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华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三院院士”郑哲敏的强国梦

2016-10-13 于宽 中华儿女
  日前,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大会举行,郑哲敏作为十位获奖人之一上台领奖。最令人难忘和喜欢的是他的笑容,笑容中透着的那份孩童般的天真和机灵很容易让人忘记他是当今中国力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
  郑哲敏是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同时是三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几十年的科学人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力学事业,他说,祖国是他的根,强国是他的梦。

▲ 胡锦涛为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右一)、王小谟颁奖
“回国后,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带着救国的理想,24岁的郑哲敏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5年时间,师从钱学森的他在力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但他一毕业就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然而由于当时中美关系矛盾,郑哲敏的归国之路困难重重,几经周折,直到1955年2月,31岁的他才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回国后,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他将钱学森的这句话紧紧记在心里,也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由于当时缺少必要的制造设备,导致一些关键的火箭零部件无法生产。郑哲敏开始了一个大胆的试验,就是利用爆炸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把紧缺的零件炸出来。


  这是1960年,郑哲敏带领团队在力学所的空地上,进行的第一次爆炸成型试验,用炸药把一块钢板炸成小碗。这一炸,一个新兴的专业诞生了,钱学森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带头人就是郑哲敏。接下来的难题仍旧不少,许多研究用的硬件缺乏,郑哲敏的办法还是自力更生。


  靠着这股子坚持和韧劲,郑哲敏终于摸清了爆炸成型规律,和工业部门合作爆炸出了技术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解决了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改革开放后,郑哲敏响应国家需要,将力学的研究与运用领域扩展到了民用和经济建设方方面面。


  这些年,郑哲敏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奖、陈嘉庚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3年,郑哲敏因在爆炸力学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提倡创新驱动发展,现在是科学家做研究最好的时代。”他说。


▲ 郑哲敏在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
“科研需要耐心”

  尽管在旁人看来,郑哲敏已是了不起的享誉海内外的大科学家,但他本人却从不以为然。他说,自己有一些问题,比如“胸无大志”,从未一门心思地想过要成就些什么;还“不够勤奋”,所以没能做更多的事。


  有人曾将郑哲敏与比他年长5岁、在加州理工结识且交情甚笃的学长冯元桢相比较,认为论聪明才智,郑哲敏绝不在冯元桢之下,而当年选择了留在美国的后者,如今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美国生物力学之父”。


  对此,郑哲敏说,人到晚年,他也曾和冯元桢在美国会面,谈起过两个人不同的道路,彼此都会觉得羡慕对方——一个是功成名就,一个是尽忠报国,二者很难比较。


  问及当前中国力学的发展水平,郑哲敏认为,虽然有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他认为当下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他说:“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也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有重大影响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他语重心长地说,当科学家并不像大家看上去的那么美。“科研有突破的那一刻很快乐,但是更多的时候很苦、很枯燥,在一遍又一遍的错误中寻求突破,在反反复复的试验中总结创新。”


▲ 郑哲敏(左)、王小谟获最高科技奖
“科学的繁荣孕育于自由交流和碰撞之中”

  郑哲敏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科学的繁荣孕育于自由交流和碰撞之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哲敏意识到有必要让中国的力学思想与其他国家交流和碰撞,他开始着手申办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力学大会。1988年,已经64岁的郑哲敏登上去澳大利亚的飞机,开始为中国举办世界力学大会奔波。到2008年,84岁的郑哲敏带着氧气机上飞机时,他已经坚持了20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世界力学大会在北京举办,这也是这个力学界的世界盛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郑哲敏始终认为科学是世界性的,他提倡把工作放在世界大图片里,看一看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提到如今中国的国际学术交流,郑哲敏说:“科学是在交流中前进的,虽然现在交流很频繁,大家都有点懒得去了,可我觉得其实很不够,因为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应该到一些‘大家’那里住一段时间,建立更深刻的联系。”


  用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理论手段来解决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郑哲敏数十年科研工作最大的特点,因而,他看重与同行专家的交流,更看重与工程师和工人的交流。他说自己进了工厂,总喜欢与工人和工程师聊天,仔细询问他们具体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工程师虽然有感觉和体会,但他提炼不出科学问题,这就该考验科学家了。”


  郑哲敏将读书视作另一种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方式,耄耋之年,他的阅读兴趣转向了史学、哲学读物,“最近在看自然哲学史,中科院的《科学文化评论》也比较喜欢看。”他对问题的思考也多了一抹哲学色彩。


  在郑哲敏看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相关,根源在于探索精神相对薄弱,因“探索”引发的质变相对不足。他认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在“自由探索”精神的影响下发生“质变”的结果,而这种自古希腊传承下来的精神,正是我国科学界的不足之处。


来源:环球人物、央视网、光明日报、人民画报

编辑:赵汉琪

校对:李玲




        中华儿女家国天下,民族脊梁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