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至少,医患矛盾会日趋尖锐,人们会不断地把医学(疗)比喻为“发展最快的失败产业”。

 


(本文中的部分内容系何教授在“2008年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前沿论坛”中的专题报告之一,此论坛于20081219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内召开。且于《中国健康大趋势》一书登载,此书集合了全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卫生等诸多领域的著名专家与学者的论文,已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更多推荐

受到过度惊吓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病名只是一个代号,这才是疾病的本质(深度好文)!

夏天,真的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冷饮吗?

三伏天,最耗阳气的事别干!中医支四招,守住你的身体根基~

5兄弟4人得胃癌!为什么胃癌不放过中国人?其实就2个主要原因

三伏不论男女,以“坐月子”的态度来,准错不了!

你亲眼见过的厉害中医是什么样?我们都应努力成为自己的神医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童青堂,您身边的中医专家



参与活动领取您的专属福利

点击图片 👆 阅读详情

"国际范"中医落户青浦 

童青堂中医门诊,全面贴心中医服务来到“家门口”!





 - 童青堂,您身边的中医专家 -

      童青堂国医馆汇聚省市名老中医、中青年有志之士的医生,特聘请上海市岳阳、曙光等三家医院的主任级 专家前来坐诊,为各年龄群体提供专业可靠的中医诊疗、康复及健康管理服务,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地址:老朱青路15号童涵春堂二楼童青堂中医门诊部 

交通:地铁17号线青浦新城站转公交:青浦1路、青浦11路 

电话: 021-39726766      021-3972686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