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博士的自述:科研陷入泥潭,大量硕博生都死在浪费时间上!
因为公众号改版,为保证您的阅读体验
请“星标”科研小榴莲
如果你看到“科研陷入泥潭”这几个字眼而不自觉地点了进来,那么你或多或少在科研的路上被“无穷无尽”的实验折磨过。
什么是我们想象中的科研生活?就像小榴莲展示的这张图片,产生一个Idea,开始一个课题,然后一马平川,前面有光,沿途有景。
可现实呢?
崎岖各异,
高低有别,
惊险有余。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时间在一次次重复实验中匆匆而过,像高中班主任的脚步,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需要延期毕业的日子,来到了需要评职称的日子,来到了需要基金评审的日子.....
没错,你的科研一旦陷入了这种重复实验的泥潭,就是这么扎心。
有人说,自己选的课题跪着也要做完。而小榴莲就想让你站着把课题做了!有人为表科研决心大,不撞南墙不回头。而小榴莲觉得咱们决心也大,但是看见南墙就回头,等到撞上南墙,那就是头破血流!那么坚守什么样的判断逻辑、什么样的方法论才能使我们有效的避免陷入这般困境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聊。
|我的秘诀:不见兔子不撒鹰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残酷,就抓紧洗洗睡吧,因为梦里啥都有,包括p值<0.05。可往往现实是你不得不面对,瞪大眼都看不出来的“实验差异”。
曾经,我被师弟拿着两条近乎一模一样的western blot条带追问能不能看出差异。我知道课题进行了三年的他需要一个肯定,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需要一个差异。为了诚实的回答他,为了真真正正的能从图上找出差异,我双目圆睁,盯着他的结果足足看了五分钟。最后对他说:师弟,中午想吃什么?哥给你买。
我这个师弟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第一个问题就是在课题进行之初。课题就像堆积木,课题的根基一定要稳。我时常开玩笑说,一定要选“根正苗红”的课题。课题的基本结论一定要扎实,要不课题很难“拔高”。
什么样的课题根基才稳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是找差异明显的。
在通常逻辑下,我们会在某一特定实验条件下,在存下一个实验变量A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B。
最初的一个简单的结论就会是A的特定条件下的变化一定会导致B。这个结论一定要“瓷实”。因为接下来我们会针对A和B之间展开探究。
A变化是如何导致B发生的?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查阅以及逻辑的思考,我们会尝试a, b, c, d, e各种猜想。
可是很多人的错误出现在哪儿呢?最常见的一种就是B的根基不稳,但B是一个研究大热点。因为是研究大热门,你自己和导师必然会对此抱有极大的期待,在周围一片羡慕和赞扬声中,你雄赳赳、气昂昂,义无反顾,致死不回头的开展了A是如何导致热点B的研究。
因为大方向的错误,你又试图通过a, b, c, d, e去解释似是而非的B。小榴莲将此总结为:你与课题的根本矛盾,是你极其渴望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状态下极有可能不存在这种现象的矛盾。
你品,你细品。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错误,就是现象B做的很瓷实,但是探究机制时总想抱一抱热点的“大腿”,抱一抱“明星分子”的大腿。但是,真正在逻辑判断内的机制因为太“普通”,将其束之高阁。
因为一颗躁动的心,总是试图通过研究热点去“掩耳盗铃”式的去解释B。小榴莲将此总结为:你与课题的根本矛盾,是你极其渴望的自然机制与自然状态下客观机制之间相背离的矛盾。
你再品,仔细地品。
“极其渴望”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有可能让你的主观意愿罔顾客观事实,并且着了魔似的去撞南墙。
不是说研究不能蹭热点,但是不能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实事求是始终是笑到最后的不二法则。
当年,朱元璋为平定天下采用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策略。今天小榴莲也为大家课题的顺利实施贡献一个九字方针:
广撒网,慢选题,快实施。
在“科研”之初,可以多做几个课题,通过这种广撒网的方式来降低风险,选题一定要仔细,选中的课题一定要“有货”、“有料”,然后再集中火力花大力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一定这时候再用。
小榴莲将此称之为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来等待一个“猎物”的出现,一旦猎物出现,便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时候讲究的是:要快,要准,要稳,要狠,要牢牢地把握住机会!
写在最后:科研小榴莲会持续为大家提供原汁原味的科研原创,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原创内容多多点赞支持,多多留言讨论留下自己的看法。为及时收到我们的原创作品,大家也可以星标科研小榴莲。
我们建有学术讨论群,加微信号(science_in)可拉您入群。
扫码关注科研小榴莲
让科研更有味道
专业学术交流群,推广
请加微信science_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