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击大王"、开国将军贾若瑜辞世,享年102岁,曾任军博首任馆长

2016-08-22 赵汉琪 中华儿女
8月19日,一位102岁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专程送来花圈,表达哀思。

这位老人曾经参加过长征,曾在抗大授课,抗战时纵横胶东战场,被誉为“游击大王”,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这位开国少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首任馆长
这位老人,就是贾若瑜。

“光荣传统何处寻,军博楼里觅奇珍。胜利须从艰苦得,此间文物告诸君。”这是贾若瑜将军筹建军博时创作的诗句,可见他为此付出多少心血。今特择选其中几个小故事,缅怀逝者。
1
毛泽东  亲自挥笔题写馆名

  自军博筹建伊始,老革命家们对军博的建设就非常关心。当时的军事博物馆,只有总政党史陈列室的历史文物七千余件。贾若瑜到任后,最主要的任务除拟制陈列大纲外,就是征集文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领导还是群众,都踊跃地捐献文物。不到十个月,就捐献了一百余万件,经过清理鉴定留下了近十二万件。

  贾若瑜回忆:“那时征集文物,不管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也好、各个元帅也好,只要你知道的,问他要,他们都大方得很,你拿就行。要用就直接要,只要开个单子。后来,这些老元帅们直接跟秘书、办公室打招呼,只要是军博来要文物,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们还经常到馆里来审查陈列,发现问题就及时提意见。开馆以后,他们经常陪同外宾来参观。”

  同时,全国群众也踊跃地捐献文物,都是无条件的、无偿的捐赠。领导如此、群众如此,所以军事博物馆征集文物的过程比较顺利。这十多万件文物,也为军事博物馆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十一个字的馆名,是由罗瑞卿转请毛主席题的。当时军博开馆已2年了,众所期盼毛主席亲临军博并挥笔题写军博馆标。贾若瑜回忆:“当时,是一张信笺写一个大字,毛主席还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我近年来写的最大的字。’”


▲ 毛泽东亲笔为军博题字



2


周恩来  南昌起义五大领导人名单一锤定音


  周总理对军博的筹建一直非常关注,军博选址、施工设计、陈列大纲以及展览内容,他都要亲自过目,投入的心血很大。他还特批了2800万元经费和500余两黄金,因为军博顶部的军徽和馆名都要用黄金铸造。

  而给贾若瑜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对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名单和顺序有争议,周总理一锤定音确定了名单和顺序。

  当时,胡乔木撰写了一本《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周年》,上面写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朱、叶、贺(即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军博的陈列内容中,第一个单元就是八一南昌起义。贾若瑜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就找了总理。

  总理对这件事情非常慎重。据贾若瑜回忆,周恩来坐在那儿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应该是五个,次序是周、贺、叶、朱、刘。”(即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贾若瑜说:“总理,请你给我写个条子。”

  总理就按此顺序给他写了南昌起义领导人的五人名单,回来以后,贾若瑜就让画家画了一张南昌起义的油画,内容是周、贺、叶、朱、刘的次序。

  当时,中国革命博物馆(即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也画了一张八一南昌起义的油画,是四个领导人,次序是周、朱、叶、贺。后来,贾若瑜接到通知,让军博把这幅油画抬到革命博物馆去,要重新审查。主持审查工作的是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张际春,他说:“一个起义、两种提法,这不好,需要统一。”贾若瑜就拿出了周总理写的那张条子给他们看,大家就都统一到了周总理的这个提法上,并把贾若瑜派人画的这张油画留在了革命博物馆,后来军博又重画了一张。


▲ 军博顶部的军徽
3
邓小平 解决两馆苏区大印之争

  按照建国十周年建设“十大建筑”的规划,中国革命博物馆也同时在筹建,因此两边“争夺”文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贾若瑜回忆:“我们征集了这十几万件文物,后来有一些文物被别人借走了,他们就不给了。其中一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这件文物是我们军事博物馆的,革命博物馆借走了。向他们要,他们不给,我就找邓小平同志。”

