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方法大系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2017-07-21 林剑 交叉科学在线

城市地理学

思想与方法

作者: 柴彦威等

责编: 王倩等
丛书名: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

ISBN:978-7-03-035761-8


思想与方法革新促进城市地理学快速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也并非凭空产城市问题的复杂特性使得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跨学科交叉成为最重要的路径全面展示各种不同的思理论和方法如何被吸纳进城市地理学中是本书的主要目的通过这一工作增进国内外多领域在城市研究上的交流与融合而有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愿望


01

本质上讲, 城市地理学可被定义为对“位于城市体系中的成体系的城市” 的研究。作为一门动态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受到科学与哲学思潮的冲击, 不断涌现出新方法和新议题, 并且在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学科范围迅速扩张。但是,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过多关注社会的现实需求, 相对而言缺乏哲学思考和理论建构;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对西方思想与理论的学习多表现为“拿来主义”, 缺乏理论批判和革新。

编者按

事实上,《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已经出版多年了,多年后我们仍执着要将这套丛书的每一册都写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不是为彰显我们这些编辑是多么的敬业,而是这套书确实写得很好,然而书的定价又蛮高的,我们担心很多朋友会因价格原因而错过这些书。朋友如果您看了这些文章,我们建议您到图书馆借此书一阅,它们真的很美。

有人说夏天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诚如此!

——编者 林剑

editor's note


02

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呈现出多元化、多领域的特征, 除了以上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社会区研究、因子生态分析等内容以外, 还应用到小区域研究、女权经验主义等领域。在小区域研究中, 以法国人文地理学的小区域研究最为典型。传统地理学中对大区域和小区域的研究都使用了经验主义的方法, 但是小区域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上与直接经验的联系更密切。从赫特纳思想延伸而来的区域学派, 其哲学基础就是经验主义方法论。而该方法论一直贯穿于法国人文地理学派的小区域研究中。哈特向认为, 受维达尔的研究所激励, 许多法国地理学家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论, 致力于在野外收集各个地方的一手资料。这些研究逐渐将区域的描述系统化, 每个区域都是按照千篇一律的框架进行描述, 先是自然要素, 而后是人文现象, 这种表现方法正是延续经验主义哲学应用的具体体现。另外, 女权经验主义是女性主义地理学呈多元发展时期重要的三个层面之一。早期的女性主义地理学非常重视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保留了明显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随着基于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潮的发展, 美国地理学家从重视人地相关转向区域研究或区域差异, 对20 世纪早期的地理学家来说这个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地理学研究拓展了新的内容和孕育了新的哲学思潮。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都以“事实” 的收集、条理化和表达为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潮都是从其经验主义渊源中产生和发展的。从经验主义方法论出发, 现代地理学经历了“环境决定论”、“区域差异”、“空间分析” 到“社会理论” 等历程, 形成了新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等不同流派。尽管如此, 从康德、洪堡、李希霍芬到拉采尔、哈特向、哈维等学者的地理学研究以及现代人文地理的哲学思潮表明, 经验主义自始至终都在影响着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 现代地理学在许多学科的分支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以经验主义方法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至今没有本质的变化。综合以上分析, 经验主义作为方法论, 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它与随后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 构成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中的两大哲学工具。经验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功绩, 促进了20 世纪以描述为特征的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对人文地理学的城市研究、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实证主义之下的城市地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后, 城市地理学开始聚焦于各种社会问题, 如公民权利与公共参与、社会公平、空间的社会生产等。伴随着这些问题的探讨,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开始在城市地理学中凸显, 这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但正如约翰斯顿所言, 实证主义在地理学中受到一些批评, 但这些批评多数是指向“数量化” 本身, 而不是对实证主义的根本否定。广义的实证主义自从进入城市地理学就再没有离去, 对客观事实的逻辑推导和假设验证已成为当代城市地理学研究中一项公认准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城市地理学师承西方, 伴随着学科发展实证主义的色彩亦日渐浓厚。从西方到东方, 实证主义跨越时空如马克思主义一样, 开始融入中国学者的思维习惯。

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

04

行为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

最初起源于西方地理学计量革命浪潮中的行为主义地理学, 在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后已经大大突破了最初的空间科学式的研究范式。西方行为主义地理学在不断反思并重新认识自身意义的循环中不断成熟, 从最初的回答“行为在哪里发生” 的区位论套路发展到关注人类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而最终回归到日常生活空间和现实社会中。可见, 西方行为主义地理学的最新转向符合学科与社会发展的潮流。

中国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得到发展, 消费变革与购物行为、就业市场与通勤行为、住房选择与迁居行为等逐渐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热点。此外, 传统的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通过显示偏好法研究个人行为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偏好和制约关系, 主要目的是理解人的空间行为; 而现代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则需要更进一步通过假设偏好法把个人行为的理想空间挖掘出来, 研究个体理想的行为空间与理想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且从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为所谓的理想城市空间构建提供建议。

05

结构主义地理学与城市研究

从作为语言学家的现代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 到因把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而极负盛名的哲学家阿尔都塞,以及早期受阿尔都塞影响的以研究城市问题著称的城市社会学者卡斯特尔, 再到带有卡斯特尔痕迹的并继承另一支源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的地理学者哈维……结构主义地理学经过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的一系列脉络, 才得以步入实证研究。

