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藏书与读书
书籍自从产生的那天起,自然就有人去读。然而藏书的事业,则是后起的了。春秋以前“学在官府”,老百姓识字的有限,看书的机会更是不多。那个时候,最大的藏书家恐怕是官府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的礼乐崩坏,那些周代官府里管书的人,也就携带着图书流入了民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即干过“周守藏室之史”的官。《庄子·天道》也有类似的记载,只不过官名作“征藏史”而已。无论是守藏史还是征藏史,大概都是指管理藏书的官。老子之所以能写出思想性深刻的《道德经》来,与他担任国家图书管理员,手头参考文献多的“先天优势”,想必不无关系。老子从国家图书管理员的职位上退下来以后,未必不携带一些书籍离开。当然,这里没有说老子“窃书”的意思。因为如果不带走,在兵荒马乱、礼崩乐坏的岁月里,书籍照样会遗失甚至损毁。再者,老子也不是不能在工作之余,抄一些图书副本自存。
因为有了许多“老子们”对文献的保护与传播,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一些私人的藏书家。比如那个好与庄子抬杠的惠子,据《庄子·天下》记载,惠子“其书五车”。又像喜欢游说诸侯的苏秦,据《战国策·秦策》记载,他为了找提高游说本领的书籍,翻箱倒柜“陈箧数十”。说明他家至少有几十箱子的藏书。到了秦始皇焚书的时代,想必天下私人藏书家就更多了。
喜欢读书的人,多有藏书之习。古来许多学问家,同时也是藏书家。像汉代的蔡邕、晋代的张华、宋代的司马光、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焦竑、清代的王士禛、翁方纲、缪荃孙等,都是这种情况。但喜欢藏书的人,却未必是读书之人。韩愈的《送诸葛觉往隋州读书》,赞美唐代大臣李泌家里藏书丰富:“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邺侯李泌的三万卷藏书,新得就像没有用手摸过一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书架上的书,从买来就没看过。有个笑话讲,要是想把家里装点得像是有书卷气,买上几套大部头的丛书、全集什么的,往书架上一搁就行。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书籍厚薄不均、高低不平、装帧不同、颜色各异的问题,看起来更“美观大方”。邺侯家悬着书签的三万轴图书,恐怕也不无装饰的意味吧。
有句形容藏读矛盾的话很是生动形象: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好书产生的速度快于读书消化的速度,在资金与空间允许的前提下,这些好书自然都要尽可能地购藏。而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况且这其中还有一半的时间不能“做工”。可资利用的时间里,闲暇的读书时光又所剩无多。藏得多,读得少。这大概是喜欢读书的藏书者的通病吧。既然这种情况大家都清楚,为什么在明知道读不完自己藏书的前提下,许多人还要不断地购书呢?《汉书·韦贤传》里,有句经典的话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自己读不完的书,还可以由子孙接着读,反正也亏不了。
(黄文翰)
该文章刊登在《山东师大报》
2017年11月22日第32期(总1485期)第四版
编辑:杨笛
审核: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