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青海2018年八大民生实事工程发布!

2018-03-28 海东之声
海东之声点击即可关注


3月27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青海省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及生态环境保护共八个方面,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


民生实事一  阳光幼教工程

新建、改扩建72所幼儿园,对1万名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给予补助。

民生实事二  教育强基工程

  新建、改扩建8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3所普通高中学校,为12所普通高中学校配备教学设备,助力20所职业院校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民生实事三  就业增收工程

  继续落实草原生态补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

  继续将5.59万贫困人口纳入生态公益管护岗位,确保年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调整提高各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水平。

  新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00人。

  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

民生实事四  全民健康工程

  继续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5%。

  全面完成农牧区包虫病筛查任务。为1000个乡镇、村、社区、寺院配备(更新) 健身器材。

民生实事五  幸福养老工程

  对现有养老设施服务功能进行改造,为8万城乡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新建、改扩建15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50个农村老年之家。

  打造西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国家级试点地区。


民生实事六  百姓安居工程

  实施3.05万套城镇棚户区改造及2万户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6万户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

民生实事七  扶弱助困工程

  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5万贫困人口脱贫。

  调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完成18.7万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救助300名城乡特困“两癌”患者。

  为520名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康复服务。

  为23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民生实事八  美丽家园工程

  实施16个“美丽城镇”和50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完成30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完成西宁和海东南北山重点区域造林1000亩、曹家堡机场周边灌溉造林3.3万亩。

  启动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

  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新建(改造)高标准旅游厕所148座。

  建成54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全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8%以上。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民生十件实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结合民生领域相关改革、“十三五”规划和财力可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实施好2018年民生实事工程。据悉,在筛选和安排今年的民生实事工程时,省政府探索启动了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青海新闻网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拟实施的民生实事工程,同时,秉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瞄准我省民生领域短板,突出重点,优先考虑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确定了八项民生实事工程。


  “群众点菜、政府办席”,即将实施的这些民生实事工程,更加贴近省情民意,回应百姓关切,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群众的感受度和获得感将进一步增强。



来源:西宁晚报  今日海西

MORE延伸阅读

◐◑ 扎实推进人才“黄金谷地”建设  为海东在兰西城市群节点崛起提供人才支撑

◐◑ 化隆群科又到杏花烂漫时,有汽车越野赛、民族婚俗摄影大赛······我们不见不散!

◐◑ 特色小镇引领乡村振兴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今年开园

◐◑ 海东全方位狙击农业面源污染,将这些工作作为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