与人类学强调描述不同, 地理学始终致力于寻找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或者根据。在结构主义地理学者那里, 这种情结更为明显, 以至成为一种群体性姿态。他们的分析也常被批判为无中生有的过度阐释。例如, 级差地租所导致的居住地分化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是不正常的经济现象, 是一种阴谋、一种保持阶级之间社会和空间区分的技术。因为比如坐车到工作地点对资本和劳动力而言都是一种花费,而这种花费可以通过公共制度和社会工作来操作, 以便统治阶层得到最大利益。

06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城市研究

人本主义地理学是基于对人文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的批判, 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其核心是对人类知觉和人的能动性、人类意识和人的创造性给予中心和积极作用的一种地理学研究方法。到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出现了反人本主义的倾向, 焦点是对人本主义主体是一种意识形态虚构主体以及对人类行为认知肤浅的批判, 人本主义地理学逐渐为后人本主义地理学方法所替代。然而, 在人文地理学的众多研究中, 对人的意图的关注以及人类意识是行为产生的根源假设, 这些典型的人本主义地理学核心理念依然保留着, 并不断发展着。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讲, 认为人本主义地理学较之方法更倾向于是一种地理学思想; 而对人本主义地理学而言, 人及其生存的空间之间应该是一种交互作用, 不存在绝对的主体和客体二分, 也就是说从本体论哲学出发, 人存在的最本质内容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即人及其存在空间之间的交互作用; 具体化或再物质化为人本主义地理学提供了一种普遍联系和综合分析的新的方向; 由语言及话语构成的解释框架是学科概念化研究的重要组成; 文学或文献将这种基于语言和话语结构的解释框架具体化, 并不断延续下来, 影响着后续研究者的思维。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 对于社会和文化空间的研究, 以人为研究主体时, 多鼓励采取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以更深层次地诠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顽抗空间模型

07

后现代主义与城市地理学研究

后现代地理学家索加在解构洛杉矶城市空间时提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元辩证法, 该方法论深刻地影响到了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 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基础。社会地理学家们认为: 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 它是一个双向过程, 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得城市空间所改变; 城市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 城市结构反映了它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 因此, 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具体来说, 以后现代方法论为基础的社会地理学从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空间和制度框架、住房供给与城市环境生产、城市生活方式及其社会性、少数群体空间隔离与集聚、邻里/ 社区及其地方社会结构、城市认知与行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居住迁移与社区变化、城市冲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原始后现代城市主义概念

08

信息革命与城市地理学研究

信息技术的惊人进步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 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场景, 但并没有导致“地理学的终结”。相反, 在信息革命的作用下,城市地理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新的转型, 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内容与重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信息革命正在引发一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已经渗透、融入到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 而信息技术本身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 如以计算机、手机和无线信息机等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正式“三网融合”, 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信技术(泛在联网)、网络技术、云计算的物联网的出现。因此, 对企业区位、产业结构、要素流动、区域间相互作用、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的影响也产生新的变化: 大小企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网络的联系; 服务产业、创意产业、智慧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动力; 物体可以通过物联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流动;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的创新; 功能边界的模糊, 导致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差别缩小; 信息技术空间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扩散差异等。

尽管西方对信息革命与城市地理学研究已经有了近30 年历史, 但是这个议题在国内外仍然是一个前沿学术研究领域。然而, 2005 年以来, 西方主流的城市与区域研究杂志上刊发的相关论文数量却有所下降。就国内来讲, 从研究内容方面来看, 主要集中于信息化对空间结构及空间组织的影响方面, 出现了大批的学术成果, 丰富了国内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但是, 目前的研究对网络虚空间的内部层面的探讨和关注不足, 在信息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效应上缺乏诠释, 对城市间的信息流方面的研究较少, 对城市内部及城乡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还显得不够, 这都将是与信息相关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方向。

09

芝加哥学派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

芝加哥学派代表了20 世纪前30 年在美国活跃的一批城市研究学者, 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重视实证、关注城市的研究传统至今依然对城市地理学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首先对芝加哥学派兴起的现实和理论背景进行介绍, 分析芝加哥学派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社会与方法论根源, 指出芝加哥学派关注城市的研究传统和重视实证的研究方法是植根于当时美国工业城市发展现实和欧美学术思想之中。其次, 介绍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研究方法, 分析芝加哥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方面的贡献。再次, 关注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贡献之一的人类生态学,介绍人类生态学分析框架中的主要概念及其对于城市的认识和解释。最后, 介绍芝加哥学派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相结合的两个应用案例, 一个是作为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重要成果的同心圆模型, 展示了怎样应用人类生态学的侵入演替模型分析城市过程, 构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释; 另一个是中国学者对中国城市的实证研究, 是以中国城市为基础对于同心圆模型的修正, 虽然其中的一些方法已经超出了芝加哥学派的范畴, 但是这个案例体现了很多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在当今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型

