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央视《一堂好课》③ 陈凯歌:时代与影像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读读马原著2 2022-09-14

前期链接:

① 金一南主讲思政课

② 单霁翔主讲文化课



《一堂好课》

③ 陈凯歌:时代与影像


来源:央视综艺

2019-12-1




  第

  一

  课

  时



来到《一堂好课》,我自己知道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在咱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间,会讲到叫天、地、君、亲、师,把老师的位置放得很高。能够跟天地放到一起。因此我自己就想,为什么有师道尊严,为什么要尊师重道,就因为思想的光芒是可以延伸到远方的。

但是我没做过老师,我只能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讲一讲时代和影像之间的关系,讲一讲我自己是怎么成长的,我怎么跟电影结缘的。在我的电影里面,和我自己有什么样的精神联系。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就好像我过去去分享别人的故事一样。在别人的故事中间,你可能会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我刚才说了,我跟大家一样,过去是一个军人。那是我的青少年时代。我做战士做了五年,经历了很多的困苦。可以说,那时候很艰苦,但是部队斗志昂扬。在那之前我在西南边疆,一个农场里头。叫农工,其实就是一个农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挖山、砍树这样一些事情。每天和土地打交道。退伍之后回到北京,我又做了三年的工人。所以工、农、兵这三个行当,我自己都做过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很多的磨难,很多的奋斗,很多的梦想。但有时候也有很多的痛苦。都走过来了,但我自己问我自己:

你究竟从这十年的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中间学到了什么?

我当时回答不了,只有当我变成电影导演之后,我才明白,这十年给了我多少东西。它给了我对普通老百姓、对人民的情感。在我小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人民。人民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但是当我在农村、在部队、在工厂,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援手,不会在意你是否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就是个普通人但是他也愿意帮你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人民的含义。

人民就是在你身边的那些随时随地会注视着你,给你一个微笑,在你困难的时候会施以援手的那些人,叫人民。

情感的资源、生活的阅历,让我感觉到我自己有话想说。

 所以在1978年,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没出生,我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恢复高考制度,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在那不久,我拍了我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叫处女作:《黄土地》。为什么是黄土地,而不是其它的呢?因为我们中国传统上看,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我们的一切都跟土地有关。

我们吃的粮食,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从棉花来的,都是土里边生长出来的。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兵马俑土做的;“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白居易的诗,他歌咏的其实就是土地;你是四川的,我是河南的,这是什么概念?土地的概念。因此我们中国人有土地情结。所以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对中华大地有本能的、天然的眷恋之情。

按照地质学的说法,一千年的时间只能生长出一公分土壤。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千沟万壑、高天厚土的时候,那真是亿万年的堆积才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有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因此拍《黄土地》的时候,当我和我的合作者第一次踏上陕北高原雄浑的土地的时候,眼望黄河浩荡、山丘纵横,掉眼泪了。我对我自己说:“就拍它,拍黄土地。”

黄河,我们的母亲。在第一次去陕北的路途中间,走到了陕北的黄陵县:黄帝陵的所在地。炎黄炎黄,说的就是这位黄帝。我们说,下去看看。

下了车满山清香。原来上山的路上都是厚厚的柏树叶。那个清香就是从这个柏树叶来的。陕北是个缺柴的地方。这么满山的柏树叶怎么没人动呢?因为这是祖先的安眠之地。神圣,没有人会动它的走着走着,看到一块石碑。这石碑上面写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下轿。”再往前走到了石碑前头,四个大字“桥山龙驭”

我和我的同事们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了。什么叫做肃然起敬?这一刻就是。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在这块土地上,安眠着我们的祖先。我们把它称为祖国。

从此之后,我觉得我和我的电影就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拍了黄土地是黄色的土地,我又跑到云南去拍红色的土地,到银川去拍白色的土地。五色土都是中国的土地。看看我们土地上的人民,是怎样纵情高歌的。

但是土地也会束缚我们。

黄土地里边的陕北小姑娘遇到了一个八路军,希望这个八路军能够带着她走出黄土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开创新的生活。

