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臂猿:听说我创造了人类的世界?

张茜 云山保护 2020-08-28

我们都知道,在上古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会存在几种相似的神话母题


例如洪水神话——在中原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有大禹治水的洪水神话,而在西方的传说中,也有诺亚方舟的洪水神话。


撞题了的洪水神话


在洪水神话之外,上古的各民族还有诸如创世神话、始祖神话、英雄神话、战争神话等等一系列原始神话母题。


图/陈玉先《天韵歌声》


在傈(lì )僳(sù)族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也存在着相似的神话母题。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流传于傈僳族神话传说中的创造者“老猿猴”的故事。



在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老人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叙事长诗中,通常都包含有“老猿猴”的神话故事。


而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无一例外都认为是“老猿猴”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


这些从远古时代就居住在此的山间“居民”们,或许就是傈僳族这些神话传说的灵感来源。


傈僳族人的先民们把山中的猿猴们当作了自己的始祖,并为它们创作了一系列的叙事长诗。


写到这就要隆重介绍今天的主角木瓜鸡,噢不!是《木刮基》。

所谓“木刮基”,是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名称,也是傈僳族民歌一种最基本的曲调名称。

“木刮”是傈僳族演唱长篇传统诗歌的曲调名称,“基”则含有“根源”之意,“木刮基”可以意译为“古歌”。




在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的叙事古歌《木刮基》中,就这样讲述了傈僳族的创世故事:


《木刮基》节选

“古时洋洋洪水冲大地,滔滔(哎)!江河上青天。猿猴他呀是他创造了世界,是他(哎)创造了人间,是他创造了五谷,是他(哎)创造了生源;从那时候起开始劳动建家园,开始生活和生产(呀——洁)!”


无独有偶,在傈僳族的叙事长诗《创世纪》和《牧羊调》中,也有老猿猴创造了世界的记载。



我们下文将要引述的《创世纪》内容,是已故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任州长裴阿欠老人于1965年5月在原州府碧江县亲口唱述的原始记录稿。


裴阿欠老人在“文革”期间不幸与世长辞,傈僳族学者木玉璋后来根据老人留下来的原始记录稿,将《创世纪》录成了文字版本,同时将其内容译成了中文。


《创世纪》节选

Niaqneitzeq  nei  jua dal  nia

念妮正      (助)传(助)是     

(根据念妮正的传)


Hainqtorla  nei  mal  dal  nia

藏兔鼠     (助)讲 (的)是     

(根据藏兔鼠的讲)


Mirmamot  nei  jeir  nga  jjot

老猿人    (助) 创   据   说       

(老猿人是创造者)


Hainqmamul nei   ggua nga jjot

老鼠母       (助)发明  据   说   

(野老鼠是发明人)


Matjeir peiq  ma  shit  matjjox

不创     下  (的)种类  没有      

(没有哪种不创造)


Matggua peiq  ma   lat  majjox

发明       下  (的)种类  没有    

(没有哪种不发明)



这段叙事歌词出自《创世纪》的“歌根”(引子),歌词中的“念妮正”和“藏兔鼠”是傈僳族传说中在洪水泛滥时幸存下来的两个物种。


在《创世纪》的歌词中,会经常出现“念妮正”和“藏兔鼠”这两个傈僳族传说中的物种,它们的主要作用就像引文中的文字描述的一样,是一种记录传讲历史的存在。


我们可以在这段歌词中看到和上一首《木刮基》类似的记载:“老猿人”是傈僳族的创世者,老猿人“没有哪种不创造”。


此外,在这段歌词中还出现了“没有哪种不发明”的“野老鼠”的始祖形象,我们由此知道“野老鼠”是傈僳族的发明始祖。


此后《创世纪》的内容则开始沿着老猿猴创世,野老鼠进行发明展开。它们教会人们躲避野兽,制造工具,建造能够在风雪天取暖的屋子。人们也因此能够在自然中生存下去。


《创世纪》节选

Zal  laitho   sil   guazzu chit

接  互相 (语气) 舞蹈  舞         

(手挽手来合跳舞)


Mimgot teigua mei’lei wa

猴语     这里     忘掉     了           

(从此忘了猿猴语)


Hainqngot  teigua  mei’lei wa

鼠语           这里     忘掉      了    

(从此遗失野鼠语)


Ngotshit  ggogua  neil  ddo  la

语类     那里   (从) 出    来     

(那里产生了语言)


Ngotjjit  olgua  jol  ddo  la

语种      那里 (从)出   来        

(那里分出了语种)


在上述的记载中,傈僳族的先民逐渐忘记了始祖的“猿猴语”和“野鼠语”,分化出了自己的新语言,产生了新语种。


在创造者老猿猴无所不创造,发明者野老鼠无所不发明之后,傈僳族的这两位始祖在紧接着的章节里走向死亡


《创世纪》节选

Eil  jeir  eil  gge  shi  jeir  bbe

她   创   她   也   死  兴   的啊     

(创造的人也会死)


Eil  ggua  eil  gge  mot  jeir  bbe

她   发明  她   也   老   兴   的啊 

(发明的人也会老)


Alnai  totset  har  belddu

乌鸦   松果    采   原因               

(因为乌鸦采松果)


