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阳明心学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

2016-12-02 华南 中华儿女


  2016年10月,北京。首届“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作为论坛组委会主席,与海内外多位学者坐而论道,探讨阳明心学的本质意义和当代价值。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普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许嘉璐在诸多场合不遗余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希望越来越多如星辰般散落各处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与组织,聚集为绚烂银河。


阳明心学属于活泼泼的现在


  许嘉璐与阳明心学的结缘,始于一名学者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当今极速发展的社会屡被赞扬时,他以反向思维表达出自己的隐忧——世界发展如此之快,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象处处可见且在加剧,加上社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就发生在大家身边。“今天的社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哪里去了?反倒是诈骗、犯罪充斥社会,人们的钱包鼓了,但脑袋空了,学者们都在思考解决办法。鉴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传统文化之中。所以用一句话概括,阳明心学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

 

  身为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笑言自己“是治器不是治道的”,“但这30年我不得不去关注社会,关注国际”。他坦言经过观察,感受到儒学对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例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详谈心性,历代大儒不断探究,格物,找到了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人心。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何述焉?”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宋儒将人心与天的规律结合起来,王阳明则用更简明的话语进行了解读。他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不用教,每个人心里就能明白的就是良知,所有人做错事时心里都是清楚的。王阳明说圣贤也有过,有过不可怕,关键在改不改,能改就是圣人。

 

  首届阳明心学论坛举办前,许嘉璐一位台湾老友的夫人发微信说道:“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就是不用教你,你心里本来就有的知善知恶,所有人在做错事时,心里都是清楚的。”这给予许嘉璐很大鼓舞,他把这条微信写进演讲,并有感而发:“在王阳明身后500多年,他的信念、学说仍然活在人们心里。这将给予我们信心,王阳明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属于活泼泼的现在。”

 

  虽仅以《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传世,但王阳明仍被誉为中国儒学的集大成者。许嘉璐解释,这里所说的“集”和“大成”,并非像《十三经注疏》、《(正、续)皇清经解》或“三通”那一类集成之作,而是王阳明抓住了中国儒学的精神核心并予以升华,他以明代的日常语言对儒学种种“关节”,下至“愚夫愚妇”的精神生活,上至形而上论述,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

 

  行乃知之诚。许嘉璐看到当下各个书院都行动起来宣传传统文化,教人们《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论语》《孟子》,觉得“王阳明已经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了,教给当今的人们就可以了啊,应该花几十分钟给大家把为人的道理讲明白”。他说这是自己创办阳明心学论坛的初衷。

 

  多年前,许嘉璐曾撰文写到,没有文化的建设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因此在社会的转型期,他呼吁人的思想也应从利益上转出来,转至爱与良知。年届八旬,许嘉璐仍旧不懈奔走呼号:“文化在街道上、在房檐下,在人的心里。我们该用王阳明‘简约明白’的方法,以理论的高度、学术的深度、振聋发聩的响度,把这些道理给民众讲清楚。”



倾其一生在追求真理


  2016年5月,许嘉璐曾在浙江余姚的王阳明故居说:“王阳明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不是‘三不朽’,也不是‘致良知’,而是他‘倾其一生在追求真理’。”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到对物质的追求上,而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是那些追求真理的人,这一过程是“无我”的。许嘉璐希望阳明心学能够给人这样的启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在许嘉璐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儒学传统。儒生们倾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孔子、孟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且不言其为人攻讦、谗陷,即使率兵平叛息乱屡建奇功,也没能绕过被人诬毁一节,也不必言其险些死于奸臣之手,以及贬谪龙场所吃的苦头,单看王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以前,学问有三次变化,悟道之后,又有三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是自己在否定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何苦如此?这是因为他对追求真理的执着,而这种执着没有一丝一毫自利的影子。许嘉璐举例讲到,王阳明曾经说“视天地为一体,视家如国,视国如天下”。因此他的心是无限大的,包含着宇宙。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时,他提出了“致良知”,要大家做到知行统一,值得尊敬。王阳明一生跌宕多难仍旧不停追求真理,堪称践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古今楷模。

 

  四柱三间、五踩斗拱,江南烟雨间,王阳明故居重檐歇山式的石坊清雅隽秀,端立王阳明雕像前,许嘉璐曾慨然而道,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品格。“王阳明在学生和友人面前从来不掩盖昨日之我的缺陷,反而常常以认错的口吻旧事重提。在中国文化史上,若非大家,谁能如此?仅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引起我辈的深思。”“王阳明兼承多家,尤以陆九渊为继孔孟之后第一人,而对朱熹、程颐多有批评。但是他说:‘吾于象山之学有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能揜其为异也。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这是他以自己的良知和履践作为衡量诸人所以为的真理标准,活脱脱一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典型。这与正在增长学阀踪影的今天,不是很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吗?”