  见到邓小平,贾若瑜说:“军事博物馆需要有一些镇馆之宝,比如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大印,这是我们征集的,原本在我们这里保存,革命博物馆借去了,就不给了,他们不愿还我们了。”

  小平同志说:“这样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章的原件由革命博物馆保存,给你们一个复制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印章的原件由军事博物馆保存,给革命博物馆一个复制件。”

  贾若瑜说:“请你给我写个条子。”

  小平同志写好后,他就拿着这个条子到革命博物馆去,工作人员对他说:“很好啊,你们明天来取。”

  他说:“我现在就要。”

  这样,经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的会印移交军事博物馆收藏。


▲ 贾若瑜(右)听取邓小平(中)关于我军战史陈列的指示。
4
贺龙 明确井冈山与湘赣苏区的关系

  据贾若瑜回忆,军博当时在展陈的时候,陈列的内容是先有井冈山、后有湘赣苏区。结果有一位少将同志,来了另外一套。“本来是从井冈山到湘赣,他反过来了,说先有湘赣、后有井冈山。我就跟他解释。结果他给贺龙同志写了一封信,报告了这件事”。

  贺龙把相关人员召集起来开会,还邀请了湘赣苏区的王震、肖克,以及当时的一些老同志一同参加。

  贺龙开门见山地讲,红六军团的一位同志给他写了封信,是关于军博陈列的湘赣苏区和井冈山的关系,这位同志跟军事博物馆有分歧。他说:“王震同志、肖克同志,你们是湘赣的,你们看一看。”说完,他就把那封信交给了二人。

  他们看了以后,就问贾若瑜,到底怎么回事?他答说:“我们陈列的是‘先有井冈山后有湘赣,后来的湘赣苏区包括了井冈山’这么个历史。那位同志是说,先有湘赣、后有井冈山,是湘赣苏区把井冈山包括进去了,这跟历史不符合。”

  王震和肖克说,还是按照军事博物馆的意见办,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位少将同志的信是错误的。很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5
徐向前 尊重史实,解决歼敌数字之争

  军博的筹建过程繁复,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又必须翔实、准确,贾若瑜在对这些细节的核实上可下了不少功夫。

  据贾若瑜回忆,有一次,红四方面军一些老领导来军事博物馆参观四方面军的苏家埠战役。当时红四方面军在一次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党的军队三万多人,而当时红军总政治部的一份油印材料上,记录的只有一万多人。关于这个战役,军博就按照中央的这个文件进行陈列。为免不妥,军博还在解说词中说明:“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通信不准确,这次战役是消灭三万多人而不是一万多人”。

  可四方面军的老同志们看了以后,觉得不对,要求改。理由是他们本来是歼灭敌人三万多,怎么只有一万多一点?这就令贾若瑜十分为难:“我这个是按照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发的文件陈列的,当时的文件记录就是一万多,我也不能去改当年的红军文件啊!”

  贾若瑜给他们解释说,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是历史文物,要他改中央的文件是不行的。他们就说:“这个不行!三万多弄成一万多,不行!要改!”还把徐向前元帅找来了。

  徐帅问贾若瑜事情的始末,贾若瑜解释道:“这次战役歼敌三万多这是没错,但中央文件只讲了歼敌一万多。为此,我们在解说词里面特意讲到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和通信技术困难的关系,导致歼敌数目不准确,向上汇报没有这么多,就是这么个问题。他们讲得改。但是中央的历史文件是不能改的,应该按照当时的文件来陈列,同时按准确歼敌数目来宣传。”

  徐向前元帅非常尊重史实、实事求是,同意了贾若瑜的意见,那几位四方面军的领导同志也就都同意了。



资料来源:中红网、红潮网、澎湃新闻、信网等编辑:赵汉琪


   中华儿女家国天下,民族脊梁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