10

时间地理学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时间地理学源于瑞典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托斯坦·哈格斯特朗(Torsten Hägerstrand) 对计量革命时期区域科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哈格斯特朗批判区域科学研究中对人的基本假设的机械化、对个体差异性的忽视, 通过“时空间”、“生命路径”、“制约” 等概念及符号系统构建了时间地理学的最初理论框架。可以说, 时间地理学的诞生是20世纪60年代末地理学家对计量革命进行批判与反思、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上另辟蹊径的重要探索,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哈格斯特朗提出的时空间概念以及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观点, 突破了以往将时间内涵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式; 注重微观个体研究的思想, 开拓了个人日常行为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时间地理学方法是一种动态的方法。通过跟踪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日常活动路径, 研究发生在路径上的活动顺序及时空间特征, 可以得出个人或群体活动系统与个人或群体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 从而找到不同类型人群的活动规律, 并且利用这种规律进行合理的设施配置。当今的城市规划越来越注意对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 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空间的塑造, 越来越重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而时间地理学对城市居民活动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的认识, 将为城市空间规划与行为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总之, 时间地理学及其所开拓的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将为了解中国城市的城市化与社会空间转型过程和机制提供有效的理论视角及方法。


北京城市居民工作日时空路径可视化

11

结构化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结构化理论启发了人文地理学者对人类能动性与结构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 结构化理论对日常社会实践在社会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的强调, 与关注日常活动的时间地理学形成了理论共鸣, 并且结构化理论与时间地理学的结合为解释社会再生产与日常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解释视角。此外, 在结构化理论中, 由于强调时空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为将空间纳入制度分析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向来关注空间过程的人文地理学, 将研究的切入点聚焦在社会系统结构化的空间过程上。总之, 结构化理论为人文地理学理解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 人文地理学者对结构化理论几乎没有批判的全盘接受的做法也值得反思。在人文地理学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相遇、邂逅中, 人文地理学吸收了当前社会理论或者社会学文献中的概念, 然而却没有完全搞清楚它的起源和意义。人文地理学者应该持有更为批判的态度来引进结构化理论。

12

“ 空间的生产” 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从现实生活和理论发展两方面结合来看, 城市空间的生产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迫切需要研究的学术问题。对它的实证研究虽然面临挑战, 但有案例可参照, 有阶级分析、历史分析、文本分析和景观图像分析等方法可依循,所以具有可行性。中国的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正日趋突出, 这些问题与社会公平和正义、阶层分化和区域差距扩大, 资本的城市化密切相关, 完全可以参考和借鉴空间的生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进行解释和应对

中国地理学正面临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城市问题与地理学紧密结合并发展中国地理学理论的难得契机。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 已经成为一个紧要的学术任务。

13

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在地理学中, 与实证主义最接近的是数量分析方法的应用。直到20 世纪50年代早期, 地理学家的工作还是以实证描述和区域描述为主, 恰是由此, 地理学家谢弗提出了需要应用逻辑实证主义方法。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 地理学进行了数量革命, 试图以解释代替描述, 普遍的规律代替个别的认识, 预测代替解释。地理学方法的计量化是否明智、建立规律性是否可能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对定量研究方法的反思, 概括起来, 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 认为地理学被引入歧途; 其二, 认为地理学家应当坚持其探索方法; 其三, 认为计量化仅适用于特定的任务; 其四, 认为方法超过了目的, 为方法而方法的研究太多了;其五, 不反对计量主义者的态度。

14

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影响, 逐渐推动学者开始从对城市空间的宏观结构特征与普遍规律的汇总分析, 转向对特定人群和经济单元、特定社会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研究。其中, 对于女性、农村移民、城市贫困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研究、对农村移民社区、单位社区、国际移民社区等特定社区和居住空间的研究都不断涌现。在城市地理学中, 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对于弱势人群、特定社区、地方性与地方文化等议题的研究。

质性研究中的三角验证法示例

15

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空间分析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空间分析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在开始阶段, 主要是应用定量(主要是统计) 分析手段用于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理空间本身的特征、空间决策过程和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 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 乃至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 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实例, 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分析。

GIS 和RS 等信息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为城市数字化建设、城市信息化管理和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为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信息来源和分析工具, 更重要的是, 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和原有城市地理研究方法的结合, 可在城市地理研究的各大派别之间建立联系, 进行新研究方法的整合, 在空间综合社会人文学思潮的大背景下, 探讨城市研究与空间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空间综合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

基于GIS 的交通可达性分析

延伸阅读

1


地理学方法论

蔡运龙 等著

ISBN: 9787030308887

2


经济地理学思维

刘卫东 等著

ISBN: 9787030365071

3



地理学: 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   

蔡运龙 等著

ISBN:9787030352330

4



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

李双成 著

 ISBN:9787030373090


5



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    

齐清文  等著

 ISBN:9787030484499



声明


        本文由林剑整理撰写,图文内容摘编自:柴彦威等著《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责任编辑:

linjian_kx@mail.sciencep.com

(010)64000165

        本文为科学出版社交叉科学分社订阅号——交叉科学在线(sciencep-jc)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

感受科学的力量!

交叉科学在线(sciencep-jc)

科学出版社交叉科学分社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