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到它,再厉害的大片也黯然失色

派爷 电影派 2020-02-12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2019

若评选中国最具创意精神的中国导演,王潮歌绝对无法忽略。

或许你没听过这个名字。

但你一定听过、看过,她的“印象”实景演出和“又见”情境体验剧。




这是一位迄今还在不断颠覆自己的导演。

从《印象·刘三姐》开创性地把渔民、鱼鹰、月光,甚至是带着腥味的水,当作表演的一部分。

到后来“又见”系列,不再给观众设坐席,让观众在行进中体验情境。

这些足够颠覆的作品,叫好又叫座,创造了无数纪录。

可她今天又把曾经的自己“封杀”了——

我认为抄袭别人是耍流氓,抄袭自己也是耍流氓。


从零开始,开始创作“只有”系列实景演出。

第一个项目,诞生在峨眉山脚下,《只有峨眉山》




上周它全球首次公演,派爷从上海翘班去看。

即便抱着如此高期待的派爷,也依然被它的新奇和非凡震撼到了。

视觉多元、心灵震慑、精神除尘都不足以概括派爷的感受。

《只有峨眉山》首次提出了“戏剧幻城”概念。




听到有点懵?那听派爷慢慢唠。

当你还认为戏剧只是一个“舞台”时,《只有峨眉山》设置了大有乾坤的三个剧场——

“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

这种形式,全世界也绝对是独一份;给的,也都是绝无仅有的体验。

就先聊它非凡的视效

到达目的地,派爷先看到的是一块堪称仙境的地方。




云雾缭绕中,僧人打坐,侠客习舞。

你可以走近,亦可远观之。

这就是云之中园林剧场

它由1.7万平方米的白色砾石,23座屋顶,还有8000平方米的雾森组成。




妙的是放在整体中看,它已和群山相融。

现代科技制造出的云雾,让人置身于一个奇幻空间里。

走进去,是云雾缭绕神仙世界。

站旁边,则惊叹于王导的神来之笔。




派爷起初不解,直到看完《只有峨眉山》次日,登上峨眉山金顶。

才顿悟,这云之中剧场完全复刻了人在金顶上看云海的氛围。

成片的云海在山间弥漫,高耸的山峰从云海中探出脑袋。

正如剧场中的云层,半抱着宛如山峰般的屋顶




将剧场同实景如此巧妙地打通,让现代科技和古典之美共谱一曲,美到让人如痴如醉。

惊叹之余,走进演出现场,来到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



这座剧场本身的构造,就充满艺术想象力。

剧场外用青瓦用作构饰

剧场内则是充满中国式美感、写意和留白的六大表演空间——

卍字符舞台空间、废墟空间等等。




而故事,竟然从“我”与“云海”的对话开始。

云海仿佛有了生命,同你开展一场跨越千年的哲学对话:

在我之上是佛光,在我之下是人间,我俯瞰你们,已经好几千年了。

短短几分钟,派爷被完全带入了亦真亦假的仙境。




和传统的戏剧不同,观众在观看完这个空间的演出后,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进入另外的表演空间,参与进他人的悲欢

如果说云之中是让你看到了云海。

那云之上就是让你俯瞰了整个人间

带着感动,最后来到的是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



也是在派爷看来,亮点最多的剧场。

因为它是由一座2万平米的原始村庄改造而来

48栋老房屋,4355件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制造出了无比真实的场景。

真实之余,王潮歌又有意地将它处理出了乡愁和梦境融合的感觉




房屋里的人,动作很慢。

像是演绎着已经远去的故事。

这里亮着的上千盏灯,每一盏也都经过专门处理。

为的就是它不那么亮,让它更接近记忆里温柔的模样。

三个剧场,呈现出了无比丰富多变又细腻的视觉体验。




但这似乎只是王潮歌想让大家沉浸在其中的一种策略。

她的野心,是要你的精神浸没在其中。

要你的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之中。

《只有峨眉山》虽然是文旅作品,但艺术价值却一点不流于表面。

通常的文旅题材,往往会描述一个地方的“丰功伟绩”。

峨眉山不缺这些。

无数传说,在这里生根发芽。

从皇帝到诗仙,都曾到访过此处。

可王潮歌却将这些轻描淡写,把浑厚的笔力用在了当下。

它甚至涉及到了一些锋利的现实题材,这点让派爷非常惊喜。

在峨眉山金顶旁有一处叫舍身崖的位置。

因地势凸出,加上下方峭壁毫无遮拦,直达700多米下的崖底,所以这里屡次发生跳崖自杀事件。

云之上第五空间就讲了一位女孩要自杀的故事。




她为什么要自杀?

和很多焦虑的现代人一样,她在职场工作和感情生活中,也充满困扰。

这些压力,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又很难得到纾解

于是,她看到云海便想一了百了。

但王潮歌在故事中又写进一位老太太。




她同女孩讲起了自己悲苦的一生,相同的人生坎坷,不同的人生感受。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从山底到山顶的过

没有绝对悲惨的人生,也没有绝对欣喜的生活。

一念之愚,换个角度也能在一念之间被扭转。

当初王潮歌要写这个故事,身边的人却都很反对,觉得太敏感。

可她坚持要写,因为她觉得有意义。

印象中的峨眉山,是逃避尘嚣解压的宝地。

自然会有无数人,带着各种烦恼前来。

王潮歌便觉得哪怕有一个带着轻生念头的人,因为看了她的作品改变了主意,就非常值。




当山上崖边的故事,讲出无数都市人望向未来的疲惫。

山下高河村的故事,则又挖出了他们回望过去的惆怅。

那里正在上演着改革开放年代时年轻人的选择。

他们也想去外面看看,比如繁华的深圳。

一位农村媳妇不要生孩子:

我想每天洗头,我想去那个香的世界。

一位小伙要去深圳为死去的兄弟继续修路:

我一分钱都不要也要把路修完。

他们那么拼命地想要逃离故乡。

可都市的生活,真的会完全如他们所愿吗?