在我拍摄这部影片的八十年代,我们讲到时代与影像之间的关系,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也存在着。和黄土地中一样的情形,世代为农的人们开始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看到了新的希望,渴望开创新的生活。

《黄土地》在那个时代拍摄完成。也许正是因为我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了变革的时代正在到来,《黄土地》就写出了,代表了求变的渴望。变不等于我们丧失了对土地的感情。

我插队二十年以后回到了我曾经在云南生活过的小村子。村里的老乡,我认为他们不认识我了。我问他们:“我是谁?”他说:“你就是那个陈凯歌!”这一句话,让我泪崩。

我去看那个村后那条小河,还在那流着;远处的青山被田里烧的这个叶子弄得很模糊。土地还是那块土地。

我们回到老家,除了亲人还看什么呢?看看那块土,看看那个,我们曾经是小孩子的时候,跑来跑去玩耍的,可以听到蝈蝈叫声的土地。

所以我拍的《黄土地》讲的是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你不能没有它,它也不能束缚你。 讲完《黄土地》,我想说说我的另一部影片《大阅兵》。

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之下,我们国家隆重举行了多年以来首次的重大阅兵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转眼又是三十五年过去了。时间真快。那时候一个空军的朋友,也是影片的编剧对我说:“咱们拍大阅兵.”,因为对部队的感情,我很冲动,创作上的冲动,就说:“好,我们就拍这个题材。”

我们所拍摄的是空降兵。这支部队和我当年当兵所在的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同属一个兵团的。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这支空降兵部队是当时1984年阅兵的时候唯一佩戴钢盔的部队。

在确定这个题材之后,我们就去了阅兵村,实地观察、考察、参阅官兵的生活训练情况。战友们都是仪仗大队的。你们是国家的门面。成为一个仪仗队员要付出什么样的艰辛努力,是可以想象的。当年我们阅兵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也让我们深受震撼。

“江俊彪同志,请你检阅!”

大阅兵三百五十二人的方队,整齐划一地行进在机场的跑道上。在他们脚步经过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现象,让我目瞪口呆:

在正步走的时候,三百五十二人的方队上空有一朵云,跟着这个方队往前走。这个飞机跑道基本上扫得纤尘不染,不可能有大粒的灰尘的。这就是空气中的微尘聚合起来,在战士的头顶形成了一个云朵。他们的双脚要以什么样的力量去撞击地面,才会看到这样的云朵?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讲,我们有最了不起的战士。中国式的男儿的脚步。说错了,我们还有女兵在这儿。中华儿女的脚步震天动地的,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在阅兵村的经历,突然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这个《大阅兵》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呢?如果说《黄土地》讲的是人和土地的关系,那么《大阅兵》讲的就是:人和集体的关系。

在《大阅兵》中间,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情节:

一个当兵十五年仍然是连长的这么一个老兵,因病退出了受阅方队。他在临别之前,向他的战友们发表了一段临别感言“同志们,这几个月里头,我们走了多少路?九千九百九十三公里。具体地说,就是从祖国的最北头到最南头,正步走了个来回。可我们在天安门前走多久?九十六步。不到一分钟。同志们,你们会得到报偿的。在哪儿?就在天安门前头。”

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相信,那一天你们大家都会掉泪的。

我清楚地记得,1984年的10月1号,因为拍摄大阅兵的场面的原因,我得到特许,站在天安门金水桥旁边。看到邓小平同志坐着检阅车从我面前驶过。我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的来临。

在这部电影中间,我们仍然表达了时代和影像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影像去告诉人们,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我们在最炎热的季节和战士们一起,在空降兵基地拍摄了两个多月。和他们汗洒在一块儿,泪流在一块儿,最终完成这样一部电影。

我自己觉得,三十五年前拍《大阅兵》还是挺牛的。三十五年过去,又拍摄《我和我的祖国》。但这三十五年之间,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能感受到。


