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草果——民众之福,森林之痛

loris 云山保护 云山保护 2020-08-28
【编者按】本文内容来源于公众号“懒猴保护”,是一个懒猴研究者经营的个人“微公众号”,讲述研究者常年在野外研究保护懒猴的故事。阅每篇文,我们仿佛跟着笔者到了不曾到过之地,经历了不曾经历之事。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之力正是一股股细流汇聚而成,我们愿有力抵山崩海啸的一天。
以下正文
在我走过的森林中,不管如何的偏远或原始,几乎总要伴随一类植物,它们“颇为扎眼”的隐藏在森林中,提醒我这里并不是世外桃源,而依旧是人类的世界。它们承载了许多山区民众的幸福梦,却又像“森林”这个身体上的伤疤,隐隐作痛。它们有一个形象的名字——草果。
草果(Amomum tsaoko),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之一,并可作为中药材辅料,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目前在云南部分山区大面积种植。草果干果/图片来源网络
草果的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怕热、怕寒、忌霜冻,适宜生长于海拔800-2000 m的亚热带山区;草果为半荫性植物,怕阳光直射,喜散射光,因此须栽植于森林下层,且郁闭度介于50%-70%为宜;草果喜湿怕旱,在腐殖质丰富、土层深厚的环境中长势最好。

草果的花/图片来源loris草果全株/图片来源loris
滇南及滇西山区耕地匮乏,但林地相对丰富,因此草果成为当地民众对经济作物的理想选择。而草果的回馈相对而言也毫不含糊,保守估算,每亩干果产量可在百公斤左右,根据收购价约50元/公斤计算,每亩产量在5千元以上。在面积较大的林区周边,部分村民年收入可达十几万甚至更高。
或许在某个深山中的小村庄,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但你会看到几栋富丽堂皇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俨然高档的乡村别墅。如进入院中,却是鸡鸭乱飞,粪尿遍地,和树枝围起的农家院并无二致。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砖瓦水泥钢筋全都需要人力背运,因此一座楼房的造价并不亚于中型城市中心的商品房。这就引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有100万,你是选择在深山里盖一栋别墅养猪还是在城里买个盒子房养老?显然,相当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选择了前者。在农村,“没有比建新房更大的事”早已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朴素共识。
为增收,为建房,这些人开始用草果苗占领每一片被森林覆盖的土地,集体林,国有林,甚至保护区内的核心地带。这片林区曾经是保护区的核心范围,距中越边境不足50米,而距中国境内最近的村庄最快脚程也要一天一夜,即便如此,某些“勤劳”的人们也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草果种植园。/图片来源loris
草果进入成年期之后,每年只需一次除草和采收,其他时间任其自然生长。草果栽植在国有林区,每年拿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管理,尽可享受草果带来的财富,这样的算盘无论如何都是十分如意的。然而,先不论这种行为的合法性,草果种植对于天然林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在许多研究者的报告中被多次提及。
首先,为满足草果对郁闭度的要求,需要对天然林中的乔木进行间伐,牺牲者中甚至有树龄数百年的珍贵树种。由于山高路远,砍掉的树木几乎全都无法利用,只是任其腐烂;其次,为清理空间,林下的小乔木、灌丛、藤本几乎全部被砍光,水土保持力下降,腐殖质逐年丧失;另外,林冠中层及下层的缺失也使部分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均受到严重影响。

金平芭蕉河长臂猿栖息的森林片段。草果种植形成的林冠空隙,像是在肌肤上烙出的斑斑伤疤。这样的空隙,长臂猿也难以从冠层直接跃过。/图片来源loris
对原始森林中栖息的动物而言,草果种植的危害不止于对生境的破坏,更有直接的威胁。草果的采收通常在每年的10-11月份,正是森林中大部分果实成熟的季节,各种动物穿梭于森林中,寻找各自心仪的食物。为了运送方便,村民通常在山中便将草果的鲜果烤干,这样可以减少约4/5的重量。采收加上烘干的时间,村民需要在山中逗留10天左右,其中某些人便顺便拿上土枪作为消遣的工具。在深山中的各个草果棚前,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不同动物的毛发,彰示着草果棚主人的战果。/图片来源loris
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对于保护区内已栽种的草果,可采取的手段十分有限。草果在多年以前既已种植,并且成为当地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现在要一刀斩断几乎不可能。如采取逐步取缔,则需要对村民进行相应补偿,这一部分的支出又是基层部门难以承受的。利好的现象是,现在农村中的年轻人几乎都向往城市的生活,不再延续老一辈人依靠森林和土地的劳作,或许不远的将来,草果会自然融入森林中,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伤疤和痛处。

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需要林冠的庇护,草果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某些森林片段的退化和消失,并因此保存了某些珍稀濒危物种。芭蕉河长臂猿是目前云南南部及东南部大片区域中仅存的长臂猿种群,其栖息的不足50公顷林区正是由于草果种植才得以留存。因此,对物种保护而言,草果的出现并不全然是负面的。另一个例子是,在我们对懒猴种群分布的访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都是通过采收草果的村民获得的,除了“专职”的猎人之外,只有他们才会在夜间或凌晨在林区活动,进而见到这类“害羞”的夜行性动物。

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从来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核心问题和难题,无法用几条对策就能轻易摆平,但至少要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对草果种植而言,或许如某些论述所建议:一方面利用退耕还林地进行集约化种植,提高管理水平及产量;另一方面,逐步清除天然林中的草果,还其自然本色。长按关注“懒猴保护”公众号,了解你想象不到的野外研究的酸甜与苦辣。

【Read Plus 阅加】顾名思义,有兴趣,进一步阅读。
懒猴名片
懒猴是什么动物?竟然也是一种“猴”?灵长类家族未免也太大!
懒猴啊,确实是灵长类家族的一员。灵长类包含了原猴类、新世界猴、旧世界猴和类人猿(人类)四个类群,通常意义上我们最常说的猴其实是猕猴,隶属于旧世界猴的猴亚科,而懒猴是原猴类的一种,虽然在外形上与猕猴相去甚远,但它们有着一些灵长类共同的特征:双眼在面盘前方;手掌和指尖内侧有掌纹和指纹;拇指与其他四指对立,可以灵活地抓握树枝等等。原猴也被称为低等灵长类,因为它们还维持着6500万年前初期猿猴的状态,可以说是灵长类的活化石。
别被懒猴呆萌的外表欺骗,这个杀手,只是长得略萌,它们是少有的天生有毒的哺乳动物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懒猴是因为“懒”才被称为“懒猴”的吗?其实,之所以有这么一个“雅号”,是因为懒猴是夜行性动物,白天总在树干或树洞中酣睡,即使是被人们抓到时,也不肯抬头起来看一看是否大祸临头,所以被称为懒猴。但可别真把它们归为懒家伙,到了晚上,它们摇身一变化身黑夜杀手,凭借灵敏的嗅觉和超强的抓握能力,无情地捕食各种软体动物、蜥蜴、鸟蛋等,它们也吃素,如果子和叶子。 我们国内的懒猴有两种:蜂猴和倭蜂猴,仅分布在云南和广西,数量已非常稀少。

我们是云山保,一个集研究与保护于一身的机构。欢迎转载或投稿,微信联系:book1q84wi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