▲ 许嘉璐(右)在不同场合倡导传统文化的复兴


躬身训诂以反观现实


  在公众视野中,许嘉璐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身居高位的他常常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其实,作为训诂学章黄之学的传承者,许嘉璐还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62年前,许嘉璐考入中文系,第一次戴上北京师范大学校徽。因为与语言学一代宗师陆宗达的内侄是高中同班同学非常要好,许嘉璐很早就知道“陆宗达被称为中国活字典,学问太好了,非常了不起”,入学后不久便带着敬意,在这位同学的带领下第一次拜访了陆宗达先生。陆宗达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他的老师是国学大家黄侃,黄侃则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章、黄二人共同开创的章黄学派是训诂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陆宗达也被认为是章黄之学在当代的重要继承人,尤其精通《说文》。

 

  在陆宗达引领下,许嘉璐走上训诂学之路。在许嘉璐心中,恩师宽厚、和善,秉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精神,让人终身受益。而被热爱美食的恩师留在家中吃饭,于陆宗达酒酣耳热之际听他答疑解惑、传授学问,则是许嘉璐永远的温暖记忆。对于陆宗达的润泽之恩,许嘉璐常常以“不知如何回报”来形容。1988年陆宗达离开人世,文章结集出版,许嘉璐饱含怀念之情写下序言:“这本论文集里的内容差不多我都聆听过先生的口授,有的还反复听过,现在读来格外亲切。”“个别文章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犹如《中国音韵学》。现在文章是看到了,却已在先生身后,即使有所疑难,却无处请益了,不禁令人怅然。”

 

  自1959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50多年间许嘉璐的行政职务跨过好几个台阶,但“教师”这个角色从未放弃过,只有“两次中断”:“一次是‘文革’期间,断了6年;还有一次是担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时,因工作实在太忙,暂停了教书。一年后,舍不得,又教上了。”

 

  训诂学是阐释古代典籍的工具学科,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字词,用普通话解释方言。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雅士热衷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不断追寻古代汉语语音和语义的演变轨迹,章太炎、胡适、梁启超等等。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巨变,训诂学似乎成为一门远离社会、封闭在书斋里的学问。有一次,许嘉璐吃淮扬菜,看到菜单上写的“软兜长鱼”,他把经理叫来,告诉经理“兜”写错了,应为“月”字旁右边一个“豆”,即脰,“‘脰’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是脖子后面的意思。长鱼是黄膳在淮安当地的叫法,黄膳背上的一条黑带比较软,这道菜吃的就是这部分,是非常有名的一道菜。但是今天的人已经很少知道这个字的含义和来历了。

 

  与很多训诂学家不同,许嘉璐更重视如何将训诂学与当代社会学、文化学结合起来,让学术研究的影响照进真正的生活。“训诂当然也需要在故纸堆里考据,这是要读懂古书,把古代的文献搞清楚。但是仅仅囿于故纸堆,也有失训诂学的本意。训诂学就是活生生的东西,解决古代和现代的桥梁问题。”在他的大力推动之下,这门日渐冷僻的传统学科被赋予更多时代气息,重新回到生动鲜活的现实中。许嘉璐也被誉为是当代训诂学领域“立足传统、开拓创新”的领军人物。



做“传统文化唤醒者”


  “历史往往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前行,人类思想史同样如此。进入21世纪,当今中国再次面临道路‘选择’的拷问:是振兴中华,还是任由中华沦陷?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扔进垃圾堆,还是拭去蒙于其上的历史尘埃,使之重见天日?我们对古圣贤的教诲和警示,是亦步亦趋还是依照我们‘临在’的情况,以创新思维推动中华文化顺利地通过历史发展的门槛,转上更高的层面?”或许正如许嘉璐在阳明心学高端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所言,当今一代如何面对、传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已成为他心之所系,至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为之鼓与呼。“做学问的人、思考的人,不要把自己当成民众的老师,更不是导师。传统文化的许多光华就在民间。”

 

  2008年,许嘉璐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曾说退休之后要多陪陪老伴,因为已经“30年没陪她逛过公园了”。不过,只要一遇到和传统文化复兴有关的事,他还是坐不住。至今,许嘉璐担任中国文化院院长,参与创办尼山论坛,倡建尼山学院,推动儒学发展,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在他看来,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孔子70岁对人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是治学之矩,儒学之矩,为人之矩。他老人家70岁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规律,把握得出神入化,做事情符合一个‘道’字。我仍然在努力追随他,向他学习。”

 

  按照许嘉璐对于文化的分层说,文化可以分为表层、中层和底层三类:表层是“物质文化”,围绕衣、食、住、行,反映人的喜、恶、取、舍;中层是“工具文化”,指制度、法律、宗教、艺术、风俗、礼仪、习惯等;底层是“精神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其中,底层文化决定中层和上层文化,上层和中层文化映射着并反作用于底层文化。

 

  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许嘉璐在不同场合论述过文化的“死”和“活”。他坦言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活的文化在哪里?许嘉璐给出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

 

  在许嘉璐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把儒家的、稷下的文化,化成今天的语言,结合老百姓的生活实际传授,加上各种文化创意。“不能说儒家很艰深,是我们掐断了自己传统文化的脐带,我们的教育系统教得太少了。”在尼山书院,他看到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稚气的小孩子搬着小板凳过来听课,感叹民族记忆还在,传统文化不是将死,相反,它的生命力活泼地在生活中跃动。

 

  “在回归的浪潮中,中国的广大民众似乎更加迫切。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有多少钱,哪怕刚刚登上致富台阶的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口袋鼓了,脑袋空了,伦理丢了,人和人之间几乎慢慢地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这个时候,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人提出来‘回归’,回归到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去。文化热不是上级提倡的,不是党中央发号令的,是人们自发的。当人们觉得日子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天空不能再污染了,贫富之间不能再仇恨了,婆媳之间不能再打来打去了,老爹一死几个孩子不能再马上为拆迁费撕破脸皮了……民众就会自发地反省自我,寻找解决办法。”许嘉璐引述《道德经》,阐述回归传统伦理道德,不仅是人们内心的渴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尽管当前中国整个社会是道德严重缺失,可是人们心中还向往着过去那种仁、义、礼、智、信的生活。人们慢慢知道,有钱只是富,富而不贵,只有文化才高贵”。


编辑:赵汉琪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