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凉了!这吃人的饭圈!

派爷 电影派 2021-10-20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3071


代言杂志买了吗?

集资参与了吗?

超话发博净化反黑完成了吗?

分到你手里的那100个小号的任务都做完了吗?


如果你曾经因为对“饭圈”好奇,而顺藤摸瓜地看过一些追星粉头的微博。


对这些“明明是中国字但怎么我就是看不懂”的话,一定不陌生。


明星饭圈,又有人称之为饭圈(juàn)


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往往是不分场合的示爱刷屏,或者是随处可见的脏话集锦。


无脑、低龄、疯狂。


她们有时是脑门上刻着“人傻钱多速来”的数据机器。





有时又是胡言乱语的“养蛊邪教”。







这种趋之若鹜的风气,的确像极了圈养生物。


到了今年,娱乐圈明星“犯罪内卷”,粉丝们也争相展示自己的毫无底线





一朝顶流一朝销号的某明星事件后。


轰轰烈烈的“饭圈清整”开展起来。






有人说,太好了,早该整治这乌烟瘴气的饭圈文化。


也有人说,圈层思维已经被培养定型,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


饭圈文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异化的?


饭圈又是否无药可救?


这次派爷想借一档节目,理智地聊一聊饭圈——



《角落的夜晚》






这是一档谈话交流节目。


主持人梁文道和两位嘉宾拟定话题闲聊。


时间不长,话题也很轻松平常。


但胜在能深入浅出,大胆聊点本质问题


第二期,就谈到了追星。


他们给现在的追星下了个定义:


参与偶像创造。






谈追星,必然离不开饭圈文化。


饭圈,是什么?


饭=fan=粉丝。


虽然是英文音译,但这个词最早来自日韩明星粉丝圈层。


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那个时代的其他粉丝。


也就是梁文道所理解的追星:


贴海报、买专辑、去看演唱会。


狂热一点的,也不过是如张国荣的粉丝们。


跨越大洋,从日本飞到香港为他庆生。


他去世后,每年忌日也会有粉丝从世界各地飞往香港,摆花、摆信件去悼念。





在他看来,粉丝对偶像的情感更像是一种宗教性崇拜


定期“朝圣”、购置周边产品、以信徒的方式从偶像身上汲取鞭策自己进步的能量……






无论是被某种特质吸引,还是一种自我投射而喜欢上某个明星。


最终的情感落点都是“他是神圣的、值得追随的”。


而在社会舆论的高要求下,明星们也必须刻苦磨练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才“配得上喜欢”。


追星行为交付的,更多是一种正向反馈。


而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拉近了明星和粉丝之间的距离。


以往一年都不一定能见上一次的偶像,现在一个月、一周、甚至每天都能看到。


偶像触手可及,也意味着跌落神坛。


看得多了,白月光也成了桌上的饭粒。


明星必须想方设法展现自己的独特,留住粉丝目光。


创造作品、打磨技能需要的周期太长。


于是有了人设——


简单直白地告诉观众,我身上哪一点值得关注、我的哪一项特质可以被喜欢。


它们可以是性格、语言习惯、处事态度、和其他人的相处方式等等。


反响好的,就反复强化;反响差的,就不断修改。





发现没有?


这完全是商品销售逻辑


理解了如今的“明星商品化”后,也就知道了“饭圈”为何形成。


明星是商品,粉丝就是消费者。


最初的消费者,享受商品的使用价值——音乐、舞蹈、影视作品。


后来产品更新,附加价值升级——粉丝想要看到更有意思的性格、更完美的长相。


再逐步发展成消费攀比——粉丝群体与粉丝群体之间相互比较,数据榜单应运而生。


这时明星与真正的商品不同之处显现出来:


他是有自主思想,可以听取粉丝意见的人。


粉丝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希望,亲手塑造偶像。


几经变化,粉丝从简单的消费者,跃升成了小股东。






换句话说,粉丝同时是付费方和收益方。


砸钱打榜,与有荣焉。


尽管乍一看上去,粉丝花费时间和精力,名气和金钱却被明星收入囊中。


但对于粉丝们来说,这种参与造星的满足感,远远大于追随


此时,明星身上的“附加价值”早已远超本应拥有的“使用价值”


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会,不再高高在上,只为满足粉丝的需求。


这也是日韩偶像工业的逻辑


一手创办划时代女团AKB48的秋元康,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大咖云集的日本娱乐圈里,找到一个观众介入的切口


再牛X的歌星专辑,也敌不过可以赠送握手券的偶像EP。


而在内娱,粉丝看重的另一点,还有大众认可度


于是粉丝找到了两条路。


一是强化明星的商业价值。


饭圈总说做数据做数据,很多人不理解数据到底是什么玩意。


简单来说,一切数据都是为了证明粉丝的购买力


榜单投票人数,说明基数大。


杂志代言的成交额,说明舍得花。





偶像能被品牌认可,便能在娱乐圈里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到时自然会有作品找上门来,还管观众怎么看?


