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东:打好文化牌 唱好文化戏

2018-03-22 海东之声
海东之声点击即可关注


春节期间,行走在河湟山水间,步步都是惊叹:精美绝伦的舞龙舞狮、原汁原味的秧歌小调、闪耀河湟文化特色的“非遗”表演……春节文化活动将散落的河湟文化瑰宝串在一起,集文化展示交流与对外宣传推介为一体,相得益彰,异彩纷呈,表达着海东特色文化产业为海东经济“提速增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喧天锣鼓擂响海东民族团结曲


整个正月,河湟大地处处兴高采烈耍社火,热热闹闹度春节。3月1日, 正值农历正月十四,海东市首届社火调演,将春节的社火活动推向了高潮。海东市六县(区)的社火表演队浩浩荡荡聚集在一起,舞龙舞狮、秧歌表演、非遗展演,集中展示着河湟各县(区)的春节特色。



近年来,海东市始终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生大改善增进民族大团结,以民族地区发展为重,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如今的河湟谷地,处处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水乳交融,共进共荣,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



特色非遗彰显海东文化传承

在海东市春节文化活动中,螭鼓舞表演格外引人注目。螭鼓舞是循化县道帏乡一带群众中流传久远且富有神话色彩的娱人悦神的舞蹈活动,也是藏民族最古老的表演艺术类别。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6月被列入青海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就是一个个色彩奇异的艺术瑰宝,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河湟民间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为海东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的文化资源。从互助土族的“安召舞” “轮子秋”,到循化的撒拉族婚礼、螭鼓舞,再到乐都的九曲黄河灯俗,海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随着一场又一场盛大展演活动的隆重举行,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文化建设增厚海东风情底蕴


近年来,海东市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市级群艺馆1个,市级图书馆1个,建成一批如互助、平安、循化、化隆等县的文化广场、彩虹部落剧场、循化县体育场、乐都区彩陶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不断满足和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需求。



“海东创作”在全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海东文化自信、文艺自觉意识不断增强。一路走来,海东正在通过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推动海东市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海东文化影响力,为加快推进河湟文化走廊建设和“三区”建设攒劲聚力。



崇德向善夯实社会核心价值

行走在海东,河湟山间飞鸟迎风欢鸣,湟水河畔碧水微波荡漾。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海东,一张张笑脸,一串串笑声,恣意的城市意韵悄然溢出。人们惊喜地发现,文明城市的新风正迎面扑来,文明和谐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从一个个道德模范、最美基层干部的涌现,到一批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脱颖而出,文明之风吹遍了海东大地。


海东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精神文明战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构筑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新海东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对外交流激扬海东文化自信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今年全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丰富内涵,精心打造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统筹旅游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如何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将海东河湟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海东正在不懈地探索。


文化是软实力,经济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海东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项目保护,精心打造了《彩虹部落》《中国撒拉尔》等旅游演艺产品,使其成为海东文化的亮点。海东还在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近年来与河南开封、洛阳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共同发起成立文化旅游联盟,和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有关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开启了国际交流的序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永春

MORE延伸阅读

◐◑ 海东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乐都闭幕

◐◑ 海东举办全省首次《统计法》大规模三级干部培训

◐◑ 如何保持海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来支招!

◐◑ 快讯│3月25日至4月25日京藏高速4座隧道同时半封闭施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