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讲话强调,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讲话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讲话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讲话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1937年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应抗日军政大学之邀,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此撰写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在撰写这个提纲的过程中,诞生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中央党校从1933年创办至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干部培训的基本课程。我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多次强调党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要课程。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我引用了陈云同志的一段话,他说:“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我还建议大家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果断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都是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历史性课题,也都是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现在,我们依然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演说,题目是《整顿党的作风》。他指出,要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他还强调:我们“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也要坚持这样的正确态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下面,我想结合今天的学习,围绕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规律、更好落实各项改革举措谈点认识。第一,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段话,十分精辟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中国古人说的“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也包含着这样的朴素唯物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主席台上。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我讲过,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第二,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这为我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8年11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我们要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邓小平同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主要是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讲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看全面工作水平,就是说要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去发展,而不要违背规律蛮干。我们要正确运用生产力标准,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虽然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观察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不能绝对化,不能撇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理解生产力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治建设,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我们在考虑这次三中全会议题时,就提出要制定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而不是只讲经济体制改革,或者只讲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这样考虑,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我们也突出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就是说,要把握住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发展。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影响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左岸电站同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工作人员代表亲切交流。
这里,我还要说到一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预见。《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两个必然”,是就人类历史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这里还要说到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不会”,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没有完全消亡,为什么社会主义还会出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样的曲折,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预见的共产主义还需要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实现。学懂了这一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就能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和丰富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第三,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改革开放35年来的历程表明,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鲜明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在贞观年间总结隋炀帝亡国的教训时说,治理国家“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古代封建统治者尚能认识到存养百姓的重要性,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人民续写改革新篇章,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我们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全党都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分。)
上文来源:新华社,下文来源:求是网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来源:《求是》2020/02 作者:《求是》杂志编辑部
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看起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究竟有无规律可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既是“终极之问”,更是“历史之谜”,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长期困扰着人们,却得不到正确的解答。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以无可辩驳的科学性证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指出,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从而把历史观真正变成了科学,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真正建立在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这就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个前进的逻辑、发展的潮流,从根本上讲,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创立和发展、完善,从理论逻辑上讲,都是正确认识、把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这一规律和趋势的必然结果。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978年,我们党召开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抉择,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划时代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系统设计、全面推进改革,同样是从我国的社会存在出发,正确认识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一生、科学贡献和崇高品格,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精辟阐发。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正是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类即便不是“在黑暗中摸索”,也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目前的水平。左图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中的马克思墓,右图是恩格斯写的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第2页。张远航供图 前进道路上,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更加富有成效地推进改革,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着重从学习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等三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和深入分析,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之际,重温总书记6年前的这篇重要文章,对于我们更好认识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更加坚定地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1949年6月30日,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清晰描绘了新中国的美好蓝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而为新中国70年来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光辉缩影。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就是因为笃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真理,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能动性、创造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深刻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个一般规律是什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对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简明扼要而又极其深刻透彻的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概而言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它们驰而不息的矛盾运动,推动和支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使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到高级阶段发展,成为“自然历史过程”,成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发现和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动因的“秘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回望我们党的历史,深刻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到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再到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从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我们党“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当时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勇往直前、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就是因为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所指明的正确道路,走的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实现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和国家事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只有更好地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战略眼光,高超娴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时代大势,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不断提醒全党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根本问题,把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正在做的事、将要做的事,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考虑,从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他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分析解决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安排;无论是对我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还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概括;无论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论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还是领导全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无论是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总趋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还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贯穿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正是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和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得到的最新规律性认识的“集大成”,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12年12月8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调研,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深圳。在莲花山公园,他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俯瞰深圳市的繁荣景象,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即将开启,一场深刻变革在中国大地孕育迸发。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不断依据经济基础的需要调整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和释放社会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着眼于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6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主持召开了40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11次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5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全面深化改革闯急流、涉险滩、立柱梁、破藩篱,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频频破题,一些久拖不决、久攻不下的难题逐步突破,国家和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巨变。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停歇、无止境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征新情况。从生产方面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从需求方面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要求更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我国实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历史性地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准确界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为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按下“快进键”,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大成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图景,一场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更深层次的全面改革,已经开启崭新的征程。2019年12月31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豪迈地宣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这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绩单,不仅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成就的直接展示,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不论是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政治文明的提高、思想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最终都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每一个时代的到来都以生产力的飞跃为基础。从根本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坚定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下,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在经济领域隆隆推进。从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深化 “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举措纷纷落地,经济发展的基石日益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的逻辑,而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不能绝对化,不能撇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理解生产力标准”。这就深刻道出了改革何以必须“全面”的理论依据。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这样才能够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形成综合效应。无论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积极地、主动地、全面有机地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2017年10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语,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刻诠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即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才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彻底结束了这一错误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而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来实现。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全一致。历史上一切英雄豪杰的历史作用,都是由于顺应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力量才得以彰显出来。这就从根本上确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代表人民利益,就是代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方向,就是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就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们党在长期的奋斗中,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实践,鲜明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他反复强调,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为了人民,是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根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4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积累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的重要标准,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民生改革举措出台的密度、实施的力度、成就的高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同时,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伟力。“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在40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党形成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认识,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也体现了对改革规律的科学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与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从根本上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当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对这种必然性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的全面阐述,既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告诉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一定要胸怀直达泰山之巅的远大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脚踏实地向着最高理想进军。1859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充满自信地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160多年过去了,这一预言已成为今日中国的生动现实。立足新时代,放眼新征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