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是讲座 | 孙涛老师分享数据赋能、政企协同的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以深圳市为例

2022年3月23日中午,我院成功举办求是学术讲座第196讲,本次讲座邀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首批文科实验室南开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 Senior Associate孙涛老师做了主题为“数据赋能、政企协同的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以深圳市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教授马亮主持,我院讲师仲浩天、龚芳颖、国发院研究员肖超伟等院内外几十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孙涛老师现担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既是天津市首批文科实验室南开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也是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的senior associate 。同时孙涛老师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八国研究联盟“可持续、健康和学习型城市与邻里”中国 PI ,同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孙老师还担任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指委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暨社科界召集人,万科集团万物云城特聘顾问,并且长期从事政府理论与地方政府、城市及社会治理、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教研工作,目前已经指导15名博士生毕业,其中8名任教985或211工程高校,近五年到账经费1100多万元。



在讲座中,孙老师介绍了该项目开展的前期基础。在南开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数字城市治理实验室、城市规划实训中心等平台和多方研究力量的支持下,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英国合作伙伴的帮助。此外,孙老师还和万科进行了合作研究。


首先,孙老师对中国典型城市转型的几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分析,大致表现为大城市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重组,是一个持续外扩与内部更新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使用遥感数据对天津、杭州、成都三个城市进行了1995-2015年时空覆盖的演化观察。研究从社区重塑的视角考察了社区的人口网络、空间网络、组织网络三个维度的结构异质性,同时以天津、杭州、成都三个样本城市社区考察空间演化与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采用时空抽样的方式构建街区、社区尺度的综合数据库,还使用了ArcGIS显示出城区传统轴和发展轴,展现三个样本城市主城区的社区空间关系的演化过程,通过分析25类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了解三个样本城市公共服务的可及性,结果表明任何一个社区均会存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具有不同优势的社区空间分布模式也不同,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社区服务可达性也较好。


其次,孙老师介绍了珠海横琴和深圳市“物业城市”两种治理模式的理论定位和实践价值。借助万科公司万物云城的平台,从宏观尺度的城区规划管理维度、中观尺度的街区智慧治理维度和微观尺度的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维度三个方向进行了研究。横琴物业城市1.0为纺锤形治理结构,政府承担两头的规划决策和综合执法等一系列不可外包的城市服务,中间“纺锤”部分为可外包的城市服务。而物业城市2.0通过流程再造和价值重塑,破解公共服务碎片化的痛点,建立安居、乐业、可持续、有保障的乐智城市。对于需求侧物业城市应该是“千城千面”的,对于供给侧业务模块的工作流程应该是统一的,


再次,孙老师介绍了在物业城市2.0的情况下,城市运营服务企业参与城市有机体发展治理的三个路径,从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建设“三生”城市。政府、城市服务商采取“合作治理”方式构建城市服务共同体,构筑政、企、社、民协同的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在此过程中,科技赋能、管理赋能、运行赋能产生叠加效应,能够发挥城市的服务最佳效能。


最后,孙老师介绍了深圳市面向街道的“全域智能运营”模式,面对目前街道基层治理的四个困境:固化的治理体系、政府服务能力、治理纵向传导、无限的治理责任,融合专业服务、智慧平台和行政力量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服务和公共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平台,在此过程中明晰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弹性边界,聚焦公共服务事项,重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实施方案,街道的全域智能运营是破解以上困境的有效手段,能够打破条块壁垒、帮助调度连接、促进政企合作。


会后,马亮老师做了精彩总结,孙老师就参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与细致回应。




来源:“大数据公共治理”公众号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

http://spap.ruc.edu.cn/


欢迎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公众号 单位高端培训:010-82500112 个人课程研修:010-6251624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