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如何评价刘邦、刘秀、刘备?为什么?

2016-07-22 赵汉琪 中华儿女
  纵览古今,后来者对历史人物的臧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一些评价如含英咀华,耐人寻味。毛主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就令人印象深刻,而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也往往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评价过不少历史人物,启人深思。   2000年,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时,曾接受《中华儿女》杂志的专访,当时他就对刘邦、刘秀、刘备等人做出了评价。
▲ 2000年,习近平接受《中华儿女》杂志采访

  习近平在采访中提到:“尽管各种因素在任何时候都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各种情况下,团结永远是前提。它绝对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前提。纵观古今都可以证明这一条。例如,历史上的刘邦、刘秀、刘备这‘三刘’就很有特点。他们个人有多大本事?还有宋江,光从文学上看,很难把他写得很漂亮。这种人物给人的感觉是挺窝囊的那种人,怎么会被大家所拥戴?实际上,这些人都有一个最大的本事,就是他们能团结一批有本事的人……这就是大本事过去我们都很注意那种‘郎才女貌’,或者‘文治武功’,没有注意到他们这种突出的本事。”
  习近平这种讲团结、善于团结的风格,一方面受到父辈所传承的家风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个人的实践。
  他曾回忆父亲习仲勋的教导:“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主,这是不行的。” 
  除父亲外,习近平的姨姨和姨夫也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他回忆:当年是我姨姨、姨父把我妈妈带出来参加革命的,他们都是我们很尊敬的人。姨父给我讲他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一二·九以后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到太行山,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姨姨也讲,那时我们都是往老乡那里跑,现在你们年轻人,还怕去,这不对!
  当后来生活在集体环境时,习近平对这些团结方面的道理体会就很深刻了。他曾说:“无论是上寄宿学校,还是下乡和参加工作,我都深深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特别是后来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
▲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梁家河

▲ 在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
  习近平16岁就到到延安梁家河插队,这一插就是7年。后来上山下乡时,习近平也在这种“不得已”里,学到、体会到了很多的东西。
  他在采访中回忆插队的日子:“回去以后,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一年来,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见我转变了,对我也好了,到我这儿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时间大概是1970年。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进来后,我就给他们摆书场,讲古今中外。他们愿意听城里人侃大山,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这样,我在村里有了威信。我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几个老头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
  后来,习近平将郑板桥的名诗《竹石》改了几个字,作为他上山下乡的最深刻体会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管尔东西南北风。他说:“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7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较深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1982年4月初,习近平下基层来到河北正定。开始,人们对这个从京城来的年轻人有着各种猜测,当得知这位年仅28岁的青年是来这里担任县委副书记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说什么高干子弟,无非是下来镀镀金、做做样子,用不了半年,吃不下这份苦就会卷铺盖走人。   然而,习近平扎下根来,踏实工作,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当人们看到,这位小伙儿晴天晒出的褥子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盖的也是一床旧军被;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端着碗与大家拉家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地了解情况,与大家打成一片,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如今,习近平的身份已经从梁家河大队支书转变成国家最高领导人。从政多年,他始终重视团结的力量,并把团结的外延不断扩大,把党内外、民族、国际都纳入了团结的范畴,加以新的阐释。   小伙伴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些年习大大的“团结”语录吧。
习总书记的“团结”语录  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在团结问题上,“一把手”更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2003年11月11日,发表于《之江新语》专栏)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2013年01月22日,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党内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打击共同敌人,我们要针锋相对、毫不留情。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着力打好反恐怖人民战争,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打击极少数教育团结大多数。(2014年4月27至30日,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有句谚语说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2014年5月21日,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以集体之力、团结之力、合作之力,携手应对威胁挑战,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得到更大发展。我相信,经过我们团结协作、不懈努力,上海合作组织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再上新台阶!(2014年9月1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资料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强国社区、学习大军、学习中国、凤凰周刊、《习近平: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等
编辑:赵汉琪校对:李玲


   中华儿女家国天下,民族脊梁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