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了!下一代据说我们拼不过印度了

派爷 电影派 2020-02-09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2104


提起印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无处下脚的脏乱街道?



 

开挂一般的日常生活?





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恐怖治安?





然而最近,负面新闻缠身的印度,让派爷大吃一惊。
 
据《财富》杂志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
 
像谷歌、微软、百事可乐这些行业巨头,CEO都是清一色的印度裔。





甚至硅谷的高级工程师里,印度高管的数量也远高于华裔
 
为什么社会混乱不堪、基建一塌糊涂的印度能盛产500强CEO呢?
 
今年新出的这部纪录片,可以告诉你答案——
 
《他乡的童年》(2019)





我国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大国。


高考模式之下,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只增不减。
 
学前班、补习班、择校热、游学热……
 
甚至有香港妈妈,为了配合名门幼儿园的入学时间,打出“赢在射精前”的夸张口号。





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即便这样,不少家长还不满足,送出国留学的孩子年龄越来越低


国外的教育是不是真的优于国内,拼不过爹的孩子真的就输在起跑线了吗?


中国记者周轶君历时一年,跨越五个国家,去探寻异国他乡的教育模式。
 
其中的第三集,就将镜头对准了印度。
 
印度这个国家,有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骚操作:
 
首辆国产高铁开通运营后第二天抛锚?





耗时42年建成的大坝,启用24小时后坍塌?





这些段子一样的故事,竟然都是印度的真实新闻。





印度人民的种种骚操作,涉及到他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Jugaad”


意思是“凡事都有替代方案”





具体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
 
印度太穷了,人口巨多,资源又匮乏。
 
很多时候,整个社会系统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备的工程。
 
但是呢,他们特别擅长发挥黄子韬精神





就算穷,也要穷折腾。
 
不能解决100%解决问题,


解决20%也是解决了嘛





凡事都有两面性。


Jugaad一方面催生出了印度国内的一堆豆腐渣工程;
 
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印度人敢想敢说、优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观察印度学生,你会发现,不管课堂还是课外,他们都特别爱发言。
 
哪怕观点不完整,甚至有时候很可笑,但他们就是敢表达出来。



 


之前,一个印度农民的英文面试视频曾在油管上爆红——


问:之前做过啥?


答:种过地,兼职过板球教练。


问:我们招的是质量监控经理,你有相关工作经验吗?


答:没有,但我地种得特别好,施肥(繁殖)是我的热情所在





逻辑零,经验零,自信百分百。
 
这种迷之自信在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在西方社会相当吃得开。


其实,说起业务能力,中国并非比不过印度人。
 
在硅谷,虽说印度高管的数量占了三分一,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程序员的编程水平。
 
著名的编程网站Hacker Rank曾发布全球程序员开发水平排行榜。


中国人拿到第一名,印度连前20都没有进。




不差技术,可在沟通和表达这一项,中国人显然非常吃亏。
 
我们中华文化讲究三思而后行,老祖宗鼓励少说多做。


比起表达观点,国人更习惯默默做事
 
另一方面,虽然大家老嘲笑印式英语,但我们的英文可能还真的比不过咖喱味儿的英语。
 
在印度,国民对于英文的重视程度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中产和富裕阶级以说英语为荣,以说印地语为耻。


纪录片中采访的小孩子基本上都说英文。





印度的私立学校基本上都提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有的甚至直接采用欧美的教材。


别说中产,有些贫民家庭也削尖了脑袋,拼命要把孩子塞进私立学校。


电影《起跑线》中,主角一家就试图装成贫民,去抢占私立学校的特招名额。





但我们也知道,印度的贫富差距极大,这样的教育资源只有少数幸运的孩子能享受到。
 
很多贫民窟的孩子,能够获得的最好教育就是——
 
坐在露天教室里,听一位把谷歌读成“咕噜咕噜”的老师教授英文。



 


针对这样的情况,印度的苏塔卡教授提出了“云中学校”的概念。
 
什么是云中学校?
 
就是在偏僻的小乡村,拉网线,装电脑,让孩子们能接触到互联网。





起初,不少人觉得苏塔卡的这个想法简直是疯了。
 
比如片中这个叫卡拉卡提的村庄,很多孩子连衣服都不够穿。
 
地缘偏僻,村民们来不及送医,很多人活活病死。



 


在这样的地方装电脑真的有用吗?


很多人其实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装电脑看似价格高昂,但互联网却是当今最廉价的学习资源。
 
毕竟,它所连接的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免费资料库。





很多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了英语,有了曾经不敢奢望的梦想。





不过,互联网教育只能提供20%机会,不可能100%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出人头地,要付出比别人多万倍的努力。


印度的最高学府——印度理工,也是《三傻打闹宝莱坞》中的学校原型。





它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考的学校,每年招生比仅3%.


美国高校曾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有印度留学生自称:


考不上印度理工,才来麻省理工。


可见印度教育竞争之激烈。


在考试季,甚至有家长冒着生命危险,爬墙给考生递小抄。





有时候,在新闻里也好,影视作品中也罢,看到印度社会的种种乱象,派爷真的难以想象他们的底层人民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或许,是派爷小看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在最糟糕的境遇中不放弃挣扎,抓住20%的机会。


这大概就是印度人某种程度的“开挂”吧。


往期精彩内容




一个好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这么走心的节目,不能我一个人「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