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 “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年度论坛成功举办
1月8-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反思与重建”学术研讨会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年度论坛成功举办,研讨会由开幕式、主旨发言、圆桌对话、年度会议、前沿论坛和闭幕式组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开幕式
1月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友谊宾馆友谊宫二层9号会议厅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高小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杨列勋,《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贡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院党委书记孙柏瑛、副院长杨宏山,《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常务副主编何艳玲、副主编李文钊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计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召开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和校长刘伟亲切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开幕式
刘伟校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他结合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提出三点想法:第一,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打造内涵式发展路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发展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要坚持博采众长,树立全球视野,形成全景式知识结构,深入中国具体历史实践;第三,发展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凝聚改革发展,聚焦跨越式能动提升。他期盼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积极发挥理论专长和学科优势,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
辜胜阻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之治”成就了国际社会都赞叹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人民安居乐业,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从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而政治制度特别是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他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世界各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选答题,而是一道考验大国治理的必答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采取一系列举措补“断点”、疏“堵点”、清“盲点”、治“痛点”,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致辞
鲍静副会长指出,会议主题“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反思与重建”,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自学科恢复重建四十年来,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公共管理研究者艰辛的探索与成就。当下已经到了新的阶段,实现了小康、开启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基于自身文化基因和发展轨迹,是我们反思与建构的逻辑基础和起点,这样才能在学习借鉴外来文明中不迷失自己。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致辞
主旨发言
开幕式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做了大会主旨演讲。主旨演讲对京外会议参加者进行了定向直播。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学科建设框架、学科成熟度、管理科学基金规划、中国问题与中国故事、本土实践与国际比较、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为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反思与重建提供了真知灼见。
薛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作了题为“从新冠疫情应对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精彩发言。他根据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状态、成熟状态和应急状态的差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广义的公共管理学框架:发展公共管理学、常态公共管理学和应急公共管理学。其中,应急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应急状态下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规律。他期待公共管理学界同行能够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历史机遇,真正努力创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公共管理研究的现代化做出历史贡献。
高小平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高小平以“‘回归故里’:学者反思、宽容与学科成熟度”为题,从学者反思是社会的使命、学术宽容是体制的天职和怎么衡量一个学科的成熟度三个方面发表了精彩演讲,并以法国作者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一书作为结语,发出对公共管理学界同行回归个人本心的倡导。
杨列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杨列勋围绕“科学基金改革与管理科学发展”进行了精彩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改革历程,包括深化改革要点、2020年改革举措、2020年度管理科学部分类评审改革试点概览等。其次讲述了“十四五”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涉及管理科学的研究范畴、学科战略指导思想、学科发展战略目标、学科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优先发展领域的遴选等。最后,他鼓励中国学者把优秀文章发表到中国顶尖期刊上。
李志军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作了题为“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发言。他以习总书记“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讲话作为引言,指出当前学者对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还不够,并强调了学术研究的责任、学者的特质、学者的初心和使命。他指出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学术诚信、知识产权问题;数学化、模型化问题;学术与思想关系问题。他倡议学者们要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把好文章发表在中国期刊上。
贡森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贡森围绕“理论建设要注重实践和比较”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介绍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的主要工作,指出知识中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近些年工作聚焦在研究和交流中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推出中国发展实践专题、国际接轨数据库、国际接轨案例库等产品。他针对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提出了几条建议: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历史辩证客观地梳理中国发展经验;调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范围,重点支持根植中国实践的研究;中国特色理论建设既要充分肯定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也要深入挖掘它的背后原因。
杨开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开峰教授作了题为“构建新时代的中国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精彩发言。他指出,当前公共管理学科还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对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的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学科知识体系。由此,他提出了成熟知识体系的三大问题、重构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基本构想和十条期望。
主旨发言现场
圆桌对话
1月9日下午,大会举办了两场圆桌对话,并对学界直播。来自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厦门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等21所国内著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展开了对话与讨论。
圆桌对话(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主持,鲍静、燕继荣、唐任伍、李俊清、郑晓齐、章文光、麻宝斌、胡元梓、解亚红等学者参与对话。学者们围绕学术期刊的定位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议题、知识体系的中国概念和中国话语、国族建构中的公共话语问题、科技与金融的变革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以人为本”学科体系、公共行政学的初心、公共管理值得研究的问题展开研讨。通过本次圆桌对话,学者们明确了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
圆桌对话一
圆桌对话(二)由《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常务副主编何艳玲主持,娄成武、陈振明、徐晓林、肖滨、丁煌、姜晓萍、朱正威、米加宁、曹现强、孔繁斌、黄新华、吴建南、朱春奎等学者围绕着新时代公共管理的特征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知识图景、中国古代行政学说史书目举要、中国公共管理研究、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关系、社会治理话语变迁、理解中国之治、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公共管理知识体系重构、知识生产方式变迁、公共管理知识的理解框架与积累逻辑、“十四五”时期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城市治理的知识体系、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研讨会内容丰富、对话热烈,学者们从历史基因、本土实践、域外借鉴、技术革命等方面对学科知识体系反思与重建提供了系统观点。
圆桌对话二
年度会议
1月9日下午,《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年度会议召开。年度会议由《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副主编李文钊教授主持,《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主编杨开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自龙总编辑先后致辞,朱旭峰、杨立华、刘帮成、黄璜、张毅、刘颖、秦波、孟凡蓉、尚虎平、锁利铭、于文轩、王学军、王佃利、臧雷振、郑跃平、刘伟、刘一弘、梁海伦、张书海等编委就如何提高办刊质量、2021年重点选题、编委会的角色等发表看法,为杂志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年度会议
前沿论坛
1月8日下午,大会还举办了首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前沿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23所国内著名高校的学者对公共管理前沿问题进行了研讨。三个平行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技术、组织与制度”“绩效、治理与城市”“权力、社会与政策”,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论文演讲,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讨论,参会人员反响热烈。《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常务副主编何艳玲教授、副主编李文钊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
前沿论坛
闭幕式
1月9日下午5:30,闭幕式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办刊致谢在腾讯会议会举行,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主持闭幕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全国MPA教指委委员李俊清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毅作为分论坛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对分论坛研讨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并对会议主办方表示感谢,对《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杂志给予肯定和期许。随后,杨开峰院长宣布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评审人名单与高被引文章信息,并代表杂志对各位专家学者、投稿人、审稿人等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农业大学臧雷振教授作为评审人代表发言,他感受到了与期刊的共同成长、感受到了期刊的严谨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审稿人对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朱旭峰教授作为高被引文章作者代表发言,从选题、宣传、国际化视野三个方面谈了对杂志发展的期许。最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感谢,提出以杂志为纽带,从学人、学科、学术、学问等4个方面加强公共管理共同体建设,为学科进一步优化提供智力支持。
闭幕式
文字整理:翟文康,谭西涵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