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志芬:保持和提升养猪业竞争力

温氏股份 温氏股份 2019-04-02

温氏自1995年探索发展养猪业以来,商品肉猪销售已经成了公司主要营收业务之一。2016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1712.73万头。肉猪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达到61%。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养猪业形成了极为突出的优势。


近期,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在公司养猪业发展讨论中提出,发挥温氏企业系统优势,保持和提升养猪业竞争力




温氏养猪业一路走来
2016年肉猪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到61%

2013年12月28日当年上市肉猪累计突破1000万头,当年肉猪销售收入首次超越肉鸡

2002年成立第一个专业化养猪公司华农温氏1998年公司召开养猪研讨会,确立了拓展养猪业务的发展方向

1997年成立养猪公司

1995年良洞猪场引进首批瘦肉型母猪,温氏正式开始探索规模化养猪



继续发挥温氏养猪业优势


1


产业化基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92年,温氏与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签订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协议,实行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之初,主要是运用于养鸡业。随着温氏决策发展养猪业,吹响养猪业发展的号角,该模式很好地运用到了养猪业,保障了养猪业高起点、高标准、高配套。


在发展过程中,合作高校为公司发展养猪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技术支持,养猪业传统的三大技术(育种、营养、防疫)以及环保、信息化等技术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先进的生产技术直接提升了养猪业的经营效益。例如,公司的PSY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集团商品肉猪的上市率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2

优越的“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温氏2016年上市生猪1713万头,领先第二名1402万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集团采用了“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该模式使得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很好地与农户(家庭农场)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公司快速发展与农民奔康致富双赢。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提高了公司和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效率,有效避免了种苗、饲料、兽药等市场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增强了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得以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




保持和提升养猪业竞争力


1

继续扩大养猪业发展步伐


温氏股份未来几年养猪业的发展将以“南稳、西进、中扩、东增、北拓”为区域发展定位,促进养猪产业在各区域的协调快速发展。公司将继续扩大养猪业发展步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发展养猪业。


面对生猪养殖集约化趋势,大型公司养猪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这是行业趋势,也是市场机遇。现阶段,温氏生猪上市量遥遥领先,具有优越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竞争优势,有望在未来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


2

在温氏模式上继续发挥优势


现阶段,公司将继续优化与深化温氏的养猪模式,即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在温氏模式上继续发挥优势。


如成本优势,这将是保障公司穿越行业周期的极大优势。

如信息化优势,养猪业要持续推进“互联网+”规划的实施,实现管理网格化、数据化和可视化。

如环保优势,随着新环保政策的实施,政府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行绿色发展的力度加大,公司领先的环保优势逐渐变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公司多年前做好了环保工作,集团将持续做好环保管理与改造升级,进一步突显优势。

如社会效益优势,温氏模式在“精准扶贫”上还可以发挥更大作为,受到更多地方政府和更多农民的欢迎。



3

发展生猪屠宰加工与分销


密切关注消费和市场的变化,对产业链后端业务和环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大力推动发展生猪的屠宰、加工与分销。这些业务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延长产业链,配套屠宰、加工(深加工)、分销,能更好地平抑周期波动的影响。


探索生猪销售下游产业链,一方面要增加产区屠宰加工与销区屠宰加工,并在此基础上掌控更多流通渠道。另一方面要调节好区域市场供需平衡,利用成本优势区域生产、利用市场优势区域营销,做好区域优势互补,这样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养猪业发展效益。


温氏股份原创稿件图文,版权所有,转载、摘编必须注明来源和添加原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