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不得!湘潭这个年轻人20多岁就是中共重要领导人之一

你我共建 廉洁湘潭 2023-03-30


日前,“廉洁湘潭”推出三期《家风·传承》栏目,分别讲述了毛泽东、彭德怀和黄公略的家风故事:


(点击图片查看第一期)


(点击图片查看第二期)


(点击图片查看第三期)


今天,我们推出第四期

来讲罗亦农的家风故事

罗亦农(1902-192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他曾领导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嘉宾:湘潭市文史专家唐徽

朗诵:火炬学校  周秣  主持人:刘燕


▌刘燕:罗亦农是咱们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人,也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何成长为革命的重要领导人,我着实感到很好奇。


▌唐徽:罗亦农年轻有为,一是他自己刻苦奋斗,另一方面也与他的良好家风分不开。


▌刘燕:嗯,一个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作为人生的第一堂课,罗亦农的家风又是怎样的呢?


▌唐徽:我们今天啊,就从他的“耕读”家风说起。罗亦农7岁入私塾,14岁时考入益智学校。后来,家道中落,家里没钱支付他读书的费用,就退学了。有一天,罗亦农与父亲在坪里纳凉,俩人在讨论古代的耕读文化。父亲说古代人重视耕读,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种田,在自己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采取耕读的方式来寄托思想。又说读书者,一是算账、识字,二是明理,要想家族发达,必须读书。然后罗亦农就问:“既然读书如此重要,穷人读书难的问题怎么解决?”父亲说:“要先赚钱,有了钱再去读书。”罗亦农马上就说:“那我一定要读书,我要到上海去读书,去耕读。”



▲古时候的耕读 图片来源:网络


▌刘燕:去上海耕读?去上海边忙农活边读书吗?


▌唐徽:不是,这个“耕”不是种田,而是在上海找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刘燕:现在很多大学生也有勤工俭学的情况,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没想到上个世纪就有这样的例子了。


▌唐徽:对的,这是罗亦农从耕读文化中悟出来的“半工半读”。当时父亲虽然觉得他走了家中会缺少劳力,但又觉得从长远看,确实必须读书。1919年7月,罗亦农离开湘潭,坐上火车来到上海。他先通过在上海的湖南老乡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当时,上海的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他就利用周末到图书馆读书。读《新青年》《劳动界》,还认识了陈独秀等人,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罗亦农去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当时,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半耕半读”的方式,并引领了中国在苏联的留学生。



▲ 图片来源:网络


▌刘燕:这是带领“半耕半读”走上国际化啊,想必罗亦农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不少学生。


▌唐徽:嗯,罗亦农的演说和宣传才能也在那个时候得到了锻炼。中央也看到了他的才华,1926年5月,上海区委决定成立由罗亦农兼主席的军事委员会,加强和扩大纠察队,实行军事训练。


▌刘燕:回顾罗亦农的革命历史,他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说家和宣传家,被称为“中共最热烈的领袖”,他当之无愧。


▌唐徽:可是情况马上又有了变化。1928年元旦,罗亦农回上海同李文宜结婚后,开始主持中央组织局工作。当时上海滩一片白色恐怖,敌人悬赏万元捉拿他。4月15日,因顾顺章、霍家新、贺治华等叛徒出卖,罗亦农不幸被租界巡捕逮捕。周恩来积极组织营救,也未能成功。


▲ 上海的租界 图片来源:网络


▌刘燕:在当时的情况下被抓,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唐徽:敌人逮捕罗亦农后,立即对他进行严刑持拷打,可他没有透露一个字,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敌人决定紧急处决。4月21日,罗亦农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26岁。


▌刘燕:罗亦农的牺牲,可以说是党的重大损失啊!


▌唐徽:也就是从罗亦农遇害开始,中共中央在上海租界内的红队,也就是“锄奸行动队”,就开始了英勇的锄奸,周恩来亲自指挥,陈赓率“红队”似雷霆万钧,一批背叛革命、出卖同志的叛徒遭到了应有的惩处。



鼓磉洲罗氏家训


善根勿昧 家教宜严

祭扫勿懈 族宜贵敦

择术勿苟 名节宜励



讲述莲城家风,传承家门风范

“廉洁湘潭”公众号现已开通

“家风·传承”栏目


如果您也有好的家风故事

欢迎您将故事投递到邮箱

tanjixuan803@163.com

我们期待您的分享

咱们下期见!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家风·传承》(三):他曾骂袁世凯总统,被学校开除,后来成了毛泽东器重的将领


《家风·传承》(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彭德怀不是人民的老爷,为什么要搞特殊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