在这个前面我讲了:《黄土地》和《大阅兵》这两部影片和时代的关系是什么。那么我们今天我最后讲一讲第三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梅兰芳》。
我是几年前拍摄这部影片。也许大家并不熟悉梅兰芳的名字。但是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以至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梅兰芳在中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他是我们中国近代的京剧史上最大的明星。他有多红呢?他的粉丝啊,组成了一个叫“梅党”的组织,而且这个“梅党”有个标志,就是每一个人在这个领子上头都会绣一朵梅花儿,表示对梅兰芳先生的爱戴。
他是个男性,但是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女人。他上得台来,比女性还要女性。可以说是迷倒了无数的他的粉丝。1949年,他从上海回到北京,当他的火车到达前门火车站的时候,居然有六万北京市民(陆陆续续)到前门,去迎接梅先生回到他的故乡——北京。
大家都会认为,像梅兰芳先生这么成功的人,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吧。但实际上《梅兰芳》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他怎么样去克服各种各样的恐惧。心里边儿的畏缩,害怕。是什么让他害怕?就是影片中间章子怡讲的一句话:“我们本来就是看着千千万万的人的眼色吃饭的。”
成功的,通通都是旧戏。要不要创新?要不要在一个变化的时代中间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作品?
如果观众不接受,你就有可能失去观众对你的喜爱,甚至砸了饭碗。
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但是如果你演得不好,骂你的方式仍然存在。很独特的,你比如有的戏迷,就进了这个戏园子,手里拿着一只鹦鹉,如果他不喜欢你这戏,他就让这鹦鹉叫:“下去吧!”这样就是满场哄堂大笑,你这戏就演不下去了。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梅兰芳先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排出了和新时代有关的戏——《一缕麻》,是反封建的,又用新时代的美学观念去创造了像《天女散花》这样的名篇。
他成功了。但是更大的考验在后边。当时他已经具有国际声誉。作为一个中国的京剧艺术家,要不要去国外演出?当时美国就发出了邀请,他就可以到美国纽约、洛杉矶去演出。但是就在他筹备新戏,筹集经费,在这个时候来了电报了。
说美国的舆论并不欢迎梅先生,认为西方人是看不懂中国的京剧的。这样一个考验就放在了梅先生面前:去,还是不去?
他蛮可以在一个非常舒适的,每天都有掌声的舞台上,随便找一个借口说,我可以不去。但是他却给他的友人写信说:“我的美国之行,如箭在弦上,已经不能不发。
在电影中间,他说:“‘梅兰芳不去美国’几个字?七个字;‘梅兰芳要去美国’几个字?也是七个字。”他说:“去。
他是气度从容啊,缓缓地走上了纽约的舞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就像影片中间说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我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间都会遇到怕的情况。都会觉得对某一件事情,未知,产生恐惧。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梅兰芳先生又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他在香港的时候,曾经被日本人抓起来,要求梅先生给日本人唱戏。梅先生没唱。日本人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送你回你们的大后方,就是重庆。他说:“我不去。”“那你要去哪儿?留在香港吗?”“我要去上海。”
上海当时,也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上海。他是一个演女人的男演员。他居然在生活中留起了小胡子。当时是满街都有日本人行走,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同胞。他就故意地走到街上去,让大家看到,梅兰芳留了小胡子。他轻易不讲话,但是他的沉默配上他的小胡子,昭示了一件事,就是中国人的不屈。
在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受人欺侮,这样的历史,永远过去了。所以我想,《梅兰芳》这样一部电影所讲的是什么呢?也是人和时代的关系。
当我们面临外武的侵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手上没有枪支弹药的人。但是他就是用他的两撇小胡子,告诉我们的敌人,我们是不可欺侮的。所以,在影片《梅兰芳》中间,我觉得我讲述了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们中国的文化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国人,向前走、不退缩、不落后。这就是克服我们内心恐惧的意义。真正好的作品,都是在反映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电影反映着中国的变化。
我作为总导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已经上映多时了。我们看到很多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热烈的反应。我想,这个热烈的反应从哪里来?那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为什么也会和我们同步地走进国外的电影院,去观看这部影片,在看完之后,起立鼓掌?
我想,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有共同的热爱,有相同的情怀。所以,时代与影像这样一个大的课题,今天我就以这样三部影片的例子做一个结。
谢谢大家。













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综艺”,微博@央视综艺一堂好课


↓点“阅读原文”看《一堂好课》第3期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