当然,促成现状的肯定不只是粉丝一方。


时尚杂志们到底是看中明星的“表现力”,还是为了坑一把粉丝的钱,已经是司马昭之心。





明星经纪、品牌、平台,没法说清楚究竟是谁下了第一步棋。


但恶性循环,扰乱了整个市场。


普通观众最后只能被迫在烂片烂剧烂音乐里挑挑拣拣。


另一条路则是主动“鸡偶像”


就像家长鸡娃,粉丝们也会想着要给偶像打鸡血。


微博刷屏有之。





线下逼迫有之。






但出于不肯承认自己的眼光有问题的原因。


她们总是避开直指“你演技差”“你唱歌难听”,只向偶像背后的团队讨公道。


理所当然的,此路不通。


一部分粉丝选择接受,放弃鸡血教育,回到上一步砸钱。


另一部分粉丝选择抛弃,寻找下一个“争气偶像”。


但同为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明星们,又能有什么太大不同呢?






如果说参与明星产业化,饭圈只是其中一环,谈不上“最恶劣”。


那么朝内看,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个盛满了各种疯狂的容器


圈,即是圈层。


梁文道几人看透了粉丝群体的本质。


以前,一群相同爱好的人成立粉丝群、后援会。


目的是为了交流和结伴,以及给为偶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喜爱。


在拥有共同目标的集体中发光发热,是很多人向往的群体生活。


这是“公民结社的渴求”






早期的粉圈状态的确如此。


有点小技能的,画画P图剪视频,其他人看了开开心心保存。


被转出圈了也是种安利方式。


粉丝们的目标,是朴素的“和偶像一起进步”。


随着小粉丝对产出者的追捧,大粉们拿到了一呼百应的话语权


圈内逐渐形成了等级观念



△某粉丝群的准入规则



后援会,是明星团队的传声筒、粉丝的“官方指挥者”


大粉,是意见领袖,引导饭圈风向。


继续分化,又出现了“数据组”“战斗组”“氪金站”……





粉丝们各司其职,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蚁”


饭圈中的大多数,则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女生,让“指哪打哪”几乎成了饭圈守则





一套流程玩得得心应手:


先定目标,再分为两群人。


一群声色俱厉,强调硬性指标,完不成就是愧对列祖列宗。







另一群弱化偶像,强调自己的的作用,美化整个圈层,也就是俗称的“虐粉”。





双管齐下,爹妈管学习都到不了这个强度。


不花钱就是不够爱,不够爱还好意思来圈子里找朋友?


饭圈PUA状态就此形成。


底层小粉丝们以为大家团结一心,都是为了改变偶像的命运。


殊不知,大粉们早就完成了流量变现,连房子都能赚到手。


外人吐槽的反智行为,扒开一看,全是利益勾结。


个别“正常”的粉丝,面对现状也只能说句无力。





陈迪说,如今的饭圈内核不是新东西





权力压制、排除异己、情绪煽动……


我们也许能在很多圈子里看到它。






因此,要改变饭圈带来的乱象,并没有那么简单。


网络排名榜单可以被清除,但团体本身就是一种榜单


无论是团体形式出道的偶像,还是“四旦双冰”“大花小花”这类被大众联结起来的伪团体。


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攀比。


禁止线下应援,也许能控制住一部分“过度消费”。


但更应该管理规范的,是诸如“购买xx份即可解锁新物料”等等这类引导粉丝消费的“割韭菜”行为





而追根究底,还是在于如何纠正粉丝自身认知。


姜思达提到“粉丝运营”一词,说这很反常识。


直接把粉丝定性为工具,仿佛牲畜一般可以利用。






那么粉丝自己呢?


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工具属性?


是否还能想起自己追星的初衷?






说到底。


追星是为了快乐。


当你的付出超负荷。


当你发现自己在忍受一种强迫。


当你每次关闭手机,最先感受到的是疲倦而不是满足。


就该回头审视,自己是不是陷入了“饭圈狂热”


不要爱一种身份、一件商品、一个地位。


去爱一个具体的人。


饭圈也许会有彻底凉了的那一天。


但你的生活还可以继续。



往期精彩内容



一个在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