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一起去跳广场舞
研二伊始,在图书馆电脑屏幕前稳坐了一天的我,双眼胀痛、脖颈酸疼,最重要的是,腰间那圈日益明显的小肚腩,让我初识“岁月不饶人”。现在的我,急需一项运动,将我从电脑屏幕前拉开,并辅以舒筋健骨之效。
慢跑?很好,有氧运动,老少咸宜,但是一个人跑岂不太过孤独?羽毛球、乒乓球?大家都这么忙,找一个固定球友来一场你情我愿的球真的太难了。单杠、双杠?不,像小孩子一样在铁杆子上荡来荡去,未免也太不优雅矜持了。正当我一个人浪荡在千佛山校区宽阔的操场上,脑海里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时,一句嘹亮而粗犷的“开——门——红——”激活了我的耳膜,只见操场南侧不知何时聚集起了一群四五十岁的妇女,她们围着一台小音箱,纪律严明地站成了一个圆圈,一边迈着整齐的小碎步,一边随着动感的音乐摇摆起上身,那气氛,可谓严肃又不失活泼,整齐又不乏个性。
不时有路人加入队尾,舞圈也越来越大,队伍中有一半是附近居民,我校的女大学生则撑起了其余半边天。大妈大姨跳起来真是优雅,不论做什么动作,都能真正做到“站似一棵松”;女学生跳起来就稍显浮夸了,能用跳的就绝不用走的,能迈一步的就绝不迈半步,恨不得每个动作都将所有关节活动一遍。偶尔,舞圈中也会出现一两位五六十岁的大叔,他们通常会手足无措,动作滑稽,有一半的时间都站在人群中偷瞄前面的人怎么跳,一看就不是“常客”,这样的大叔背后,通常都会站着一位一边跳一边笑着指导他的大妈,在大妈毫不客气的语气中,我总会脑补出一场“惧内退休大叔被太太逼着出门跳广场舞”的戏码。舞圈周围则是亲属聚集地,有大叔在等太太,也有孩子在等妈妈,还有一家三口都来的,妈妈在跳舞,爸爸在旁边的跑道上教儿子骑自行车。
进入10月份后,夜幕降临得越来越早,即便开舞时间从晚七点提前到了六点半,第一曲开始的时候天还是黑了。比起在夕阳下踩着前人的影子小心翼翼地跳,我更喜欢在夜幕下尽情地撒欢。黑夜放逐了我的矜持,比起那种原地起舞的模式,这种一边绕圈一边跳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固定站在某处被路人欣赏的尴尬。于是我开始解放天性,肆意切换着舞蹈风格,即便是每天的舞曲和动作都一样,我也能一天跳出一个风格:今天心情好,就跳出一点东北大秧歌的泼辣洒脱,明天融合进一些宫廷宴乐的优雅矜持,后天则全程释放“第八套广播体操”式的刚柔并济,反正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不敢做。每天晚上,最后一首曲子结束时都需要全部人一齐拍手,领舞在前面喊出“一——二——三——四——”剩下的人齐声喊出“嘿——嘿——嘿——嘿——”重复两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了,在整齐的掌声和呐喊背后,广场舞人的热情和团结总能给人一种久违的温暖感和归属感。
而这些,你不去亲自跳一次广场舞,是体会不到的。
作者简介:郑静,文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二)
该文章刊登在《山东师大报》
2017年12月13日第34期(总1487期)第四版
编辑:杨笛
审核: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