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蔡利民:求索马克思的文化理想与批判精神——邹广文《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读后
求索马克思的文化理想
与批判精神
蔡利民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0-07-13
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的学术自选集《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编。上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当代解读”,中编“人类的文化实践矛盾及其价值追问”,下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省思”,选录了作者30多年来先后公开发表的31篇学术论文。虽然时间跨度较长,但全书通过“一体两翼”的学术架构体现了作者的基本学术追求:“一体”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解读,“两翼”即围绕“文化”与“社会”两个领域所展开的对“人类文化实践矛盾的价值追问”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思考”。通读全书,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基于马克思哲学人文理想、反思现时代社会文化的哲学力作。
一、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情怀
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所洋溢的人文精神的考察与阐释,构成了《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一书的核心部分。作者明确强调人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马克思哲学著述的中心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人文精神的基本诉求。追求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解放,反对人的异化、物化,批判资本主义拜物教下人的单向度的畸形发展,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和使命。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原典思想深刻、丰富、复杂,有解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需要我们基于人文关怀去返本开新,守正创新。正如邹广文教授所说,只有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才可能有效回应现实生活所提出的问题。该书无论是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探求,还是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的阐发,还是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总体把握,以及对人性的复归和“总体的人”(Totaler Menschen)的呼唤,都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展开。尤其是作者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性维度的分析和阐释,极富创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从人的生命的二重性出发,认真梳理并深刻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性维度。认为人的本性就在于不满足于“经验”的限制,而要超越经验,去追求“可能生活”。超越性构成了人的生命本质,也是哲学存在的理由。人的二重性生存境遇构成了马克思超越性思想建树的“问题域”,而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既是一种现实的、革命的运动,又是一种指向人的理想与价值层面的形而上关怀,因而是马克思哲学超越性维度的确切表达。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正因其“未完成”,所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驱动着人不断超越——超越自我、超越有限、超越经验,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二、求索人类生命的文化向度
邹广文教授是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文化问题的始终伴随着其学术思考。“人类文化实践矛盾的价值追问”构成《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一书的“中篇”。作者指出:“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的根基,即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因此,对人与人的文化世界关系之合理内涵的系统阐发,正是当代文化哲学的根本性任务。一种现实文化实践要想成为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引领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参与。
基于这一价值诉求,作者系统思考了文化整体性问题、文化的境界问题、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定位问题、文化哲学的理论源流问题、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问题、技术与精神的平衡问题,等等。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作者对于“技术与精神”的分析,认为技术理性使人的社会生活愈加技术化,人的精神世界被肢解,导致技术与精神的失衡;人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迷失了作为人本身的生活目标,人不再是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存在。而在技术霸权与资本霸权结合的时代,在技术与商业合谋构筑的规则、范畴、程式中,由于它原则上不考虑丰富而复杂的物之物性的保有,使得人们真正的内在世界被遮蔽了,随之被隔离的是传统生活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人道关怀”。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追求物质与技术的路上,人们不经意丢失了本真自我,并导致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传统之间渐行渐远。
的确,从终极关怀的维度看,提供意义和希望是哲学的本质和价值,守护理想、坚守价值是哲人的本分和使命,因此,批判必然是哲人的责任和担当。文化批判说到底是为了建设,因此这种批判必然呈现出冷静、理性、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品质。
三、展示哲学研究的时代关切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是批判的、革命的,细读《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全书可以发现,作者的治学过程和思想之旅与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历程一致,每一篇论文无不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作者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统一的学术追求。特别是本书“下篇”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省思”,更是直面“中国问题”,将马克思人文关怀的触角延伸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考。
我们知道,4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努力追踪时代并反思回应时代所提出的课题,这是当代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邹广文教授认为:“我们不能把哲学研究变成一种纯书斋的学问,而应该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关切人类未来,伫立时代潮头,聚焦时代变化。”基于这一视野,作者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问题、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本质与对策问题、社会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重文化背景问题、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含量问题、个体的文化价值世界建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关切问题等,都做出了富有见地的思考。
邹广文教授认为,中国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特殊的历史境遇和发展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关涉中国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并深刻指出:“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唯有在世界视野的参照下,我们才能增强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养成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的平常心态,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并形成未来中国清晰的发展图景。”
《易经》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且以邹广文教授书中的精彩论断作为结束,我想,这是所有人文学者的共同使命,也是文化哲学研究的目标和文化理想的本质之所在——
“哲学关注时代、追踪时代的品格同时又根源于人类永恒的、追求自我超越的实践要求,这也是哲学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人们不堪忍受无根的、飘忽不定的生活,不堪忍受纷繁陈杂的世界,总期望赋予这个世界一种秩序、一种统一图景,如此人类才能安身立命,构建出属于人的生活世界。因此,面对市场经济、现代性逻辑的全球性滥觞,我们的哲学思考无法回避人的超越性使命,必须自觉确立人的超越性维度,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为人寻求安身立命的存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