Aljjit  nilset  toq  olnio

鹦鹉  冬瓜果 啄   原因               

(因为鹦鹉啄树果)


Totzzix  jei  gua  shix  hanq  jjox

松树     根   里    死     在     说  

(死在松树根旁边)


Nilzzix  jei  gua  mot  hanq  nga

冬瓜树  根  里    老      在     是  

(老在冬瓜树底下)



在上述歌词中,创造者“老猿猴”和发明者“野老鼠”都纷纷死去。看到在这里不妨发挥一下的推理能力,来寻找“真凶”



“因为乌鸦采松果,因为鹦鹉啄树果”似乎和前后文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我们联系《牧羊歌》中的一段记载的话,就可以找到线索。


在《牧羊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因为乌鸦摘松球,因为鹦鹉啄松子,松球砸死了猿猴,松球敲死了野鼠。猿猴死在松树下,野鼠老在松树下。是被松球砸死的啊!是为了松子老的啊!”


在给予了傈僳族先民足够的生存技能和空间后,始祖的作用已经消失,因此它们也从傈僳族的神话故事中消隐。


始祖之一的“老猿猴”最终的命运竟然是“被松球砸死”,这不得不说真的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同《木刮基》中的记载一致,《创世纪》中同样记载了在创造者和发明者死去后,傈僳族遭遇到滔天的洪水的经历。


在这场滔天的洪水中,全世界只剩下了一兄一妹两个人。哥哥叫莱飒,妹妹叫青飒。兄妹两人在葫芦里存活了下来。


此后兄妹两人结婚生下了七个孩子,这七个孩子分别发展了七种语言,而这七个孩子也最终成为了傈僳族、藏族、汉族、怒族、白族、独龙族、彝族的祖先



古老的民间诗歌的内容就是这样,充斥着看似荒诞不经但又确乎有着某些现实根源的神话故事。


《怒江傈僳族祭祀神歌研究》节选

“氐羌系统民族在古代游牧于我国西北的甘、青、西藏东部以及川西北一带……差不多在新石器时期,氐羌系统民族开始逐渐向四方迁徙,庞大的氐羌社会也渐渐分化成了上百个大大小小不同的部落集团,同时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文化的殊异。


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经历了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若干新兴的民族。


向东迁徙的一支随着黄河流域发展成为夏族;向西迁徙的一支加你吐蕃王朝成为藏族;向东南往四川盆地以及大巴山方向迁徙的,成为现在的白族、土家族的先民;向南随着金沙江、雅砻江迁徙的一支,来到云南中部地区以后,便长期分布在滇中广大的土地上,现在的阿昌、纳西、景颇、彝、哈尼、拉祜、基诺、傈僳、怒、独龙等民族都是这些大小不等的古羌部落群之遗裔。”


由此可见,傈僳族叙事长诗的内容并不是空穴来风。正如前文所述,老猿猴的神话想象应该也是一种根植于现实的想象创造。


古老的山间住民在远古时就与傈僳族的先民们比邻而居,因此老猿猴也成为了傈僳族先民想象中的创造者。


而当傈僳族的先民们走出蒙昧,掌握了必要的生存技能后,老猿猴这一始祖形象,也迎来了它死亡的终局。


数千万年前,人类和“始祖”走向分化。人类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明,并最终在洪水中幸存下来,繁衍至今。


而如同神话中的命运一样,曾经在怒江地区与人类比邻而居的“始祖”们,如今早已销声匿迹。


长臂猿曾广泛地分布在中国的原始森林中,甚至在黄河流域都有记录。在我们的文化中,它们以“猨之德静以恒”的君子形象被记录着。


《枇杷猿戏图》易元吉 


然而这种被文人雅士寄托以精神世界至高追求的生命,在人们日益高涨的欲望中节节败退。


需要更多的土地是我们侵蚀它们家园的“合理”解释,渴求珍贵的皮毛、头骨和陪伴是我们扼杀它们生存权利的自我辩解。


终于到了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和它们都成为了“最孤独的灵长类”



上文我们讲述了属于傈僳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你可知道在今天傈僳族人多信仰基督教?


1908年,英国人傅能仁是第一个到傈僳族地区传教的牧师。1920年至1925年,他在缅甸传教士巴托的帮助下创造了傈僳文,并以之翻译了圣经中的四福音书和《创世纪》。


所以,圣诞节对于我们“外行”是看个热闹,傈僳族人反倒是真正的“圈内人”。穿着传统的服饰庆祝舶来的节日,这可算得上是傈僳族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了。


下面这段视频来自盈江傈僳族村落——白岩村。



如果说曾经对原始宗教的信仰让长臂猿得以在保存,也许现在,宗教的力量亦可以帮助我们来保护中国长臂猿。



参考文献:

1.木玉璋搜集整理,裴阿欠、黑达唱述《人类的金色童年——傈僳族叙事长诗创世纪·牧羊歌》

2.何光岳《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氐羌源流史》

3.华文杰《怒江傈僳族祭祀神歌研究》

4.熊婷《怒江中游傈僳族民歌的分类》


撰文:张茜 | 编辑:陈镜羽、杨洵

供图:缤纷自然、张茜、韩乐飞

感谢高寒、储萌提供修改意见

感谢曹生华大哥提供视频资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