答案在我们自己心中。

当停下来望一眼故乡,发现它早已衰落。

这当然不止是高河村年轻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乡愁

这样一个个现实的故事,准确而敏感地击中了我们的内心,那些脆弱又无人问津的地方。

然后,它还给出抚慰

正如“背夫空间”里,讲述的那对背夫父子。

背夫,是峨眉山上延续上千年的职业,支撑着峨眉山的昌盛,也传承着四川人的勤勉朴实。

但现在,这份职业遭遇了一道现代危机

背夫的孩子长大了,却不太理解父亲从事的职业了。

不但意识不到这份职业的意义,还觉得它不够体面。

可这位背夫父亲却骄傲地告诉孩子,其实我们都是背




谁身上不是背负着重压前行呢?

区别只是,多重的负担,什么样的负担。

看到这些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真的很难再忍住眼泪。

这是高级艺术才能给人的感动,雅俗共赏,惹人沉思。

这份功劳,当属于王潮歌。

不过,也绝对少不了那些出色的演员。

而询问导演派爷才知道,他们的绝大多数,几个月前还都是最普通的村民

他们胜在有最真实的皱纹,也有最真实的渴望。

首次公演中,一位演员就因为意外,脚指甲都翻起来了。

可他依然没有下场,坚持演完。




这份恳切的渴望,为了演出日夜熬自己的训练,让王潮歌觉得现在他们就是最高级的演员。

有了如此打动人的故事,又有了让你无法怀疑的演员。

《只有峨眉山》又将二者融汇进了极为新颖的形式,更让人难以区分虚实。

这场戏剧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可能性的互动性表演

就拿高河村的剧场来说。

有2场广场大戏、17场院落戏剧。

除此之外,还有75场散点散戏剧,有演员在吃花生、摇扇子、打麻将。

而不少散点戏剧中的演员,还会和你发生微妙的互动。




你可能只是这些演员的过客。

但如果你凝视他久了,他就会和你有视线交流,似乎有故事想要诉说。

如此细密庞大的布置,才造就一个充满真实烟火气的村庄。

想看完旧村的这些戏,至少要用6次。

只来一次,两个人看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导演希望你带着遗憾离开。

有遗憾,才会念念不忘,才会觉得那里故事是真实的,也还在继续。




有场戏里的一位演员,在发现你对他很有兴趣后,还会叫你过去交给你一封信。

派爷回到可两点一线的都市生活,可读着桌上的信,强烈地感觉那个世界还在真实发生故事

可以说,《只有峨眉山》打破了一场戏剧本会有的时空界限。  

所以这些震撼,怎会只是震撼。

它更会让你去思考,去获得诸多关乎当下的启迪

像导演用艺术的形式留下了高河村,但是说这样的乡村应该一直存在吗?

那座村庄里依然有最简朴的厕所,发出让人生厌的臭味。

王潮歌没有去处置它,是想让我们去严肃地思考乡愁:

推陈出新,其实是应该的。

而新旧撕扯的痛,也不应该被忽略




在拥抱新的时候,不该忘了依然有人生活在发臭的地方。

连那些送到游客手中的信,也带着导演的这份人文关怀。

其中一封信,是一位“父亲”写给一位北京人:

你是北京人吗,你在街上如果看见一个人,他长成这样,如果你看见他,你就知道他是我儿子。如果你看见他告诉他,别着急回家,我这都挺好的,不用回来。

不难想象,拿到这封信的人,即便已经离开峨眉山。

在他的城市看到身边有民工经过时,可能都会想起这封信。

想到眼前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有挂念他的老父亲

王潮歌在用她的艺术启发我们,面对相对弱势的他者,我们不该麻木不仁,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带着观看《只有峨眉山》后的记忆离开,派爷也很有自信说,自己这趟比多数游客来得更充实。




所以《只有峨眉山》的诞生,在文化意义上更有莫大的功德。

它或许能慢慢改变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文化遗产的轻视态度。

多数人的旅游,无非是打卡和拍照留念。

于是,连那些拥有着极为丰富文化意义的名胜古迹,都被开发成了千篇一律的景点。

景区只关心游客吃住是否舒服,不去关心如何让他们得到更多,理解更多。

王潮歌觉得,在这件事上的娱乐至死,是对中华文化的大不敬。

她也坦诚自己没办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一个时代。

但她的工作,显然已经改变了许多。




能拥有王潮歌这样的创作者,是我们的幸运。

能走进心灵的艺术,也绝对能够从游乐园、讲究吃喝玩乐的旅游文化里收割目光

“印象”如此,“又见”如此。

派爷笃定《只有峨眉山》更会如此。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只有峨眉山》,派爷也希望你能从此念念不忘。

有朝一日,去看它。

然后,带着不会逝去的感动离开。

往期精彩内容



一个好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此等神作,不能我一个人「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